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名溥儀,愛新覺羅氏。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什剎海醇王府邸。生父為醇親王載灃,生母蘇完瓜爾佳氏。他一生幾經(jīng)波折,年僅4歲即被慈禧皇太后立為皇太子,在光緒皇帝逝后即帝位。
他在位3年間,由載灃任攝政王。載灃攝政期間,在政治上罷免袁世凱,成立皇族內(nèi)閣,繼續(xù)加強滿族貴族的統(tǒng)治;經(jīng)濟上,通過買辦盛宣懷大借外債,以挽救清王朝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但終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滅的命運。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聲中,由隆?;侍笾鞒终匍_了御前會議,最后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宣統(tǒng)帝退位。此后,溥儀除1917年在張勛導演的復辟活動中當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時間是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內(nèi),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
這時期,他學習“四書”、“五經(jīng)”,還請了外籍教師莊士敦講授英文。1924年,馮玉祥利用直、奉軍閥混戰(zhàn)之機,發(fā)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將溥儀趕出了皇宮。溥儀出宮后先居住醇親王府,后在天津張園度過了長達8年的寓公生活。
這期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更由于隨侍左右的清朝遺老、遺少的影響,溥儀逐漸滋生了對國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時刻夢想著復辟大清王朝,并為達到這一目的積極進行準備。
1932年溥儀在日本侵略勢力扶持下逃往長春,成立了偽滿洲國??箲?zhàn)勝利后,溥儀被蘇聯(lián)紅軍俘虜,后移送中國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員的教育幫助下,溥儀對自已過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認識。他通過學習和改造,完成了從皇帝到公民的轉(zhuǎn)變。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釋放。
1964年,溥儀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惡之余,將自己的經(jīng)歷寫成了長篇紀傳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后得到了廣泛好評。同年,出席全國政協(xié)四屆一次會議,并當選為政協(xié)委員。
1967年,溥儀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1993年,根據(jù)其家屬請求,移葬清西陵華龍陵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