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數(shù)?歷史(四)
? ? ? ?三年過去,第四篇了,我才對紫微斗數(shù)的發(fā)展史有了大致了解,可以補上了。
以下總結(jié)來自某位大佬(代號:春總):

?
一.起源
? ? ? ?中華文明的占星學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薩滿教占卜星象,到了后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其實已經(jīng)整理出了比較完備的算法,但是基本失傳了。
? ? ?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陰陽家為代表,高貴的占星開始逐漸世俗化。經(jīng)歷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后,又逆流回歸了貴族化。陰陽家逐漸沒落,并東渡日本,也就是后來的陰陽師團體。
? ? ? ? 道教三秋之亂,唐轉(zhuǎn)衰。此后加強與日本交流,而且五代時發(fā)生了許多大規(guī)模甚至是國家級的盜墓行為,出土了大量占卜竹簡,占星學又重新恢復生機。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在宋代,占星學也落后于日本(陰陽師)。
? ? ? ? 到了元朝,忽必烈攻日(神風梗),中日的文化交流基本斷交。

二.興盛
? ? ? ?按照目前的史料推斷,紫微斗數(shù)真正的興盛是在明代,命名為紫微斗數(shù)也是在明代,明代以前主要以口傳形式,并不流通于世。
? ? ? ?唐?呂洞賓《道藏經(jīng)》,目前沒有足夠的史料和考古證據(jù)支撐,尚屬于神話傳說。
? ? ? ?宋?陳摶《紫微斗數(shù)全書》,是公認最權(quán)威的紫微著作?!吨T星問答論》、《太微賦》、《增補太微賦》、《骨髓賦》、《形髓賦》等等都是《全書》中的經(jīng)典之作。相比之下《紫微斗數(shù)全集》還是咖位不夠。
? ? ? ?史料記載,《全書》第一次面世是在1550年,你們熟悉的嘉靖年間(大明王朝1566之前十幾年),可以說是帶動了道學風氣。就像《滴天髓》可能托名京圖一樣,《全書》很有可能是明人托名陳希夷所作。
? ? ? 《全書》本無派別,把它和《術(shù)天機》(《續(xù)道藏》中的三卷,也就是十八飛星)分列南北派,是沒有歷史依據(jù)的。
? ? ? ? ?此后又出了羅洪先(明)和青城道士(清)兩位大佬。

??
?三.復蘇
??? ? 清末的發(fā)現(xiàn)甲骨文(1500+),整理出來不少《連山易》(86卷,可能重復)《歸藏易》(92卷)內(nèi)容,大約四分之一被日本買走,余下經(jīng)歷百年動蕩基本丟失。
? ? ? ?直到1976年后,全國成立的紫微門派大約有680家,大多數(shù)是與風水的運用相結(jié)合。如:巒頭派,理氣派,形法派,翻卦派,玄空大卦派,九星飛泊派,陽宅三要派,廿十四山派,金鎖玉關(guān)派……也有就叫五行派、八卦派、奇門派、星宿派的…大多就是打醬油的,湊個熱鬧。
? ? ? ?近年考古的發(fā)現(xiàn),帶來了新的占星熱潮。(如:1993年,秦代墓出土的《歸藏易?鄭母經(jīng)》)。1996年,新加波成立了易學會,把紫微斗數(shù)獨立出來;2000年,又提出“阻東進西”的方針,對東邊日本學者排斥、阻擋,又適當進行簡化改進。日本沿用的是古代的64階算法,非常繁瑣:1算元氣(舌苔、面相),2算兩儀之象,3算天地人三才,4算四象兇煞,5算五行吉兇,6算六合深淺,7算七星強弱,8算八卦方位…只取5和8就好了,五行和方位是不能舍棄的。

??
四.派別
? ? ?由于近代的歷史原因,當前紫微斗數(shù)的門派發(fā)展要從港澳臺說起?。
? ? ?灣灣誕生了最強大佬——周清河,旁人聽課的筆記——《四化筆記》和《飛星筆記》,直接造就了兩個以宮干飛化為核心的大派:四化派和飛星派。
? ? ?而傳統(tǒng)的地支星曜及其組合架構(gòu),被歸類為三合派,與二者并列,這位周大佬的實力可見一斑。
? ? ?此后,阿部泰山(透派)和鮑黎明等人陸續(xù)帶了東洋斗數(shù)的成果。
? ? ? 中州派、閔派和北派的分類法則來自炒作專家王亭之。目前并沒有找到任何中州派的史料,宋代史料也沒有找到吳景鸞的記載,王先生大概自封中州派創(chuàng)始人更合適。閔派倒是發(fā)展的很強。

? ? ? 之后更新會以四化派為主,順便夾帶點三合派私貨(春總絕技不可外傳,踢出群聊警告)。三合的星曜是實像,四化的交易象有時虛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