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SUV - BMW X540i

作者:咖加用戶-Chris Walker
我開過的寶馬并不多,細數(shù)下來也就320Li、530Li兩種套裝、X330運動套裝還有就是今天要說的X5。

如果要說這幾輛車按照運動感排個序,X5肯定排在第一位,我說的運動感并不是指這輛車本身的操控性和駕駛感,而是你能明確感覺到造車的人在很努力地給你傳達“運動”的氛圍。如果我現(xiàn)在說的車是新款三系,那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X5來說,事情就沒那么簡單了。

為什么“運動”對于X5來說不是好事我們放到最后再說,X5作為這個級別SUV的先行者之一,新款X5各方面表現(xiàn)如何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那么下面我就先不帶感情地簡單地評述一下吧。
乘坐空間/座椅

前排座椅總體表現(xiàn)不錯,問題也都是一些小問題。首先是基礎坐姿偏高,當然這個問題是幾乎所有SUV都存在的問題,但是X5作為一個強調運動性的SUV,要求座椅更低一些我覺得也不過分。其次是腿托的問題,手動調節(jié),直接前后滑動,導致在腿托和坐墊本體中間會有一段空隙(圖中就很明顯)。雖然腿托本身對于大腿的支撐很好,但是作為一款售價近百萬的豪華SUV,采用和三系一樣的解決方案我認為是不應該的。另外靠背側向支撐很好,但是腰部支撐有一點點多(這點因人而異),肩部支撐稍顯不足。最后要額外表揚一下前排座椅的頭枕,在使用低坐姿時承托非常到位,位置也非常合適。

X5的后排表現(xiàn)比X3好不到哪里去,肉眼可見的問題就有兩個:坐墊表面過于平坦和靠背角度過于直立。坐進去以后會發(fā)現(xiàn)坐墊稍微有點短,但是還沒短到會明顯影響乘坐感受的程度。另外靠背在背部中心位置的材質很軟,主觀感覺有些缺乏支撐。車開起來之后會發(fā)現(xiàn)后排兩個主座的側向支撐根本不存在,必須要依靠門板和中央扶手才能有比較安定的乘坐感。

但是中央扶手看起來非常單薄,而且高度偏低。加上后排并沒有靠背角度調節(jié)功能,所以最舒服的坐姿就是身體倚在車門上,身體向前弓。好在車門上扶手的位置非常好而且材質很軟,短途乘坐的話不會覺得有什么不適。

腿部空間還不錯,對得起這個尺寸,而且有地方放腳,當然,以SUV的標準來說是這樣。
內飾/人機交互

新一代X5的內飾看起來和上一代設計語言差別不大,但是依舊是做了不少優(yōu)化設計的,雖然結果一般但是還是能大概了解設計師的思路。

由于多媒體變得愈加復雜,相比于現(xiàn)款5系,空調面板和多媒體控制區(qū)域在中控上互換了位置,現(xiàn)在空調的控制和顯示直接集成在出風口旁邊,美中不足是顯示空調狀態(tài)的屏幕還是略小。多媒體控制面板的基礎開關和音量操作交給了方向盤,更復雜的操作則交給了中央顯示屏。和之前老款設計語言相比,新的設計語言更有利于對中控屏幕的觸控操作,也導致中控屏幕位置略微下降,稍微犧牲了易讀性,但總體來看,對于更喜歡觸控操作的駕駛員來說利大于弊。

重點要批評的是寶馬新款液晶儀表,轉速表顯示角度(從0刻到表底指針相對于表盤中心轉過的角度)明顯減小,刻度之間距離縮短,指針變短,和表底顏色幾乎不存在對比,很難定位。這一切犧牲就是為了給中間留出一塊區(qū)域顯示各種信息。我當然明白這是經過很多次論證最后得出的最佳方案,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如果買一輛寶馬,那我一定需要一個清晰易讀的轉速表和一臺聽話的變速箱。所以對于寶馬新款液晶儀表我個人持否定態(tài)度。



運動、舒適、ECO Pro三種模式下的顯示方案僅僅是配色的改變而已,相同的是這三種方案下指針和表底的顏色對比度都極低,加上短指針,要快速精確讀表變得非常困難。

真不是我挑刺……這表真不行。

中控屏幕顯示效果不錯,觸摸和旋鈕都能完成幾乎所有操作。

視野不錯,儀表和日常駕駛視線之間的夾角并不大,在SUV范疇內算是比較好的表現(xiàn)。

被宣傳為賣點的“水晶電子檔桿”有功有過,好處在于握感更飽滿,并且由于設計的原因,Shift Lock按鈕按下時不會再有老款電子檔桿塑料件割手的情況發(fā)生。但是缺點也隨之產生,P擋按鈕的位置不方便按壓,并且比較容易在擋桿上留指紋。
駕駛感受

