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水之上

瀘水之上
文/魚石散人
安福素有“贛中福地”的美譽,它三面環(huán)山,只有東邊是丘陵,地勢略微平坦些。瀘瀟山、武功山、明月山、陳山、谷源山、北華山等眾山羅列,宛如巨大的綠色屏障,我的家鄉(xiāng),就這樣安臥其間,已逾千年。
俗話說:“高山有好水,曉月留閑云。”這話一點也不假。你看,源自瀘瀟山和武功山的嚴溪水、巖頭水和泰山水,在煬岡山的前方輕輕一攏,瀘水河便誕生了。接著,智溪水、荷溪水、洲湖水、陳江水 ,也爭先恐后地躍入瀘水的懷抱。最后,它與禾水攜手,共赴滔滔贛江,走向浩瀚鄱湖。瀘水河,你這是有何等的胸襟和氣度。
瀘水河,你從峰巒疊翠的群山中走來,從楚風漢韻的歷史中走來。你帶著福山的祥瑞,帶著草木的清香,帶著詩意的遠方,或急湍甚箭,或嫻靜從容,穿行于瀘瀟大地,忽而向南,忽而往東,一路逶迤奔騰,奔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瀘水河,你是一位老者,飽經(jīng)滄桑。相傳,在古代,武功山周邊地區(qū)有孽龍作祟,萬畝良田,遂成澤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后來,有道士許遜,用桃木七星劍,力鎖孽龍,鎮(zhèn)于豫章。從此,滄海變桑田,百姓安居樂業(yè)。這里植被豐茂,雨量充沛,但水患頻發(fā),后幸得大禹治水,才有了縱橫于瀘瀟大地的密布水網(wǎng),其中瀘水是最大的一條河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試圖從古地名里,破譯你的密碼。打開安福的地圖,沿著瀘水河,一路摸索,一串浸潤著水氣的地名,躍入了我的眼簾:東陽灣、挫潭、橋頭、垸下、下江邊、江口、楛陂、洲里、石溪、吊橋、車田、竹江、龍陂……輕輕地讀著這些地名,我仿佛觸摸到了你迷蒙的煙雨,聽到了你千古的足音。
我試圖從民間傳說中,揭開你的神秘。十八彎里,有肖家十八抬官轎的輝煌;煬岡嶺上,有劉達仙石衣石馬的遺存;王江口外,有吳主孫皓沉船化龍的神奇;還有,集仙橋上,呂洞賓的即興揮毫。
佇立在瀘水河邊,我仿佛聽到了瀘水河里排工的鏗鏘號子和寅陂橋畔的隆隆炮聲;我仿佛看到了江面往來穿梭的貨船和楓林橋頭清亮潮濕的碼頭。
佇立在瀘水河邊,我仿佛聽見了山洪的馬蹄“噠噠”,由遠而近,勢不可擋,楓林浮橋在瞬間隨浪而去;我仿佛看見了洪水肆虐后的河面,漂浮著一些雜物和動物的尸體,幾只水鳥在河面盤旋,似乎在尋找什么。兩岸的樹上,掛著斷枝亂草,在風雨中哭泣。
佇立在瀘水河邊,我甚至還看見了一位步履蹣跚的老者,艱難的趟過滿是淤泥的小路,走到他家的房屋前,想翻撿出什么,但終于什么也沒有找到,臉上寫滿了落暮和憂傷。
瀘水河,你是一位女子,智慧靈動。武功湖里,黛山碧水,浪遏飛舟,禽鳥盤旋,是你永不褪色的風景;十八彎中,藤樹蔭翳,野趣橫生,垂釣夕陽,是你原生態(tài)的模樣;煬岡山畔,南江與北江,二龍戲珠,演繹成瀘水河的浩浩湯湯。
瀘水河,你與山相依,山水繾綣,山高水長。山因了水的潤澤,更富生機和靈氣;水因了山的陪伴,更顯豐盈和滋潤。漫步瀘水河畔,輕輕吟誦:“階前流水槳聲遠,巷月橋影夢里長”,豈不快哉?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瀘水河,你潤澤了大河兩岸的土地,哺育了瀘瀟大地的子民,造就了“文章節(jié)義之邦”的人文盛景。這里,耕讀傳家,文風鼎盛,僅宋明清三代,就誕生了近五百位進士和兩千多名舉人,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名士先賢。唐代高僧禪宗七祖行思,七歲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嚴田的寶云寺,順著瀘水河一路跋涉,終在廣東南海學得真經(jīng),最后在青原山傳經(jīng)布道,從此,千年古寺——凈居寺名揚天下。宋代詩人王庭圭,也是喝著瀘水河的水長大的,他為人剛直不阿,敢于直言,他的學生楊萬里稱贊他“作詩率直”。明代理學家、教育家鄒守益,曾經(jīng)坐一葉竹筏,趕往廬陵,師從王陽明,學習“致良知”學說,終成一代理學大儒。近代以來,瀘水河畔更是涌現(xiàn)了像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彭學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瀘水河,你更是一只鳳凰,涅槃重生。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領(lǐng)導下,沿河百姓肩扛手提,吃住在工地,硬是用雙手建起了社上水庫、巖頭陂水庫、谷口水庫、柘田水庫和東谷水庫等一系列水利設施。這些水利設施,不僅有攔洪蓄水、調(diào)節(jié)水流的作用,而且還實現(xiàn)了立體開發(fā)。從此,瀘水河的水患才得以根治,從此,瀘水河兩岸,稻浪翻滾,香樟翠綠,一派興旺祥和。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近年來,走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之路,打造全域旅游名片,成為全縣人民的共識??h委縣政府果斷決策,迅速推出了“河長制”。瀘水河沿岸鄉(xiāng)鎮(zhèn),每一河段都建立了河長、專管員、保潔員和巡查員的常態(tài)管理體系,確?!皝y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現(xiàn)象得到有效治理,瀘水河正在逐漸變成“河暢、岸綠、山清、水秀、天藍、景美”的生態(tài)樂園。
瀘水之上,生機盎然。羊獅慕生態(tài)康養(yǎng)小鎮(zhèn)和武功湖、九曲十八彎康養(yǎng)休閑度假區(qū)項目已經(jīng)啟動;包括城北西片區(qū)生態(tài)文創(chuàng)民俗區(qū)塊、石溪濕地公園、農(nóng)業(yè)觀光體驗綠道、楓田航空特色小鎮(zhèn)、瀘水河兩岸景觀帶等多個瀘水河生態(tài)旅游片區(qū)項目也已經(jīng)簽約。
瀘水之上,玉龍騰飛,瀘瀟常青。此時,我不禁吟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背?,眼前一片光明。
(作者:劉新生,筆名:魚石散人,江西安福人,中學高級教師,吉安市作協(xié)會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yudr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