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答】答水友十三問(2021.1.21直播錄像)

__________________
1...
2、儒學(利己利他):守勢,極度潰敗的,恰恰是被他自己所打敗的,臺灣、新加坡、日本、韓國這種東亞儒教化的資本主義(謹言慎行、槍打出頭鳥,商人的生存哲學),在這種儒學小團體間是相互之間 舍生取義的。利己利他在一個圈子里是同一回事。解讀儒家經(jīng)典的人是可疑的,知識權威只是盯著你 口袋里的錢。東亞資本主義很明顯的就是結成一個圈子,不停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在共同體內(nèi)部利 他就是利己,你要跳出這個利益共同體,這時做的事周圍人會告訴你既不利己又不利他,唯一的可能 性就是嫉妒作為中介,被系統(tǒng)解讀。東亞資本主義起來時時刻刻面對西方資本主義打壓,面臨很強的 外部壓力,不去賺取超額理論,強大的剝削,根本搞不過西方(占用大量資源/優(yōu)勢地位)。
5、現(xiàn)代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真正成為一種問題意識是海德格爾提出的,海德格爾:現(xiàn)代性(現(xiàn)代資本主義)最大的特點就是虛無主義,它是在場形而上學必然的結果,是個必然性(亞里士多德:遺忘的存 在,圍繞僵死的存在者分類),自從人類把作為動詞的存在遺忘,接受一種作為名詞/當下的存在/現(xiàn)身 在場僵死的狀態(tài)后,人類進入一種線性時間性,這種時間性運行到最后(經(jīng)院哲學家、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尼采),現(xiàn)代精神走到死胡同了,經(jīng)過尼采(意志,will)的臨門一腳,把線性時間觀/在場 形而上學揣進虛無主義(意志自己具有了自反性,欲望不再欲望其他東西,而是自己欲望它自己,意志 朝向它自己)里了。現(xiàn)代虛無主義里不是迷失,是深淵敞開,只給你一個方向,墜落,永遠的墜落不是迷失,不能決定自己的方向?,F(xiàn)代虛無主義很明顯的特征就是技術的獨斷專制(技術異化)和資本主 義,所以要克服的恰恰不是精神迷失,而是他的(尼采式)精神特別有方向,虛無主義并不是欲望沒有 對象,而是這種欲望只以維持它自身為對象?,F(xiàn)代性本質(zhì)上是一種關于知識、社會學前現(xiàn)代的一種等 級制,所以歸根結底是一種知識性的等級制,這種等級制有個笛卡爾式的主體說能瞬間理解/把握這一 切,超知識譜系學的維度/標準拉出來做一個膜片(線性時間性里運動的薄片)作為當下,現(xiàn)代性的時間 所用的最小/最薄的單元=當下,是個知識壟斷體系的等級制,現(xiàn)代人就是活在這個等級制下的人,現(xiàn) 代人就活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朔摕o的精神迷失:意識到這個精神并不迷失在等級制里,不存在 等級制,是一個自我悖謬的暴力,騙人的,不能設立為超語言、超知識的標準/權力,本質(zhì)上就是強力 意志的等級制,尼采意義上知識譜系學的等級制。這套秩序/分類學現(xiàn)在被抽出來告訴你是個瞬間達 成/建構起來,以它作為模板運行一套線性時間觀,所有社會關系、每個當下、每個社會環(huán)節(jié)都要由這 個秩序來決定/主導,就是現(xiàn)代人,最可悲、最可笑的奴隸
