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沙雕動漫,鬼才看!啊,真香!

文/泡泡圈漫評團 郭嘉掉線了

各位看官容我先嘮叨幾句,就講幾句——關于我是如何入國漫這個坑的。
本人土生土長的90后,和絕大多數(shù)同齡人一樣,從小是看《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驅魔少年》等日漫長大的,那時候高中最歡樂的時光,就是跑去網吧等最新一集的火影更新,但是你懂的,它總是回憶啊,回憶啊,回憶啊,重復重復再重復...不厭其煩,高中復習緊張,哪管你勞什子漫畫節(jié)奏跟不上劇情,還是給新人練手,只好想著等高考完再補上...哪知后來就再也沒看過,印象也只停留在佩恩干掉卡卡西的片段那里,以及從朋友間的只言片語了解些許后續(xù)劇情。后來上了大學,一度想再補回,但是鼠標停留在播放的界面卻再沒有看下去的勇氣,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抗拒著什么,且那時候大學里LOL正盛行,忙著上分帶妹,就一度放棄了補番的計劃。
但是大學單身的時光是漫長的,于是再起了心思補番,可能是抵觸的心理,或許覺得現(xiàn)在已經是個大人了,看動漫也太幼稚了...耳熟能詳?shù)姆叶贾苯犹^,就像分手的女友,相見不如懷念,把美好停留在那里吧,然鵝,那時候日漫流行后宮、賣肉等種馬系,不是我故裝清高,而是我一直認為看這種還不如直接去xx播、xx五月看真人來得刺激,什么,看國漫?國漫是不可能看國漫的,這輩子不可能接觸國漫的,畫風那么差,劇情那么幼稚,看慣日漫精良畫風的我怎么可能會看這種子供向的爛片呢...不過那時候,確實也沒聽過幾部國漫,除了《魁拔》,我現(xiàn)在真的后悔沒去獻上一票,當時對國漫的偏見讓我下意識認為這是一部拙劣的模仿日系風格的爛片,此為后話,暫時不談。
想必你也有過在大學里過節(jié)的時候,一群人搜著2~3小時的影片,還沒決定好看什么,卻困意來襲回床睡覺的經歷吧,無片可看,或者說經典的已經看爛了,新片又像帶刺的玫瑰,可遠觀不可褻玩...這就是我找日漫的經歷。
后來去看國漫了嗎,并沒有,想著看看電視劇吧,個人比較喜歡武俠類,但是看了半集以黃教主為首的《上古情歌》等國產電視劇之后...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日(ni ma 什么玩意兒)

劇情、特效越來越回去了,遠不及十年前的《蜀山》,暫且稱之為國產劇的小鮮肉流量明星時代吧,最近才有點收斂的意思。
爾后,在朋友的安利下,又相繼追了《神探夏洛特》《權力的游戲》《行尸走肉》等歐美劇,確實精良,好看,但是太長了,動不動四五季,沒有了繼續(xù)追的動力,或許說,那時候我才意思到,中外的差距如此之大,心里很不是滋味,總覺得缺點什么,后來才知道,我一直想看的是帶有民族特色的東西,也就是能引起共鳴的文化自信,洶涌的外來文化讓我覺得看國產是羞恥...
《東離劍游記》突然就在某一天百無聊賴刷新聞的時候跳了出來,還記得當時媒體的標題是”特效炸裂“”制作精良“等等,我以為又是哪部日番,一看內容,這不就是那種類似洋娃娃的玩偶嗎,能玩出什么花?
現(xiàn)實啪啪打了我的臉,千言萬語也匯成一個字:真tm好看,我要吹爆!日本都這么厲害了嗎,慢著,等等,這并不是純日漫,而是中日合拍的偶動漫,操偶場景等等由我國臺灣霹靂社制作,編劇則是愛的戰(zhàn)士虛淵玄...原來咱們臺灣已經有這么了不起的東西了嗎,我贊嘆!

短短十幾集遠遠無法滿足我,于是在彈幕道友的安利下,接觸了霹靂布袋戲的第一部入坑之作——《霹靂劍蹤》。
05年的片子,雖然查了資料,也有很多道友說,一定要堅持看完三四集,但,我的初次嘗試還是失敗了:港臺老劇的粗糲畫風、跳戲的閩南口音(我特么看個國產劇還得看字幕?)、一集一小時以及木偶恐懼癥,即恐怖谷效應,從小就害怕芭比娃娃,世間最嚇人的永遠是似人非人之物。爛片,實捶了!我下了定義。

