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又走出一位咱們的領航人

圣地又走出一位咱們的領航人
寶塔山人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有一塊溝壑縱橫的地方,它位于陜西北部,它的名字叫陜北。七十年前,有位偉人曾在東渡黃河時,佇立于黃河岸邊,深情地回望著陜北大地,感嘆道:“陜北是個好地方!”
陜北有個小山城,它的名字叫延安。就是這個小山城,她有一個極其響亮的稱喂——中國革命的“圣地” 。就是這個小地方,她曾讓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里得以休養(yǎng)生息,她讓共產(chǎn)黨在這里積蓄了力量,是她挽救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是這個小地方,她讓革命軍隊得以發(fā)展壯大;就是這個小地方,她像閃閃的紅星一樣照耀著中華大地,讓共產(chǎn)黨贏得了民心,讓中國人民戰(zhàn)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就是這個小地方,她孕育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奠定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袖地位,并成為人民的救星,人民的領袖;就是這個小地方,她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固的基石!
從延安走出去的毛澤東,始終心里裝著人民,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貧民的領袖。直到今天,人民還在懷念著這位自己的偉大領袖,自己的偉大舵手,中華民族這艘遠航的大船上的領航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五十年前,在那場轟轟烈烈的旨在反修防修的紅色革命高潮過后,偉人毛澤東發(fā)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钡奶栒佟V大中學生積極響應他的號召,奔赴邊疆,奔赴廣闊的農(nóng)村,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歷練自己。就在這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當中,有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男孩與同伴來到延安的一個小山村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這個小山村處于兩山夾一溝之間,出門便是山,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他們走的是狹窄的羊腸小道,住的是破舊的土窯洞,吃的是粗糧野菜,點的是昏暗的煤油燈。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這位少年一待就是七年。在這七年里,他只是在起初的時候,由于想家,回家看望了一次父母。從父母身邊回來后,他就靜下心來,老老實實地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這位少年年齡雖小,但他與眾不同。他白天與農(nóng)民一起勞作,晚上在煤油燈下堅持讀書學習。他邊讀書,邊實踐,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zhuǎn)化成為民服務的本領。在勞作之余,他為農(nóng)民看病,為農(nóng)民建造沼氣池,改善農(nóng)民的生活條件。在這個小山溝里,他由一個年幼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有志的青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做了村里的黨支部書記。他不畏艱辛,率領村民打壩淤地,修路植樹,腳踏實地的為農(nóng)民干實事。他以他的實干精神贏得了村民的信任,也為自己以后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在后來推薦上大學時,他被推薦上了清華大學。
在他離開村子去上大學的時候,小山村沸騰了。因為他是小山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上大學后,他繼續(xù)秉承在村里形成的吃苦、務實的作風,刻苦學習,不斷進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
在這個小山溝的七年,他了解了百姓疾苦,他學會了體恤民情,孕育了他的民本思想;在這個小山溝的七年,他腳踏實地,務實求新,形成了自己務實、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在這個小山溝的七年,他堅定了對黨的信念,懂得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在后來,當人們都在為知青喊冤叫屈的時候,他從不叫屈,從未覺得冤枉,而把這做知青的七年看作自己用之不竭的財富。這七年,為他后來的發(fā)展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大學的學習給他的進步和發(fā)展插上翅膀。走上工作崗位后,他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秘書到縣委書記,從縣委書記到地委書記,一步一步地,直到省委書記,再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在過去的五年里,他作為中華民族這艘大船的領航人、舵手,帶領一船人沖險灘,破萬浪,披荊斬棘,朝著輝煌的彼岸前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最終,他成為受人民愛戴的人民領袖。
在這金秋十月,我們的領航人,我們的舵手又規(guī)劃好了新的航程。他勇敢地立于船頭,迎寒風,頂巨浪,繞險灘,破寒冰,將把中華民族這艘大船開向鮮花盛開的地方。
在這鮮花盛開的地方,花團錦簇,綠草如茵,高樓林立,綠樹掩映;在這鮮花盛開的地方,老人微笑,孩子們歌唱、跳舞;在這鮮花盛開的地方,人們和諧相處,相互幫助,到處蕩漾著人們的笑聲,到處可見人們幸福的臉龐。
中華民族的航船已經(jīng)起航,正行駛在新的航線上。在新舵手的領導下,讓我們這艘船上的所有人不忘初心,砥礪奮斗,勇往直前。為了美好的明天,需要我,需要你,更需要我們的青少年同心同德,共同努力,齊心奮斗。睡獅已醒,巨龍騰飛,中華兒女齊奮進。讓我們緊緊地團結(jié)在新舵手的周圍,同呼吸,共命運,共筑中國夢!風雷動,旌旗奮,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一定會實現(xiàn)。到那時,讓那些曾經(jīng)耀武揚威的紙老虎們在我們面前發(fā)抖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4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