他是崖山海戰(zhàn)的幸存者,他的外孫為他報了仇,還開創(chuàng)出一個新王朝
崖山海戰(zhàn)(又稱崖門戰(zhàn)役),是南宋軍民與蒙元軍隊的最后一戰(zhàn)。1279年春,南宋大將張世杰率領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與張弘范的元軍在廣東新會的崖山附近海域展開決戰(zhàn)。3月19日,宋軍失敗,約20萬不愿屈服的南宋軍民殉難,丞相陸秀夫背著7歲的皇帝跳海殉國。張世杰率殘部準備遠走海外,以圖再舉,不幸途中遭遇颶風,在平章山海域溺水身亡。從此,南宋最后一支有組織的抵抗力量覆滅,蒙元統(tǒng)一中國。
張世杰畫像
在參加這場海戰(zhàn)的南宋將士中,有些人幸存下來。張世杰有一位陳姓親兵,是崖山海戰(zhàn)的幸存者之一。他有一個大大有名的外孫,就是大明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朱元璋。朱元璋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年長的親人大部分早就去世,所以他也不知道外祖父的名字?!睹魇贰吩跒橹煸暗耐庾娓杆鲿r,按照當時的習慣,尊稱他為“陳公”。陳公不是什么軍官,只是南宋抵抗軍中的一名戰(zhàn)士。從這個角度說,他的外孫朱元璋,算是一個“兵三代”了。
陳公海上歷險記
《明史》記載,陳公是維揚(今江蘇揚州)人。他在家鄉(xiāng)維揚加入南宋軍隊,給張世杰當親兵,曾負責保衛(wèi)宋末帝趙昺。崖山海戰(zhàn)時,陳公在戰(zhàn)斗中落入海里,僥幸活了下來。朱元璋當皇帝后,追封外祖父陳公為“揚王”。朱元璋還為外祖父寫了一篇,叫做《揚王行實》?!睹魇贰分袨殛惞鲿r,主要依據就是朱元璋的這篇《揚王行實》。
朱元璋在這篇小傳中,詳細敘述了外祖父在海上歷險的過程,并加進了一些神異的描述:
陳公和幾位幸存者僥幸回到岸上,他們用石頭搭起一個灶臺,用一只破鍋煮了點所剩無幾的糧食,勉強充饑。沒過幾天,他們的糧食就吃光了。陳公的同伴聽人說,山里有一些馬的尸體,就商量著把這些死馬弄來充饑。陳公因為過于疲憊,大白天就睡過去了。陳公在睡夢中,聽到一個白衣人對他說:“你千萬不要吃馬肉,今天夜里就會有船過來,把你們帶走。”陳公還不大相信,可一會兒又有這樣的夢出現(xiàn)。
今廣東新會崖門炮臺附近海域
快到半夜的時候,陳公在半夢半醒之間,仿佛聽到劃船的聲音。這時,一個紫衣人來到他的夢中,用手杖敲他的胯骨,對他說:“船來了,你怎么還睡著?”陳公猛然驚醒過來,他起身一看,原來自己已經到了一艘船上,身邊站著的人,正是他給張世杰當親兵時的統(tǒng)領。
這位統(tǒng)領已經投降了元朝,船上還有些他搭救起來的海戰(zhàn)幸存者。但是,船上的元軍將軍不想搭救這些宋軍士兵,強迫統(tǒng)領把他們扔到水里去。統(tǒng)領和陳公一起在張世杰身邊當兵,不想害他,就讓他藏到船板下面。統(tǒng)領每天從船板的縫隙里投些干糧下去,陳公就在下面接著吃。統(tǒng)領還和陳公約定,自己用腳搖晃船板的時候,陳公就張開嘴,從船板的縫隙里接淡水喝。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天,被元將發(fā)現(xiàn)了,陳公和統(tǒng)領都以為要必死無疑了。恰在這時,海上起了颶風,這艘船被吹得在海面上盤旋,不能前行,帶隊的元將非??謶?。這時,統(tǒng)領向元將報告說,陳公會法術,可以讓他出來做法,幫助避過颶風之災。元將只得答應,讓陳公出來試試。
