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回顧】《瀟湘夜雨》不錯(陳琥)

《瀟湘夜雨》原是一出傳統(tǒng)老戲,又名《臨江驛》。劇中以二生一旦為主,又有小生、花旦、凈、丑,情節(jié)曲折,悲歡離合,過去常演,很能引人入勝。兩個老生,一以唱為主,一以做為主。麒老牌演此劇扮崔文遠,有極佳的表演。50年代以后似不多見。新時期初期中央電視臺播放過楊秋玲主演的此劇。80年代初期湖北松滋京劇團來滬演出,名旦楊至芳飾張翠鸞,麒派老生黎澤仁飾崔文遠,頗可觀。最近中國戲曲學生來滬演出此劇,陣容整齊,成績尚佳。飾張翠鸞的劉姍姍、飾張?zhí)煊X的女老生哈福麗,都唱得不錯。李末飾崔文遠,表演也不錯,如果走麒派路子,可能效果更好。值得一提的是飾解差劉仁的丑角劉宸,念白爽脆,表演老到,甚為難得,無怪得了好幾次彩。
劇中演到張翠鸞被押解到臨江驛,她在廊下啼哭,不知里面歇著的大官正是她的生父。觀眾看到這里,被她的悲苦所感染,十分同情她,又急切地想看到父女如何相認,正在聚精會神處。這時,其父被哭聲吵醒,怪罪驛丞,驛丞窩火,便去責問解差,舉手要打睡在長凳上的劉仁,不料劉仁已先覺,慌忙滾下長凳。驛丞一手下去,打在凳上,痛得直叫。這一來觀眾不禁啞然失笑(特別是正在前幾天剛聽到朱镕基總理說,捶椅子手會很疼),原本揪起來的心一下子放松下來。觀至此,不禁為傳統(tǒng)戲的編排奇巧叫絕!本來嘛,戲固然有高臺教化的功能,主要還是要娛樂、藝術(shù)欣賞,寓教于樂?,F(xiàn)在一些新編戲,實在太嚴肅,寫的累,演的累,看的更累。
這次演出,布景用得很好,主要是天幕機簡單的景片,點出環(huán)境又不影響表演??上в泻脦讏鰺艄馓担绱尬倪h跪傘和張翠鸞起解,有許多好身段、好表演都看不清。起解一場一段高撥子已唱得很長,后又加一段四平,實為蛇足。唱段并非多多益善。這里可以在牌子伴奏下表演身段,或稍加幾句散板、搖板即可。另外有的演員尖團字念錯,如把“許”字錯念為尖字,亦為小疵。
在劇場里看到電視臺來錄像,未去看此戲的人,有可能看到了。(陳琥 2001年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