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戴佩妮 | Talk對話

作者?/ 朱? ?婷
運營?/ 小餅干
電話接通了,我們隔著手機屏幕互相問好,連名帶姓。戴佩妮是記者(六年)工作以來,第一個在對話前一天就通過工作人員禮貌詢問記者姓名的采訪對象。那一刻,是暖的。
雖然是線上,但很多東西“隔”不掉。因為和戴佩妮對話,容易讓一切變得很有畫面感,她說話的語氣、分貝、笑聲以及偶爾的停頓,弱化了空間形成的阻礙。就像聽她的音樂,腦海里總不自覺冒出來一個個場景,熟悉的,陌生的,具象的,抽象的,凡此種種,任由情緒馳騁。
22年星霜荏苒,戴佩妮形容自己在音樂里起起伏伏。她包攬詞曲,創(chuàng)作了13張專輯,成為金曲獎愛了很多次的音樂人(之一)。但她自認為不算高產(chǎn),更是在對話中坦言,可以寫一輩子歌,但可能不會一直做歌手。
這些年,在興趣的牽引之下,她玩影像、當MV導演、出版圖文記,還計劃去進修服裝設計。于2011年,組建樂團——Buddha Jump佛跳墻,不同于solo時的愛怨瞋癡,佛跳墻走起了憤怒暗黑風。從此,在歌迷那里,有一種情歌叫戴佩妮,有一種戴佩妮叫佛跳墻。
有意思的是,素來游離于音樂之外的戴佩妮,從去年開始活躍在一眾綜藝節(jié)目中。先是在《我的音樂你聽嗎》擔任有譜村召集人;同期又在《我們的歌第三季》,與周筆暢、劉宇寧等歌手聯(lián)手改編/演繹時代金曲。
最近,戴佩妮更是拉上好姐妹周蕙、江美琪一起參加騰訊視頻新綜——《來看我們的演唱會》,還給這個限定組合起名為“瘋三娘”。(笑)
自由在戴佩妮那里,擁有了一個具象化形態(tài)。你以為40+的她要走上歲月靜好了嗎?NO,她依然保持著當初強而有力的情緒感,哐~哐~哐,在某個時刻將你擊中。

“瘋”
采訪始于《來看我們的演唱會》。
“瞬間覺得這種瘋狂的事情怎么可以少了我”。這是戴佩妮提及接到節(jié)目邀約時的第一感受。
期間,她還經(jīng)歷從成為別人朋友到主邀人的身份轉變,除了擔心沒有很多原生的藝人朋友組隊,關于《來看我們的演唱會》,她從頭到尾都很興奮。大抵與這兩年現(xiàn)場和舞臺少之又少有關。

周蕙、江美琪是戴佩妮首發(fā)邀請藝人,在此之前,三個人很久很久沒見了。神奇的是,整個過程異常順利。
第一次三個人連線通電話,基本上就完全聊到停不下來?!拔覀円餐说降子卸嗑脹]見面,但感覺像從來沒分開過,大概因為一直都有把彼此放在心里,所以連接得非??臁!?/p>
三人組團“發(fā)瘋”的背后,源自千禧年共同成名的情誼。在戴佩妮看來,以前和現(xiàn)在交朋友的方式不一樣,以前沒有任何交友軟件?!扒ъ暌黄鸫蚱闯砷L的回憶,牢固地存在彼此心里。且我是抱著約她們來玩的主旨,最終誘惑成功。”
她們的確是來享受舞臺的。第一期《辛德瑞拉》揭開“瘋三娘”的神秘面紗,第二期《逃亡》+《只要我開心》,唱給畢業(yè)生們,也唱給“瘋三娘”;新鮮出爐的第三期更是和開張伍哲之開心龍激情開場,接連嗨唱《神魂顛倒》《Monica》《愛瘋了》,好一個“愛與玫瑰”。

“那個舞臺我們真的玩得很開心,觀眾估計也有被我們嚇到一點,“戴佩妮說的是《只要我開心》。樸素的白上衣和牛仔褲,在她們剛出道時是不能夠這么輕裝上陣的,但確是她們一直想要做的——“我們希望一切簡化,不需要任何過度包裝,只用音樂去傳遞想傳遞的能量。”
我們好奇:三個人的組合,再加上節(jié)目音樂組和導演組的意見,選曲要怎么定?一個不變的前提是:三方達成的共識,即一起討論怎么讓節(jié)目好看。具體先以三個人的歌為主,真的挑不到合適的,再往外選擇。如果只唱一首歌,她們的歌單會開2-3首;唱兩首歌,就會開出3-4首;偶爾也會全部推翻重來。但在戴佩妮看來,這是一個舞臺必經(jīng)的過程,并不麻煩。
“吵”是戴佩妮描述三人相處的高頻詞。”你沒覺得像菜市場一樣嗎?“她把問題拋給記者。“但看的很開心呀”,聽到答案,電話那頭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這很戴佩妮。
“瘋”是她形容三人一起唱歌的感受?!拔覀冊谖枧_上有各種各樣你意想不到的表情、動作、言語,完全沒有包袱的,是另外一種表演模式。“同樣是組隊,轉而形容起佛跳墻的舞臺,她用的是“智障”,也是搞笑的,但不吵。(哈哈哈哈~)

