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課堂:孩子吃多了積食怎么辦?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積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積食,因為馬上要過年了嘛,不管是家長朋友還是小朋友們肯定在這個飲食上又回歸放松,所以說,對于這脾胃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寶寶們積食就更容易發(fā)生了。
經(jīng)常會有家長朋友問我,我的初哆咪寶寶可能是積食了,我應(yīng)該怎么辦?其實家長也不是很確定這個寶寶到底是不是真的積食了。因為你們對這個積食沒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可能覺得孩子吃的多一點兒可能就會積食,其實并不是的,不吃飯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因為積食。下面我們就具體的系統(tǒng)的講一下,小兒積食到底是什么所引起的。
我們可以在下面這張ppt上看到這個積食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特征,圖片的文字就不給大家讀了,簡單給大家解釋一下,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吃的太多了,超過我們脾胃承受的這個最大限度了。

再形象一點的比喻呢,這個我們寶寶們的脾胃就像我們家里的攪拌機一樣,攪拌機是不是有不同的型號兒大一點兒的、小一點兒的,寶寶們的脾胃也是這樣的,一旦超過我們這個最大的限額,我們吃的過多這個攪拌機是不是就不工作了?不工作以后攪拌機會怎么樣?攪拌機就壞了,那肯定是換一個新的對不對?但是寶寶們不行啊,寶貝兒脾胃能換新的嗎?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在這之前預(yù)防好,不讓寶寶們積食。
那么下面我就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咱們今天的課程,主要分為四個大板塊兒:一個板塊就是講解一下什么原因?qū)е挛覀儗殞毞e食?第二個就是很重要的,要診斷出寶寶是哪種類型的積食?然后就是我們非常關(guān)注的這個治療的問題。最后就是后期當我們寶寶積食了以后怎么樣預(yù)防或者是調(diào)護?


我們積食呢,主要是有兩個大癥型,就像我剛才之前說的,有一種是非常好理解的,就是因為我吃的太多了,導(dǎo)致我的積食;還有一種就是我之前說過的是因為寶寶不愛吃飯,這種類型的積食,后一種可能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好理解。那我們先講前一種乳食傷脾。
小孩兒,因為脾腸不足嘛,這個大家肯定都知道。然后乳食的話,他是不知道自己吃多少容易飽的,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控制住。吃的是不是太多了太急了,還有我們經(jīng)常講的,大家一定要清淡飲食,是不是吃的太油膩了?我們現(xiàn)在因為生活條件非常好嘛,孩子能接觸到的食物也非常,多油炸的、烤的肯定都是孩子們經(jīng)常接觸的。
可能剛開始寶寶們吃一頓兩頓感覺挺好,沒有什么問題,我們孩子也沒有吐啊,沒有第二天不愛吃飯了,就抱有一種僥幸心理可以吃嘛,大不了一禮拜去一次或者是一個月吃幾次,其實這樣也是不對的。
長時間的這種飲食就會形成我們第二種,你們不好理解的積食,這種積食的類型叫做脾虛夾積。這種類型也有可能不是因為前一個過程,吃得過多導(dǎo)致的,或者有可能是因為這種稟賦不足,但是大部分還是因為吃的原因。
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嘛,寶媽們在懷孕的期間吃的營養(yǎng)非常的豐富的,很少有這種因為稟賦不足造成的積食。大部分都是因為我們這個飲食造成的或者是生病的時候,一些不當?shù)挠盟幵斐蛇@個脾胃虛弱引起的,我們最后這種非常難理解的那種積食。

