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深淵服,材料服,以及其他
從臺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dnf國與臺從硬核吃癟動作游戲轉型mmorpg再轉型類大菠蘿深淵模擬器的歷史進程幾乎無二,由去年的冬季發(fā)布會來看,100級會是同90,8x,7x一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版本,不同的是,后者把這些地圖刻進了DNA里——時間廣場,格蘭迪發(fā)電站,列車上的海賊。
正如標題所提及的,dnf無論如何變化,本質上都可以分為材料服和深淵服兩類,前者用材料兌換裝備,后者用深淵票抽取裝備,當然,材料深淵混合也是長期存在的方案,但仍然有主次之分。理論上來說,材料服遠比深淵服平易近人,即使是250套裝——對比直到如今都沒集齊魔戰(zhàn)恍惚的眾多非酋們。
然而市場與玩家群體給予的反饋正相反。為玩家設計的史上最為平滑的史詩獲取路徑被廣泛詬病,集中表現(xiàn)于野團的相互踢皮球與論壇貼吧的日經(jīng)故事會,最大的爆點莫過于指點江山套。而100級深淵模式的回歸讓不少玩家開始摩拳擦掌,早早地為角色們儲存狗眼以應對開荒期的消耗需求,即使“早買早享受,晚買晚折扣,不買等白送”的理論早已是玩家和運營指間的深度默契。
有時不得不感嘆國內廠商商業(yè)嗅覺的敏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手游憑借抽卡模式一舉扳倒端游穩(wěn)坐江山的根本原因吧。
深淵服似乎是反底層的,底層玩家從一開始就無法從石油佬和歐洲細作抗衡,只能眼睜睜被騎臉,震撼之余,嘀咕一句“不過如此”。
深淵是一個無底洞,從各種意義上。
材料服在各種美好的愿景和設計下,隱藏著一個讓人難堪的問題,即生產(chǎn)相對過度與貨幣貶值導致的結構性通縮。似乎這不是一個臭打游戲的應該考慮的問題,但它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真實地存在與當前的95版本,裝備泛濫,卡片貶值,金幣價格一跌再跌,玩家上號不知道該干啥,而無色依然保持高位。如果沒有增幅活動,目測無色的價格也很難保持下去,即使100級將近。
而深淵服正是部分解開這一問題的方案,曾經(jīng)是之一。如果理查德能復活的話,其意義不亞于凱麗的強化機和深淵柱子,甚至與克倫特的增幅機平起平坐,可惜。
由于深淵的存在,使得游戲存在一個漩渦,它吸走了大量的游戲社會的資源,讓游戲社會長期處于資源不飽合的狀態(tài),這將持續(xù)刺激游戲社會的生產(chǎn)活動,也即帶來游戲的繁榮,至少是表面上的。
而這個漩渦,在100級的套裝多樣化下,既收斂又擴張了。
至于這個漩渦能如何為dnf續(xù)命,得看韓國人的答卷,畢竟在臺服,深淵服=卷一波錢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