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過傳祺影豹后,我們再來判斷這是不是一輛好車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轎車一向都是一個難度較高的關卡,相比SUV一度推一款就能火一款的“簡易模式”,轎車卻讓很多自主品牌都想放棄。
廣汽傳祺這些年倒是一直都沒有放棄推出轎車產品,但無論是小號的GA4,還是中號的GA6,乃至大號的GA8,在家族里基本上都是“陪SUV讀書”的角色,三款轎車上半年的銷量加起來才5000多輛(GS4表示:我一個月都比你們仨半年加起來賣得多)。

▲?對自主品牌來說,SUV銷量占據半壁以上的江山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雖然以SUV系列“主持大局”的情況并不算什么問題,但傳祺似乎還是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比如影豹。
顯然,從名字開始,這款車跟傳祺家族所有的車型都不一樣。而且這副略顯“鬼火”的面相看起來就讓人很有“炸(jia)死(shi)”它的欲望。
據說,廣汽把所有負責車輛研發(fā)的精英都調動過來做影豹這輛車了,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影豹也一度讓我們以為它的假想敵會是領克03+,但兩者的產品策略完全不同,全系搭載1.5T高功率發(fā)動機,價格卻僅為9.83萬元~12.8萬元,可以說是非常親民了。

所以這輛影豹開起來到底怎么樣?
響,但不烈
一點火,就驚了,好響的排氣。
雖然遠不至于讓我感覺自己在發(fā)動一輛大V8的AMG,但跟那些四缸的AMG在聲音的氣勢上已經非常接近,跟馬自達那種純粹是為了盡快讓三元催化器達到工作溫度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嗚嚕嗚嚕——”,后者是“嗡——”。不知道這輛影豹有沒有類似AMG的靜默啟動模式呢?當然我覺得會買影豹的人應該都不會介意每一次點火的時候都發(fā)出這么澎湃的排氣聲。

甚至車主們還可能會覺得這聲音仍然不夠,所以傳祺的工程師直接在方向盤上準備了一個排氣按鈕,按下之后,排氣還會打開一個閥門,排氣聲會更響。
好家伙,這按鈕竟然直接就放在方向盤上了,通常像AMG、M Power這種性能車都是把這個按鈕放在扶手箱前面的中控平臺上的。
當然了,切換到運動模式之后就默認打開了,Sport+模式下聲音似乎又進一步增長了一個level。

而且作為影豹這個定位的車型,我們一度以為它會采用揚聲器模擬聲浪的方式(假唱)增強音效,沒想到是動真格的排氣閥門。為了讓駕駛者在駕駛的過程中能夠更充分地享受到聲浪,他們還把排氣的發(fā)聲位置從常規(guī)的尾部移到了中部,聽覺層面的運動氛圍真是直接拉滿。

并且排氣的聲響會在很大的一段速度區(qū)間內占據車內噪音的主要來源,路噪會在60-80km/h的速度下逐漸接過主要噪音的接力棒,當然了,路噪接棒之后,排氣聲也還是很有存在感的。這一次我并沒有坐在后排體驗,未知這排氣聲對后排的乘坐體驗會帶來多大的影響,要知道當時試駕領克03+的時候,我是真的一刻都不想在后排呆下去。

至于開起來的動態(tài)表現,還是從底盤開始說起吧。
底盤的整體調教并沒有想象中或是它看起來給人的感覺那么硬,而是一種韌的感覺,只不過高配車型搭載的225/45 R18規(guī)格的輪胎還是對濾震性能有一點考驗,少了點“整”的感覺。
以稍快的速度殺進匝道里,車身的側傾也比想象中明顯一些。
這里倒是可以展開聊聊。

傳祺自成立以來一直都聲稱自己的底盤調教源自于意大利風格(最早的那款傳祺就采用了阿爾法·羅密歐166的底盤架構),而作為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的車主,以Giulia的表現來看,其所謂的意大利風格似乎確實是通過制造一點車身側傾來更好地建立抓地力以及人車溝通感,的確與德系風格不一樣。

