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拉本馬克狐貍

1815年4月1日星期六下午,一個普魯士莊園主的二十五歲妻子威廉明妮·馮·俾斯麥在柏林以西一百公里的申豪森的家里生下一子。她的丈夫費迪南德心花怒放。夫妻倆婚后九年間有過一些遭遇:他們是在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年代成的家,經歷了敵人占領的種種苦難,他們的頭兩個孩子幼小時就已夭折了。第三個孩子伯恩哈德活下來了,但體弱多病,因此費迪南德對自己在四十三歲時終于又得一子而感到寬慰。男孩取名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星期日他的父親在柏林幾家報紙上登了一條簡短啟事:“敬告諸親好友:內子昨生一男,謝絕祝賀?!薄 ?申豪森位于勃蘭登堡中心的阿爾特馬克區(qū)。歷史曾在這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北德意志的生命線易北河就在莊園以西不到八公里的地方流過。河對岸是阿爾特馬克區(qū)首府施滕達爾,城里有一座建于十二世紀的大教堂。五百多年以來,俾斯麥家族就居住在施滕達爾附近。申豪森莊園從1562年起就一直是他們的家產。無論是戰(zhàn)時或和平時期,他們世世代代為勃蘭登堡的君主效勞,但并無特殊建樹。到了1700年前后,奧古斯特·馮·俾斯麥拆毀了十六世紀的莊園住宅,按照當時的風尚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巴羅克式?[?譯者注:十六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出現(xiàn)的一種藝術樣式,從羅馬傳至北歐各國,在建筑上多活潑輕快的漩渦形曲線。?]?府邸。1775年,費迪南德的父親又增建了圖書室和音樂廳,認為俾斯麥家族在教養(yǎng)上也不應比他們的國王有所遜色。歲月流逝,但俾斯麥家族的地位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十四世紀時,俾斯麥家是莊園主;到了十九世紀初葉,他們屬于鄉(xiāng)村貴族?! ?他們屬于容克。容克是中世紀初期在易北河以東的斯拉夫荒地上建立首批日耳曼定居點的騎士和征服者的后裔。容克是一種貴族等級,但從來不曾有過西歐各國或哈布斯堡國家貴族所擁有的那種財富、勢力和社會地位。俾斯麥家族絕非大封建主。他們炫耀自己的貴族出身——一張可以頗為洋洋得意地一直追溯到查理大帝時代的家系圖,在奧托出世前若干年就已掛在申豪森——,但他們對自己出身于名門世家這一點并不抱有過分的想法。例如他們得經常去施滕達爾親自監(jiān)督自己羊毛的出售情況。在自己的領地上,他們集警察、法官和家主這三者于一身。他們滿足于這種獨立自主的地位。申豪森俾斯麥家的人在阿爾特馬克地區(qū)以外去謀求社會聲譽,已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了?! ?同任何其他容克家庭一樣,俾斯麥家族認真履行其軍事義務,但并不過分熱情。費迪南德·馮·俾斯麥十二歲就進了柏林武備學堂,這通常是進入普魯士軍官團前的預備階段。后來他畢生引以為榮的一件事是,國王腓特烈大王?[?譯者注:即腓特烈二世(一譯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普魯士國王(1740―1786),在位期間從未稱帝,故舊譯“腓特烈大帝”不妥,現(xiàn)改譯“腓特烈大王”。?]?七十歲時曾屈尊同他相談。還有一件使他感到慶幸的事是,他曾在腓特烈的侄子路易·費迪南德親王——一個英勇的騎士——的麾下同法國人打過仗??墒?,在尼德蘭進行的一次半心半意的征討未能激發(fā)起費迪南德在軍事上的抱負,只要各級參謀部被參加過從前的戰(zhàn)爭的老家伙所把持,晉級的機會反正是微乎其微的。因此,馮·俾斯麥上尉二十三歲時就轉入預備役,三年后終于退伍。這樣他就避過了1806年的耶拿失敗和1813―1814年的解放戰(zhàn)爭,而他有一個兄弟在這次戰(zhàn)爭中當上了將軍。在奧托出世前的二十年中,他把全部精力用來經營申豪森領地。只是在1813年4月下令普遍征兵的時候,他才又一次穿上軍裝,組成周圍地區(qū)的軍事輔助隊。 在他的莊園里要做的事確實很多,尤其是在1807―1812年間實行一系列早該實施的改革,使農奴成為擁有自己地產的自由農民的時候更是如此。