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這部動畫最適合和喜歡的人一起看

作者/若風
?導言
“這部影片可不僅僅只有清新可愛的外表,它最大的成功之處莫過于能夠喚醒我們對“愛”最簡單、純粹的追求?!?/span>
提起法國,可能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便是“浪漫之都”。?在上個月結(jié)束的奧運會閉幕式上,法國以一只“巴黎八分鐘”的短片,讓全世界的人見識到了只屬于法國人的浪漫——在浩瀚的宇宙中吹奏法國國歌《馬賽曲》。?

而作為電影藝術(shù)誕生的國度,相信更多人則是通過電影認識的法國——童話故事般的《天使愛美麗》;超越生死的浪漫愛情《兩小無猜》;《放牛班的春天》中師生之間的動人故事...
那么,在動畫中,法國人的浪漫又會是什么模樣呢?——《艾特熊和賽娜鼠》(Ernest et Celestine)這部經(jīng)典動畫或許可以解開你的疑惑。


本文包含部分劇透,請介意的讀者謹慎閱讀
滲透于每一幀畫面的童真與可愛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形容《艾特熊與賽娜鼠》這部動畫作品,我會用“溫暖”...不,還必須得加上“幸?!?/strong>...或許再加上一點小棉花糖般的“甜美”??

《艾特熊和賽娜鼠》就是這樣一部有著神奇魔法的電影,讓你看完之后會不禁扭頭向所愛之人微笑。
即使你可能還未找到那個陪伴自己的人,但是誰又能拒絕倔強的笨熊和調(diào)皮的小老鼠之間可愛的故事呢?
《艾特熊和賽娜鼠》主要講述的是,從小生活在地下的小老鼠賽娜與窮困潦倒的街頭藝人艾特熊相識并成為了朋友。
為了躲避各自國家的追捕,兩人互相鼓勵扶持,最終打破世俗規(guī)則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其實光聽這個故事便能感覺到它更像是一個童話故事,而事實上,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美術(shù)、世界觀設(shè)定等等,也無處不透露著童真與可愛。
影片開頭,伴隨著一副童稚笨拙的畫,主人公賽娜正和孤兒院的伙伴們爭辯大惡熊與小老鼠是否能成為朋友——?

正當它們吵得不可開交時,孤兒院的阿嬤推門而入。在給小老鼠們講故事時,阿嬤告訴賽納:大惡熊都是壞人,它們最喜歡吃老鼠。她的影子則在墻上變成了恐怖的怪物。?
善良的賽娜當然不相信這個故事,她反而更想和熊交朋友。
在影片中老鼠們?yōu)榱松妫枰粩嘌a充、替換新牙齒,小老鼠們便負責在夜晚潛入熊的家中,化作“牙仙子”搜集小熊們的牙齒。?

可是在搜集牙齒的過程中,沉迷畫畫的賽納不小心暴露了自己,慌忙逃竄時跌落到垃圾桶中。第二天,大熊艾特在翻垃圾桶尋找食物時無意發(fā)現(xiàn)了她。
就這樣,我們的兩位主角終于相遇了。而事實上,我們的小賽娜的確差點被“大惡熊”吃掉——?

除了在故事上加入詼諧的橋段、童話元素之外。在片中還可以看到導演煞費苦心地設(shè)計了各種小細節(jié),從兒童般的視角為我們建構(gòu)了一個有趣的世界。?
雖然這些畫面往往只是一閃而過,但是它們卻極大地豐富了整部影片的可解讀性。比如當我們跟隨賽娜第一次來到老鼠城市時,可以看到老鼠們正在用老鼠夾鍛煉身體、鐘的造型是老鼠們正在“欺負”大笨熊、以及街道旁巨大的奶酪廣告,等等。?


“

每次重復觀看影片,我們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新東西,哪怕是一個小擺設(shè),或是配角們不起眼的行為。就像小時候我們看繪本時,每找到一處隱藏在頁面角落的小驚喜時,都會覺得自己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作為一部二維手繪動畫,《艾特熊和賽娜鼠》選擇了模仿水彩的美術(shù)設(shè)計,讓整部影片呈現(xiàn)出非常清新的繪本風格。
在設(shè)計角色時則使用了較為粗獷的線條,非封閉性的輪廓線讓動物們的絨毛感更加突出,加上圓潤的體型設(shè)計,不論是老鼠還是熊都顯得非常可愛。
同樣,在配樂上制作組也煞費苦心。尤其是當角色們打鬧嬉戲時都會配以鋼琴、豎笛、小號等樂器的音效,讓角色的動作和影片基調(diào)都顯得非常俏皮活潑。?


