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無為卻能無所不為的智慧,很多人都無法真正理解----轉(zhuǎn)載
大家好!我是龍哥,今天接著跟大家聊一下《道德經(jīng)》。?
我上個視頻跟大家聊了一下老子的生平,以及道是什么?道的作用方式是什么?感興趣的話可以翻看一下我上個視頻。?
《道德經(jīng)》分為《道篇》和《德篇》,《道篇》講的是宇宙觀,自然觀,《德篇》講的就是社會觀,人生觀,方法論。我們?nèi)松降滓趺窗凑盏纴硇惺履兀? 要回答這個問題呀,我們還得追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凑盏纴硇惺履兀咳绻覀儾话凑盏纴硇惺聲惺裁礃拥慕Y(jié)果呢? 老子他的身份是周王室的御史,是個史官,他掌管著當時所有歷史典籍檔案。老子是透過歷史的觀察,以及當時周圍的歷史環(huán)境,是個禮崩樂壞,諸侯之間戰(zhàn)亂紛爭不斷的年代,繼而他心里面是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他寫下《道德經(jīng)》,就是為了告誡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應該按大道來治理國家,而不能肆意妄為。而道它的作用方式是通過弱化來表現(xiàn)的,也就是無為。 很多人覺得對無為存在誤解,覺得老子的無為是消極的處世觀,就是什么都不做。但是實際上,老子的無為,最后要達到的目的是無所不為,他的不爭,是要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點非常反直覺。如果是什么都不做,又怎么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天下莫能爭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為?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老子關于無是怎么看的?老子在第十一章無之為用中說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思是古代的車輪有三十根輻穿在車頭,中間必須留出空處,才能裝上車軸,使車輪有轉(zhuǎn)動的作用。
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間必須留出空處,器皿才能發(fā)揮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所以無并不是沒有用的,無有它存在的作用。
無就像是我們國畫中的留白。懂我們國畫的都知道,留白并不是沒有用的,留白有些時候甚至占了整幅畫很大的一部分,但是正是因為留白,讓畫面更有意境,主題更加的突出。越是厲害的高手,越是懂得留白。?
喬布斯就是那種參透無的高手。開始的時候大家用的智能手機都是用實體按鍵的。喬教主,推出Iphone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只留下一個home鍵,實體按鍵被干掉了。這就像是奧卡姆剃刀,一切多余的都應該被砍掉,只留下最有用,最核心的部分。最終是無成就了有呀。 無又像是拳手出拳前的收拳。如果你的拳頭一直都是出的狀態(tài),你又怎么能用最大的力度打出去呢?所以無是一種蓄勢待發(fā)。有了無,有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說,也是用無來定義的,正是因為你沒有干其他的事,留下精力只干一件事情,才定義了你是個什么樣的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什么都干,結(jié)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精。
人家也就無法知道你是個什么樣的人。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代價,就是不去做其他的事情。無代表了一種極度的專注。就跟《陰符經(jīng)》里面講的絕利一源是一個道理。沒有看我《陰符經(jīng)》那一期的可以翻回去看看。 說到這里,不知道大家理解了無為到底為啥能無不為了沒有呀?這里其實也回答了《道德經(jīng)》中的無為是躺平不作為的意思嗎?
我認為不是呀。無為它是一種更高等級的為,是需要修煉的,是要成為大師,你才能知道該在什么地方留白。無為容易嗎?太難了。要在不該為的地方,能克制住。但是人心是非常容易躁動的。不信,你試試原地打坐1分鐘,嘗試不去想別的事情,過不久你的各種妄念就來了。希望大家也能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部作品來打磨,用無來塑造自己的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爭?