但影豹的側傾不能說與Giulia有幾分相似,而是簡直毫無關系,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的重心高度終究還是比較高的,前橫置前驅的布局顯然無法與前縱置后驅的Giulia相提并論。
其次,則是轉向系統(tǒng)的設定問題。這個看上去非常精干的方向盤,轉動起來的手感還挺緊實的,回饋力矩做得還挺自然,不同的模式下也會提供不同的力度。但車輛前端對轉向信號的輸入響應并不算很及時,所以缺乏了一點溝通感。
怎么說呢,影豹整體的操控特性并不是很硬核的運動,但在這個價位來說已經算是很有目的性地往運動的方向靠攏了。
6.95秒?
傳祺專為影豹準備了一款配備了水冷中冷器的1.5T發(fā)動機,最大馬力177匹,跟“第二超跑”完全一致,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而270Nm的最大扭矩則是遙遙領先于“第二超跑”的220Nm。
值得一提的是,在參數上,這270Nm在1500rpm就能釋放,比起傳祺之前用在其他車型上的1.5T發(fā)動機,不但扭矩更大了,而且最大扭矩平臺的轉速也更低了。

最為矚目的是官方公布的6.95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對一款1.5T的緊湊型車來說是很快的數字了,畢竟高爾夫8 GTI的官方數據僅為7.1秒,由此也引發(fā)了一些爭議,比如虛標什么的。

車轍君也看了一些其他同行的實測數據,測出來幾乎都是7秒多,當然了,不同條件下的測試數據都是僅供參考,我認為傳祺公布的6.95秒應該是他們所做到過的最佳成績,從精確到小數點之后兩位這個細節(jié)就能發(fā)現,傳祺是非常想要利用這個數字來宣傳一番的,大多數廠商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時間都只是精確到0.1秒。
影豹四舍五入之后就會變成7.0秒,這6字頭和7字頭盡管絕對數值相差不大,但對于宣傳效果來說卻有很大的不同。
但這里也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該以6字頭的期望值去試,還是7字頭呢?如果是6字頭,那可能就會失望了,如果是7字頭,就會比較符合心理預期,影豹的動力對于一輛10萬元價位的轎車來說算得上是充沛的,在紅綠燈位只要不是遇到特別硬的貨色,都不用怕腳軟。

其實相比于絕對的加速能力,我們更關注動力響應以及在全轉速域輸出的線性度表現。
盡管剛才說到這款新的1.5T發(fā)動機在1500rpm就能釋放270Nm的扭矩,但實際上要有明顯動力涌現還得上到2000rpm甚至2500rpm以上,這也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通性,可以理解。事實上只要撥入運動模式,靈敏的油門和更激進的變速箱擋位策略會極少讓轉速處于1500rpm以下,避開了低轉速那一段不好使的區(qū)間。
但在4500rpm以上的高轉區(qū)間,動力并沒有進一步的迸發(fā),在響亮的聲浪的伴隨下,轉速攀升的過程反而顯得冗長了些。
同樣,這也是很多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特性,但對于影豹這么向往運動性的車型來說,我們倒是認為它有理由針對高轉輸出進行強化。

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影豹做到了更好的高轉輸出,那很可能意味著中低轉的輸出會有更多的犧牲。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話題。
關于運動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世界上有那么一部分的人,自己并不喜歡運動,卻很喜歡運動的車,實話說,我就是其中之一。
而在汽車的世界,有很多車只是視覺系運動,也就是看起來運動,開起來依然是舒適實用的流派,表里不一,這個現象不知道有沒有比那些不喜歡運動卻喜歡運動車的人更奇怪。

在傳祺影豹身上,我們看到了傳祺確實很想做一輛表里如一的運動座駕,實際上,影豹也基本做到了這個價位能做的運動,即營造出了足夠多的運動感,也有不錯的動力性能。作為一個自主品牌,會有想要做一輛運動車的想法,已經算是有很高的思想覺悟了不是嗎?