僅僅由于他的精心經營,他家才沒有破產;許多較小的容克則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改造莊園而瀕于破產。但是,幾年后當奧托要在同學中樹立自己威信時,父親沒有“為德意志祖國”沖鋒陷陣對他并不有利??墒牵职趾屠细ダ锎?[?譯者注:指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王。?]?有過友好交談,這件事在1820年前后無疑是挺神氣的,不過奧托的同學家長都是些較年輕的人,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曾隨同布呂歇爾?[?譯者注:布呂歇爾(1742―1819),普魯士名將。1793―1794年參加反對法蘭西共和國的戰(zhàn)爭,1806、1813―1814和1815年在反對拿破侖法國的戰(zhàn)爭中任指揮官。?]?和格奈澤瑙?[?譯者注:格奈澤瑙(1760―1830),普魯士將軍,軍事改革的主要代表,1813年至1815年任布呂歇爾的參謀長。在德國人民反對拿破侖統(tǒng)治的解放斗爭中起了卓越的作用。恩格斯稱他為“人民抵抗的理論家”。?]?一直打到法國首都。廁身于這些英雄子弟之中,還是不談父親建立申豪森后備軍的功績?yōu)楹谩o怪乎奧托后來成為一個好斗的學童,一個咄咄逼人的不合群的孩子,那個時代的愛國情緒的余輝使他感到尷尬。他的《思考與回憶》表明,他不如周圍的人那樣容易接受德意志民族感。后來俾斯麥感到應該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他父親的軍事生涯?!耙俏疑?795年就好了,這樣1813年也就有我的份了,”他寫道。接著他又說,好幾代人以來,“我的祖先沒有一個不曾同法國廝殺過。我的父親和他的三個兄弟同拿破侖一世打過仗。此外,我的祖父參加過羅斯巴赫戰(zhàn)役?[?譯者注:在普奧七年戰(zhàn)爭中,普軍于1757年11月5日在羅斯巴赫附近戰(zhàn)勝法軍和帝國軍隊。?]?,我的曾祖父同路易十四打過仗。我的高祖也在萊茵河畔的幾次戰(zhàn)爭中同路易十四打過仗?!?871年1月首相是這樣看的;要在1820年如此自豪地回顧家史,對一個學童來說則是比較困難的?! ?奧托的母親威廉明妮并非出身于容克家庭。她的父親路德維?!らT肯在腓特烈大王和腓特烈·威廉二世?[?譯者注:腓特烈·威廉二世,一譯弗里德里?!ね?1744―1797),普魯士國王(1786―1797)。系腓特烈二世之侄。?]?的手下當過高等文官,短期擔任過普魯士駐斯德哥爾摩大使,后來實際上是內政大臣。門肯家世世代代精通繁復的德國法律制度,他們充當教授或開業(yè)的法學家,卻不是土生土長的普魯士人。他們的老家是來比錫?! ?路德維?!らT肯于1801年死于肺結核。那時他的女兒才十二歲。這個小姑娘引起了心腸慈善的路易絲王后的同情。王后召她進宮,作王子們——六歲的“弗里茨”即后來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和比他小十七個月的威廉?[?譯者注:即后來的普魯士國王和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的游伴。弗里茨稱她為“我的明妮·門肯”,珍視同她的友愛。威廉明妮漸漸長大成人,對充當年輕王子的游伴兼保姆越來越不感興趣。她聰明美麗,十六歲時卻出人意料地嫁給勃蘭登堡的一個容克,在此人身上并不具備她所具有的這兩種稟賦?! ?毫無疑問,要是她不是早年喪父,她無疑會物色到更好的伴侶。于是她就成了自己所未曾見過的易北河畔一座莊園的女主人。她把自己的智慧(即使不是外貌)傳給了她那活下來的次子:在俾斯麥的外表后面隱藏著門肯的聰明才智?! ?奧托滿周歲的時候,他們家把申豪森莊園托付給一個代理人經管,全家遷居波美拉尼亞的克尼普霍夫。費迪南德在那里繼承了三個小莊園:克尼普霍夫、屈爾茨和雅克林。這兒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更差??四崞栈舴蛭挥谑┨囟|北約四十五公里,距離波羅的海也有這么遠。它離柏林一百七十多公里,而威廉明妮感到這個距離似乎還要遠得多??墒?,克尼普霍夫有森林湖泊,海風可以暢行無阻地向岸上吹來。