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華的邊緣試探了這么久,任天堂還在顧慮什么?
4月26日,世界上著名的游戲公司任天堂召開了董事會議,對外公布了2018財年和上一季度的財報。

過去的一年里,憑借Switch全球大賣1779萬臺的成績,任天堂終于擺脫了WiiU主機失敗帶來的困局。從2017年4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任天堂全年累計銷售額達到了10556億日元,同比增長210%,而營業(yè)利潤更是比前年暴漲6倍……
總體來講,上一財年是任天堂重獲新生、重新起航的一年。而在國內,任天堂的知名度也隨著Switch的熱賣有了明顯的提升,今年1月任天堂Labo的宣傳片之后,甚至有很多對游戲了解不深的普通人都知道了任天堂的大名。

任天堂的創(chuàng)意“驚動”央視
然而當這些人被任天堂的創(chuàng)意所震撼,想要在網上尋找、購買任天堂的產品之時,卻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并沒有進入國內市場,網上出售的產品全都是水貨,熱門產品的價格要比國外行貨的原價高出不少,買回來還沒有穩(wěn)定的售后服務。
而游戲行業(yè)內的人和資深玩家們也時時在想,同為主機“御三家”的索尼和微軟,2015年就將旗下的游戲主機打入了中國市場,現(xiàn)在都已經2018年了,任天堂究竟還要拖到什么時候才愿意進入中國?
在入華邊緣瘋狂試探
自2014年國內解除了游戲機禁令之后,幾乎每次索尼、微軟和任天堂召開對外發(fā)布會都有媒體問到中國市場的問題。而對任天堂來說,在它的兩個同行進入中國、Switch引發(fā)全球關注之后,這個問題就被提的更加頻繁了。

4月26日召開的董事會議上,就又有人問到了Switch和任天堂的其他業(yè)務進入中國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的是今年6月即將卸任的任天堂第五代社長君島達己,他表示中國市場非常巨大,他相信這里肯定有很多玩家希望體驗任天堂帶來的游戲和樂趣,這也是為什么雖然他們現(xiàn)在沒能進入中國,但一直非常關注和研究這個地區(qū)的原因。
“但如何達成這個景愿,他表示這不是單靠任天堂自己就能完成的,公司還得一步步慢慢來,現(xiàn)在他們正在和外部公司就相關問題進行協(xié)商。雖然他們也想盡快實現(xiàn),但就現(xiàn)階段來說,暫時沒法確定是否能在年內達成該目標?!?/strong>
這是一段無懈可擊的“官話”,有用的信息非常少,而且今年2月君島達己也曾有過類似的發(fā)言。不過任天堂的口風雖然很緊,但是在過去幾年的一系列動作當中,明顯可以看到他們在對進入中國做出一些嘗試和準備。

任天堂第五任社長 君島達己
最近半年多時間瘋狂增長的Switch第一、二方中文游戲數(shù)量相信就不用多談了,這里讓我們回憶一下2016年發(fā)生的那件大事。
2016年,任天堂的第二方經典游戲寶可夢系列推出了新作《精靈寶可夢:日/月》,而且破天荒地加入了官方簡體中文,這是自寶可夢誕生以來的第一次。

回顧《精靈寶可夢》的漢化之路,除了14年國內的寶可夢粉絲在網上發(fā)起了中文請愿行動之外,更早在08年左右,任天堂的中國代理神游公司也曾經想要與《精靈寶可夢》的開發(fā)商Game Freak公司合作,推出官方漢化版的游戲。
但是因為當時國內的游戲市場盜版橫行,擔心推出中文會立刻遭到破解的Game Freak拒絕了合作。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對中國市場態(tài)度謹慎保守的游戲公司,能夠愿意推出中文,想必除了粉絲們的熱情之外,任天堂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從很多事中都可以看出,任天堂一直在中國市場的邊緣瘋狂試探,然而每當大家認為“它要進來了!”的時候,任天堂邁出的那只腳就又縮了回去,讓人大失所望。
改變任天堂的三年赤字
每當人們談起任天堂對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時,總會提到“盜版”、“政策”這些關鍵詞。
誠然,如果沒有“盜版”,那任天堂的中國代理神游公司就不必擔心游戲賣不出去;如果不是因為“政策”,2008年的神游Wii主機也不會因為審批部門變動、官僚之間扯皮而夭折。

