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恐龍飛刀(Compsaraia samueli)資料和飼養(yǎng)概括
2022-01-14 19:17 作者:斗轉(zhuǎn)陰陽 | 我要投稿
學(xué)名Compsaraia samueli薩氏頭孔電鰻 本文資料來自文獻翻譯 圖片出自互聯(lián)網(wǎng)
這個物種2009年才被記錄 分布于南美洲:巴西 秘魯和巴西的西亞馬遜河流域 收集地點在里約亞馬遜河、靠近伊基托斯 秘魯、里約索里蒙河、在巴西里約普魯斯河的交匯處 和巴西下里約伊薩河 采集標(biāo)本尺寸22.6CM
這種“鵜鶘刀魚”的雄性會長出奇形怪狀的長鼻子(吻部)其特化的吻部絕對不會容忍其他雄性 雄魚間用這種特化的吻部像鉗子一樣打架 不止雄魚間 母魚的競爭也很激烈 可以說是一種在兩性間爭斗都十分激烈的刀魚(弱電鰻)
在伊基托斯附近捕獲的刀魚對水的要求相當(dāng)?shù)?然而對于我們的飼養(yǎng)來說 最好是把魚放在溫度在22到26攝氏度之間的柔軟的、微酸性的水中(不論是母魚還是雄魚 如果是對魚 為了長期飼養(yǎng) 一定要分開避免互相被打死)
鵜鶘刀魚是一種罕見的刀魚 捕獲地點基本都在深水河道 我們對它們在野外的行為知之甚少 但它們很可能是食蟲動物 利用它們高度發(fā)達(dá)的探測電流的能力來定位食物 在水族館里 它們很害羞 最好和其他非常安靜的魚一起放在一個魚缸里 由于它們的棲息地在深水 如果有的話它們更喜歡光線非常暗淡的環(huán)境 而且它們應(yīng)該有足夠的掩護
雄性:







雌性:



bilibili斗轉(zhuǎn)陰陽
? ? ? ? ? ? ? ? ? ? ? ? ? ?2022-1-14? ?7:17整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