我們再來說一下不爭。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我只想問一句,憑什么?大家都那么努力了,爭破頭了才能得到的東西,憑什么你不爭就能什么都有,其他人也不能跟你爭了??赐辍兜赖陆?jīng)》之后,我才明白了,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原因是我要當你爸爸。這里開個玩笑,意思是說你要成為領導者。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它居于百川之下,所以才能成為千百河谷的統(tǒng)帥。因此“圣人”要領導人民,必須心口一致地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成為人民的表率,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厭棄。因為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就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如果一個團隊的領導者與下面的人爭利益,這個團隊還能走得長遠嗎?有句話說,財散人聚。懂得分利益的領導才能聚攏人心。劉強東表示自己多年只領1塊錢的年薪,馬云說他從來不領工資,領的工資都交給了老婆,他自己從來不管錢。但是他們實際的財富都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他們會與員工爭利嗎?不,反而他們會給員工最好的福利。馬云在杭州還請了萬科和碧桂園用最好的標準打造一批的員工房,這些住房的價格幾乎是市面價格的60%。另外還有30萬的無息貸款。聽完之后我都想跑去他們的前臺問,還招人嗎?所以每年阿里去學校校招,都是排滿長隊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作為領導者就該像是水一樣,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其爭長短,愿意處在眾人不愿在的低洼之地,這種德行與道最為接近。不爭,才能受人愛戴,不爭,才有人可以用。最終才能成為最大的贏家??炊瞬粻?,就能理解我們國家為什么在國際上對于貧窮落后的國家每年進行大量的援助。很多人覺得酸得不行,覺得拿這些錢給自己的國家搞建設多好呀。這是因為,我們要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不與這些國家爭,才會為我們在國際上贏得更廣泛的支持,最后才能夠大爭于天下。
不爭之爭才是我們中國人的大智慧呀。 道還有哪些特性呢?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經(jīng),道論最核心的一句話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告訴我們事物是物極必反的。這反應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一旦你到了頂峰,接下來面對的就是衰落。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功遂身退。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范蠡。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yè),又被封為上將軍。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jīng)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后定居于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后世尊之為商圣。他還寫了本書《范子計然》,有機會我會專門做一期關于這本書的視頻。?
我們接著來看老子還有什么人生的建議。老子接著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有三樣寶貝,我永遠捏在手里,從來不放松:第一是慈,第二是儉,第三就是不敢為天下先。 這里的慈,很多人會把它理解為慈悲、仁慈。但是這樣的話就跟老子后面的一句“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钡囊馑际菍Σ簧系摹D愦蛘痰臅r候?qū)橙藨延腥蚀戎脑趺淳湍苋倭四??所以這里的慈,指的其實是對團隊成員的一種慈愛。領導者對團隊的成員要像目前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有慈愛之心。這樣打起仗來,團隊成員才能像保衛(wèi)父母那樣拼死相搏,發(fā)揮最大的戰(zhàn)斗力。這樣就能解釋為什么老子說:慈故能勇。保衛(wèi)自己的家人能不勇敢嗎??
今天我們很多人聽到儉會把它理解為節(jié)儉,艱苦樸素。其實不對。儉字的古意是說,吃飽穿暖以后,多了一點都不要。動物就是這樣的。你看過哪只猴子吃飽喝足之后,會找條金鏈子戴戴。只有我們?nèi)藭柵家?。老子又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說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顏色,容易使人眼花繚亂;紛繁嘈雜的音調(diào),容易使人耳朵受到傷害;香馥芬芳、濃郁可口的食物,容易敗壞人的口味;放馬飛馳醉心狩獵,容易使人心情放蕩發(fā)狂;稀奇珍貴的貨物,容易使人失去操守,犯下偷竊的行為。
因此,圣人只求三餐溫飽,不追逐聲色犬馬的外在誘惑。所以應該拋去外物的引誘來確保安足純樸的生活。 超過我們?nèi)苏I硇枰挠?,會損壞我們的身體,甚至會讓我們做錯事。在老子看來沒有什么是比我們自己的身體還重要的,管好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去管天下。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卑烟煜驴吹煤妥约旱纳眢w一樣寶貴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擔交付于他;愛天下和愛自己的身體一樣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責任托付于他。儉也是老子的養(yǎng)生之道。道教也是極為重視養(yǎng)生的。?
不敢為天下先,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反其道而行之,把它改為敢為天下先。當然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鼓勵創(chuàng)新,鼓勵冒險的年代。但是我們往往看到很多的勇敢的人,不是成為了先驅(qū),而是成為了先烈。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并不適合創(chuàng)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反而是別人做得好,我們能很快把他學習復制過來,要敢為天下后,這不也挺好。 以上是我看《道德經(jīng)》自己感悟到的一些心得體會。不過《道德經(jīng)》所蘊藏的智慧肯定遠不止我上面所表達的這些,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也聊一下自己的看法。喜歡龍哥的視頻,別忘了點贊、轉(zhuǎn)發(fā)、評論,龍哥陪你一起學習經(jīng)典,開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