6、如何面對孤獨:原初的意志必須分裂,要結構成主體性一定是分裂成好多個(數(shù)不清的,巴迪歐), 你在最低限度上和自己是分裂的,就有一個意識者和被意識者,有一個主動的與別人相處者和被相處 者,你受不了的不是孤獨,而是這個二分。唯我論在一開始就是雙倍的,對稱的劃分二分是很困難 的,因為要設立兩個均等的主體性,對意識來說是很復雜的結構,我和非我一開始就是不對稱的。孤 獨是自戀,把過度的愛欲投射到鏡像上,自戀這個殼是來防御知識性暴力的,所有現(xiàn)代人都要預設一 個全知的大他者,把知道自己將會如何、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些統(tǒng)統(tǒng)打包甩到知道整個知識體系的大 他者身上去,留下某些東西(無法被符號系統(tǒng)把握,無法被知識結構,深淵=你的主體性)給自己,人面 對主體性不會有功利主義的姿態(tài):想想如何與它相處。追求身體輪廓被打破的欲望,一般方式在現(xiàn)象 界是性活動(戰(zhàn)爭、暴力遇不到),還有部分被組織成很多消費欲(吃東西、喝飲料:進入身體,買衣 服,化妝:拓展輪廓),都是不停的想要動搖/顛覆自己的自戀性的圖像,美是這些界限正好被觸動了 (派生性的),要不停突破自己的鏡像輪廓??朔郝犚魳?,聽覺的暴力
對準學術/理論概念有戀詞癖,很多人身上有,對概念本身不是用的,視若珍寶藏在那邊,這些東西 圈起來成為你的自我輪廓,很痛苦。不懂這個東西假裝懂,堆個堡壘起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 網(wǎng)。是很嚴重的異化,把你主體性解放的通路堵塞掉,是理論權威和社會權力殖民、寄生在你身上 的,都是病。打游戲10J號,背包里都是別人給的70、80的裝備,占著格子又沒法用,自己做任務 就算贏了,戰(zhàn)利品也沒地方放了。所以要把這些東西篩一批扔掉,或者懸置起來不用它們,最后很 簡單,中間要克服它很高級、很復雜、很牛逼的幻想,放在一個應有的、其實稀松平常的位置上。 而這個過程是很復雜、痛苦的,不能跳過中間學習的過程直接到最后的結果。其實根本沒這個裝 備,是先吃螃蟹的人規(guī)定了話語體系、即成的套路,整個游戲都是圍繞這些規(guī)則建構出來的,包括 裝備的優(yōu)先性、什么是高等級什么是低等級,都是權威強加的,回溯性的,只有萌新/半吊子眼里才 有1~100J的劃分
7、鐘:陽明心學的根基還是禪宗那套,不認為有高明的見解。心學是殘忍的學問,無所不用其極, 不設立規(guī)范性。只要設立了目的(圣人),倫理規(guī)范性、中間什么都可以做。心學帶來的暢快感、舒 坦、自由自在的感覺,實際是對理學的倫理學壓抑的反動 個人理解:陽明心學-》目的論?唯目的主義
8、佛不是萬能的:1、佛無法逼不想覺醒的人覺醒,2、無法度一切眾生,3、累世宿業(yè)不能違逆。除 了這3點理論上佛都能做,但他不會去做。佛只住世幾十年,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成為萬能的。佛是 有神通力的,按照理論四禪定后有神通(現(xiàn)實世界物理學運行也有神通,比如電磁波能在空間里傳遞, 只要我們意識到具體事物本身有一個最低維度的自我意識的維度?,F(xiàn)代物理學告訴你物質(zhì)在最基本層 面被二分為物質(zhì)和物質(zhì)自身的規(guī)定性,規(guī)定性這個維度,對物質(zhì)的自我規(guī)定就意味著一個主體性的維 度,一個最低限度的意識/覺知的維度) 色法力外部物質(zhì)和我的意識如此輕易的交接上,觸境生境,因 為已經(jīng)包含最低限度的意識維度了。所以這些物質(zhì)能夠存在,以某種物理學的模式在循環(huán)運行,已經(jīng) 是神通了