只是這樣的車在市場上是否吃得開,我們不得而知。
畢竟10萬元左右的價位,大多數消費者的剛需是舒適、實用。運動家轎嘛,先得是家轎,然后再運動。
必須承認的是,在空間實用性方面,影豹做得也不錯,2736mm的軸距保證了后排有充足的空間。但在舒適性方面,影豹明顯是有所犧牲的,但就像剛才說的,對這個價位的車,我們沒法要求它把運動和舒適兩頭兼顧,只能是有取有舍。

然而影豹也并不是方方面面都向運動傾斜的,比如剛才沒詳細提到的變速箱,就是向舒適性傾斜的平順性調教,當然了,起步動作很果斷,沒什么顫動抖動,這是優(yōu)點。但它對駕駛者命令的執(zhí)行方面就不是那么優(yōu)秀了,比如采用手動模式升降擋,或者中途加速的kick down反應都不算快。唯一能夠跟“運動”二字搭上邊的就是Sport+模式下,每一次升擋都會有從背后踹一腳的動作。

車轍君倒是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傳祺大可以推出兩種版本的影豹,比如以高低功率的方法來區(qū)分,兩者的動力輸出差異可以不用很大,十來二十馬力的差別足矣。
低功率版整輛車的性格都做得柔和、舒適一些,響亮的排氣可以不要,避震換成軟一點的,發(fā)動機輸出向低扭傾斜,做個歲月靜好的美男;高功率版可以在現有影豹的基礎上把變速箱調得更快更鏗鏘些,再把發(fā)動機出力特性調得更極端,最好是換個2.0T的機器。
雖然這樣會增加研發(fā)成本,但卻能為消費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選擇,并且也更有機會成為傳祺的傳奇,或者傳奇的傳祺。不過從當前影豹的策略來看,傳祺就是想把運動做得親民些,在成本的局限之下,這也算是個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哪一款影豹最值?
影豹的車型配置命名也很有意思,分別是J10、J11、J15、J16,其中最低配的J10在上市時公布的價格為9.88萬元,但為了致敬蘇炳添在奧運會100m半決賽中跑出了9.83秒的亞洲紀錄,后來就把價格改成了9.83萬元,并且把車型命名改成了J10飛人版。

雖然這很符合影豹的運動調性,但最低配這J10飛人版我們并不推薦,因為缺失了一些氣囊,而且10.8萬元的J11不僅在氣囊方面齊備,還多了車道偏離/保持系統(tǒng)、主動剎車系統(tǒng)、倒車影像、自適應巡航、天窗、6揚聲器音響、帶自動開閉的自適應遠近光大燈、自動雨刷等配置,輪圈也從16寸升級到17寸,這9700元的差價妥妥的值。

J15和J16則配備了一身的撞色運動套件,看上去更兇,配備了18寸輪圈,甚至在前輪里面還能看到一個假裝自己是固定卡鉗的浮動卡鉗金屬殼(比雞肋還雞肋)。J15相比J11的升級主要就是一身外觀套件以及前雷達、前排座椅加熱、氛圍燈、自動空調等小配置,并不太重要。最關鍵的是J11沒有換擋撥片,意味著如果要有手動模式,那就必須要再加一萬選J15(盡管手動模式沒啥用)。

▲?看似固定卡鉗,實際上只是在浮動卡鉗外面套了一個金屬殼
J16相比J15有了更大的儀表板屏幕,多了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無線充電、并線輔助等配置,最主要的是換裝了一套車機系統(tǒng),盡管帶有實時路況導航以及語音識別等功能,但卻是全系唯一一款沒有Carplay/Carlife/HiCar的車型,所以我們并不推薦。
綜上所述,J11和J15按需選擇即可。
對了,影豹還提供了三個選裝包,分別是不可開啟的全景天幕、米其林PS4輪胎以及更加運動的外觀套件,其中更加運動的外觀套件也包含了米其林PS4輪胎。我們認為,相比原廠的佳通舒適胎,運動定位的影豹選裝一套米其林PS4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全景天幕嘛,就看閣下喜不喜歡了。
寫在最后
放眼當今的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不少車型都屬于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包括傳祺自家那幾款轎車。自主品牌轎車想要翻身,那就必須找到突破點,至于“運動”是不是那個突破點,就要由市場表現來告訴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