我討厭開SUV,不正經的SUV(CX-4、CHR這樣的)除外。如果有一天我跟你說哪輛SUV開起來挺好的,那說明這個SUV絕對是達到同價位轎車中上游水準的表現(xiàn)。所以一般在評價SUV的時候我都會降低一個標準,空間、舒適、操控,拿去跟轎車比真的都是欺負人。但是X5的駕駛感受,總得來說在我開過所有SUV中算是比較好的了。

先說發(fā)動機,250千瓦,直列六缸增壓,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要5.5秒。首先我認為這個動力對于X5來說是嚴重過剩的,全力加速時給人帶來的眩暈感和不適感遠大于同樣動力水平的轎車,并且過高的坐姿會嚴重影響駕駛者的駕駛信心。變速箱調教維持了寶馬一貫的優(yōu)秀水準,只是在前三個擋切換時略顯拖沓,而且換擋速度不快。從三擋往上的擋位切換會更快同時達到非常平順的水平。

此外,在每一次高轉速換擋時(大約高于5000轉)都可以聽到排氣里人為做出的響聲,不知道應該叫做回火還是放炮,總之有那么一下就是了。但是與其強大動力不匹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根本看不清的轉速表之外,還有反應并不算快的手動模式換擋響應。無論是用換擋撥片還是電子檔桿,換擋的響應都不及普通三系在Sport Plus模式下的反應,我個人覺得這樣是不應該的,畢竟這車賣80多萬,還如此強調運動。

下面簡單說一下傳動系統(tǒng)、懸掛系統(tǒng)、輪胎和剎車系統(tǒng)。
傳動系統(tǒng)很優(yōu)秀,當天氣溫在零度左右,而且試駕時下起了大雪,地上都是融化的雪水。但是經過幾次全油門試探,這套原廠傳動系統(tǒng)非常穩(wěn)定,并且極少有打滑的情況出現(xiàn),就連TCS介入都比530Li上要少得多??傮w而言,這套四驅系統(tǒng)我認為完全可以承受住這250千瓦的動力,而且在絕大多數(shù)鋪裝路面上都不會有牽引力方面的問題。

懸掛系統(tǒng)給好評,對于小震動的處理比較好,對于路面凹陷的吸收很徹底,但是在路面凸起情況下的處理感覺有些缺乏吸收和緩解。大震動也不錯,雖然對于震動的減緩比較差,但是對于能量吸收很徹底。這也就杜絕了之前在路虎攬勝星脈和大眾途銳上那種“拉不住”的感覺,類似情況在X5上根本不存在。但這也是常規(guī)操作,畢竟X5是目前我試過這個尺寸SUV里唯一一臺不用空氣懸架的車型,彈簧避震便宜又好用,真是不明白搞空氣避震到底是為了啥。

然后說剎車和輪胎,剎車中評但是輪胎差評。剎車好在制動力很強,而且緊急制動時車身非常穩(wěn)定,說明基礎的前后軸剎車力匹配做的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剎車踏板表現(xiàn)不好,首先剎車踏板的邏輯是根據(jù)你踩下踏板的深度去給剎車力的大小,這一點都不運動;其次是在臨近剎停,大約30公里時速時剎車踏板反饋力會突然減小,與此同時,即使剎車踏板位置沒有變化,剎車力也會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增加。這就導致了低速剎車時踩踏板的力度不好掌握,也不容易把車平順地停下來。
輪胎差評可能算得上是寶馬家的慣例了,輪胎在80公里每小時左右就會開始制造巨大的胎噪,后排尤其明顯。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即使時速在100公里左右時發(fā)動機噪聲和風噪都不明顯,所以X5的胎噪對于NVH的打擊幾乎是災難性的,直接就從“很好”降級到了“還行”。我懷疑正是這套防爆輪胎導致前面提到在處理低速小震動上坎時的瑕疵,如果能換一套正常的輪胎,我認為X5在舒適和噪音的處理上會更加優(yōu)秀。

最后說一下操控,一方面是因為路滑,一方面是因為我對于開SUV實在是沒什么興趣,并且我一直比較害怕激烈駕駛SUV,被甩來甩去的很難受。從主觀角度講,X5對于方向輸入的響應非??欤⊿UV標準),遠快過途銳和攬勝星脈,并且比自家的寶馬530Li運動套裝也要好得多。日常駕駛變道反應很快,轉向輸入都能反映到車身姿態(tài)上,總而言之X5可能是這個級別SUV當中開起來最凌厲的一輛了。
討你歡心的小玩意

除了水晶大棒子換擋桿之外,X5上的“賣點”也很多。(注意看指紋)

