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部手機估價相差1000元?二大方法避免陷入估價套路
大家好,又見面了~
我是每天分享數碼一線資訊和專注二手閑置買賣的換換回收平臺~
現在手機市場每年推出的新手機越來越多,大部分消費者定期都會更換手機,那么買了新手機舊手機該如何處理呢?將手機拿去回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手機回收的第一步往往是估價,覺得價格合適才拿去回收,但是現在市面上的回收平臺良莠不齊,同樣一部手機估價金額可能相差1000元以上,原因就在于少數不良平臺采用高估價低實價的方式,忽悠消費者。

那么如何避免手機回收的時候陷入估價陷阱呢?
1、確定手機配件扣減標準
網友小文最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她最近想在二手回收平臺賣掉自己用了兩年的iPhone11,但沒想到這部iPhone 11在兩個不同的平臺估價相差了1000多元。為何同一部手機在不同平臺的估價相差那么大呢?

原因就在于兩個平臺的手機配件扣減標準不同,少數不良平臺為了謀取非法利益,他們會按照新手機配件扣減標準對舊手機進行扣費,比如后置攝像頭,他們會扣500到600元,而一些靠譜的回收平臺,則會根據二手攝像頭的實際價格扣200到300元。所以我們在選擇二手手機回收平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平臺手機零配件的扣減標準。
2、質檢過程必須透明
線下回收手機的用戶大概有這樣的經歷,店鋪老板一般都會開出一個很高的回收價格,等用戶將手機拿給他們質檢的時候,他們會以手機外觀有磕碰掉漆等理由進行瘋狂壓價,就算你的手機看起來沒什么瑕疵,他會趁你不注意往手機里傾倒不明液體來壓價。

傳統(tǒng)舊手機回收市場的這種壓價行為就是由于手機檢測不透明導致的。像有些專業(yè)的二手回收平臺如換換回收,他們在手機數碼產品質檢過程中推出了可視化檢測方法,手機數碼產品在質檢的過程中會全程錄像,錄制的視頻會上傳至云端供用戶查閱,內部還嵌入了手機的質檢報告。檢測結果公開透明,從根本上杜絕了惡意壓價行為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