這對于一個小男孩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家園,對于這個未來的鄉(xiāng)村貴族來說是一個理想的學校。那時威廉明妮同丈夫的關系已相當緊張,當然不希望路德維希·門肯的外孫在這種鄉(xiāng)間過日子。伯恩哈德和奧托進武備學堂以前,本來是可以請一位家庭教師來克尼普霍夫給他們上課的,但他們的母親抱負更大。她堅持要把兩個兒子送到柏林普拉曼學校去上學。該校追求裴斯泰洛齊?[?譯者注:裴斯泰洛齊(1746―1827),瑞士教育家。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成人的天賦力量的和諧發(fā)展。?]?的理想,重視個性的培養(yǎng)。受這種教育,比起遷居到波美拉尼亞來意味著同俾斯麥家的傳統(tǒng)實行更大的決裂?! ?1822年至1827年,奧托在威廉街139號普拉曼學校上學。這所學校是在他誕生前十年由一個福音派牧師建立的,在普通貴族和公職人員中間享有很高的威望,因為普拉曼合乎當時的社會潮流。他努力實現(xiàn)愛國的理想主義者路德維?!ぱ哦?[?譯者注:雅恩(1778―1852),德國作家和政論家,愛國體操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德國體操之父。曾積極參加反抗拿破侖統(tǒng)治的解放斗爭。?]?的教育思想。雅恩本人曾在該校任教。他相信使每個人體格健全就能振興整個國家;他認為,通過經常的體育鍛煉就能夠訓練智力去從事更高級的活動。威廉明妮·馮·俾斯麥同她那一代的許多人一樣,深受這種思想的熏陶,但她的小兒子卻并非如此?! ?他生來就非常有頭腦,不會輕易接受這種哲學。這個男孩子學會游泳和擊劍,參加雅恩制定的體操活動來增進身心健康。同其他學生一樣,他也在校園里耕種一小塊土地。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保存下來的他雙親的書信表明,父親對兩個兒子很難理解,母親盡管對奧托十分寬容,卻無法掩飾對伯恩哈德的偏愛。奧托作了良好的開端?!八愿耖_朗,熱情奔放,受到大家喜愛,”他上學第一年的成績單上這樣寫著。四年后。在他十一歲生日的前夕學校的評語變得嚴厲了?!八麘酥瓢l(fā)脾氣,無論是認真做作業(yè)還是無節(jié)制的娛樂在自己的生活中部應注意適度?!比缤蠖鄶?shù)成績單一樣,這個評語與其說是指學生,倒不如說是指學校?! ?“在普拉曼學校,”俾斯麥后來寫道,“在與老師同學的接觸交往中,我名字前的‘馮’字?[?譯者注:在德國,姓名中的“馮”字代表貴族出身。?]?對我的幼稚舉動是不利的。”但是使他感到不幸的還不僅僅是等級的問題。這個男孩子喜歡在假期里騎上他的小馬在克尼普霍夫周圍地區(qū)漫游。他討厭柏林和都市生活。1851年他在訪問母校時回想起,“我總要用筆把鐘點和時刻標上??纯措x假期和施特丁郵車的到來還有多久”。他性格剛強,不會自我憐憫。弗朗茨·克呂格爾?[?譯者注:克呂格爾(1797―1857),普魯士宮廷畫師。?]?在普拉曼學校學習的最后一年為他所畫的那張肖像上是一個臉頰豐滿的男孩,亂蓬蓬的頭發(fā),翹鼻子,下巴頦兒很明顯,臉上帶有嘲笑的神情。人們猜想,他并非想要微笑,他那雙活潑的眼睛在流露出調皮神情的同時也閃露兇光。俾斯麥在晚年把自己比作是被冷酷無情的城里人剪短了翅膀的波美拉尼亞沼澤的大雁??藚胃駹柈嫷男は衽c其說是一只大雁,倒不如說是一只完全清楚自己將會逃離牢籠的狐貍?! ?奧托·馮·俾斯麥十二歲時離開了普拉曼學校,但仍在柏林繼續(xù)上學。他在腓特烈大街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學上了三年學,在他十五歲生日后不久就轉學到灰衣僧修道院文科中學。他在那兒感到比在過去的學校里心情要舒暢一些。他住在老師波納爾博士家里。這位老師確實比普拉曼更善于激發(fā)孩子的志趣。當時正處于全盛時期的普魯士文科學校在理論上給予學生以廣博的人文主義教育,特別是高中階段學生要著重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德國古典作品和數(shù)學。但并非所有文科中學都能真正達到此理想,而奧托·馮·俾斯麥在這兩個著重因襲陳規(guī)學校里從未超過中等生的水平。古希臘和古羅馬對他格格不入。他老師也不認為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數(shù)學家。他愛讀歌德和席勒的作品。