那么我們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兩種不同的癥型都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我們先說這個乳食內(nèi)積食。我們看一下我們的ppt,他是什么樣的呢,寶寶肯定是因為吃多了之后發(fā)生的這種不愛吃飯或者吃進去之后不消化,腹部是這種脹滿的狀態(tài),腹部和胃部都是脹脹的,我們可以用手輕輕的拍一下會聽見咚咚咚的聲音,就像敲鼓一樣。然后可以明顯的聞到這個嘴里有這種酸腐的味道,會嘔吐,這個嘔吐物的話塊兒比較大,就是我們沒有消化的那些食物。
而且寶寶的大便照比以前的話肯定會味道更重一些,有些酸臭的那種味道。晚上寶寶們可能會有一些煩躁不安的現(xiàn)象,像是趴著呀,然后來回在床上打滾,然后這個舌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這個需要我們家長朋友們每天都學(xué)會這個自檢,讓寶寶把舌頭自然的伸出來,舌尖向下,然后再具體的看一下我們舌面上這個舌苔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
像我們這種類型的寶寶,他的舌苔是非常的厚的,可能有可能是白色的,時間短的話就是會是白色的,時間長一點兒的寶寶們,積食的話就會化熱,化熱的話舌苔是厚膩的這種黃色。
然后我們看第二種類型,脾虛夾積這種寶寶們的面色萎黃,萎黃是一種什么樣的顏色?我們可以用這個“萎”來組一個詞——枯萎,就是這種沒有光澤的感覺,寶寶們非常的懶,神疲倦怠,然后相對來說要瘦一些,還吃飯但她吃一點就會感覺非常的脹,而且這個肚子的話,她是喜歡你去給她揉啊按的。
這個類型的寶寶它便便的味道的話就是比第一種類型要稍微的沒有那么臭,但是這個便里也能看到這種沒有消化的那種食物,還有他的舌苔的話和第一個比就能完全有一個很大的不一樣的感覺,他的舌質(zhì)的話不會紅,淡淡的顏色比較虛弱的那種感覺,沒有血色。
這兩種類型的話就比較好區(qū)分了一種能吃,一種是不能吃。像這種脾虛夾積類的這種不能吃,大家可能覺得這跟厭食好像也比較像對不對?厭食好像也有這些癥狀,我也不愛吃飯,但是厭食的話,他腹部是不會有這種腹?jié)q的這種癥狀的。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兩種癥狀的一些要點,就是幫助寶爸寶媽們家長朋友們區(qū)分一下這兩種癥狀,以便我們對癥來治療。像我們這個乳食內(nèi)積型的是能吃,然后我們這個舌頭會是紅,舌苔可能是黃膩或者是白膩苔;
那么這個脾虛夾積的它的特點呢,第一個首先這個面色萎黃對不對?其實很好分出來的,之后孩子比較懶,吃一點就飽,喜歡去按這個肚子讓我們幫忙按一按,揉一揉啊,舌質(zhì)比較淡,那總結(jié)這兩個方面大家再回顧一下,下面我們要一個小小的練習(xí),我現(xiàn)在發(fā)一個病例簡單的小病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他到底是什么類型的?

