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田寮中學投標入圍


一段關于童年的的記憶
遠遠的地方,我能看到我的學校,他就在那片梯田之上
除了房子,我還能看到那面紅旗
我牽著小伙伴
上學時,沿著坡地,望著學校,一步一步往上爬;
放學后,沿著坡地,望著城市,一步一步往下走...

項目簡介
光明區(qū)位于深圳北側“自然山脈軸線”及廣深港發(fā)展中軸
主要地貌為低山,丘陵,臺地和平原,背山面海,崗巒起伏,區(qū)內水域廣闊,青山環(huán)繞。
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擁有深圳市最大的可連片開發(fā)區(qū)域,綠地覆蓋率占土地總面積的53%

▼項目位于深圳光明區(qū)玉塘街道田寮社區(qū),設計擬建一所36班的完全初中

▼用地西側為通興路,北側為根年一路,東側為年田路,南側為光僑路。用地四周靠近道路,區(qū)域內交通發(fā)達,現(xiàn)狀交通便捷

▼項目用地西側為田寮第七工業(yè)園,北側為郎晴利工業(yè)園,南側為工業(yè)園

本項目辦學規(guī)模規(guī)劃為36個班,提供1800個初中學位(項目建議書指出實際人數2100人);
學校主要建設內容包教學用房,停車設施及設備用房,室外及配套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等。
方案演變
一直以來,固定的講授關系,功能組成等“規(guī)范”要求,使學校設計趨向一種程式化,千人一面的布局,讓校園缺乏空間想象
學校的常見形式:

設計在試圖不突破規(guī)范和基本功能組成的情況下,尋求一種不同的組織模式...
秩序與混沌的并存:

在秩序與混沌之間,我們構建了一個大板。板上,又是另一種狀態(tài)。
它疏落、開闊,他可以奔跑、可以游戲、可以極目遠眺、可以落日長斜...

▼設計師將學校分為教學區(qū),公共區(qū),行政區(qū),宿舍區(qū)置入功能體塊,將運動場沿城市主干道布置,隔離噪音

▼將各功能區(qū)圍合成庭院空間,使各空間既保證良好的視線和采光通風條件,又產生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

▼建筑屋頂以層層疊退的設計手法處理,三個圍合院落空間疊合形成起起落落猶如梯田一般的第五立面,增加活動趣味

▼將建筑各層圍合空間設計大量的架空層空間,避免各界面形成圍堵感,操場抬高地面一層,與庭院形成開放聯(lián)系的空間為孩子們提供可以探索學習的趣味平臺

▼在校園內以“書山有路”的理念引入一條活力步道,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將不同高度的屋頂活動空間串聯(lián)起來

▼通過建筑屋頂生態(tài)綠廊的錯落進退及地面圍合庭院景觀的結合,最終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自然校園空間

效果展示
▼鳥瞰效果

▼入口效果

▼屋頂院落

▼動畫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