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6783合金棒材的最優(yōu)化鍛造工藝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通過改進加熱工藝,采用階梯控溫,分級鍛造的方式,可以達到提高合金塑性,使鍛態(tài)β相分布均勻的目的。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如下:GH6783合金棒材的鍛造工藝流程為錠坯加熱→首火次鍛造→中間火次鍛造→末火次鍛造→棒材精整→棒材性能檢驗→棒材精整→棒材性能檢驗;通過錠坯加熱過程中在820℃~880℃之間的過時效處理,提高GH6783合金鋼錠塑性,通過階梯控溫鍛造的方式促進鍛態(tài)β相的細化和均勻分布。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第一、通過820℃~880℃的過時效處理,大幅度提高合金塑性,降低了后續(xù)加工難度;第二、通過階梯控溫鍛造,促進β相的不斷回溶析出,進一步使β相均勻細小分布。

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鍛造工藝的流程為:錠坯加熱→首火次鍛造→中間火次鍛造→末火次鍛造→棒材精整→棒材性能檢驗;所述錠坯加熱:裝爐600℃保溫1h,8h~10h內(nèi)升溫至820℃~880℃之間任一固定溫度,保溫10h,3h~4h內(nèi)升溫至1090℃~1100℃,保溫2h;所述首火次鍛造,鋼錠開坯鍛造溫度1090℃~1110℃,變形量30%~40%;所述中間火次鍛造,棒坯開坯加熱溫度1030℃~1080℃,累計變形量100%~160%;所述末火次鍛造,棒材末火鍛造溫度990℃~1020℃,變形量大于3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110℃,保溫2h后生產(chǎn);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11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300mm方,回爐,變形量30.5%;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80℃,鍛造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回爐,變形量31.6%;第三火,加熱溫度1060℃,鐓粗,鐓粗變形量30%;第四火,加熱溫度105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70mm,變形量29%;第五火,加熱溫度1050℃,鐓粗,鐓粗變形量35%;第六火,加熱溫度104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230mm方,變形量34%;末火次鍛造:第七火,加熱溫度102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230mm方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40.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090℃,保溫2h后生產(chǎn);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09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300mm方,回爐,變形量30.5%。
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60℃,鍛造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回爐,變形量31.6%。第三火,加熱溫度1050℃,鐓粗,鐓粗變形量30%。第四火,加熱溫度105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220mm方,變形量38.5%。末火次鍛造:第五火,加熱溫度100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220mm方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35.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100℃,保溫2h后生產(chǎn);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10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Φ315mm,回爐,變形量39.8%;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80℃,鐓粗,鐓粗變形量30%。第三火,加熱溫度104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變形量40%;第四火,加熱溫度1040℃,鐓粗,鐓粗變形量35%;第五火,加熱溫度103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70mm,變形量30%;末火次鍛造:第六火,加熱溫度99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Φ270mm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45.1%。
[0001]本發(fā)明屬于金屬鍛造工藝,具體涉及適用于GH6783合金棒材生產(chǎn)的一種鍛造工藝。
[0002]GH6783合金是以鈮、鋁、鈦為主要強化元素的鐵鈷鎳基抗氧化型低膨脹合金,是應用最廣泛的鐵磁性材料,該合金的典型特征是鋁含量高,為5.0%~6.0%,通過形成γ′相和β相在奧氏體基體中進行強化。
由于現(xiàn)有鍛造工藝特點是全程采用1100℃±10℃加熱溫度,導致該合金在生產(chǎn)中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鍛造塑性差,存在鍛造裂紋;第二是鍛造后β相分布不均勻(見圖1)。

