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曹操燒毀《孟德新書》的出處

曹操生前酷愛研究兵法,曾親自給《孫子》十三篇作注,以案例解經(jīng)典,系統(tǒng)論述了其中奧義。而且他并沒有藏私,將其公布于世,為后人理解孫武的軍事思想,作出了卓越貢獻(xiàn)。
除此之外,曹操還自著兵法。王沈《魏書》:“太祖自統(tǒng)御海內(nèi),芟夷羣丑,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shè)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馀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
但是此書在六朝以后失傳了。杜牧為《孫子兵法》作注時說:“予尋《魏志》,見曹自作兵書十余萬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從令者剋捷,違教者負(fù)敗。意曹自於新書中馳驟其說,自成一家事業(yè),不欲隨孫武后盡解其書,不然者,曹豈不能耶。今新書已亡,不可復(fù)知,予因取孫武書備其注,曹之所注,亦盡存之,分為上中下三卷。”
演義有個情節(jié),楊修把《孟德新書》炫給張松看,以示丞相之才。結(jié)果張松看了一遍就背出來了,還詐稱是戰(zhàn)國無名氏所作。曹操誤以為古人與他暗合,為避嫌,竟將辛苦寫成的書扯碎燒了。這是套用王安石與劉攽的典故:
劉貢父舊與王荊公游,甚款,每相遇必終日。荊公為參政,一日,貢父訪之,值其方飯,使吏延入書室。見有草稿在硯下,取視之,則論兵之文也。貢父善強(qiáng)記,一過目輒不忘,既讀復(fù)置故處,念吾以庶僚謁執(zhí)政,徑入其便座,非是,復(fù)趨出,待于廡下。荊公飯畢而出,始復(fù)邀入座,語久之,問:“貢父近為文乎?”貢父曰:“近作《兵論》一篇,草創(chuàng)未就?!鼻G公問所論大概何如,則以所見稿為己意以對。荊公不悟其窺己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硯下稿裂之。蓋荊公平日論議欲出人意表,有同之者,則以為流俗之見也。
94版三國拍了這一段。楊修看曹操因為幾句荒唐之言就燒竹簡,后悔得不得了,沖上去阻攔,被曹操一把攥住。兩人的形象都升華了。

在文字劇本中,曹操對楊修的解釋是:此書尚未公開,張松卻能過目不忘,傳出去就說不清了。與其留污名于后世,不如我自焚之。這是知識分子自惜羽毛的心態(tài)體現(xiàn)。當(dāng)年的電視劇,有許多是創(chuàng)作者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
首發(fā)于2022年12月
標(biāo)簽: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