這場神游Wii預定活動,最終沒有任何結果
而就在當年市場環(huán)境那么差的情況下,任天堂依然愿意進入中國市場,甚至不惜抹去“Nintendo”的品牌LOGO,掛上“iQue”的牌子。那為什么在中國游戲市場盜版減少、游戲機禁令解除,市場環(huán)境遠超10年前的現(xiàn)在,任天堂反而更加謹慎了呢?
除了市場因素之外,可能更多還是來自任天堂本身。

上面的這張圖是任天堂1999年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統(tǒng)計。其中2011年到2013年這三年,因為新掌機3DS開局不利,新主機WiiU更是銷量暴死,任天堂出現(xiàn)了巨大的營業(yè)赤字。
2014年國內解除游戲機禁令,索尼跟微軟都已經在籌備入華事宜的時候,任天堂才剛剛解決3DS游戲陣容乏力的問題,并開始著手處理WiiU留下的爛攤子。
結果到了2015年局勢開始趨于穩(wěn)定,7月份任天堂第四任社長巖田聰卻突然因病逝世,第五任社長君島達己作為救火隊長火線上任,維穩(wěn)還來不及,就更不要說拓展新的市場了。

在經歷了2011年到2013年的萎靡,2015年高層震蕩之后,任天堂的入華腳步(如果有的話)已經被拖了兩年之久。
到了2016年后,任天堂有精力去看中國市場了,結果PS4和Xbox在國內慘淡的銷量,讓這家曾對中國市場抱有很大期待的主機廠商,開始愈發(fā)小心謹慎。
那三年財報上鮮紅的赤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任天堂:對索尼和微軟來說游戲業(yè)務只是它們的一部分,而對它則是全部。
“年輕”的新社長能否為入華帶來轉機?
這次任天堂的董事會議,除了公布財報之外,還宣布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年近7旬的第五任社長君島達己將在今年6月卸任,第六任社長將由現(xiàn)在的任天堂全球營銷部門主管古川俊太郎接任。

左:古川俊太郎;右:君島達己
這是一個之前國內游戲界幾乎沒有人聽說過的名字,甚至有不少網友看到他的照片時忍不住調侃:任天堂要是沒有合適的社長人選,干脆就找個中分頭、微胖、戴眼鏡的來當吧。

“中分頭、微胖、戴眼鏡”的巖田聰
當然這只是調侃,任天堂作為一家資本豐厚的上市公司,選擇社長時必然經過了深思熟慮,而古川能夠接任社長一職,肯定有能力過人之處。
因為古川是任天堂管理層中少有的“年輕”70后,并且過去沒有被眾人所悉知的突出成績,更沒有任何師承關系,因此不少媒體將古川上位理解為任天堂的“年輕化”戰(zhàn)略。
但在網上所能查到的資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描述:
“其本人助力于同社的游戲機與游戲軟件的銷售,對于任天堂業(yè)績影響很大。古川氏精通新商品的投入時機和決策效果,早年間古川氏曾長期任職于社內財務部門,后經引薦轉入社內規(guī)劃營銷部門,并在2013年之后,長期擬定社內相關產品的銷售與配置計劃,使得任天堂系列產品不斷取得較為矚目的成功。”
注意這段話中的最后一句,2014年任天堂剛剛擺脫連續(xù)三年的營業(yè)赤字,如果說當初古川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那么其成就與資歷就能夠與社長一職相匹配了。

另外在古川的履歷中我們沒有找到游戲開發(fā)的經歷,但是他具備極強的商業(yè)嗅覺和營銷才能,還曾在歐洲任天堂總部駐扎10年之久,海外市場擴展經驗豐富。
也就是說古川俊太郎雖然造型上跟巖田聰很像,但內里卻是君島達己那樣的“商人”,而且這名“商人”跟負責救火維穩(wěn)的君島達己不同,他在任時任天堂已經恢復了元氣,是要求變以謀更大發(fā)展的時候了。
結語
過去的一年里任天堂Switch已經打入了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如果想要尋求更大的突破,擁有巨大市場潛力且主機市場剛剛起步的中國,明顯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而且目前中國的游戲公司正在面臨人口紅利耗盡帶來的市場“寒冬”,就連騰訊都無法避免,如果任天堂表現(xiàn)出入華意愿,那么面對主機市場硬件與軟件的雙重藍海,這些有能力的國內游戲巨頭必然會非常感興趣。
當然,也不能排除任天堂會求穩(wěn),像索尼和微軟一樣尋找擁有國內官方背景合作伙伴的可能,畢竟在中國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遠大于其他因素,合作伙伴有官方背景的話能夠減少很多阻礙。
(via.游戲行業(yè)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