[0003]本發(fā)明公開一種GH6783合金棒材的優(yōu)化鍛造工藝,通過改進加熱工藝,采用階梯控溫,分級鍛造的方式,可以達到提高合金塑性,使鍛態(tài)β相分布均勻的目的。[0004]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如下:
[0005]→→1.GH6783合金棒材的鍛造工藝流程為:錠坯加熱首火次鍛造中間火次鍛造→末火次鍛造→棒材精整→棒材性能檢驗。
[0006]2.具體操作如下:
[0007]錠坯加熱:裝爐600℃保溫1h,8h~10h內(nèi)升溫至820℃~880℃之間任一固定溫度,保溫10h,3h~4h內(nèi)升溫至1090℃~1100℃,保溫2h;
[0008]首火次鍛造:鋼錠開坯鍛造溫度1090℃~1110℃,變形量30%~40%;[0009]中間火次鍛造:棒坯開坯加熱溫度1030℃~1080℃,累計變形量100%~160%;
[0010]末火次鍛造:棒材末火鍛造溫度990℃~1020℃,變形量大于30%;
[0011]棒材檢驗:檢驗棒材縱向β相的分布情況。
[0012]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新點的說明:
[0013]通過加熱過程中在820℃~880℃之間的過時效處理,提高GH6783合金鋼錠塑性,通過中間火次階梯控溫鍛造的方式促進鍛態(tài)β相的細化和均勻分布。
[0014]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第一、通過820℃~880℃的過時效處理,大幅度提高合金塑性,降低了后續(xù)加工難度;第二、通過階梯控溫鍛造,促進β相的不斷回溶析出,進一步使β相均勻細小分布。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現(xiàn)行鍛造工藝生產(chǎn)的GH6783合金鍛材金相組織圖片;

[0016]圖2為實施方案1生產(chǎn)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組織圖片;

[0017]圖3為實施方案2生產(chǎn)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組織圖片;

[0018]圖4為實施方案3生產(chǎn)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組織圖片。

[0019]下面通過實施例詳述本發(fā)明。
[0020]實施例1
[0021]GH6783合金棒材,規(guī)格Φ200mm。
[0022]采用雙真空工藝生產(chǎn)的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110℃,保溫2h后生產(chǎn)。
[0023]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11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300mm方,回爐,變形量30.5%。
[0024]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80℃,鍛造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回爐,變形量31.6%。
[0025]第三火,加熱溫度1060℃,鐓粗,鐓粗變形量30%。
[0026]第四火,加熱溫度105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70mm,變形量29%。
[0027]第五火,加熱溫度1050℃,鐓粗,鐓粗變形量35%。
[0028]第六火,加熱溫度104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230mm方,變形量34%。
[0029]末火次鍛造:第七火,加熱溫度102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230mm方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40.5%。
[0030]棒材檢驗: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組織β相組織細小彌散、分布均勻(如圖2所示)。
[0031]實施例2
[0032]GH6783合金棒材,規(guī)格Φ200mm。
[0033]采用雙真空工藝生產(chǎn)的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090℃,保溫2h后生產(chǎn)。
[0034]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09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300mm方,回爐,變形量30.5%。
[0035]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60℃,鍛造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回爐,變形量31.6%。
[0036]第三火,加熱溫度1050℃,鐓粗,鐓粗變形量30%。
[0037]第四火,加熱溫度105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220mm方,變形量38.5%。
[0038]末火次鍛造:第五火,加熱溫度100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220mm方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35.1%。
[0039]棒材檢驗: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組織β相組織細小彌散、分布均勻(如圖3所示)。

[0040]實施例3
[0041]GH6783合金棒材,規(guī)格Φ200mm。
[0042]采用雙真空工藝生產(chǎn)的鋼錠,尺寸為Φ406mm,實際加熱溫度1100℃,保溫2h后生產(chǎn)。
[0043]首火次鍛造:第一火,加熱溫度1100℃,鍛造單錘壓下量50mm,鍛造到Φ315mm,回爐,變形量39.8%。
[0044]中間火次鍛造:第二火,加熱溫度1080℃,鐓粗,鐓粗變形量30%。
[0045]第三火,加熱溫度104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80mm,變形量40%。
[0046]第四火,加熱溫度1040℃,鐓粗,鐓粗變形量35%。
[0047]第五火,加熱溫度103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鍛造到Φ270mm,變形量30%。[
0048]末火次鍛造:第六火,加熱溫度990℃,拔長,單錘壓下量40mm,從Φ270mm鍛造到Φ200mm棒材,變形量45.1%。
[0049]棒材檢驗: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組織β相組織細小彌散、分布均勻(如圖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