他的法語相當不錯,盡管不久以前的那些事件損害了法國文化對德國精神生活的傳統(tǒng)影響。他對英國作家特別是莎士比亞的興趣,超過了他對任何一個法國作家的興趣。使他最感興趣的當然還是過去幾個世紀圍繞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所進行的斗爭史?! ?他的母親對這種發(fā)展感到失望。她以兩個兒子在柏林為借口,越來越多地呆在首都或波茨坦,并經常抱怨克尼普霍夫的無聊生活使人無法忍受。她指望伯恩哈德或奧托“比我這樣的女人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墒撬膬蓚€兒子沒有一個是使她滿意的。有時她覺得奧托在社交場中表現(xiàn)得如此粗魯和冷漠,以至于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他遇事究竟會不會思考? 宗教對母子倆都成了問題。威廉明妮在嚴格的不可知論和風行一時的唯靈論之間動搖不定——這取決于她是呆在鄉(xiāng)村還是呆在首都。她的丈夫篤信馬丁·路德的上帝,從未想到要同兒子們談論宗教信仰問題。奧托從小就習慣于在晚間向萬能的上帝禱告,按照常規(guī)他十六歲時就應受堅信禮。在母親的勸說下,1831年秋他到三位一體?[?譯者注:指圣父、圣子和圣靈三位一體。?]?教會牧師、柏林大神學家弗里德里?!な┤R爾馬赫那里去上宗教課。施萊爾馬赫三十多年以來力圖使唯理主義哲學同宗教實踐相結合,他是這個年輕人迄今所遇到的最杰出的人物。盡管他的學說對威廉明妮十分具有吸引力,但在她的兒子看來卻過于玄妙。只有一句平凡的話“不管做什么,都應看作是上帝的差遣并全心全意去做!”喚起了俾斯麥的興趣;至少這一條圣訓他從未忘記過。到行堅信禮時,他還未形成明確的宗教觀念。他猝然停止了他的晚間祈禱,因為據他說,施萊爾馬赫說過,上帝的意志不會因為人們的祈求而受影響。直到許多年以后他才明白過來,施萊爾馬赫指的是謙遜的禱告,而不是任意的請求。宗教宣揚的俯首帖耳,同這個十六歲的青年是十分格格不入的;一直到行堅信禮十五年以后,他才樹立了個人的信仰?!白鳛槲覀儑医逃恼?guī)產品,1832年的復活節(jié)我作為泛神論者(雖然不是作為共和主義者)從學校畢業(yè),”俾斯麥在他的《思考與回憶》一書中的第一句話這樣寫道,“但是我深信共和國體是最合理的國家形式?!钡沁@種信念并不十分牢固;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去關心嚴肅的事情。他的下一步深造又是由他的母親來決定的。既然上過名牌學校,又在一位備受各界人士尊重的牧師那里上過宗教課,現(xiàn)在就該上德國最先進的大學了——到漢諾威的格廷根去上大學。威廉明妮希望他學法律,然后進入外交界,這對門肯家的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墒菉W托卻喜愛年輕人的造反精神。他對聽課和考試不感興趣。格廷根的大學生生活有著其他的方面,他想盡情享受一番。1832年5月10日,他注冊入學了——這是他在那里作為學生參加過的唯一的大學典禮?! ?俾斯麥在大學的熟人絕大多數(shù)屬于德意志貴族,雖然并非全都來自普魯士??墒撬钤缃Y識的朋友之一卻是一個美國人:比他大一歲的約翰·洛思羅普·莫特利。此人不久前從哈佛來到歐洲。二十五年后,他由于對荷蘭史的研究而出了名。但在出版這些著作之前很久,他寫過一部自傳體小說《莫頓所希望的莫頓》,1839年在紐約和倫敦出版。僅從文學觀點來看,除了冗長得令人吃驚以及主人公扣人心弦的驚險場面之外,這本書幾乎不值一提。正如作者本人一樣,小說的主人公也橫渡大西洋,到格廷根和柏林上大學。他在那兒結識了一個桀驁不馴的大學生并對他很欣賞,這個大學生就是奧托·馮·拉本馬克?! ?“格廷根是一座堅固面漂亮的城市,帶有明顯的中世紀特征,”莫特利就莫頓到達這座大學城信筆寫道?!懊慨斘艺驹诮稚咸ь^向樓房仰望的時候,所有的窗戶里都露出大學生的腦袋和肩膀。他們頭戴骯臟的便帽,身上穿著不整潔的晨衣,嘴里叼著飾有紅纓的長煙斗。有不少次我看見他們身邊有一只冷靜地向下張望的長卷毛狗,腦袋若有所思地擱在前足上,長著同自己年輕主人一樣的亂蓬蓬的小胡子,好象正在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到街上抽水機旁去打水的健壯的女傭人?!碑斈D突然看見一個穿著古怪的人從街上走過的時候,他立即就猜到,這位一定就是以拉本馬克狐貍而出名的那個大學生了?! ?