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這位老中醫(yī)靠雙手,改寫了這類孩子的人生



你怎么也想不到
在這個簡易的場所
竟承載著全國無數腦癱患兒家庭的希望
在這里每天正在發(fā)生的故事
就像點點微光
正帶給很多家庭希望
?
?
康復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聶秋根醫(yī)生,從醫(yī)三十六年來只做一件事,就是為腦癱患兒做康復治療。
?
?
來到這里找聶醫(yī)生的家長很多,外省的,甚至海外的,聶醫(yī)生會根據孩子們的病情,有針對性地制定分階段的康復計劃,目標是能夠讓這里的孩子,盡可能地像普通孩子一樣,恢復肢體功能,甚至可以正?;貧w校園。
?
?
孩子們在這里邁出的每一步,多站立的每一秒,背后可能是聶醫(yī)生和家長數百上千個日夜的陪伴和照料。而其中不少孩子,在剛剛來到這里的時候,情況也并沒有現在這么樂觀。
?
?
陳寶的媽媽在陳寶生病之后,帶著孩子跑遍了全國求醫(yī),最終醫(yī)生告訴她,持之以恒地進行康復訓練,可能是陳寶好轉起來的唯一方法。于是,她開始每天乘坐3小時的公交,帶著陳寶來治療。
陳寶的媽媽稱,她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日子,她堅持了五年。如今陳寶好轉了不少,每天只需要治療一個早上就可以回家了。
?
患兒陳寶的媽媽現在已經7歲了,他眼睛也看得見,然后慢慢地學會走路,一天比一天走得遠。
?
疾病的降臨,對于腦癱患兒的家庭來說,仿佛是整個世界對他們關上了一扇門。但記者在康復中心里聽家長們說得最多的卻是,“幸好我沒有放棄”。
?



?
不放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放棄,也是社會對殘障人士應有的關懷。二十多年來,在這間康復中心里康復的孩子很多,家長們換了一撥又一撥,唯有聶醫(yī)生,和他這個小小的康復中心,一直都在。
?
聶醫(yī)生用自創(chuàng)的推拿按摩配合內服中草藥及康復訓練的療法,為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和海外的1163例小兒腦癱患者減輕了痛苦,康復率達90%以上,80%患兒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
福建省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負責人?聶秋根醫(yī)生80年代一天是十幾塊錢,到了90年代二三十塊錢,現在是六十多塊錢。包括治療、康復訓練及藥物。采取這個模式可以減輕很多家庭的負擔,使一些家庭條件差的,也能堅持治療下去。
?
?
幸好,所有人的堅持匯聚在了這個小小的康復中心,這份堅持的力量,終于讓這些遭遇困境的家庭,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扇透著微光的窗。
?
?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目前中國的腦癱患兒總數已突破600萬例,且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的趨勢。聶醫(yī)生告訴記者,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先天畸形在產檢的時候就能夠被發(fā)現,而現在腦癱兒的病因更多是由于難產和早產導致的。
?
?
多一點預防意識,也許就能避免多一份的傷害。這是聶醫(yī)生在堅守仁心仁術的同時,一直在奔走倡導的理念。
今天是第六個全國殘疾預防日,也許今天之后,你走過西環(huán)北路的一座立交橋下,還是不會注意到這間小小的康復中心,但我想,它會一直閃爍著微光,那是堅持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