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羅馬形象

古代中國的羅馬形象大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gè)方面↓
(一)西方大國形象
《魏略》:有小城邑合四百余,東西南北數(shù)千里,置諸小王甚多,乃蔥嶺以西之最大國家。
《后漢書》:地方數(shù)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shù)十。
《抱樸子》:地方三萬里,最大國也。
《舊唐書·西戎傳》:拂菻國,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東南與波斯接,地方萬余里,列城四百,邑居連屬。
《新唐書·西域傳》:? 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國。去京師四萬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薩部,西瀕海,有遲散城,東南接波斯。地方萬里,城四百,勝兵百萬,常與大食相御……貞觀十七年,王波多力遣使獻(xiàn)赤玻璃、綠金精,下詔答賚。大食稍強(qiáng),遣大將軍摩拽伐之,拂菻約和,遂臣屬。
(二)富麗多寶形象
《后漢紀(jì)》:谷食常賤,國用富饒,石為城郭,周圜百余里。
《外國傳》:外國稱天下有三眾:中國為人眾,大秦為寶眾,月氏為馬眾。
《晉書》:城中屋宇皆以珊瑚為攪柄,琉璃為墻壁,水精為柱礎(chǔ)。
《魏略·西戎傳》:大秦多金、銀、銅、鐵、鉛、錫、神龜、白馬、朱髦、駭雞犀、瑇瑁、玄熊、赤螭、辟毒鼠、大貝、車渠、瑪瑙、南金、翠爵、羽翮、象牙、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琥珀、珊瑚、赤白黑綠黃青紺縹紅紫十種流離、璆琳、瑯玕、水精、玫瑰、雄黃、雌黃、碧、五色玉、黃白黑綠紫紅絳紺金黃縹留黃十種氍毹、五色毾、五色九色首下毾、金縷繡、雜色綾、金涂布、緋持布、發(fā)陸布、緋持渠布、火浣布、阿羅得布、巴則布、度代布、溫宿布、五色桃布、絳地金織帳、五色斗帳。
(三)清明安樂形象
《后漢紀(jì)》:王無常人,國中有災(zāi)異,風(fēng)不時(shí)節(jié),輒放去之,而更求賢人以為王,放者終無怨。
《后漢書》:其地人庶連屬,終無盜賊寇警,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
《三秦記》:讓賢而治。
《抱樸子》:人士煒燁,角巾塞路,以道使人,人以義觀,有道之士比肩而立,大有上古遺風(fēng);
此國不畜奴婢,雖國王夫婦,猶躬耕籍田,親自居桑織經(jīng);
此國不用刑罰,人民溫睦,皆多壽考;
此國乃大道所出,國人談虛說妙,唇理絕殊,非中國之人可比。
(四)比較正面的人類形象
《后漢紀(jì)》:皆粗長大,平正若中國人,故云外國之大秦,而其國中常自言是中國一別。
《后漢書》:其人長大、平正,有類中國。率真質(zhì)樸,市無二價(jià)。能變化吐火,自肢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shù)乃至千。
《三秦記》:士人賢直,男女皆長一丈,端正。
《太清金液神丹經(jīng)》:大秦人白易長大,出一丈者,形儀嚴(yán)整,舉以禮度,止則澄靜,言氣凌云,交游蔚挺。
《金樓子》:大秦國人長十丈,小秦國人長八尺,一足國人長九寸。
《北堂書鈔》:昆侖之東十萬里有大秦之國,人長三十丈,壽萬八千歲,不知禾稼,但食沙石。
(五)近乎仙界的神異形象
《史記》: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自條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后漢書》:其國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處,幾于日所入也。
《魏略》: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國、堅(jiān)沙國、屬繇國、月氏國,四國西有黑水,所傳聞西之極矣。
《博物志》:乃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
《異物志》:大秦國有一種羔羊,自然生于土中,臍帶連著大地,擊物驚之,乃驚鳴,臍遂絕,則逐水草為群。
《無上秘要》:有藥名“大秦玄堅(jiān)”,能使上飛輕舉,超體霄真,此乃天仙之所服,飛神之所研,非陸游之所聞,山客之所見。
《拾遺記》:此國有壽木之林,一樹千尋,日月為之隱蔽,若經(jīng)憩此木下,皆不死不病?;蛴蟹汉T缴絹頃鋰?,歸懷其葉者,則終身不老。
(六)眾香薈萃的芬芳形象
《后漢書》:物產(chǎn)豐饒,萬物皆備,所出外國諸珍異中有蘇合一品,乃會合諸香而成。
《魏略》:一微木、二蘇合、狄提、迷迷、兜納、白附子、薫陸、郁金、蕓膠、熏草木十二種香。
《海內(nèi)十洲記》:西海聚窟洲中有反魂樹,花葉奇香,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以微火煎成黑餳狀,香氣可聞數(shù)百里,能使死者復(fù)活。漢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長安城內(nèi)疾疫流行,病者數(shù)百,死者大半,武帝乃以此香燒之于城內(nèi),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xì)馊虏幌谑切牌錇樯裎镆病?/strong>
葛洪(晉):其人每當(dāng)炊事,皆然熏陸術(shù)為焦,香芳郁積,國無穢臭。


古代中國的羅馬形象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