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預測:人生的行囊中怎能少了語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評改試卷時,常常會聽到數(shù)理化等科目的老師向語文老師抱怨:“學生連題目都讀不懂!審題不會‘咬文嚼字怎么會做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鐘南山院士近日與大家分享學習體會:“學好語文最關鍵,學好語文才能對事情進行分析,進行綜合和總結?!?/p>
最近,由武漢發(fā)布的32張抗疫感恩海報獲得了無數(shù)點贊。“下個煙花三月,一同登樓望春風”“八閩來助,江城有?!薄?2處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讓人覺得美好又充滿希望。
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回應美方詆毀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贝嗽挒槊献铀裕鉃樽鍪虏怀晒?,就要從自身找原因。大批網(wǎng)友紛紛贊其“駁得好”的同時也感慨:“不學好國學知識,中國話你都聽不懂!”
學生小陳經常在班上宣揚語文學習無用論,作為小陳的同學,讀了上述材料,你對語文學習有何感想?請你寫一篇駁論文來反駁小陳。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貼合情境;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文題解析】:
拿到題目,我們首先進行材料分析。作文材料共有四個,第一個談學習語文對其他學科的影響,突出語文在求學階段的重要作用,簡而言之就是其工具性;第二個借鐘南山院士的話說明在實際工作中語文的重要性,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們語文的普適性;第三個從審美的角度重點強調語文可以讓人覺得生活美好又充滿希望;最后一個強調以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的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這四個材料都是從正面來證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可以作為反駁的起點論據(jù)。
引導語部分指向性非常明確,學生小陳“經?!北砻黝l率,“在班上”點明場合,“宣揚語文學習無用論”是觀點論斷,寫作者要反駁小陳的觀點,闡述自己對語文學習的感想。
【寫作思路分析】
本文的寫作思路比較清晰,就是要求正面反駁小陳的觀點,進而論證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但要注意,因為是同學關系,反駁要有理有據(jù),不能脫離身份限定。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可以采用普通的議論文格式進行,也可以采用實用文的樣式進行,比如書信。
【佳作賞析】:人生的行囊中怎能少了語文
——給陳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陳同學:
你好!我是李明。我們同窗兩載,在教室里、走廊里、操場上,還有校外的很多角落,都曾留下我們的身影。我們之間有過激烈的爭論,也有過推心置腹的深聊,但用書信的形式和你交流這是第一次。今天就你最近在班上宣揚的語文學習無用論,我借用英國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在《伏爾泰的朋友們》中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想和你進行一次不一樣的交流。
你說,學習語文無用。誠然,生活中或許存在一些現(xiàn)象會讓我們得出學習語文無用的結論,但是我認為那是因為沒有界定好“語文”和“無用”的概念。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通過聽說讀寫思的訓練,我們獲得和世界溝通的能力,但是如果僅僅把語文當作一門識字造句的課,勢必會得出語文學習無用論,甚至還可以延伸出學習無用論。何為“無用”?陳同學,是不能帶給人們豐盈的物質財富,還是無法跟上現(xiàn)代迅猛發(fā)展的高科技?看似有用的可能正是那無用的,而被認為無用的反而可能正是那最有用的。
語文好像真的無用,它風花雪月,和當下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墒俏覀兛吹诫S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我國每年人均閱讀量卻在增加。放眼世界,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財富的猶太民族引以為豪的成功秘訣大概要從他們對閱讀的重視開始尋找;德國的制造業(yè)全世界聞名也和他們一直保持的閱讀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這些閱讀不正是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嗎?
陳同學,讀到這里,你還覺得語文學習無用嗎?假如語文學習無用,醫(yī)學出身的抗疫英雄鐘南山院士為何在耄耋之年仍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要努力學好語文、重視語文?假如語文學習無用,今年三月份收到日本寄來的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抗疫物資時我們?yōu)楹螘簧钌畲騽??假如語文學習無用,當耿爽用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怒懟美國對我國抗疫努力的質疑時誰不為之叫好?
從淺的層面講,語文作為工具性學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其他高考科目,幫助我們借助高考實現(xiàn)人生的小目標;往深的層面講,語文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人生巔峰不迷茫、不自大,在生命低谷不自卑、不放棄。這樣來說,我們人生的行囊里怎能少了語文呢?還記得易卜生那句話嗎?“我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我沒有盡力,也沒有放棄,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越是堅強,越要學會在泥濘的路上爬行,一切只是開始,最后,從逆境中尋找光明,從順境中尋找陰影?!睕]有文學的滋養(yǎng),他又怎能給我們留下如此振聾發(fā)聵的精神養(yǎng)料呢?同樣,我們在課本中學到的屈原、蘇軾、辛棄疾,還有最近的鐘揚:他們或多或少都借助語文的力量,或從人生低谷走出,為自己的人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或讓自己的事業(yè)登上巔峰,進行生命的多邊緣探界。
親愛的陳同學,相信你讀到這里,我的逆耳忠言也應該走進你的內心了吧。我似乎能明白你此刻的心情,因為社會的某些偏見,因為身邊某些朋友的影響,讓你對語文產生了這樣的誤會,但是這不影響你在我心中的形象:你還是那個勤奮好學的你,你還是那個不服輸不低頭的你,你還是那個為了理想愿意拼搏的你。距離高考還有一年時間,讓我們一起攜手,把語文放進人生的行囊,走入更美好的未來。期待你的回信。
祝
金榜題名,勇奪桂冠!
你的同學:李明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