真香定律是個好同志,第二次入坑,是在b站看的霹靂布袋戲魔王子的全劇情剪輯,相對老劇來說,各方面都要好很多,許是著了魔王子的道,于是下定決心,再入坑一次。
堅持了四集之后,我果然入坑了。
以開頭手辦達人鄧王爺?shù)某鲅睬鸀橐鹕磴y猴報幕,倆踩高蹺的護法一步一搖十分帶感,嗖嗖,簾中飛出金銀雙絕掌,圣蹤被打成奧斯卡金人,后來才知他們是一伙的,果然都是奧斯卡影帝,由此便開始了北域五兄弟和人邪劍邪的傳說。
因為霹靂布袋戲的劇情一般是接著上部的,所以一下子出了很多人物,作為萌新來說一頭霧水,但是沒有關系,善意的彈幕道友會告訴你,這些人都要便當了,不必記得名字,只要記住貫穿全系列的三大臺柱: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三鮮:劍子、龍宿、大師,哦,還忘了一個重要的人:秦假仙。
《霹靂劍蹤》或者說布袋戲系列滿足了我對武俠的所有想象:
1、拳拳到肉的武戲

(此圖無關)
不像現(xiàn)在的新劇基本都是特效對波流,老劇的武戲更講究,無論是刀槍棍棒斧鉞鉤叉,還是鞭锏錘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操偶師都耍得溜圓,作為武俠迷,看著過癮,不像現(xiàn)在的武俠電視劇,各個像某些太極大師一樣,拍個pose,伸伸胳膊,踢踢腿兒,對手就全倒下了。
2、特效炸裂
布袋戲告訴你,沒有流量明星的特效是有多強。記得當初剛看東離的時候,就已經被帥炸她哥華麗的招式所震懾,內心已經抑制不住吶喊,娥妹子嚶,就是這個,我要看的就是這種!本以為老劇特效會差點,但是我保證,光《霹靂劍蹤》的特效都甩現(xiàn)在的某劇十幾條街,況且它還是13年前的??!
3、劇情

沒有劇情的特效都是沒有靈魂的,霹靂顯然已經建立了它的宇宙觀,一脈相承到了《霹靂劍蹤》,無論是劍邪人邪的宿命糾葛,北域五兄弟的拳拳野心,還是北辰元凰的復興大業(yè),亦或異度魔界等等,其實有些劇情線索已經埋在前幾部,可謂是深謀遠慮,經得住推敲,至少可以自圓其說,不會因為帶資進組臨時改劇本(除了大火、編劇外出等特殊原因)顯得突兀,其中《金光布袋戲》的斗智更會讓你覺得自己智商跟不上,而不會覺得被侮辱。
4、人設
拿《霹靂劍蹤》來說,它的人設是圓滿的,非樣板的,臺柱子們也有黑歷史,身負無辜人的性命,比如平手帝葉小釵,反派也不都是窮兇極惡的,鄧九五的癡情、東方鼎立的義氣、蘭漪章袤君的忠心以及后幾部的反派,異度魔界夜店天團等等,只不過是立場不同,他們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也有自己想守護的東西,也一度因此,布袋戲被批為三觀不正,但是這樣的角色才是有血有肉,才是真實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5、配樂
我真的是愛死霹靂的配樂了,無論是浩旭的磅礴大氣,還是阿輪姐驚艷的佛曲改編,亦或者孫敬凡的異域風情等等,中西結合,嗩吶配薩克斯,比如《日出峨眉》,聽的人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以后誰還要說中國沒有輕音樂的,直接甩他臉上。

可以說,從《霹靂劍蹤》開始,又燃起了我的中二魂,并逐步將熱情散發(fā)到其它國漫上,而近些年國漫的發(fā)展確實給力,《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全職高手》等等,雖美中不足,但是看到了同樣的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
有人說布袋戲不是動漫,那又如何,它至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純粹的屬于咱們文化特色的精髓,再也不覺得偶面目可憎了,反而覺得活起來一樣,像是有血肉的真人,明明是一個表情,卻看出角色的萬種心緒,看到了“演技”,這才是真正的注入靈魂;再也不覺得閩南語難聽了,你能接受美劇,為什么不能接受閩南語,至少后者有共同性,聽久了閩南念白,更覺得韻味十足,現(xiàn)在也基本到了不看字幕知道說什么的地步;再也不覺得時間長了,你要真是樂在其中,這輩子都不愁劇荒,真正的“家祭無忘告乃翁”系列;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喜歡的愛豆出緋聞、吸毒、出軌了......如此良劇,夫復何求?

我現(xiàn)在只擔心何時才能追上新劇,沒辦法,強迫癥,我卡在了《霹靂奇象》,你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