最簡單的幸福
?“與相互理解、扶持、喜歡的人簡簡單單地在一起,這難道不正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
2014年,《艾特熊和賽娜鼠》入圍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雖然最終惜敗給了當年的奪獎大熱門《冰雪奇緣》,但它仍獲得了非常高的人氣。
在筆者看來,這部影片可不僅僅只有清新可愛的外表,它最大的成功之處莫過于能夠喚醒我們對“愛”最簡單、純粹的追求。換句話說,它能讓我們想起已然忘記的一件事:幸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能夠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在影片中,賽娜與艾特分別生活在完全隔絕的兩個世界。兩人之間不僅成長經(jīng)歷不同,也被童話、傳說故事所誤導,更重要的是世俗觀念對他們的束縛。就像在影片中艾特反復強調(diào)——老鼠生活在地下,熊生活在地上,從以前就一直是這樣。
兩種社會結(jié)構(gòu)所產(chǎn)生的矛盾是本片故事的主要推動力,而賽娜和艾特的角色塑造也正是圍繞著反抗世俗偏見進行。
在一開始,當艾特和賽娜一同逃亡時,艾特仍遵守著世俗規(guī)則以及對老鼠的偏見,不停地趕走賽娜。??


可是天生叛逆的賽娜卻毫不在意,她的堅持最終打動了艾特。
在影片一開頭就有著關(guān)于艾特的家中漏雪屋頂?shù)拿鑼?,而當賽娜來到艾特的家中時,她就如同為艾特支起的小傘一般,撐起了艾特孤獨的世界。


同樣,當賽娜因為被警察追捕而做噩夢時,艾特也會把她抱在懷中安慰...他們一同野餐、玩耍,善于音樂的艾特會給賽娜演奏,而喜歡繪畫的賽娜則為艾特畫像。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平凡,但是日常的點點滴滴都透露著幸福。
在最后的法庭審判中,兩人積累的情感最終達到頂點,它們控告法官,質(zhì)疑所謂的世俗規(guī)則:一切,都是因為你們該死的偏見。
而艾特也一反之前自己堅信的觀念,反問法官:因為老鼠活在地下,熊在地上,是嗎?

《艾特熊和賽娜鼠》沒有復雜的劇情與懸念,也沒有深刻的哲理思辨,它簡簡單單卻依然打動人心?;蛟S只是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被一些世俗觀念束縛,也或許作為經(jīng)歷了社會洗禮的我們有時候已經(jīng)忘記了“愛”最純粹的模樣。
與相互理解、扶持、喜歡的人簡簡單單地在一起,這難道不正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
?

我的一切都在書里
“我想讓每個孩子都能像賽娜和艾特一樣,好好珍惜自己想象世界中的每一件東西。讓孩子們一邊讀書一邊進入想象中的美好世界,進入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中去?!?/span>
這部如此可愛、浪漫的動畫作品,其實改編自同名繪本。其作者是來自比利時的兒童繪本作家嘉貝麗·文生(Gabrielle Vincent,1928 - 2000)。?

?嘉貝麗1928年生于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畢業(yè)于布魯塞爾藝術(shù)學院,主要從事美術(shù)創(chuàng)作。她在1981年開始創(chuàng)作《艾特熊與賽娜鼠》的故事,這部繪本是其創(chuàng)作時間最長的作品。而另一部代表作《流浪狗之歌》(Un jour, un chien,1982)在世界范圍內(nèi)同樣也受到了極高的贊譽。
《艾特熊與賽娜鼠》深受讀者喜愛,不僅獲獎無數(shù),也被翻譯成了10余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200萬冊。但不幸的是,嘉貝麗于2000年9月24日病逝,享年72歲,直到去世前,她仍堅持在病床上繼續(xù)創(chuàng)作。

