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武豪------“神槍” 張景星(拱辰)

“神槍” ----- 張景星
張景星,字拱辰(1843—1924),羅疃人,職業(yè)武師。自幼隨父張克明,習(xí)八極功藝,深得八極精奧,其槍法出神入化。八極拳、六合大槍之法也得師兄黃四海的獎掖。
由于張克明的名氣大,張景星的功夫一直不被父親放心,張克明去世前,叮囑張景星千萬要下大功夫,別忘了六合、八招,不精深的地方多請教黃師兄。張克明去世后,張景星承父業(yè)掌羅疃張家八式房。張克明夫人對兒子說‘你爹不讓你找黃四嗎,快把他找來,你把咱家的東西學(xué)回來!’,張景星把師兄黃四海請到把勢房,虛心請教,黃四海見師弟對自己尊重遂傾囊而授,張家把勢房的技藝更加全面。師兄弟二人關(guān)系融洽,成為后輩的楷模。他們共同培養(yǎng)了王鐘銓、張毓璞、李書文、趙華蘭、趙竹蘭、張毓衡、韓化臣、馬鳳圖、馬英圖等名徒。特別是李書文,他是黃四海先生的弟子,得藝多是張景星先生所授。
光緒末年,一八極拳名師與武清李瑞東比武輸手,張景星聽后氣憤至極。張與師兄黃四海商量后,遂攜子張毓衡去武清訪李瑞東,李瑞東未敢輕易較技。張景星對其子張毓衡說:“毓衡練趟八極拳,今天就是練給一個人看的(意指李瑞東)”。張毓衡練畢,李瑞東贊道:“我今天見到了真正的八極拳!”于是和張景星先生訂金蘭交。之后李瑞東與張景星較大槍,張用大槍把師弟輸手找了回來。李瑞東要求以太極換張景星大槍,張景星亦要求以大槍換李瑞東太極拳,自此倆家往來不絕。八極門吸收的金剛八式、五路佛拳、太極拳、揉手功等,均李瑞東技藝也!李瑞東及弟子,吸收八極拳、六合大槍等技藝。兩門技藝保留至今,成為武林佳話。
李瑞東、李存義、李書文、馬鳳圖于1910年在天津創(chuàng)辦中華武士會,李瑞東請張景星擔(dān)任教習(xí),這樣八極門“神槍”張景星、“神棍”王鐘銓、“神槍”李書文、馬鳳圖、張德忠、霍殿閣、高熙臣、張子林、崔長友等匯聚天津,在中華武士會占有重要地位,祖孫三代享譽京津。
張景星掌功尤純,槍技更精絕,與弟子張毓衡、韓會卿晚間在把勢房對槍,不用掌燈,可見槍技進(jìn)入神化之境界。練八極拳時,帽頭一起一落,頂拔勁的功夫尤深。張景星還精于周易占卜看風(fēng)水。張景星在滄州東南,影響頗大家鄉(xiāng)人尊稱“張三爺”。
張景星是八極拳門早期闖天下的早期代表人物,“羅疃八極”的拳、槍的升華,他和黃四海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張景星公的事跡載入民國22年《滄縣志》。
---(摘自秦皇島魏家、長春霍家、蘭州馬家著述、羅疃、棗莊韓家,秦皇島李新吾<亦稱王茂林-王小峰>先生整理資料。)
已獲得轉(zhuǎn)載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