陳公來到甲板上,時而對天叩頭,時而指手畫腳,仿佛是指揮鬼神的樣子。過了一會兒,颶風平息了。元將大喜,不僅赦免了陳公,還讓人給他送來一些飲食,以酬謝他的救命之恩。船到通州(今江蘇南通)的時候,離陳公的家鄉(xiāng)已經不遠,陳公就在這里下船登岸。
颶風突襲救了陳公一命
朱元璋的敘述,可能是小時候聽母親或其他親人講的,難免有以訛傳訛的成分。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出,陳公作為南宋抵抗軍的一員,在崖山海戰(zhàn)失敗后,是九死一生才活下來的。
據朱元璋回憶,陳公的戶籍屬于軍籍。他回到家鄉(xiāng)后,不愿為元朝當兵,就躲到盱眙的津里鎮(zhèn),靠著巫術謀生。明史專家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里說:“他(陳公)原來會巫術,就靠當巫師,畫符念咒,看風水,定陰陽過日子?!边@樣,陳公由一個戰(zhàn)士,變成了一位民間巫師。
朱元璋嚴懲蒲壽庚家族
陳公很長壽,他活了99歲,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位姓季的,二女兒嫁給農民朱五四(朱元璋的父親)。朱元璋稱帝后,派人到盱眙找到陳公的墓地,不僅追封為“揚王”,還在陳公的墓地旁邊修建祠廟,設置祠祭署,有奉祀官一名,守墓人210戶,世世代代免除他們的徭役。朱元璋還令大學士宋濂,為陳公撰寫了墓志銘。
《明史》中記載的陳公事跡,只能是來自朱元璋本人的回憶??梢姡煸坝讜r沒少聽母親講那段經歷。吳晗在《朱元璋傳》中也說:“(朱元璋的)母親曾翻來覆去的說外祖的故事?!笨梢哉f,朱元璋對元朝的憎恨,從幼時就種下根了。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稱帝后,非常憎恨叛宋降元的南宋市舶司蒲壽庚,這可能和他幼時聽到的外祖父的故事有關。原來,崖山海戰(zhàn)之前,張世杰率軍到達泉州。當時,掌握泉州大權的正是這個蒲壽庚。蒲壽庚家族幾代人擔任這個官職,世受宋室皇恩。張世杰到達時,城內的宋朝宗室子弟想開城接應,蒲壽庚卻閉門不納。張世杰退走后,蒲壽庚“盡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備極慘毒”。
由于蒲壽庚的背叛,張世杰失去了一塊重要抗元根據地,只得到海上棲身,并最終導致崖山海戰(zhàn)的失敗。陳公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提起蒲壽庚的背叛來,一定是咬牙切齒地痛恨。這種仇恨傳給了他的女兒,也傳到他的外孫朱元璋那里。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嚴厲懲罰蒲壽庚的后人,稱他們?yōu)椤坝嗄酢薄F咽虾笕吮怀滠娊d,并規(guī)定“世世無得登仕籍”——世世代代不能做官。后來,不少蒲姓人改姓吳、黃或卜,以便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有些不愿改姓的,只能去做魚戶,世代住在船上。
古人說:天道循環(huán),往復不息,報應不爽。當元軍在崖山擊敗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的時候,肯定不會想到,這支軍隊中的一名普通士兵,會有一個外孫子在近百年后崛起,完成推翻元朝的使命。
當蒲壽庚靠著出賣宋朝宗室和軍隊,謀得蒲氏家族在新朝的榮耀時,肯定也不會想到,在被他出賣的軍隊中,會有一個普通士兵的外孫,能成為未來的皇帝,并給蒲氏家族的后人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