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腦波共鳴的方向指引
貓個人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珍貴的番,有著非常美好的氣質。作為動畫入坑的人,感覺自己要把原作納入必修課程了。
但是也確實看到它面臨的爭議,讓貓有些小小的失落和遺憾。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所以大家看到有人留下中差評棄坑而去的時候,也不妨多看看其他人的共鳴點,希望換一個心境去欣賞,能找到腦波的共鳴,找到它的魅力。
首先,個人不主張將這個番的重點放在劇情發(fā)展和主角氣質這兩個方面。
因為從劇情發(fā)展來看,這個作品是個相當?shù)湫偷姆N田文,帶著現(xiàn)代文明和認知穿越到異世界,帶著先進的理念,一點點收獲人氣并創(chuàng)造自己的理想鄉(xiāng),嗯,你們知道貓想說什么;
而主角本人特征很犀利,與其說是喜歡讀書,不如說是喜歡“讀書”這種抽象的行為,與其說愛書,不如說是愛“書”這種抽象的物品,所以如果朝著這個方向去期待劇情容易把問題給帶歪了。
那么這個故事它的珍貴,他的感動,它的美好在哪里呢?
“愛”~
這個詞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觀眾姥爺們看來是個既中二又做作的詞匯。是啊,貓自己也很疑惑,為什么現(xiàn)在一旦把“愛”作為主題就會有那么多的人避開眼神,側過臉去,難道大家都不向往愛嗎?
作為體弱的孩子,瑪茵被家人所關愛著,既擔心這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又期盼這個孩子能有像普通孩子一樣承擔自己的角色、擁有自己的未來,瑪茵擁有這個一個令人沉迷,令人樂不思蜀以至于差點忘卻夢想的溫暖家庭和最好的家人。
作為瑪茵這樣一個靈魂來自現(xiàn)代世界的孩子,她有自己所珍愛的東西,不顧一切都要追求的幸福,難道我們自己不是么?
而同樣的瑪茵把這份熱愛同樣感染著身邊的人,為姐姐多莉帶來了最難忘的洗禮回憶,既為路茲成為旅行商人的夢想擔憂過,也為他架起了希望的橋梁
還有很多細節(jié),比如歐托的妻子珂琳娜詢問瑪茵歐托的工作情況,在擔心是否因為自己的婚姻而壓抑了對方的秉性和夢想。
人們可以質疑瑪茵的動機,瑪茵自己也在彷徨著,如果大家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那個瑪茵會是什么樣子。
但是些細小的人際和故事,不也恰恰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間給予著大家愛,也在不知不覺間被人們愛著。這一切所帶來的那些細微的幸福難道不純粹嗎?難道不美好嗎?不令人憧憬嗎?
另一個方面是“帶著執(zhí)著與勇氣不斷成長”~
好吧又是一個相當中二的東西 XD
還是那句反問,難道現(xiàn)在的大家真的不希望自己能執(zhí)著的追尋自己的夢想,不希望勇敢的去挑戰(zhàn)這個世界艱險,不希望通過自己的成長沖破這個世界中束縛自己的不公?
瑪茵身在一個生活拮據(jù)的家庭環(huán)境,即便作出了很多妥協(xié),她的夢想對于她太過于奢侈;既有社會的桎梏,又沒有自由的知識,更缺少伙伴。
所以瑪茵不得不努力的讓自己成長,尋找可靠的伙伴,尋求身邊人的理解,不斷學會和人交涉;在體弱的痛苦中,在被伙伴質疑的彷徨中,立誓在自己毀滅前一定要實現(xiàn)夢想,絕不放棄。
雖然瑪茵喜歡的“書”是抽象的,但是書與知識之間的象征意義依然是有效的?,斠疬@樣一個既無體力,又沒有社會積累的人物,她與這個世界抗爭的武器就是知識,她努力的學習當前這個世界的知識,比其他人都要做得更好,同時也從自己的掌握的現(xiàn)代知識中受益。
或許“知識改變命運”這種子貢向的口號讓大家感覺智商受辱……
但是沒有百度、知乎、谷歌、維基百科這些自由傳播的知識,做簡易洗發(fā)水、燒制粘土板、編織手工也不是誰天生就會的,知識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每時每刻都在默默的幫助著我們,這都要每個人去成長和學習,所以僅有智商是不行的。
這也是貓個人對龍傲天題材不太感冒的原因,YY別人的強大只是一種藥物性的快感,并不會鼓舞自己的自信和勇氣。
貓是看著宮老爺子的動畫長大的人,《風之谷》、《幽靈公主》、《天空之城》、《千與千尋》這些故事灼烙在記憶中,每每翻出來都會讓人忍不住混亂的情緒痛哭一場。
在自己還是孩子的那個時代,愛、勇氣與成長這樣的主題貫穿了每一個孩子的心。
他是貓這樣一個老肥宅珍藏在心底最期望分享給每個人的至寶。
龍傲天的大油大葷吃膩了,個人很希望大家能品一品《愛書》的這份清粥,再精細的咀嚼中,讓那些已經(jīng)麻木的味蕾重新連線,換一種品味方式,會有非常不同的體驗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