(佛跳墻樂團)
關于擁有把別人帶瘋的天賦這件事,戴佩妮說是這兩年才再三確認的。“我可能一直都知道要認真做音樂,但不用那么嚴肅??赡艽蠹矣X得是我瘋,但如果每個人壓力都很大,都很嚴肅的話,那個氛圍自然也不會舒服?!?/p>
隨即分享了關于千禧年做音樂的感受?!耙郧霸阡浺羰依镏谱饕魳窌r,老師們無時無刻都在講笑話、抬杠,很好玩。耳濡目染,我才會有很多玩出來的音樂,聽起來很流動很自由。曾經(jīng)有很多條條框框的日子,如今,都走過來了,可以舒服地唱歌,純用音樂表達自己。對我來說,很重要。“

22年
很多人的音樂里都(曾)住了一個“戴佩妮”,她出道22年,寫了27年歌。
大眾耳熟能唱的《怎樣》《愛瘋了》《你要的愛》《一個人的行李》《街角的祝?!贰对徫揖褪沁@樣的女生》;資深歌迷青睞的《賊》《一九九九》《Amen》《之間》《我的快樂大于我的悲哀》;從《我對自己開了一槍》到《關你屁事》,一整個愛上的佛跳墻(樂團)。
情緒和旋律,往往是戴佩妮音樂迷人的地方。今年6月,戴佩妮時隔六年推出全新創(chuàng)作專輯《被動的觀眾》,12首歌,同樣包攬詞曲,這一次,她似乎越發(fā)對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產(chǎn)生好奇。

她用《有何不可》《密室逃脫》厘清自己過去的人際關系;生日當天寫下《背信者》,醫(yī)生和病人都是她,一首歌即一場手術臺自我解剖的健康反思。
她唱風,成為風,轉而又在持續(xù)性失眠后寫下《三四點了還沒睡》,那是她少見的深夜作業(yè)。
“別怕,別怕,我問我自己答,真的多虧你啊”,她感恩的對象是一個人、一種情緒、一檔綜藝、一部偶像劇;同名主打的歌詞里用了21個“誰”,她在對話中攤牌,那個被動的觀眾其實是她自己。
“好,聽你們的”成了戴佩妮新專輯拍攝時出現(xiàn)最多的話。乍一看,主動變被動,實則是另一種主動,多了一股雙向流動的能量。
“這張專輯我就是想放掉任何的主控權,我只想把它做完,順著每一個人聽歌的感受,最后出一個作品的2.0升級版?!彼恢庇X得身邊這些工作人員,是成就每張專輯必不可少的,但往往收到稱贊最多的都是她本人。于是,《被動的觀眾》索性就加碼這種除開她之外,其他人與專輯的連接,或是身邊一起的同事,或是歌迷。
“以前的專輯是一個歌者在說她的故事,她經(jīng)歷了什么,告訴你一些她可能整理好的答案跟訊息。但這張專輯基本上我沒有任何很確切要表達什么,我很被動,我的被動需要大家給我反饋,然后我再主動起來?!?/p>
如此,也讓這張專輯變得異常獨特,妮味之外,多了一種和光同塵的韻味。
從前的戴佩妮幾乎隱身于音樂之外,她承認自己是一個十分保護隱私與講究自由的人。關于這兩年上綜藝的契機,戴佩妮歸結于“緣分”兩個字。