嘉貝麗生前很少接受媒體的采訪,因為她堅信:“我沒什么可說的,我的一切都在書里。”?
她一向非常討厭一味追求物欲的現(xiàn)代消費社會,甚至認為這是一種病態(tài)。因此,即使《艾特熊和賽娜鼠》非常受孩子們的喜愛,也經(jīng)常有人與她聯(lián)系希望經(jīng)營這些人物形象的電影、動畫或其他產(chǎn)品,嘉貝麗都一一拒絕了。
在她看來:
“要是做這些人物形象的商品的話,又得讓世界上的母親被動掏錢去買了。我想讓每個孩子都能像賽娜和艾特一樣,好好珍惜自己想象世界中的每一件東西。讓孩子們一邊讀書一邊進入想象中的美好世界,進入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中去……
這就是我所遵循的行為準則。我也希望天下的父母也能這樣。要是我再做些其它的什么東西出來的話,結(jié)果就會因為我的緣故讓很多做母親的人不得不疲于購物消費,所以我不喜歡這種結(jié)果?!?/span>

正是這種對金錢淡漠的心態(tài),加之終身未婚的她又非常喜歡保持一定距離“觀察人類”。所以《艾特熊與賽娜鼠》的故事中總帶有一絲孤寂,卻恬淡釋然的感覺。
比如在繪本之中一個名為“街頭音樂家”的故事里,賽娜和艾特家里的屋頂漏雨了,兩人卻沒有錢修理。
賽納從倉庫翻出艾特的小提琴,鼓勵他走上街頭表演。起初的表演不是很順利,但是賽納鼠跟隨著音樂起舞歌唱,歡快的表演終于打動了路人。可沒想到他們一高興買了太多東西...兩人樂觀地說到:“那修屋頂就留到下次吧?!?/span>?



就像前文提到,嘉貝麗其實非常反感將自己的作品改編成動畫或者電影等消費品。那么最終,《艾特熊與賽娜鼠》是如何改編成動畫的呢??
其實,該片的制片人迪迪?!げ紓惣{(Didier Brunner,參與制片《瘋狂約會美麗都》《凱爾經(jīng)的秘密》等。),在很早之前便一直非常喜歡《艾特熊與賽娜鼠》,并且他經(jīng)常給自己的女兒讀這本書。20年后,他終于決定要將該片改編為動畫電影。
迪迪埃·布倫納聯(lián)系上本片的主要導演本杰明·雷內(nèi)(Benjamin Renner,《大壞狐貍的故事》),后來另外兩位聯(lián)合導演斯特凡·奧比爾(Stéphane Aubier)、文森特·帕塔爾(Vincent Patar)也加入其中。三位導演在看到繪本后都被書中的情感深深打動。本杰明甚至對制片人說:“即使讓我端咖啡我也要參加這個項目,這本書簡直太完美了?!?
他們多次造訪嘉貝麗的家人,并告訴他們:“我們不會去做嘉貝麗可能會做的東西,而是去做她會喜歡的”。最終嘉貝麗的家人被他們的真誠所說服,讓他們放手去做。

雖然動畫劇情并不是完全根據(jù)原著劇情展開,而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動,如原著中沒有涉及兩個國家的對立、艾特與賽娜之間的關(guān)系等等。但制作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導演都會將內(nèi)容反饋給嘉貝麗的家人,詢問他們“你們是否滿意這一點?”?
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原著繪本的風格,制作組特意開發(fā)了一款能夠模擬水彩風格的動畫制作軟件。除此之外,為了表示對原著的熱愛和尊敬,在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彩蛋。
比如片中賽娜在地下室撿到的玩偶其實在繪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的名字叫做西蒙,賽娜經(jīng)常和它講悄悄話。而有一次賽娜不小心弄丟了它,即便艾特買了一大堆玩偶也沒有讓賽娜高興起來。


結(jié)語
在影片的片尾,導演用彩蛋的形式給予了自己對繪本最大的敬意——還原艾特與賽娜真正的相遇經(jīng)歷。而就像賽娜詢問艾特的問題一樣:“這個故事之后,還會有我們其他的故事嗎,艾特?”
對于在影片結(jié)束之后將歸回現(xiàn)實的我們,今后的故事又將會如何繼續(xù)下去?或許只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一切都不是問題。

“我把你從垃圾桶拿出來,放到我的大衣里,暖暖和和的,然后把你帶回了家”?
“然后呢?”?
“然后我照顧了你,你看起來很開心,我決定把你留下來你在我的房子里有了自己的地方,我們就開始一起生活了我們就是這樣相遇的。”?
“這個故事之后呢,還會有我們其他的故事嗎,艾特?”
?“還有很多,賽娜,很多...”?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shù)趴」,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