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走進古人的海棠世界

【原創(chuàng)】文/攝影:孫成崗
院內(nèi)的海棠漸次開放。海棠一旦盛開,時令便進入仲春。圖書館西側(cè)是海棠集中的地方,不知什么時候,那里種植了一片海棠。這里雖然沒有隋唐遺址植物園海棠大道的氣勢,但西府海棠與垂絲海棠交差栽種,遠遠就能看到一片斑駁的白色與玫瑰紅相互映襯,別有情致。因此,每年這個時節(jié),這里便是院內(nèi)欣賞海棠的絕佳去處。
那一片斑駁的白色便是西府海棠。這種海棠因晉朝植于西府(今寶雞至咸陽一帶)而得以命名。前些年,精明的寶雞人發(fā)現(xiàn)了西府海棠與自己的歷史淵源,便把它定為自己的市花。西府海棠不是純白,走近看時,就會發(fā)現(xiàn)花蕾與花朵相互簇擁,花蕾是艷紅色的,一旦開放,這如胭脂般的艷紅便在潔白的花瓣上暈染開來,似有若無,似無若有,如羞澀少女臉頰上泛出的淡淡紅暈,很是讓人心動。
那成片的玫瑰紅便是垂絲海棠了。垂絲海棠的花朵比較稠密,遠遠看去就如一塊淺紅的云霞落在地上。比起遠觀來,垂絲海棠近看更有韻味。一朵朵淺紅的花朵倒掛在枝頭,一根根紅褐色的花莖細細長長,緊緊拉住搖搖欲墜的朵兒,如根根垂絲,仿佛不能承受其重。如果說西府海棠因產(chǎn)地而得名,那么,垂絲海棠顯然是因形狀而得名。
古人說海棠有四品,但經(jīng)過千百年的選育嫁接,現(xiàn)在的海棠已有幾十種之多。大院內(nèi)就有5種。驛館東側(cè)的小道旁,有一排不起眼的樹木,那是木瓜海棠。晚春它開出的花朵極小極小,小得即使經(jīng)過也會忽略它的存在。但就是這種嬌小的花朵秋天卻能結(jié)出碩大的果實。把它的青果摘下放進乘用車內(nèi),車廂內(nèi)便會立刻充盈純天然的沁人心脾的香氣,其馥郁程度遠勝任何化工原料制成的汽車香水。
聽濤石西南芍藥園的田埂邊,栽種了兩種海棠。一種開著白色的花,一種開著深紅色的花。前者是“雪球海棠”,后者好像叫“王族海棠”,因為不太確定,為防止以訛傳訛,姑且稱之為紅海棠。晚春開放時節(jié),那種神圣的潔白與高貴的深紅交織在一起,便構(gòu)成了芍藥園西側(cè)一道別致的風(fēng)景,只是那里人跡罕至,無人欣賞罷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對識花認花總是很執(zhí)著,只要碰到?jīng)]有見過的花朵,便會想方設(shè)法查明它的名稱,就宛如一位懷春少年遇到心儀之人,總有一種迫切了解她是誰的沖動。知道了花卉的名稱,便有可能在賞花的過程中走進古代雅士的世界,悟出他們在花中賦予的情懷。
垂絲海棠的無力低垂像極了貴妃出浴后的慵弱嬌艷。香亭之上的唐明皇看到殘妝醉顏的貴妃在侍兒的扶掖[yè]下踉蹌而至,心中浮現(xiàn)出垂絲海棠的柔媚,留下了“海棠睡未足耳”的名言。于是便有了后來白居易的“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的佳句,讓無數(shù)到過華清池的游人浮想聯(lián)翩。
從此,海棠便有了“花貴妃”的別稱,讓歷代文人雅士平添了幾分牽掛。唐末的韓偓在一個春日雨后的早晨,睜開眼睛未等起床,便趴在床邊撩起窗簾看看海棠是否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倒臥卷簾看。”
宋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蘇軾不忍讓海棠在深夜昏昧的幽暗中獨放而為它燃起高高的紅燭——“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在氤氳[yīnyūn]的霧氣中他見證了海棠一生中最美的瞬間,也給他被貶黃州后郁郁寡歡的內(nèi)心平添了些許慰藉。
李清照的海棠情結(jié)則更為深厚更為濃烈。她清麗的詞句中多次出現(xiàn)海棠的倩影?!帮L(fēng)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看到風(fēng)已停歇,她在閨房之中就知道了窗外的海棠樹下已是落花遍地。也許她的窗外同栽了西府和垂絲,所以才會“擁紅堆雪”。另一個“雨疏風(fēng)驟”后的清晨,雖然濃睡之后宿醉尤在,她卻能告訴正在卷起門簾“卻道海棠依舊”的侍女,“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這位一生漂泊的才女深深地知道,“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jié)”。
王安石唯一的兒子——王雱[pāng]的海棠世界則有一種催人淚下的凄美?!皸盍z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在這樣一個仲春時節(jié),“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xǐng],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kòu]梢頭”。這位自幼就有“神童”之譽、潘安之貌的當(dāng)朝宰相的公子卻有著羸[léi]弱的身子,婚后不久便一病不起,只得與妻分居。久病不愈的他不愿拖累深愛的妻子,便請父親出面把妻子重新嫁給了別人。海棠花開正盛(尚未像雨點般地墜落),梨花似雪片般地凋零,春天已經(jīng)過半,彌留的王雱想起妻子從前住過的閨樓,只能把藏在心底的相思默默掛在丁香與豆蔻的梢頭。
明代的唐伯虎也許受了唐明皇“海棠睡未足耳”的啟發(fā),揮筆勾勒了一幅《海棠美人圖》?!巴时M東風(fēng)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畫中的意境也許就是這位因涉嫌作弊而被終身禁考的江南風(fēng)流才子孤寂內(nèi)心的寫照。這幅蘊含唐伯虎無奈情愫的作品,幾經(jīng)輾轉(zhuǎn)到了曹雪芹父親的手里。于是《紅樓夢》中怡紅院也就有了“祟光泛彩” 的匾額,書中也多次出現(xiàn)了“海棠春睡”的典故……
古人早已遠去,眼前“海棠依舊”。徘徊花前,浮想聯(lián)翩,我默念著:“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似乎也走進了古人營造的唯美境界!
【原創(chuàng)】文/攝影:孫成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0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