9、玄冥之境:郭象對莊周的誤讀。事物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佛教的無生法忍,就否認/排斥了這種錯誤)的 本體論的維度就叫玄冥之境。這個維度是可以和人的精神狀態(tài)調(diào)頻到同個頻道,他要把齊物論的平等 主義做實,否則會和莊周的賢-愚二分沖突的。境界,就是第一人稱所處的/意識感受的維度,這個理 論做的再好一點,就是說出自我意識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結構出來的,在莊周的文本里是包含這個 的。有點像黑格爾的世界之夜,但是世界之夜是圍繞主體性的,是主體性本身,但是玄冥之境是前現(xiàn) 代做的,不敢說這是意識本身、前本體論的一種主體性在創(chuàng)生一切的力量,最后的落腳點還是說這是 道?!洞笞趲煛芬呀?jīng)很好的解決了莊周哲學的齊物論和道凡二元論之間的張力的
10、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哈貝馬斯:科學和技術是兩種東西,技術是某種比較中性的、干凈的、 乖寶寶的東西,科學是比較野的東西。技術的科學化,社會的科學化,生活世界的科學化。在哈貝馬 斯那邊科學和技術是兩個層面的東西,這句話意味著技術在被某種東西牽引著發(fā)生科學化(在其時代是 有明顯的體系象征的,有明確的方法論、知識論、內(nèi)在學術規(guī)范標準,共同體是哪些人,權威是哪 些,明確的對整個世界想象的圖式,有它自己的世界觀、價值體系、對世界操控的體系,還有科學自 己的心理學、人類學),這些東西足夠后,技術是反過來被科學所控制了,一開始科學是跟著技術走 的??茖W是一種抽象的學術活動,是一些精英、貴族知識分子形成一個精神共同體,里面的內(nèi)部規(guī)則 就是歐洲精神,歐洲精神原本是被技術牽著走的,到了電磁學、熱力學、第一代先驅(qū)者開始發(fā)生變 化,他們的理論范式里的內(nèi)部張力,必須通過抽象的、有點像哲學活動的科學思辨來完成,這時整個 話語權就扭轉過來了,意味著貴族重新掌握了社會主導權(之前技術文明有草根造反的感覺,突然很多 億萬富翁,后來在傳統(tǒng)學院里出來的大量知識分子又重新掌握了話語權,這個科學是很形而上、抽象 的、像宗教的、有一種熱忱的)。特別在二戰(zhàn)之后一下子爆發(fā)出來,本來這種意識形態(tài)不具有很強的社 會掌控能力,這種科學作為一種政治統(tǒng)治模式、社會管理模式、所有人對世界的想象模式爆發(fā)出這么 恐怖的力量,而且二戰(zhàn)后另外兩股力量,極端右翼民粹主義和極端左翼都以一種不受宰制的暴力涌現(xiàn) 出來后,整個歐洲的受教育階層開始要走第三條路:科學!科學這個意識形態(tài)、共同體(達沃斯論壇: 大量科學家和高級知識分子參加)已經(jīng)代表全人類了。唯有高級的科學意識形態(tài)是可以跨陣營的。這個 科學共同體、統(tǒng)治的擴展是塑造整個戰(zhàn)后格局的,現(xiàn)代金融體系的控制非常依賴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都 是馮諾依曼、圖靈奠定了基礎。在他面前,他(人文知識分子)希望的那條路(馬克思)是走不了的,在他 面前很弱,技術在那時不再是重工業(yè)、電氣化、核彈、衛(wèi)星,更多的是精英分子掌握全世界的話語 權,同時是個普遍的意識形態(tài),全球人類都處在一個科學網(wǎng)絡的控制之下。他試圖通過公共話語體 系,用生活事件來對抗這個技術的科學化,但是打不過。鄧小平(列寧主義解讀):這個第一不是最優(yōu) 先的,科學技術只是首要發(fā)展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最具有階級性的??茖W技術是個基本 的生產(chǎn)力,高級的是人,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產(chǎn)力(人的勞動、人的社會關系、政治權利本身的性質(zhì)), 這個經(jīng)濟體/民族國家可以有一個先鋒隊涌出來,牽引著整個經(jīng)濟體往更高級別去發(fā)展。布置這種發(fā)展 生產(chǎn)力的運動,首先要以科學技術為基礎(時序上和操作程序上),最重要的生產(chǎn)力還是人民,以人為 本