這個病例大家有沒有感覺似曾相識,是不是像在說自己家的寶寶一樣?這個男寶是兩歲半,平時的話就是兩歲半的孩子應(yīng)該是可以自己吃飯了,但是這個寶寶還是以家長喂食為主,家長喂食的話寶寶是不是容易吃多?
而且這個寶寶非常的偏食,他喜歡吃肉和魚不愛吃蔬菜,面色的話是暗黃,黃色的話主病是代表脾,然后口氣酸餿,這個胃中消化的東西太多了,上反至我們這個口中的話這個味道大家應(yīng)該都聞過,小腹不適,脹滿的狀態(tài),晚上睡不好,大便比較的臭不成形。
這個病理的話還是非常的好分析的,像我們這種就是因為偏食而且吃了太多的肉,早知道我們這個積食是屬于乳食內(nèi)積型的那種。通過這個病例能告訴我們什么?是不是這個寶寶應(yīng)該早點兒培養(yǎng)他這個獨立吃飯的這個習(xí)慣,不要總以家長喂食為主,因為讓寶貝們自己吃呢,他一旦吃飽了他是不會再吃的,像我們現(xiàn)在都有這種傳統(tǒng)任務(wù)思想覺得寶寶吃的越多越好,剩一口,剩一口再多吃一點吧。
咱們看來可能就是一小勺,但是寶寶們的脾胃可不這么看。有家長和我說我家孩子現(xiàn)在怎么這么瘦???那小時候可胖了,能吃好多,三個月的時候一個奶就能吃二百(ML)。他這種孩子完全就是因為家長喂了太多,把孩子的脾喂壞了,導(dǎo)致他現(xiàn)在的吸收功能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其實說了這么多,過年的時候肯定寶寶們該積食的還是會積食,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要重點聽下面這個治療的這一部分。我們就重點講一下這兩種積食以后,我們應(yīng)該怎么去補救?是吃藥還是做一些簡單的按摩更適合大家的寶寶們。
乳食內(nèi)積型的積食對癥的這個藥物是保和丸,然后下面這種脾虛夾積型的話它對癥的藥物是健脾丸,這兩種藥的話非常好,藥房的都有中成藥比較方便,適合大一點的寶寶、能夠配合吃藥的這些寶寶們。
咱們現(xiàn)在就要講到這個通過按摩的方法來處理我們的積食,通過按摩的方法處理其實是非常有療效的。因為本人也從事這個行業(yè),所以說挑選了幾個臨床上非常非常實用的穴位來告訴大家。
第一個就是我們應(yīng)該會了解到的這個清補脾。清補脾這個穴位因為流派不同,每個流派的定位也是不一樣的,這個位置就在我們拇指螺紋面,拇指螺紋面的話向心和離心輕輕的滑動的拇指;然后第二個穴位是足三里,相信足三里這個大穴大家肯定都知道,然后還有第三個穴位就是中脘,中脘和足三里這個定位網(wǎng)上都可以查到的我就不多說了(后面有補充介紹)。
因為這些穴位的話,大家肯定是在家里操作的,難度系數(shù)不能給大家找太高的。這些穴位的話相應(yīng)的話比較簡單,定位好找,效果的話也更突出。在給寶寶按摩的時候力度一定要輕,大家可以輕柔一點,快速一點,這些穴位針對大人的話也是效果非常的好。
可能過年的時候不光是寶寶積食了,家長朋友們可能也有吃多了積食,可能會拉肚子什么的,這個時候足三里這個穴位就比較重要了,你們可以選取這個艾條給我們進行艾灸足三里效果非常好,大概一到兩次的話就不會再出現(xiàn)這種癥狀。但是這個穴位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候不適合孩子們來艾灸,艾灸足三里的話對還沒發(fā)育成熟的孩子,有一個催熟的作用。
寶寶們在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么我們最害怕的肯定有統(tǒng)一的一個,那就是發(fā)燒對不對?我們積食呢,時間長了內(nèi)積化熱也會引起發(fā)燒,像這種類型的發(fā)燒,我們要一定要對癥,否則的話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這種類型的發(fā)燒和我們平時風(fēng)寒、風(fēng)熱一些流行的這種感冒發(fā)燒是不一樣的,首先從舌苔上,我們這種寶寶的舌苔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厚的對不對?發(fā)黃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摸我們寶寶們的肚子,這個肚子的溫度要明顯高于身體其他部位的溫度,而且積食發(fā)燒的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三十八度五。
當我們能夠確定寶寶是因為積食引起的發(fā)燒,那我們接下來應(yīng)該怎么做呢?對,就是按照我剛才講的那三個穴位,同時呢,我們要再加上一個穴位,那就是曲池穴來泄熱。輕輕的按揉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大概是三到五分鐘左右,因為我們身體的穴位較少,所以時間上要稍微長一些,但是力度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輕稍微輕一些。
那么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積食會引起我們嘔吐,腹瀉,便秘還有發(fā)燒,積食還可以引起我們最常見的這種咳嗽。可能又有家長不明白了,為什么積食還能導(dǎo)致咳嗽?我們常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不光光是因為肺才會引起我們的咳嗽,積食同樣也會引起我們咳嗽。那么積食的咳和其他的咳怎么來分別呢?
就咳嗽而言,積食導(dǎo)致的這種咳嗽就沒有想發(fā)燒那么好區(qū)分。因為我們可能會要涉及到這個聽診。一般來說,我們積食的咳嗽大多是帶痰的咳嗽,但是只通過這一點是沒有辦法確認他到底是不是積食咳的。
然后我們的苔同樣也是這種膩苔,黃膩或者白膩苔,然后需要結(jié)合其他的癥狀。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朋友們要咨詢這些專業(yè)的醫(yī)生來確診到底是不是因為積食原因?qū)е碌目人?。我們下面找了幾張典型的這種積食引起的這種舌苔。


我們通過這個圖片具體來看一下我們之前說的這種黃膩苔和白膩苔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看見在這個整個舌體的中后部,有這種厚厚的質(zhì)地稍微要滯膩一些的這種厚苔,看上去非常的油膩,對不對?
現(xiàn)在呢,對照著這個舌苔,我們可以讓身邊的寶寶或者是大人把舌頭伸出來,舌尖輕輕向下,頭稍仰起,然后看一下這個舌苔,看看我們寶寶的舌苔厚不厚?看我們大人朋友們的舌苔厚不厚?
舌苔像第一張圖片上這個小朋友的舌苔一樣的話,那你肯定是積食。他這種厚厚的黃膩苔,這都是積食。如果舌頭上沒有舌苔或者舌苔少也不能說明你就沒有積食,我們這個舌苔是什么形成的呢?是我們的陽氣蒸騰我們的胃液上升舌面形成的舌苔。
在寶寶胃液不足或者是陽氣不足的情況下,我們的舌苔也是沒有的。這樣的寶寶也是不健康的狀態(tài),像我的話就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起初來推拿呢,手頭上是沒有舌苔的,家長認為這種狀況是非常健康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推拿呢,孩子的舌苔反而厚了很多,黃了很多,家長肯定就會有疑問了,為什么孩子在你這推拿,反正積食更嚴重了呢?
通過剛才對舌苔的這個講解是不是這種狀況就是比較容易理解了?是因為寶寶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呢要比之前好,我們的胃液比原來要充足,陽氣要比原來要盛,所以說上升于舌面的這個舌苔就會比原來要明顯一些,這并不代表現(xiàn)在在積食比較嚴重,只是能代表現(xiàn)在的身體狀態(tài)要比原來要好。
而且呢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這種看著像積食一樣的苔要比你們之前講的那種質(zhì)地呢更疏松更容易掉落,感覺要更浮于表面一些。像對于舌體這種簡單的診斷,希望家長朋友們可以簡單的稍微掌握一些。
我們舌像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我們近一段時間身體的變化,無論是這個舌體的顏色、還有舌苔的顏色以及舌苔的這個質(zhì)地都是身體的反應(yīng),如果以后有這種課程的安排的話可以給大家具體講解一下有關(guān)于舌像和身體健康的一些聯(lián)系。

