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大捷的背后(35)

石牌大捷的背后(35)
三十五、石牌大捷的牛皮
在國軍方面有關石碑大捷的戰(zhàn)報中是這樣吹牛的:“5月23日。宜昌日軍第39師團和第34師團約兩萬多兵力,在長江北岸一百多門加農(nóng)炮和榴彈炮的連續(xù)吼叫聲中,分乘上百只舟艇,一齊撲向南岸,沖擊陪都重慶的門戶。守軍利用天下聞名的峽江天險,在即設陣地上與敵逐洞、逐壕對抗,日軍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在陣地前丟下累累尸體。 石碑要塞守軍第18軍之11師和第5師等部,憑險固守,沉著應戰(zhàn)。敵出動飛機和艦艇,配合陸上進攻,猛打猛攻數(shù)日,要塞陣地巋然不動。而日軍卻在此丟下數(shù)千具尸體。 5月31日以后。各路日軍在遭到守軍夾擊、阻擊之后,傷亡慘重,又因久戰(zhàn),疲憊不堪,乃不得不全線退卻。守軍士氣高昂,全線奮起追擊。”
關于鄂西會戰(zhàn)的戰(zhàn)績是這樣添油加醋的:“清江方面,擔任后退掩護的敵第13師團三個大隊,三千余人,在漁洋關以南磨市附近被第10集團軍之新23師、55師、98師、121師各一部包圍,基本上被殲滅。日軍第13師團司令部及主力,以及第17獨立旅團一個大隊,在宜都城郊一條狹長的山谷中,被守軍第121師、第118師、第194師,第98師主力包圍,幾經(jīng)激戰(zhàn),被殲滅大半。各路日軍奪路而逃,守軍奮起追擊,雙方完全恢復到了5月5日之前的態(tài)勢。此次會戰(zhàn),日軍死傷:二萬五千七百一十八名;斃傷和繳獲戰(zhàn)馬共一千三百八十四匹;擊落敵機四十五架;擊毀敵汽車七十五輛;擊沉、擊傷敵舟艇一百二十二艘……”
鄂西會戰(zhàn)之后,蔣介石率領國民政府黨政軍各方面要員來到恩施,慰勞得勝的第六戰(zhàn)區(qū)將士。在恩施舉行的慶功大會上,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陳誠登臺講話:“中國自抗戰(zhàn)以來,因武器裝備與日軍優(yōu)劣懸殊,中國士兵與日軍在戰(zhàn)場上的對比,通常為一與五之比。但在此次鄂西會戰(zhàn)中,由于我方對敵情判斷的準確,將士的勇猛,再加上鄂西崇山峻嶺等有利條件,敵我之對比已轉變?yōu)槎c一之比。就是說在此次會戰(zhàn)中。一個士兵即對付兩個日本兵,卻取得了巨大勝利……”
這才是宜昌話里說的:關起門來作揖——自己恭維自己。(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陳誠還在他的回憶錄里得意洋洋的引用了當年《中央日報》(國民黨機關報)的社論中的一段話:“抗戰(zhàn)六年,不可諱言,人心已相當疲憊。在鄂西勝利的前夕,一般人因不悉真相,對前方軍事,自懷憂慮。且以生活壓力,日感沉重,也會影響到一般的情緒。及鄂西捷報接連由前方傳來,且戰(zhàn)果豐碩,為近年所罕見,這在后方人心上,不啻下了一場透雨,爽快滋潤,生意盎然?!?/p>
社論指出:“這是一大定力降落在抗戰(zhàn)的大后方。這一股定力,使疲憊的人心得到興奮。且人人都有良心,前方將士在艱辛中,給國家打了大勝仗,人們不但更加信仰統(tǒng)帥,也更加緊奮勉,知所努力。近來不大聽見種種大大小小莫名其妙的謠言,就知道人們都增高了自信心。近來后方物價,由動蕩而趨于平穩(wěn),也是打勝仗之效。這些都是人們看得見、覺得到的,至于無形中的影響,更不知道有多么大?!?/p>
其實,抗戰(zhàn)之艱難、損失之巨大,自然是因為內(nèi)憂外患。首先是國外有日本人虎視眈眈,從東北的現(xiàn)狀就知道中國的經(jīng)濟之落后,從九一八事件中知道了中國軍隊不堪一擊,而領導層要么暗遞媚眼要么搖擺不定,就是那個喊出“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的蔣介石也一直期待著列強們能在中日之間從中調(diào)和,和他自己所承認的那樣:只有共產(chǎn)黨才是不投降的!
這倒是一句大實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9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