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香隨想
我們所在的街道兩旁,栽的是國槐。
每年7月前后是槐花盛開的時候,一串串潔白素雅的小花,一堆堆、一簇簇地懸掛在葉子中。特別是清晨,槐花散發(fā)的香味,有種沁入心脾、幽幽的清香?;被ǖ南銡獍殡S著清風,飄進屋子內,鉆進鼻腔里,在家中就可以聞到槐花的芬芳。
槐花的香味,把我送到了雙季槐的發(fā)源地──稷王山上的溝東村。
溝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雷茂端就是雙季槐的創(chuàng)始人。一天,他望著漫山遍野的野生槐樹突發(fā)奇想:我們這里的槐樹挺立懸崖,郁郁蔥蔥,經霜傲雪,生生不息,說明它有耐瘠薄、耐嚴寒、抗干旱的天性;而槐米,又是極缺的中藥材,富含的蘆丁成分又是心血管病的克星,市場上需求量很大。如果我們能將其改良培育成同時具有早果、多果、豐產的優(yōu)良樹種,不就成了農民致富之樹了嗎?
從此,他把“雙季槐”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自費去西北農大向專家教授學習了樹木雜交技術,又跑到陜西的河陽、白水,山東的煙臺、壽陽以及河南、河北、廣東、廣西等地,采集了許多槐樹花粉和“接穗”,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試驗。為了籌集科研經費,他借過十萬債、倒販過藥材,去城里賣過血,還被廣西一個惡作劇者敲詐勒索……
面對各種各樣的嘲諷和各種各樣的困難,雷茂端都不屑一顧,只是堅持著試驗……在反復試驗18年之后,雷茂端終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一年能結兩季槐米,且耐瘠薄、耐嚴寒、抗干旱,同時具有早果、多果、豐產的“雙季槐”,畝均年收入三四千元。(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現在走進16里長的溝東村,放眼望去,道路兩旁、房前屋后、宅院內外、大塊梯田、小塊角地、崖邊邊……就連大門口能栽一棵樹的地方,都栽上了雙季槐。而溝東村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發(fā)財樹”,年人均純收入才由原來的1000元提高到了多元。
“一村富不算富,千山萬戶富才算富”。雷茂端在自己村富裕的同時又幫助三路里鎮(zhèn)嫁接改造和新栽雙季槐兩萬多畝,幫助上王、上郭兩鄉(xiāng)鎮(zhèn)嫁接改造一萬多畝,還向全國10個省、50多個縣(市、區(qū))提供了接穗、苗木和技術服務……雷茂端也多次被國省、市、區(qū)推選為各種模范。
雙季槐的花香,又把我拉回到運城的大街上?,F實使我浮想聯翩:我們的街上為什么不栽雙季槐?已經栽了不要緊,為什么不把單季槐用接穗法改造成“雙季槐”?就是單季槐也吧,為什么不組織城建綠化隊為集體采摘槐米而由其自生自滅?自生自滅還帶來了一些不好的結果:如落花雖香,卻紛紛揚揚,落了一地,就是從早到晚也掃不干凈,這就無形中增加了環(huán)衛(wèi)工的負擔,不如把綠化隊組織起來讓他們及時采摘槐米,既能讓市民享受到幽幽的槐米花香,又能為城建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槐花香隨想的評論 (共 12 條)
- 亓方文 審核通過并說 “就是單季槐也吧”是“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