11、民哲:要避免成為民哲,首先要拋棄有正統(tǒng)規(guī)范,其次要知道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立場存在(有些 人很挫的),學多了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很多都是非法操作,沒規(guī)范性可言,你厲害就可以設定自己的規(guī)范。一 些雜志里面發(fā)的文章,就是學術生產(chǎn)體系里發(fā)文章=注冊一下,我要混你這個圈子,利益共體在互相 進行利益分配,那些問題本身并沒有太大價值(真的有價值的,決策層要么把它淹死了,要么拿過來用 了,不會讓它空轉在那邊玩的)。所以正統(tǒng)規(guī)范的哲學訓練包含:語言訓練(世界通行學術語言:英 語),基本數(shù)理邏輯(一階謂詞邏輯)?,F(xiàn)狀是中國哲學太弱了,中國民間只有民哲的原因,不是因為民 哲本身不行,而是官哲太弱了(學院派哲學沒文化影響力、沒思想影響力),前現(xiàn)代的思維很弱小,只 能走上民哲的道路,但是不要以中國哲學作為天花板,要以世界哲學為天花板的民哲道路,端正好立 場,廣泛的閱讀,學最能說服你、最有道理的東西,不要給自己留余地,當發(fā)現(xiàn)這個東西看不懂、有問題的時候要懷疑(1、懷疑自己,2、懷疑讓你看不懂的人是不是傻逼)。黑格爾:埃及人的謎語對埃 及人自己也是謎語。哲學最后都是要承認自己的有限性和無知性,哪些東西有個限度、盡頭。這是康 德主義的起點,這種姿態(tài)、立場是很有歷史、很有力量的,是現(xiàn)代整個學院派哲學體系和正兒八經(jīng)思 考哲學的體系都是有這種精神的:學就是了。盡量讀英文版,現(xiàn)有絕大多數(shù)中文版是學歷比較薄弱, 或催產(chǎn)出來的年輕譯者。哲學不是進步主義的,哲學始終是被占統(tǒng)治地位的聰明人壓制的,哲學擺出 的姿態(tài)就是讓所有人變得聰明,所以每當社會關系穩(wěn)定下來,哲學都會從零開始,教育體系都會重新 教一些最蠢的東西,重新走一些最蠢的路。黑格爾主義,普魯士民族精神爆發(fā)后被整個歐洲大陸誤 解,美國比較聰明的分析哲學家基本是黑格爾主義的翻版,把黑格爾的某些論題一兩個就能吃一輩子 了,在圈子里混混人際關系,就能成為有名的哲學家,只不過更系統(tǒng)、更細致,拋棄了黑格爾很多洞 見獲得了邏輯上的某種完備性,看上去在那個時代那些智商不太高的知識分子看不出來的邏輯完備 性,嫣然變成一牌經(jīng)典,其他發(fā)表都要引用他們,他只承認自己學術共同體里捧起來的新的權威?,F(xiàn) 存的精神分析、解構主義、現(xiàn)象學、人類學、分析哲學,這個時代是哲學很弱小的時代,哲學很蠢的 時代,很多蠢人竊取了那個桂冠,當今分析哲學還沒有達到黑格爾,很慫,在學術共同體內(nèi)部搞了很 多規(guī)范性,假裝是個日常語用學的沒有規(guī)范性,非常嚴重的哲學異化的體系,非常嚴重的哲學奴才體 系
12、生活世界這個概念的演變:《歐洲科學的危機和先驗現(xiàn)象學》,歐洲精神中很重要的精神:先驗 精神/超驗精神,這種超越性的精神是康德以來就存在的精神,一開始是從笛卡爾那邊來的,那種懸置 的能力,那種stop/一下子靜止下來的能力,這種能力尤其被歐洲科學在生活世界里的布置給遮蔽、遺 忘掉了。信息資本金融主義體系里的做題家(程序員),就是歐洲科學散播到生活世界里形成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窒息性的,因為在原初生活世界中還有可能性,進入現(xiàn)象學直觀的、理論的狀態(tài),但是如 果生活世界直接和科學體系合謀了,失去了任何超越性,完全受科學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擺布了(鄰家女孩 +寫字樓高級上班族 -》令人窒息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胡塞爾本來想用生活世界抵御庸俗的科學主義入 侵的,但是后來的一些人(席勒、舍勒、海德格爾、哈貝馬斯)都背叛了胡塞爾。