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是階級斗爭(國際紅轉載)
“解放學校”
“如果美國正在進行階級戰(zhàn)爭,那么我所在的階級顯然是贏了?!边@是世界第二大富豪、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話,他是保險和投資控股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長。
事實上,階級斗爭正席卷著美國和世界各地。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特征。但億萬富翁巴菲特的虛張聲勢顯然是短視的。階級斗爭既是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現實,也是通往以人類需求而非資本利潤為基礎的社會的道路。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有兩個主要階級——資產階級(所有者)和無產階級(工人)。那些所有者或者說資本家,擁有著銀行、工廠和大公司——換句話說,他們擁有著社會生產能力必不可少的一切。他們的利潤來源于工人的勞動,而工人只有向資產階級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生存。
資本家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增加利潤。利潤是以工人在生產中增加的、超出生產成本(包括工資)的那部分價值為基礎的,因此資本家力圖將勞動力的費用維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另一方面,工人卻需要賺取足夠的金錢來支付食品、衣服、住所、教育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費用。由此可見,工人和資本家的利益是截然對立的,這就是階級斗爭的基礎。
階級斗爭的形式之一是罷工和其他勞工斗爭。在這些斗爭中,工人基于共同的利益而聯合起來,去贏回由他們所生產的一部分剩余價值。
階級斗爭是不間斷的,即使在相對的勞資“和平”時期也是如此。在工人自己生產的財富中,即便工人沒有為提高自己所得的份額而斗爭,資本家仍會努力增加自己的份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資、為公司減稅、給工人階級增稅、削減醫(yī)療保健福利——所有這些都是資產階級發(fā)動階級斗爭來對抗工人階級的方式。
階級斗爭的形式
關于階級利益和在階級斗爭中尋找方法以增進這些利益的意識,稱為階級意識。對工人階級來說,階級意識意味著:理解了整個階級需要聯合起來、團結一致地對抗擁有大公司和銀行的一小撮奸商。
不幸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意識遠高于被壓迫階級。為了使工人階級始終處于分裂的狀態(tài),統(tǒng)治階級宣揚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反同性戀偏見、民族沙文主義和其他分裂性的意識形態(tài)。
因此,反對種族主義的斗爭是工人階級斗爭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美國。種族主義是美國幾個世紀以來的奴隸制的遺產,它分裂了工人階級,使白人、黑人、拉丁裔以及其他移民工人們相互對抗——盡管事實上所有種族的工人都有著共同的階級利益。
反對種族主義的斗爭,就是在資本家的不斷攻擊下、為實現團結而進行的階級斗爭。要在所有種族和民族的工人之間建立團結,反對性別歧視、沙文主義和針對性少數群體的偏見,以便推進階級斗爭。
階級斗爭還有許多其他形式。戰(zhàn)場上,軍官命令士兵為帝國主義戰(zhàn)爭服務,而士兵們予以拒絕,這也是階級斗爭的一種形式。工人們團結起來爭取醫(yī)療保健或捍衛(wèi)社會保障,一樣是階級斗爭。
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人反對資本主義每天都在發(fā)生的壓迫和爭取改良的階級斗爭,有時會發(fā)展成為反對整個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在這些情況下,階級斗爭可能會采取推翻國家的斗爭形式,使工人階級奪取政權。這就是俄國、中國、古巴和其他國家的革命中發(fā)生的事情。
不一定非要如此
資本主義的媒體和教科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一直是階級社會,就像我們現在的社會這樣。但事實并非如此。19 世紀的德國革命家弗里德里?!ざ鞲袼乖凇都彝?、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闡明了,早在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之前,無階級社會就已經存在。在早期的無階級社會中,物質資料匱乏,而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超過了人類以小群體形式維持生存的社會需要時,階級就產生了。
隨著社會變得更有組織性,奴隸社會就在階級分化中誕生了,就像古埃及或古希臘那樣。奴隸社會崩潰后,封建社會出現了,它以農奴制的形式把許多人束縛在土地上。后來,商人和工場主組成的資本家階級推翻了貴族和國王,封建制度便讓位于資本主義。持續(xù)了幾個世紀的、看似永恒的生產方式,也不得不讓位于新的、更有活力的生產方式。
在早期的社會形式中,危機發(fā)生是因為沒有生產出足夠的財富來維持社會的階級組織。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活動繁盛。這里導致危機的原因,是為市場生產的商品太多,以利潤為導向的私有財產制度無法吸收這些商品。
生產出來的東西是人們所需要的,有時甚至是急需的。但商品只能被出售以獲取利潤。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盡管成千上萬的人饑寒交迫,但是能夠給他們飽暖的食品和衣物卻只能腐爛和被丟棄。
越來越多的工人走上街頭,參與反對裁員和戰(zhàn)爭的斗爭,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是向他們表明:始終堅持進行階級斗爭,就能夠讓工人階級走向以人民的需要(即工人的利益)為基礎,而不是以少數億萬富翁和銀行家的利潤為基礎的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