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
地衣
梁孟偉
驚蟄一過,春雷始鳴,雨水漸多,我又回到葬身水庫的故鄉(xiāng),不經(jīng)意間看見匍匐在坡上草中的地衣,就會憶及采擷地衣時的那段歲月,想起地衣般純樸卑微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那時的春天,雖也美麗,但與饑荒相連!在這青黃不接的當口,后繼無糧的時候,只要春雷一響,春雨一灑,竹林里會拱出尖尖的春筍,山地上會長出柔柔的地衣。地衣這兒一片,那兒一簇,濕漉漉,滑膩膩;軟塌塌,藍瑩瑩。色如翡翠,形像木耳,柔若無骨,晶瑩似玉。放學后,我們?nèi)艘换铮鍌€一群,挎只竹籃,浮泅過油菜花鋪滿的金色田野,穿梭在桃李花暈染的青蔥山坡。東張西望,撿撿拾拾,采擷著朵朵嫩滑的地衣,日子就會平添許多滋味。
因為地衣依巖而長,貼地而生,周身就黏著沙礫和枯草。因此撿拾時要撇去草末,剔掉泥沙;烹飪前需多次挑揀,反復淘洗。無論撿拾,還是清洗,下手都要輕巧,不能毛腳毛手。此物嬌滴滴,嫩豆腐似的。
地衣學名石滑塌,因其著地而生稱為“地衣”。還因為春雷過后,沐雨而發(fā),又有“雷公菌”的別名,而《本草綱目》則稱其為地踏菜。明代王磐編撰的《野菜譜》說:“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采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兇。東家懶婦睡正濃。”詩畫出一幅雨后撿拾地衣圖。(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食用地衣,既可涼拌、炒食,又可燒湯、作羹,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軟,但比粉皮為脆,潤而不滯,滑而不膩,有種獨特的爽適感。黃庭堅的《綠菜贊》將它和紫菜并列;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它是清代貢品?!侗静菥V目拾遺》的作者趙學敏則寫道:“憶庚子歲,曾于劉明府席間食之。時以為羹,儼如青螺狀,翠碧可愛,味極甘鮮,滑脆適口,入蔬為宜。”
母親做出的地衣,比趙學敏所食的羹,還要花樣繁多,味道鮮美。如地衣炒韭菜、地衣燉豆腐、地衣炒春筍等。最喜歡的還是放入紅辣椒、蒜和雪菜,用豬油爆炒,顏色紅白黑,味道辣柔脆,既佐餐又下酒。如有貴客臨門,母親就會加點瘦臘肉絲,香味就更馥郁?;蛘叽蛏弦粌蓚€雞蛋,用蔥、姜、蒜熗鍋,味道就更出彩———金黃的雞蛋襯著墨綠的地衣,還有碧綠的蔥花點綴其間,好吃又好看。有創(chuàng)意的母親還用它做餡,時常翻新包子、餃子等面食,吃起來脆生生、柔筋筋,風味獨特。
后來我才知道,地衣這種特殊的植物,由藻類和真菌結合生成,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食療蔬菜。其蛋白質(zhì)高于雞蛋、銀耳等,總氨基酸也高于木耳、猴頭。其所含營養(yǎng)成分,均顯著高于其他藻類,是兒童缺鈣癥的補充食物,對人體補鐵養(yǎng)血也極為有利。地衣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是紫菜含量的19倍;富含的微量營養(yǎng)素銅,對人體血液、中樞神經(jīng)和免疫系統(tǒng)等起著重要作用。
在那食不果腹的貧窮年代,竟有如此營養(yǎng)的山珍野味!這是造化弄人,還是上帝垂愛?其實地衣的可敬可愛,不僅在于營養(yǎng)美味,更在其優(yōu)秀品格。
地衣耐旱耐冷。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從5000米以上的雪山到熔巖流過的地方,都能生存繁衍。在終年冰封的南極,五彩繽紛的地衣,裝點著不毛之地。而且耐旱性強,即便在草灘荒坡上休眠幾十年,一旦遇水又馬上恢復生機。因此,地衣既可生活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兩極等極寒地區(qū),又可生長在峭壁間、巖石中、樹皮上或沙漠里等極旱地方。
地衣生命力極強。在攝氏零下273度的低溫下還能生長,在真空條件下放置六年還能生活,在比沸水溫度高一倍的情況下也能生存。甚至可以生活在其他植物不能存活的地方,無論沙漠、南極、北極,甚至大海龜?shù)谋成纤寄苌L;在不毛的荒地、高山的絕頂、裸露的巖石、北極的凍土都能存活。地衣雖然每年只能生長二三厘米,但它們能夠活上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地衣還有一項偉大的功能,就是利用分泌出的地衣酸,一點一滴地腐蝕溶解著巖石;死亡后的遺體與被其分解的巖石顆粒一起,腐化后逐漸變成珍貴的泥土。
地衣又非常高潔,空氣污染的城市里,幾乎找不到它的蹤跡。于是地衣成為監(jiān)測污染的指示植物,環(huán)境保護的靈敏“哨兵”。
但地衣出身貧賤,無葉無花,無根無蔓,委身叢莽中,寄生巖石上。其貌不揚:雨淋過成漿糊,像坨牛屎;日曬后像枯葉,黃似褐土。它要求的極少,不爭寸陽,無需撮土,餐的是塵埃,飲的是雨露。付出的極多,不僅幫助鄉(xiāng)親度過兇年,還竭盡所能的營養(yǎng)人類,即使默默地老死荒野,也要和巖石一起化作泥土。
地衣那樣高貴,又那樣謙卑。平時害羞地蜷縮在草叢中,依附于巖石間,懸掛在樹皮上。濕潤時舒展成一團軟體,干燥時收縮成一片枯葉。沒有大紅大紫,顏色毫不醒目;不會亭亭玉立,只會貼地而伏。
地衣奉獻的品質(zhì),頑強的精神,不屈的性格,謙遜的態(tài)度,不正是鄉(xiāng)親們的寫照?
鄉(xiāng)親們出身是貧賤的。誕生于草舍破屋,成長于嚴寒酷暑。會走路時就干活,能跑步時就放牧。在某些人的眼里看來,他們只不過是群落后、愚昧、無知的野氓村夫。
鄉(xiāng)親們工作是艱辛的。如弓的脊梁,時常向蒼天祈禱;黝黑的肌膚,在烈日下泛著黑光。無論“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人們早出晚歸,生產(chǎn)和生活,單調(diào)卻生動,繁忙而充實。
鄉(xiāng)親們像地衣般堅韌。晨炊星飯的忙碌,炙膚皸足的勞苦;胼手胝足的艱辛,任勞任怨的品格。風是他們的歌,雪是他們的舞;巖石般堅硬,流水般柔韌。
鄉(xiāng)親們像地衣般純樸。粗糙的大手,黝黑的臉龐,滾動的汗珠,憨厚的語言。天性不嫉妒、不惹事、守規(guī)矩;不追星、不盲目、不物欲。清清白白做人、簡簡單單做事。像泥土一樣忠厚,像泉水一般純澈。
鄉(xiāng)親們像地衣般可敬。他們是最普通的那塊磚,最無聞的那粒土。灑點春雨就滋潤,給份陽光就縮水。他們不需要什么贊美,更不需要誰的憐憫,他們需要一份善待!一份理解、尊重和支持!
我歌唱地衣似的鄉(xiāng)親,我贊美鄉(xiāng)親似的地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hvu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