“我很少見過一個乍一看如此不起眼兒的人,但當我們進一步認識之后,我覺得他長得挺不錯。他長著一頭亂蓮蓬的頭發(fā),頭發(fā)的顏色難以確定,介乎紅色和淺褐色之間。他滿臉雀斑,眼睛顯得沒有精神,周圍好象有一道紅圈。他身上穿著一件不象樣的大衣,沒有領子和扣子,沒有明顯的樣式或顏色;還穿著肥得出奇的褲子和帶有鐵后掌和大馬刺的靴子……他的頭發(fā)垂掛過耳,直到頸項,腰間佩帶著一把很長的劍。跟隨在他足后的不是體面的長卷毛狗,而是好幾頭(犭更)?[?譯者注:一種狗。?]?。站在窗口的大學生們拿他的外表和他所中意的狗開玩笑?!偂靡筮M行決斗來回答這種侮辱?!薄 ?莫頓的描寫無疑采用了夸張的漫畫手法。十七歲的俾斯麥確實并沒有一舉征服格廷根。但他的奇特的外表——他身高一米八以上,身材修長,一頭略帶紅色的金發(fā)垂到肩膀——在當代的其他報道中也曾被提到。他象莫特利小說中的拉本馬克,身穿奇裝異服,也許是一件幾年沒有什么顏色的長斗篷,并且通常喜歡“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彎曲的鐵棍”。他喜歡的狗并非(犭更),而是一種淺褐色的獵犬。但是,莫特利把他的朋友的傲慢態(tài)度卻刻畫得入木三分?! ?在中學里俾斯麥適應了周圍的市民環(huán)境,但在格廷根他決心不讓人們忘掉他名字前的“馮”字。他在1832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參加了最排外的大學生組織漢諾威大學生聯(lián)合會。一個月后,8月9日,他首次進行了大學生式決斗。在其后的九個月內又進行了二十四次這種決斗。有一次——并且只有這一次——他受了傷這次經歷使他一直耿耿于懷。后來他擔任普魯士首相時還把這次受傷歸咎于他對手的不正當?shù)囊粨?。俾斯麥在上大學期間喝酒,有過桃色新聞,不讀法學著作,卻愛讀拜倫?[?譯者注:拜倫(1788―1824),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和司各特?[?譯者注:司各特(1771―1832),英國作家。?]?的作品,并且還負債累累。校方不滿他的行為;他被關了三天禁閉,卻毫無悔改之意。在那個時候,除了他那大膽妄為的粗俗習氣外,他同其他大學里的那些身穿鑲金花邊衣服的浪蕩公子是很少有什么區(qū)別的?! ?也許這種舉止只是一種偽裝?在所有這些裝腔作勢的表現(xiàn)后面一定隱藏著卓越的才智和誘人的魅力,不然的話他就不會博得莫特利和出身于波羅的海地區(qū)貴族世家的有教養(yǎng)的凱澤林兄弟的持久友誼。俾斯麥在格廷根進一步結識了赫爾曼·馮·凱澤林伯爵,而同赫爾曼的弟弟、后來成為著名自然科學研究家的亞歷山大·馮·凱澤林的畢生友誼則是在柏林大學開始的。看來俾斯麥也是通過凱澤林兄弟愛上貝多芬的音樂的。莫特利在《莫頓所希望的莫頓》一書里讓拉本馬克狐貍這樣說過:“我也可以不開玩笑,講道理?!被蛟S莫特利確實曾經從拉本馬克的模特兒俾斯麥的口里聽到過這句話?! ?一般地說,他看不起搞學問的人——他一生都抱著這個成見,但是在上大學時卻愿意聽同自己觀點一致的教師的課。例如他對不來梅籍的阿諾爾德·黑倫教授很尊敬;黑倫教授寫過一本探討十八世紀貿易和歐洲政治制度的書。面對當代最杰出的格廷根歷史學家,當時作有關英國立憲政體發(fā)展歷史的重要講演的弗里德里?!み_爾曼,他卻不予理睬。整整一代大學生——他們中有不少人后來成為俾斯麥在議會中的反對者——受到達爾曼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的熱情的熏陶。這位未來的首相卻并非如此。漢諾威大學生聯(lián)合會的會員從不去聽同他們的社會政治觀點不同的教授的課?! ?俾斯麥并不是在這里結束自己的學業(yè)的。格廷根大學的社會生活給他經濟上造成巨大虧空。當惱怒的校方重又以禁閉相威脅時,他就離開了這座城市。柏林的生活費用要便宜一些。他在普魯士首都的新大學里上了一年學,更確切地說:他辦了入學注冊手續(xù),復習了功課。1835年5月,他通過法學考試的第一部分,取得了司法見習生的資格。一年后他完成了關于哲學好政治經濟學的論文,取得見習官的頭銜。他的大學生涯結束時沒有取得威廉明妮·馮·俾斯麥期望于她父親外孫的那種學術上的榮譽,卻具備了他的母親期待以久的擔任外交職務的前提?! ?在《莫頓所希望的莫頓》一書中,拉本馬克同一位伯爵夫人的熱戀事件斷送了他所計劃的外交生涯。