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陽了」,如何穩(wěn)定情緒,做好心理自救?
面對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調整和放開,我們身邊被感染的人逐漸在增多。雖然確診已不是什么新聞,但這一刻降臨到自己頭上時,還是難免會有心理壓力,會想自己怎么這么倒霉,擔心會不會變成重癥,害怕隔離的日子很難熬,從而出現(xiàn)恐懼、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等。面對這些心理狀況,應如何應對?
其實,被確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應激事件。非常時期的情緒反應是人的生存本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由此產生的一定程度的懷疑抱怨、自怨自艾、恐懼無助、焦慮抑郁、悲傷等情緒都是正常的。建議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從心理上接受既定的事實,嘗試接納當前的負面情緒。
01
焦慮恐懼
表現(xiàn)為緊張不安,煩躁,害怕,過度擔心感染后的種種不良后果,甚至出現(xiàn)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等身體癥狀。
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對病毒的恐懼。其實,在這一波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感染中,確診者大部分都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病例,做好隔離防范、注意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必要時科學規(guī)范用藥,可以完全康復。
一般普通中青年人病程7天左右,接種過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所以不必過于恐慌。
應對策略:
1.試試轉移注意力,找一件事情讓自己投入精力去做,讀書、追劇、整理房間等,讓隔離的生活有步驟、有進度、有盼頭,減少對于「萬一……怎么辦」的焦慮。
2.當你害怕會傳染給家人而有很大的心理負擔時,你不妨換個角度想:我可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提醒家人做好防護,減少感染幾率;萬一家人感染,我的經驗可以幫到他們。
3.與家人、朋友分享此刻的擔心,與他人建立更密切的聯(lián)系會在情感上滋養(yǎng)我們,可以提高支持感與面對焦慮恐懼時的心理韌性。
4.如果確實很焦慮,可嘗試下面的放松方法。
(圖源:WTO康復指導手冊:COVID-19相關疾病的自我管理)
5.避免使用吸煙、飲酒等不健康的減壓方式。
02
抑郁
得知自己被確診新冠后,有的人會將過往自己的不幸遭遇聯(lián)系起來,從而產生一些負面想法和感受,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悲傷難過、自責遺憾、對未來沒有信心等。
應對策略:
1.有位智者曾經說過「如果問題可以解決,煩惱是多余的;如果問題不能解決,煩惱是無用的;所以根本不用煩惱」?!讣葋碇畡t安之」的心態(tài)有助于我們面對與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2.不要只往壞處想,可以回想下過去艱難的日子里自己是如何成功應對的;可以對自己說:雖然被感染,但這個病是可以治好的,沒什么大不了。
3.保持與外界的溝通,可以通過傾訴、哭泣、大聲歌唱、繪畫、寫日記等方式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03
孤獨
一些人在隔離時,需要面對自己一個人的孤獨,會感到凄涼、恐懼、不安、難過、失落等。
應對策略:
1.利用這段時間與自己好好相處,把握機會了解自己。例如學習不依賴其他人,反思過去、制定未來計劃等。除了能減少孤獨感,還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義。
2.把情感轉化成文字的力量,記錄下這段時光自己的心路歷程,等以后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當初的自己是那樣的堅強。
3.如果感到無聊,可以將空閑時間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中,例如試著學做幾道菜,提高一下廚藝,還可以練練書法。你會發(fā)現(xiàn),安靜下來的時光,其實并不會太無趣。
04
失眠
人在遇到壓力時,睡眠可能會影響,出現(xiàn)睡不著、睡不實、容易醒、多夢、醒后不解乏、第二天頭暈腦脹的情況。
應對策略:
1.盡量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如果沒有,不妨借助耳塞、眼罩。
2.隔離期間,困了就多睡一會兒,不困就少睡一會兒,不要強迫自己一天必須睡夠8小時。偶爾一兩天睡不好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請放輕松。
3.白天可以在房間里做一些運動,有助于睡眠。但睡前1小時最好不要運動,否則會引起大腦興奮,反而導致失眠。
4.躺20分鐘還睡不著就起來,等有困意了再上床,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例如看書、看手機。
5.電子屏幕發(fā)出的藍光會擾亂身體的自然睡眠節(jié)奏。如果一直使用屏幕直到睡覺,會讓大腦會更加警覺,難以入睡。所以,睡前1小時請遠離你的手機、平板電腦。
05
腦霧
在新冠康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思維能力的一些困難,包括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反應遲鈍等,這種情況也被稱為“腦霧”。通常疲勞會加重腦霧,人越疲勞,越會感覺思考困難。
應對策略:
1.在不太疲憊的情況下完成工作。要完成一項需要思考力的工作時,請把它安排在精神狀態(tài)較好時進行,例如早上。
2.經常休息。如果疲勞感讓癥狀加重,請縮短工作時間,并多休息。
3.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急于求成或試圖一心多用,這可能會造成失誤。
4.腦力鍛煉。可以嘗試拼圖、數(shù)字游戲、記憶練習或閱讀來幫助思考。
一表檢測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可以根據(jù)下面表格進行簡單篩檢,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來源:臺灣衛(wèi)生福利部)
如果感覺負性情緒的程度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做好防護,更要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度過這場「心理疫情」。
參考資料:
[1]北京衛(wèi)健委.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居家康復專家指引(第一版)
[2]世界衛(wèi)生組織.康復指導手冊:COVID-19相關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