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片與演員

在爛片里尋找欣賞點是件頗為困難的事情,你會被迫審視電影背后的東西:導演在想什么,有什么外在的不可抗拒因素扭曲了影片本身,說不通的轉(zhuǎn)場,匪夷所思的深情,缺乏鋪墊的喜怒哀樂,全片蜜汁自信的氛圍感,以及,鄭重其事地要拍續(xù)集。
嘗試去理解導演,他可能身不由己:要去取悅投資方,催眠自己拍出狗屎,同時親自去烘培狗屎的外觀,色澤,好欺騙電影素養(yǎng)薄弱的觀眾。或者有些導演都無法區(qū)分什么是狗屎,什么不是。滿腔虛榮心和野心,最后都體現(xiàn)在了影片中角色浮夸的表達。
爛片中的演員承擔的責任。
塑造極高的顏值。帥哥美女,讓觀眾有欣賞的落腳點,當他們癡迷于角色的顏值,就不會對劇本太過苛責。
變得深情。既然劇本不知道在表達什么,那就用投入的深情來迷惑自己,擾亂觀眾。
理智地陷入瘋狂。瘋了,又沒完全瘋。劇本說這個角色瘋了,但演員說服不了自己,還得演啊,那就浮夸,不想哭泣地流淚,局促地大笑,抽風地深思。
以前自己會對浮夸的演員不屑一顧,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不一定是他們的問題。其他角色都很投入,他浮夸,那是演技糟糕;但在一個爛片里,所有演員都很浮夸,那就不一定是他的問題了。
腦補一些青春劇的場景,“我真的很愛你啊!”男主邊說邊失去理智,發(fā)瘋是他表達愛的唯一方式。此舉培養(yǎng)出一批善用暴力威脅的渣男,同樣也嚇壞了感情中的另一方。
如果一個演員足夠聰明,他會拒絕糟糕的劇本,因為這會將他推入一個尷尬自愚的境地。蠢戲演的多了,對情感的把握會從敏感變?yōu)檫t鈍。當然,為了謀生出演爛劇無可厚非,但長久陷入這種泥潭,只能說是沉淪。
植入自己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偉大的演員,即使在爛片里,也能保持出眾。出淤泥而不染,好的劇本加這種特色,如虎添翼;差的劇本加這種特色,艱難救場。當然,不可能救回來。類似的情況還有出色的配樂,糟糕的劇本;出色的配演,糟糕的主演。
暴力,血腥,性?;蛟S是社會壓抑所造成的必然情況,這三部分只要搬上大銀幕,就能吸引很多觀眾目光。雖然筆者想說,血腥也有血腥的美,av對性的刻畫更是糟糕透頂。
拍爛片本身就是件難以說服自己的事,因為難以說服,行為就會變得不正常。馬戲團的小丑是盡職盡責,爛片中的角色,是真正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