他在一次格斗中打死了兩個人,在法庭上最后一次大辯論中又刺死了主要的證人;他服毒自盡,從而逃避了絞刑。與此相比,歷史人物俾斯麥的外交抱負最初的挫折并不那么富有戲劇性。 普魯士外交大臣約翰·馮·安西隆勸他先在德國任職,不要進入歐洲外交界。俾斯麥遭到了首次挫折。他既感到意外,又感到失望?!按蟪加羞@種印象;我們這些土里土氣的普魯士鄉(xiāng)村貴族不能為我國外交事業(yè)提供他所想要的接班人,”他在將近六十年后寫道,“這種印象非毫無道理。”普魯士的外交官確實絕大部分來自王國之外,但俾斯麥根據自己的出身,認為自己從事外交工作比“那些出身于我國鄉(xiāng)村貴族的大多數(shù)候補官”要合適得多,這些人“很難跳出他們當時柏林人的狹隘眼界,換言之,不能跳出鄉(xiāng)土觀念……”。無論怎樣,他的外祖父畢竟當過大使,他的母親通過不斷保持同柏林的一切關系而使他是門肯家的后裔這一點不致被人遺忘。由此而產生一個問題:安西隆是否出于另外的原因拒絕了俾斯麥?也許他的放蕩不羈的大學生生活使人得出結論:他還未能給自己過份的容克習氣涂上一層歐洲的色彩?安西隆是不大可能想要把一個舞刀弄劍的狂妄自大分子派往倫敦或維也納去的。 俾斯麥沒有去倫敦或維也納,而是前往亞琛。這座城市在大多數(shù)地圖上叫做??怂龚D拉―夏佩爾,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在維也納會議上劃歸普魯士萊茵蘭的,可是法國的影響仍保持了下來。俾斯麥發(fā)現(xiàn),他的行政工作一直還得遵循1804年亞琛屬于法國時實行的拿破侖法典。俾斯麥被分配到萊茵政務參事手下任職,他的工作是把這個邊境地區(qū)并入受普魯士控制的關稅同盟。關稅同盟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使普魯士新建的經濟實力得到鞏固。“可是,”正如俾斯麥后來寫道,“工作很少。”他有許多空閑時間用來看書、騎馬和從事其他娛樂。有時他到比利時去,在美麗的阿登原野打獵?! ?還有一些其他的消遣。亞琛正在發(fā)展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歐洲溫泉休養(yǎng)地。它由于地處承擔各種社會義務的布魯塞爾和景色宜人的萊茵蘭之間,特別是對英國貴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喜歡讀司各特和拜倫以及“老莎士比亞作品”的二十一歲的“馮·俾斯麥男爵”,不久就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座城市的英國居民區(qū)很受人喜歡。1836年6月20日,他才到達亞?。豢墒堑?月10日,他就已搞得很熟,以致他已能懷著喜悅的心情來描寫自己置身其中的上流社會:“現(xiàn)在同桌就餐的有十七個英國人、兩個法國人和我自己,”他向克尼普霍夫的家里寫信說,“坐在貴族那一頭的是我們,即克利夫蘭公爵和公爵夫人,公爵的侄女R小姐,她十分和藹可親?!彼谕环庑胖袑懙溃骸敖裢砦乙タ锤鑴 恶R贊尼洛》?[?譯者注:原名托馬佐·安尼洛(Tommaso Aniello,1620―1647),漁民,1647年領導那不勒斯人民起義反抗西班牙統(tǒng)治。有些詩歌和歌劇以他作為歌頌的對象。?]?,my friend(我的朋友)公爵夫人送給我一張入場券。”信中夾雜一些英文,似乎是想向他那住在鄉(xiāng)下的雙親強調,他們的兒子是多么容易而又多么理所當然地為上流社會所接受?! ?其實克利夫蘭公爵夫人的出身要比俾斯麥家差得遠。她是約克郡一個花匠的女兒,起初是作為銀行家?guī)焯氐摹昂糜选边M入倫敦社交界的。在那個認識她已有二十五年的尖酸刻薄的日記作者克里維的筆下,她簡直是一個“老巫婆”,可是年輕的俾斯麥對英國貴族的每一個代表都很敬重;在這一點上,他同另一個浪漫主義的保守的上流社會的門外漢本杰明·迪斯累里沒有什么不同。要是說俾斯麥對公爵夫人已抱有好感,那么,他對她的侄女勞拉·拉瑟爾就更是如此了。公爵在亞琛逗留了幾個星期,料理一些公務,因此俾斯麥就可以陪同夫人和小姐去看戲或聽音樂會,或是坐車出游。有數(shù)月之久,他的信中都包含想要結婚的暗示,但也可能是他在想入非非。同“R小姐”的關系,向他提供了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來擺脫他那無所事事的百無聊賴的公務員生活。冬天他又搞了另外一些戀愛活動,例如他同一位名叫西爾絲的三十六歲的已婚女子調情?! ?