“我自己被邀請的那一瞬間,也會有些詫異,因為我是不會特別主動去推自己的人,特別是后來離開唱片公司體系,成立自己公司之后。我也不會對團隊去特別要求曝光、熱搜、節(jié)目之類的業(yè)績。從始至終只有一個,把我想做好的音樂跟演出做好?!?/p>
22年,她待過很多唱片公司?!坝行乙黄鸸彩逻^的同齡人,現(xiàn)在搞不好是哪一個公司的主管,或是節(jié)目導演。其中,也有曾經(jīng)喜歡我音樂的歌迷朋友。他們就像生命中的貴人一樣,時不時都會想起我,然后幫我一把?!?/p>
戴佩妮覺得感恩這件事是永久的,但同時她又很理性?!暗拙€是底線,你自己要或不要,你還是要做決定。但是如果沒有這些人幫你的話,你根本不用做決定。”
這些是她后來慢慢了解到的。同時,她覺得現(xiàn)階段,還挺希望借由實景秀(真人秀)讓大家看到生活里面的戴佩妮,或許可以更完整地去體現(xiàn)她這個創(chuàng)作歌手的養(yǎng)成之路以及想表達的一些話。
戴佩妮似乎從來都不著急,她的答案需要經(jīng)過時間來沉淀。關于參加綜藝的反哺與感受,去年記者也同樣向她拋出過問題。
時隔一年,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欣賞別人的、新的東西的同時,知道自己擅長寫什么,這個絕對不能丟掉。”?“我當然知道現(xiàn)在流行什么,也知道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什么,但是我更知道喜歡我音樂的朋友,TA喜歡我的音樂是什么?!?/p>
她說蠻慶幸自己還享受沒有雜念純粹去接收任何音樂的狀態(tài),她現(xiàn)在也聽很多前衛(wèi)或者是很新的歌,不在乎平臺,也不管是抖音神曲還是獲獎金曲,她覺得都不需要過多去評價好壞。歌手與歌迷,每個人的音樂之路,都需要時間養(yǎng)成跟培育。只要這個歌在當下的階段能夠陪伴你,你喜歡就好。

多虧你啊
《被動的觀眾》在Q音專輯介紹欄里寫道:“我希望我寫的歌永遠能夠帶給樂迷們一些溫暖,我們彼此可以一起透過音樂找到出口?!?/p>
“找到了嗎?” 我們問。
“還在找答案當中,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我是慢慢找到答案的,這張專輯被動當中講的是人際關系。” 電話那頭,有了短暫的停頓。
“我不是在和自己和解了,而是跟這整件事情跟從頭到尾的人際關系和解。并不是要他們道歉,也不是我去道歉,而是我不糾結了。不糾結的原因并不是對方?jīng)]有道歉,而是我覺得搞不好對方也委屈。”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能夠把它寫成一首歌,反復聆聽,反復思考,然后得出今天這樣的一個小小結論,戴佩妮覺得十分難得。“我大可繼續(xù)覺得很委屈和莫名其妙,但也可以選擇放下。”這大概就是她透過音樂找到的另一個出口跟方向。
在貫穿戴佩妮音樂主動脈的22年時間里,生活和經(jīng)歷往往交織成為她創(chuàng)作的第一生產(chǎn)力。
對戴佩妮而言,音樂像是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朋友、醫(yī)生、老師、治療師?!八泻枚嗟挠锰?,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也可以通過音樂去療愈去宣泄。如果沒有音樂的話,我真的無法想象我會怎樣。”
她自知是一個高敏度患者,不止一次強調(diào)多虧了音樂,多虧了歌迷朋友,療愈她的一切。

她分享起《多虧你啊》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于疫情期間,呆在家里看劇、看《脫口秀大會》?!拔易罱杏龅窖┣?、呼蘭、志勝第一時間我都會說好喜歡你,我是你們的粉絲。他們估計不明白為什么,因為他們不知道那段時間自己到底陪伴了我多少時間。”
我們好奇這位常年堅持創(chuàng)作的音樂才女一天的工作狀態(tài)是怎樣的?“我還是要生活,要去逛超市,買花,切水果,去見人啊?!卑殡S答案傳來的照舊是戴佩妮標志性爽朗的笑聲。
音樂對很重要,但她坦言并不是那種一秒都離不開音樂的人,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生活與沉淀感受。
把罐頭日期寫進歌詞里,用音樂寫離家日記的戴佩妮,和大家一樣,也是容易在深夜emo的人,所以,她習慣早上很早起來整理和寫歌。她說感性的時候還是會大哭,但關于音樂,她希望是在一個相對理智、清晰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不安與浮躁,但戴佩妮和她的音樂往不論安靜與否,始終有一種走進聽眾內(nèi)心的能力,仿佛擁有一種“妮式魔法”。
關于歌迷,戴佩妮更愿意稱之為“朋友”。
關于很多人的青春里都住了戴佩妮和她的音樂這件事,她說謝謝你們讓我住在你們的青春里,但是也不要忘記你們都住在我的余生里。(一個猝不及防的表白)
關于下一張新專,她的原話是:“相信大家能夠已經(jīng)習慣了”,依舊沒有特別的時間表,但能確保的訊息就是她們還是會秉持著不按常理出牌的節(jié)奏,繼續(xù)“瘋”下去,玩下去。
圖源:微博、豆瓣,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