生活世界是個背景性 的框架,就不能直接指設它,所有觀念論者、存在主義者、結構主義者都知道有這個存在,但是立論 基礎恰恰告訴你生活世界的最低限度里面,也具有反思性,生活世界本身是回溯性改造的東西,符號 系統(tǒng)不是從一個整全的、母體般的東西里涌現(xiàn)出來的,恰恰相反,這個整全般母體世界是符號系統(tǒng)非 常單薄的、自說自話的回溯性建構出來的。現(xiàn)代人很容易陷入,安穩(wěn)的、安居在一個母體中,是個現(xiàn) 代的田園風光的(現(xiàn)代環(huán)保主義很喜歡用生活世界,甚至地球母親)。生活世界是個多余的東西,最低 限度具有反思性,不存在一個原初的生活世界,因為要把握這個生活世界本身,必須有符號作為中 介,符號系統(tǒng)來敞開這個生活世界,一開始就已經(jīng)被自我反思性的主體,生活世界涌進來的瞬間對它 進行了篩減、篩汰、閹割,各式各樣的非法操作,很多后現(xiàn)代哲學家(第一位是黑格爾,包括海德格 爾)研究的恰恰是非法操作本身,和結構。人類要信某個東西,同時必然會不信它,必然會拉開距離。 生活世界就是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互掐,最低限度就是反思的,不可能完全沉浸在一個生活世界里,人不可能做到這點,這恰恰是人最核心的特征,反過來反思性本身也不可能是完全純粹的、自我重復 的,自我把握的重復的反思性必然有一種東西是剩余的,這個剩余會重新回到生活世界里去,被生活世界所誤解(黑格爾辯證法最關鍵的一點,自我反思永遠不會是純的自我反思,空轉的自我反思,自我 反思一定要通過語言,變成話語說出來,這個第一人稱的私人語言游戲,游戲者一定會被他的游戲本 身所把玩,一定得說出來,說出來之后就一定在生活世界語境里被誤解,誤解出來的這個東西的意義 才是它這種自我循環(huán)的、自我反思的意義的真正存在模式,你心里怎么想一點也不重要,第一人稱怎 么去體驗一點也不重要,第一人稱純粹自我反思放出來后別人怎么理解你,和你交互這個過程才是最 重要的。光自己想是不行的,一定要用文字,讓別人誤解你,你自己寫的你自己會誤解你自己,否則 你的主體不需要體驗時間性,這些東西有意義不是在第一人稱里純粹的、內(nèi)在澄明的、透明的、玄奧 的把握。懂了就是不需要再想這個,不過是這個東西,推出去變?yōu)橥獠康暮苡薮赖臋C制,下次遇到這 種愚蠢的機制立刻讓它到我第一人稱思維體系里循環(huán)下,又出去,我就懂了。就這?)
前反思:幻想有一個額外的反思性的維度,這個反思性的維度是被某個更超越、高級的實體把握 的,被一個未來的更聰明的我可以反思現(xiàn)在的自己。”噢!我明白了”,”噢!我本來不懂”這種思維就 是前反思,這里的明白恰恰就是不明白,自己騙自己,自己造作一個差別出來,讓自己感到安全: 我進步了,我變聰明了
13、主客二分:教科書錯誤的理解=形而上學。康德:形而上學就是知性的錯誤的使用(超出他的限度去 運用了,而且是獨斷的,教條式的去運用了)。所以教科書搭建了,創(chuàng)造、布置了一個形而上學,自命 為形而上學。沒有二元論,就沒有中庸,必須有二元對立的體系。中庸就是可以任意的選擇兩邊,是 個自由的姿態(tài),恰好是個主體的姿態(tài),只不過沒有被理論化。對立統(tǒng)一翻譯錯誤,其實是對立面之間 的統(tǒng)一,并不存在對立和統(tǒng)一之外有另一種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