次年夏天,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俾斯麥仍住在亞琛。十二個月的社會冒險,并末使他對出身高貴的英國女人的愛慕之情有所減少。有一位使他特別中意,她就是帕森哈姆地方的英國國教會教長的十七歲女兒伊莎貝拉·洛林―史密斯。有兩星期之久,俾斯麥天一亮就起床,只是為了能及時遇到伊莎貝拉——醫(yī)生們推薦清晨喝水,而教長對大自然的治療力量(以及其他)堅信不移。7月中旬,俾斯麥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位新歡,她甚至比去年夏天令人神往的R小姐更加使他傾心。7月19日他給哥哥的一封信包含了一個親密的警報:他向伯恩哈德斷言,教士的女兒是真正英國美的頂峰。他神魂顛倒,立即請假兩周,陪伴伊莎貝拉全家到法蘭克福和威斯巴登去試一試新的溫泉。這位“傾國傾城的金發(fā)”女郎,如同他在另一封信中所述,打開了俾斯麥男爵的心房:“她使我熱血沸騰。”他在威斯巴登任意揮霜:早餐前洗礦泉浴,在月光下舉行香檳酒會,到了一個周末,他認為自己和伊莎貝拉已訂下婚約了。傳說過次年春天他們將在英國舉行婚禮?! ?后來,俾斯麥在回顧中把威斯巴登這段時期的生活時稱之為年輕人的越軌行為,并且毫無疑問是一種揮霍行為。9月初他告訴一個朋友,單是在威斯巴登他就花了一千七百塔勒?[?譯者注:德國銀幣名。一塔勒相當于三馬克。?]?。想通過賭博來重新充實自己腰包的企圖都以失敗而告終??墒撬露Q心,留在他的“英國女郎”的身邊,使她的雙親接納自己為他們未來的乘龍快婿。當時他完全確信自己的感情是真誠的。他為了伊莎貝拉的緣故超假三個多月。洛林―史密斯一家前往施特拉斯堡和瑞士,俾斯麥也跟了去。他們甚至計劃在及時返回英國趕上狩獵手節(jié)之前,作一次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旅行,到倫巴第去。俾斯麥寫信給克尼普霍夫求借一筆款子,并且大略介紹了自己的打算——他想經巴黎去倫敦。9月底,他終于從伯爾尼寫信給他在亞琛的上司阿尼姆―博伊岑堡伯爵,為擅自延長假期表示道歉,并說,現(xiàn)在他不能干脆丟下自己的旅伴——他在信中稱之為“我的家庭”——不管:阿尼姆伯爵對這種解釋毫不理會,暫停了他的職務,不付給他薪俸?! ?克尼普霍夫對奧托的蠢行感到吃驚。正如奧托自己在信中不得不承認的,伊莎貝拉“迄今還不會說一句德國話”,人們很難設想她能作一位在外交上具有前程的普魯士莊園主的妻子?! ?從社會地位來看,洛林家同俾斯麥家?guī)缀醪幌嗌舷?。他們也屬于鄉(xiāng)村貴族,老家原先在諾森伯蘭郡;他們在累斯特郡的恩德貝里地方繼承了一塊男爵領地和一份家產以后,在自己的姓氏后面加上了“史密斯”。?[?原注:俾斯麥后來把這個姑娘多半叫做伊莎貝拉·洛林,而不是用全名。這種簡稱他一定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自己也只是在想和自己家族的其他成員表示區(qū)別時才叫自己為俾斯麥―申豪森。?]?洛林―史密斯家族的男子有好多代都是在劍橋基督學院上學,上大學前在伊頓公學?[?譯者注:伊頓公學是英國的貴族學校。?]?受教育;除此之外,他們還作為英國最棒的狩獵活動中的優(yōu)秀騎士而著名。伊莎貝拉的父親可能在社會上沒有多大的抱負;從1814年到四十三年后他去世時,他一直擔任帕森哈姆的教長,并且他只到過鄰近的米爾頓―凱恩斯市他舅父的教區(qū)去相親,以便同他的大表姐結婚。但他無疑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曾受到《紳士雜志》的贊美:“他無論是在鄉(xiāng)村或倫敦,到處都給人留下好印象。象他這樣的教士今天已越來越少。”由于俾斯麥的父親并不了解這些情況,因此一想到俾斯麥―申豪森家的成員有可能同一位英國鄉(xiāng)村教士的女兒結婚,克尼普霍夫的家人便感到驚恐失色。當奧托于11月1日出人意料地回到家里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家里人對他的整個舉止,特別是對他不負責任地放棄在亞琛的職位一事十分惱火。從這時起就不再有希望舉行婚禮了?! ?現(xiàn)已無法查明,解除婚約的是洛林―史密斯家還是俾斯麥。這次分離清楚地說明,奧托和伊莎貝拉的共同興趣甚少。