剛剛上面已經(jīng)介紹過了兩種對癥的藥物,像乳食內(nèi)積型對癥的藥物保和丸,然后脾虛夾積型對癥的藥物健脾丸。我們可能覺得吃藥還是對孩子有一些影響,那么我們就介紹三種比較實用的食物。
第一種就是我們非常常見的這個山楂。山楂的話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這個肉食。但是山楂是孕婦禁用藥。因為它有個散瘀的作用,所以孕婦不可吃。
然后就是麥芽,它主要消的是米面類的積食,像米面吃的多寶寶引起的積食,麥芽的作用就比較好。但是哺乳期的媽媽要注意,麥芽有回乳的作用,在哺乳期要避免食用。
還有最后一種就是這個雞內(nèi)金,雞內(nèi)金的話比山楂和麥芽的消積食的作用都要強,它能消化肉食也能消化面食,所以這個非常適合寶寶在積食時食用。
以上的這三種藥呢就是算食品類的,家長給孩子使用的時候也不用有太多的顧慮,像山楂的話可以把它加工一下,像煮糖水給孩子吃,糖的話,可以稍微少放一些。那麥芽和雞內(nèi)金的話,直接按著就是從藥房拿回來那種狀態(tài)就可以食用了。
那下面我們就進行我們今天課程的最后一個板塊:怎么樣吃寶寶才能不積食?其實這個問題呢比較常見。大家可以想想,大家真的不知道怎么吃才能不積食嗎?你肯定心里都知道怎么吃才能不積食,問這個問題就像問怎么才能瘦一點?當然要飲食結(jié)構(gòu)注意不能吃太多的肉,要注意多吃青菜食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吃飯的時候要定時定量,晚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少吃,吃一些能夠消化好的食物。你們想問為什么要定時定量呢?要給我們這個脾胃足夠的休息時間,我們?nèi)诵枰菹?,我們的臟器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休息不好它的功能狀態(tài)肯定是不好的。
對于已經(jīng)積食的寶寶來說,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病情的變化,當寶寶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那種嘔吐啊,腹瀉,便秘或咳嗽,這些癥狀出現(xiàn)其中一條或者是幾條,我們要及時去就醫(yī)。
那我們現(xiàn)在回顧一下我們今天講的這些內(nèi)容,我們一共講了兩個大癥型對不對,相應(yīng)對癥的藥物,乳食內(nèi)積型對應(yīng)的這種藥是保和丸,脾虛夾積型對應(yīng)的這種藥物是健脾丸。還有通用的這幾個穴位,一個是足三里,一個是中脘,還有一個清補脾。下面我就帶大家具體來找一找這三個大穴。

足三里是在外膝眼下的三寸。外膝眼怎么找呢?我們可以屈膝,就是在膝蓋外側(cè)凹陷的地方,這個就是外膝眼。三寸大概是我們四指的距離。就是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這四指的距離,相應(yīng)的話,測量寶寶的三寸的話也是寶寶手指的這四根手指。

然后我們再找下一個穴位中脘。中脘在哪呢?它在胸骨的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它是在肚臍上的四寸位置。胸骨的下端怎么找呢,我們可以輕輕的抬頭,然后摸一下我們兩個鎖骨,交匯的這個凹陷這個天突穴,順著天突穴輕輕的向下滑,滑到一個凹陷,這就是胸骨的下端。
最后一個我講的清補脾,因為流派不一樣,這個穴位有時候的定位不是很相同的。我講的這個清補脾,它在寶寶拇指螺紋面。就是有指紋這面。向心和離心兩個方向輕輕滑動就可以。
還有就是積食除了會引起嘔吐,腹瀉,還有可能會引起發(fā)燒,還有咳嗽。關(guān)于發(fā)燒,還有咳嗽是怎么鑒別的。
最后呢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這些穴位,更希望大家以后都用不上這些穴位。希望寶寶們能夠不積食。那么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里,感謝大家的共同學(xué)習(xí)。
再次感謝大家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