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成就百科第五期
????????本文大部分內(nèi)容來自各種維基各種百科,本人只是將各類相關(guān)內(nèi)容整合到一起并稍微發(fā)散漫談一下,如有錯誤還請各位大佬指正。



????????此處用了一個諧音梗,nights夜晚和knights騎士的諧音。而1001 Arabian Nights就是大名鼎鼎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同時,要達成成就需要用馬穆魯克,游戲里也叫奴隸兵,來攻占一座城市。

????????首先,在游戲里,馬穆魯克確實是在阿拉伯文明里取代了原有的騎士單位,符合了成就名字的梗。

????????馬穆魯克本來是從公元9世紀至16世紀之間服務(wù)于阿拉伯哈里發(fā)和阿尤布王朝蘇丹的奴隸兵。隨著哈里發(fā)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體,他們逐漸成為強大的軍事統(tǒng)治集團,并建立了自己的伯海里王朝與布爾吉王朝,統(tǒng)治埃及達三百年之久,在北印度13世紀也有他們建立的王朝。
????????由于馬穆魯克奴隸的身份,再加上在朝堂里舉目無親,也沒有其他人支持,所以備受哈里發(fā)和蘇丹的信賴,逐漸獲得了更多的權(quán)力,也能夠出任官職。但是隨著哈里發(fā)和蘇丹自身統(tǒng)治能力的衰退,漸漸尾大不掉的馬穆魯克變成為了一個強有力的軍事統(tǒng)治集團,甚至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騎士本身只是歐洲封建體系當中的下層貴族,通過向自己的領(lǐng)主服兵役來換取一片微小的領(lǐng)地,從政治地位上說,后期的馬穆魯克地位要比騎士高,前期的馬穆魯克地位則低于騎士。但是兩者都是重騎兵性質(zhì)的單位,在作戰(zhàn)方式上較為相似,因此馬穆魯克被拿來做為替代騎士的獨特單位,也被用來做為一個成就而使用。



????????這個成就出自阿基米德沐浴的故事,同時也是尤里卡這個詞最出名的時刻。據(jù)說敘拉古國王有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是國王總覺得打造王冠的工匠克扣了黃金,在王冠里摻了別的金屬。于是國王讓阿基米德去驗證王冠是不是純金的,但是國王又很喜歡這頂王冠,所以阿基米德不能損壞王冠。這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阿基米德一直沒想出該怎么解決,有一天他帶著王冠去洗澡,在進入裝滿水的澡盆時發(fā)現(xiàn)水流了出來,人也感受到一股浮力。于是有所發(fā)現(xiàn)的阿基米德立刻跳出澡盆,一邊高喊“尤里卡”(希臘語:我發(fā)現(xiàn)了)一邊裸奔回家。這一發(fā)現(xiàn)后來便被稱作阿基米德浮體原理(浸在流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流體的重力)。




????????據(jù)說當年對南馬都爾的遺址的考古發(fā)掘給了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靈感,他由此創(chuàng)造出了興許是最出名的舊日支配者克蘇魯?shù)某撩咧兀5字恰R耶。既然南馬都爾是拉萊耶的靈感來源,那么把從南馬都爾招募的軍隊說成是克蘇魯之軍好像也不是不行。

????????南馬都爾是位于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波納佩東部海岸的一座廢棄的古城,建于泰蒙島附近的珊瑚礁和幾個人工島上,以及波納佩島的海岸線上,占地約18平方公里。它由一連串小型的人工島與運河所組成,因此經(jīng)常被稱為“太平洋的威尼斯”?!澳像R都爾”在當?shù)卣Z言中的意思是“環(huán)繞群島的宇宙”,這座城市直到1500年之前都是紹德雷爾王朝的首都。
????????除了拉萊耶原型外,南馬都爾還有下面幾個文化相關(guān)梗:
????????在Bill S. Ballinger的著作《消逝的石城》(Lost City of Stones,1978年)中,認為這座城市是由希臘士兵于公元前300年建成的。

????????南馬都爾是A.Merritt的小說《月亮池》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地。在該書中,泰蒙島被寫作Nan-Tauach,南馬都爾遺址則被寫作Nan-Matal。

????????作家James Rollings將南馬都爾遺址及其歷史當作小說《深度探索》(Deep Fathom)的藍本。

????????Edward Vesala有一部音樂專輯被命名為“南馬都爾”。

????????Clive Cussler在2009年寫的小說《美杜莎》(Medusa)中也提到了南馬都爾。

????????密克羅尼西亞提供的熱帶風暴名稱“南瑪都”則來源于南馬都爾。




????????據(jù)說是甘地的一句名言。

????????本成就的介紹到此結(jié)束……才怪。
????????如果我考究的沒有錯的話,甘地沒有說過這句話。

????????但是也不能說這句話完全錯了,甘地確實說過一段意思差不多的話。

????????“We but mirror the world. All the tendencies present in the outer world are to be found in the world of our body. If we could change ourselves, the tendencies in the world would also change. As a man changes his own nature, so does the attitude of the world change towards him. This is the divine mystery supreme. A wonderful thing it is and the source of our happiness. We need not wait to see what others do.” – Mahatma Gandhi
????????“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鏡子。外在世界中的一切傾向都能在我們身上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能夠改變自身,那么世界的傾向也會改變。世界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會發(fā)生變化,就好像那個人改變了自己的本性一樣。這邊是至高無上的神圣秘密。這秘密是如此美妙,亦是我們喜樂的源泉。無需等待他人,從自身開始吧。”——圣雄甘地
????????這段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有點長,可能這就是為什么加粗部分會在傳播過程中被簡化成“欲變世界,先變其身”這么短短的八個字了。



????????這個成就梗來源于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羅斯圣彼得堡的象征,1782年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法爾科耐在這里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以武力奪取沙皇寶座的德國女人葉卡捷林娜二世為了證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統(tǒng)的繼承人,修建了這個彼得青銅騎士像。
????????銅像的底座是40噸重的一整塊花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蘭灣處找到的,用了5個月的時間運到這里,在花崗石上面刻著“葉卡捷林娜二世紀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F(xiàn)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騎的馬代表俄羅斯,它雙腳騰空,好像要沖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馬掌下有一個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瑞典人,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沖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貧窮的俄羅斯,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1834年在彼得青銅騎士像的周圍開辟了一個巨型廣場,由于它靠近著名設(shè)計師羅西于1829年至1834年修建的樞密院,所以命名為樞密院廣場,于1925年蘇聯(lián)政府為了紀念在100年前俄羅斯出現(xiàn)的反奴隸制度的熱血的貴族青年,于1825年12月組織的十二月黨人起義把這片廣場命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1992年蘇聯(lián)解體以后又重新起用了老的名字“參政院廣場”,但是圣彼得堡人還是喜歡稱它十二月黨人廣場。
????????彼得大帝的功績非常有名,就不多細說了,這里稍微說下騎士踩死大蛇的意象,即大北方戰(zhàn)爭。

????????大北方戰(zhàn)爭(俄語: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瑞典語:Stora nordiska kriget,1700年 - 1721年),又稱北方大戰(zhàn),是沙俄與瑞典之間在1700年爆發(fā)的戰(zhàn)爭,主因是為了奪取波羅的海出???。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是俄國全面擊潰瑞典從此稱霸波羅的海,瑞典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