12月中旬,當一切都已過去時,奧托傷感地寫信給一個朋友說:“我所打算的結合已完全無可挽回地告吹了,現(xiàn)在留下來的只是對四個月無限幸福的蜜月的回憶,還有一個富有意義的礦泉浴場。” 這次浪漫的經歷本來是有可能毀掉俾斯麥的官場前程的,因為對職責和服從抱有軍人般嚴厲要求的普魯士國家機關對無故缺席是要給以嚴懲的。幸而俾斯麥家同宮廷和首都很有勢力的權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大概是由于這些關系,主管地方工作的波茨坦當局慈父般地寬容了他的“開小差行為”。有三個月之久,他甚至在波茨坦獲得了工作。他的前景仍然不明;雖然他厭惡單純的伏案辦公,但他推遲了自己的辭職。一個負債累累的年青人在采取這樣一個不可更改的步驟之前一定要具有充分的自信,而去年發(fā)生的事件已大大地削弱了他在格廷根的那種自負。 按照俾斯麥的記述,伊莎貝拉·洛林―史密斯后來成為一個英國鄉(xiāng)村貴族的“戰(zhàn)利品”,他以嘲諷的口吻稱這個英國貴族是一個“擁有四匹馬和一萬五千塔勒年金收入的五十歲獨臂上校”。即使這一點屬實,但她不久也就厭倦了她的征服者,她從未和他結婚。1840年9月,她嫁給哈羅市二十九歲的銀行家理查德·李·貝文,繼續(xù)幸福地在北安普敦郡的田野上打獵,而她在威斯巴登曾使之神魂顛倒的那個容克卻得在危險得多的薩多瓦和色當?shù)奶镆吧辖浭芷渌目简???磥硭麄儚奈丛僖娺^面。伊莎貝拉死于1885年1月,她的丈夫雖然比俾斯麥大四歲,卻比他多活了二十多個月。 俾斯麥只要在地方政府任職,就可以推遲服兵役的時間。但當他在亞琛失寵以后,他就無法再逃避“志愿服役”的義務了。1838年春,他參加了一個近衛(wèi)獵兵大隊。“我抬起右臂就感到疼痛,”他向醫(yī)生訴說??墒?,毫無疑問醫(yī)生們早已從其他新兵那里聽說過這類事情,認為一個具有象俾斯麥這樣體質的人完全有可能平安無事地度過十二個月的兵役。于是他就穿上草綠色軍裝,被分配到柏林衛(wèi)戍區(qū)。 他確實度過了這道難關,但是兵役如同公務一樣使他感到苦悶。在柏林服役一段時期以后,他們的大隊調防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各賴夫斯瓦爾德。格賴夫斯瓦爾德同格廷根一樣還留有中世紀的歷史遺跡,該地甚至還有一所擁有數(shù)百名學生的大學。但除了自由主義狂熱分子同警察偶爾發(fā)生沖突外,再也沒有別的東西破壞這個地方的沉悶的平靜生活。那里的生活更加無聊,但費用幸而也比萊茵蘭便宜。大冬天在河口的沙丘上站崗放哨,并沒有能使俾斯麥感受到什么軍事浪漫色彩。不久,他就開始計算離他3月底將作為后備役軍官退伍回家還有幾周時間了?!钡髞硭依锇l(fā)生的事情縮短了他的服役期。1838年深秋,威廉明妮身患重病。她的幼子獲得了較長的特假。但是,無論是他或是任何人都已無法挽救他的母親。多年來她一直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精力,動員自己迅速衰老的丈夫積極參與生活,對她來說決非易事,面對她唯一的女兒瑪爾**(她是在1827年三十七歲時生下這個女兒的,當時她的兩個兒子已在柏林上學)的教育,把她搞得筋疲力盡了。最后她還承擔了家產的經管工作,因為費迪南德已無法勝任這一工作。早年她曾希望,她所嫁的莊園主家庭至少有一個成員將會繼承門肯家的傳統(tǒng),可是到頭來她自己卻成為俾斯麥家生活習俗的犧牲品。為使自己的幼子不再過這種生活,她把他送到普拉曼學校和格廷根大學去求學。她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1839年元旦,她含怨死去。 母親的去世并未使俾斯麥深感痛苦:一直到后來,他才意識到她的長處。但她的死至少引起這樣一個問題:他退伍后應從事何種工作。他想協(xié)助伯恩哈德管理波美拉尼亞的莊園,這時父親已回到申豪森,那里的管理工作十分簡單,回去等于是退休。1839年夏季,俾斯麥利用這段時間熟悉莊園的管理職責,同年10月他向波茨坦當局提出正式辭呈。在親友中間,俾斯麥用來解釋自己這一決定的理由是,按照他的天資,他是不適合擔任下級職務的。“我知道,我的抱負是指揮別人,而不是聽人指揮,”他用有一點兒老的格廷根時期的狂妄口吻寫道。他的父親在二十三歲時退伍,從那時起就滿足于“在鄉(xiāng)村過一輩子”。奧托作出類似決定時只比他父親大一歲。他的前途似乎完全在易北河以東的沼澤和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