低配星空頂,應該是個選裝件,在晚上效果真的挺不錯的,之前試五系運動套裝的時候在地庫里見識過。

前燈,在日間看起來晶瑩剔透。

尾部設計也年輕了很多,示寬燈在夜間亮起來也非常好看,整體燈光之類的玩意確實比途銳和星脈看起來都更加炫酷。

頂配車型配有藍色M運動卡鉗,看起來蠻唬人的,如果沒猜錯的話是四活塞,圖中是海外版本的M套件。

HUD顯示效果不錯,還是彩色的,就是形式略顯單一,不過本身信息量已經足夠大了。

還有就是寶馬“越野車”,這玩意本身就自帶光環(huán)。

坐的很高,看的也很遠,所謂“高人一等”也就是這種感覺了吧。

尾門還是分兩部分打開的,這就更高級了。
槽點
除了前面說的迷之儀表設計和防爆輪胎之外,槽點主要還是集中在日常使用上。

駕駛輔助系統(tǒng)存在感太強,尤其是車道保持,有時候在環(huán)路上遇到一堆龜速行駛的車擠在一起,來回變道根本來不及也沒心思打轉向燈。于是在這種情況下X5就不是試圖提醒你回到車道上,而是強迫你,突破車道保持的限制感覺跟車掰手腕差不多。我本來以為新凱美瑞上的車道保持已經夠暴力了,如果你強行變道這車開不動了,但是X5和前者相比,就像要把強行變道的你翻在馬路中間。不過各位還是盡量不要不打燈就變道,這種行為終究是不道德而且不符合行駛規(guī)范的,但是試想一下,如果你是緊急變線企圖躲過一場事故……總而言之我還是喜歡以駕駛者為主,雖然目前看起來各家都具備自動駕駛的能力,但是再如何都是把方向盤握在自己手里更踏實。
另外就是后排車門和白車身設計的問題。

和X3的毛病一樣,后門門檻是相當寬的,我身高180一步都邁不到地上。

展車配了個電動踏板,但即使是這樣后排上下車依舊十分狼狽。

看看這可憐的后門實際大小,自己體會吧。

雨地一趟跑下來,泥點兒到處都是,下車的時候如果想讓褲腿保持干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我再掰扯掰扯關于SUV的事情
就拿X5為例,我不是覺得買X5有什么錯,就是簡單地覺得可以,但是完全沒有必要。

X540i頂配,不算選裝,年前裸車價87萬,這還沒算4S店的加價提車和各種裝潢,光出店門就奔著100萬去了,就這樣還供不應求。

說越野吧,你不行,看看這亮晶晶的大輪轂和這可憐的小短腿。

跑公路吧,你又沒轎車舒服,乘坐空間也比不上轎車,比操控的話不見得誰更好,如果單純追求運動的話M3又有哪里不好?

你說走普通爛路吧,你舍不舍得把X5開的比轎車快先放到一邊,這個3.0T的發(fā)動機也用力太猛了吧?如果純粹給公路用的話,比別人快那么多,還要坐這么高來回變道能不難受嗎?

如果你想買一輛,或者你擁有一輛類似的真正具有Sport屬性的“Sport Utility Vehicle”的話,不妨告訴我是什么樣的動機使得你最終選擇了SUV,不是抬杠,我是真的不明白SUV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雨天跑完一圈下來,這種“風塵仆仆”的樣子還是蠻酷的,但是花一百多萬買個SUV,后排都坐不舒服,輪胎吵得讓人心煩,即使X5是我認為目前這個級別最好的選擇,我也不認為它具有和其價格等值的產品力。就像我很久之前在測評Q5L時候提出的一個概念——SUV溢價,我還是希望想要購買這類車型的消費者,尤其是運動型SUV或者有載人需求的話,稍微考慮一下同價位的轎車,起碼去試一下,可能你就不會那么沖動了。如果你就是單純喜歡X5的話,等一等,什么時候發(fā)布X530,或者是什么其他名字的高功率2.0T版本,可能是個更好的選擇。當然,單論產品力,X5還是比星脈和途銳好一些的。
我恨SUV。

總評:4星半
是個好車,但是我絕對不可能自掏腰包買一輛,這輩子都不可能。
操控:4星
性能:5星
舒適:4星
內飾:4星半
實用性:4星
價格:4星
(以上評價不可類比到同價位轎車,這是“SUV標準”)
PROS:
同級別SUV里最好開的;
同級別SUV里最有氣勢的;
螺旋彈簧太好了,比空氣懸架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炫酷小玩意賊多。
CONS:
貴;
胎噪大;
這個級別的SUV跟“日常使用便利”都不沾邊;
儀表設計過于詭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