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漫畫《一人之下》577(614)話?
寫在開頭
米二在最近的篇章里越來越愛玩猜謎了,這次的“葬神之死湖”著實也讓筆者抓破頭皮,不敢妄言出處。筆者只能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和漫畫中的細節(jié)進行對比,盡可能地嚴謹以下的推論過程,但恐怕距離真相偏差仍然會很大,希望各位讀者老爺謹慎閱讀。
目錄
推論第一步:骷髏頭和巴隆·撒麥迪
推論第二步:洛阿神崇拜和神格面具
推論第三步:海地巫毒和西非巫毒
推論第四步:葬于死湖中的神
推論第一步:骷髏頭和巴隆·撒麥迪
貝斯迪亞召喚出的這款骷髏頭造型第一眼給人的視覺沖擊,還是相當強烈的,但刨除掉夸張扭曲的造型和詭異的色調因素,這個骷髏頭的形象卻非常接近海地伏都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巫毒教)的死神巴隆·撒麥迪。

巴隆·撒麥迪(Baron Samedi),也叫安息日男爵或星期六男爵,Baron的意思是男爵,Samedi源自拉丁語,意思為安息日。是海地當?shù)刈诮谭冀?/span>的死神,直屬于死亡國度里邪惡的洛阿神?蓋迪(Ghede Loa)一派,蓋迪意為死神,因此作為領導者的男爵有時被稱為蓋迪老爹(Papa Ghede)。
這位伏都教神祇是與性有關的神明,人們需要提供女人作為祭品,并在之后用祭祀物(如錢幣,食物,飲品或酒之類的)送走他。所以這位神祇雖然掌控死亡,但是也同性欲和食欲緊密相連。
Although Samedi has spent time with other women since he is?a?god of sex, none of them compare to his wife Brigitte。Baron Samedi loves his wife because out of all the other women he has met, she has a personality that is nothing like the other goddess or like mortal women。——Villains Wiki

推論第二步:洛阿神崇拜和神格面具
巴隆·撒麥迪所屬的海地巫毒是一種融合主義宗教,它糅合了通靈術、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等原始信仰,其儀式和信仰等源自西非的伏都教,主要流行于海地以及海地裔(英語:Haitian diaspora)社群之間。信奉者被稱為“巫毒信徒”(法語:vodouisants)或“靈魂的仆人”(海地克里奧爾語:sèvitè)。

巫毒信徒相信一個不太清晰且不可知的創(chuàng)造神本爹(Bondye,來自法語"Bon Dieu",原意為“好天主”)。巫毒信徒相信本爹不調解人間事務,因此他們直接崇拜本爹的下級神明羅瓦(Loa),也被譯作洛阿神。
在游戲《魔獸世界》中巨魔們對他們所信仰的神靈也被稱為洛阿神靈,其原型正是源自海地巫毒教的洛阿神崇拜。

而在現(xiàn)實中,巫毒教崇拜鬼神和符咒,海地的巫毒信仰是源自西非的貝南。
貝南是全世界巫毒教的原始發(fā)源地,過去的常規(guī)是擄人為奴,用活人獻祭。在貝南,每家都有祖靈崇拜的鐵祭壇,這是他們與祖靈溝通的地方,實際上每天家人都可以在祭壇前,和他們的祖靈談話。在18世紀的有關文獻記載中,當?shù)匾恍┮呀涴б捞熘鹘痰呢惸先松踔習谧鰪浫龅揭话霑r,沖回家祭祖。而海地的巫毒信徒透過進獻供品、建立私人祭壇、復雜的歌舞儀式與附身儀式等方式與羅瓦建立關系,以解答日常生活中的難題,或借用神力干掉某個仇家。這種祭祀神靈的儀式從非洲流傳到美洲,一直延續(xù)至今。

而在《一人之下》中,中國異人圈子里就有一種極為相似的能力,同樣起源于遠古祭祀儀式上的倡優(yōu),竊取信眾的信念之力,并使用這種信念力量,達到以身化神的效果。這種異人流派在國內被叫做巫優(yōu),其能力正是神格面具。

雖然這兩種能力在表現(xiàn)形式上確實差別很大,但是其能力的來源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有別于異人使用的“炁”的“信念之力”。在漫畫中,米二針對這兩者都有著極為近似的配色——五彩之色。
而迄今為止,在《一人之下》中登場過的其他異人不論所屬流派,不論來自東方西方,當其爆發(fā)時炁的顏色都是比較單一的,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混色的情況(王二狗的流彩虹比較特殊,屬于技能特效,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技能),而這種五彩色的炁僅有神格面具登場時出現(xiàn)過,基本可以認作是同一類產物。

推論第三步:海地巫毒和西非巫毒
其實巫毒教在一人之下中也曾經出現(xiàn)過,二十四節(jié)谷篇中就有一位巫毒教的女祭司曼波小姐。她所使用的能力,接近于巫醫(yī)類,以其調制的藥水賦予他人召喚叢林之神“艾姆魯”的能力。

而熟悉貝斯迪亞的其他納森人在看到曼波的能力后,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則非常值得玩味。以利亞如數(shù)家珍般的曝出了曼波的流派來源,而同為納森島民的古斯塔則直接表示以前就見過其他巫毒教祭祀,并說曼波的能力相比他們更為原始。

結合曼波的手法和膚色,基本可以判斷,她的能力來自更為古老的西非巫毒教派。
而這個被以利亞和古斯塔作為參照物的“巫毒教徒”,自然也就是“海地巫毒祭祀”貝斯迪亞。

事實上,巫毒教也是西非國家貝寧的國教,信仰的民族主要有芳族、約魯巴族等,約60%的貝寧國民信奉該教,約450萬人信奉,其口述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貝寧,歷史上貝寧曾以“奴隸海岸”而聞名,也是巫毒教的發(fā)源地。“巫毒”在芳語和埃維語中具有“靈魂”、“神”、“精靈”等意義,是一種基于恐懼的信仰。
巫毒教的祭司叫做恩貢(houngan)。恩貢一般多為男性,他們能夠使用各式各樣的魔法;女性祭司就是叫做曼波(mambo)。 巫毒教的神殿基本上同時會有恩貢與曼柏。他們?yōu)橥稣咚驮幔瑸榛颊咧尾?,或負責舉行儀式。

巫毒教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午夜祭禮儀式,一般都是在叢林深處的廟宇里舉行。儀式首先是大祭司禱告、念咒和奠酒,然后在地上畫些靈符祭神,最后是唱歌、擊鼓、跳舞等其他活動。許多人相信,如果不參加這些祭禮,就可能受到傷害。

在16世紀的奴隸貿易開始之后,巫毒教流傳到了美洲,由此誕生的海地巫毒教則融合了西印度群島印地安原始宗教特點,還加上天主教的儀式和圣禮。海地巫毒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被稱為“伏都教女皇”的瑪麗·拉沃(Marie Laveau),她是居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克里奧爾,是圣多明各(即海地)一個強大的女祭司的孫女,她具有非洲靈性的家族背景。她的事跡在路易斯安那州富有神秘色彩,總是與超自然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

而海地巫毒教有一種有別于西非巫毒教的祭祀方式,就是泥潭浴。
具體方式包括將白色的鴿子祭祀給伏都神,信徒們踏著激烈的鼓點進行舞蹈,在放有祭品的泥潭中沐浴,目的就是與神明做一次最直接的接觸。

推論第四步:葬于死湖中的神
貝斯迪亞請到的這位洛阿神明,雖然是從他身體里迸發(fā)出來的,但是這股力量有其獨立的意志,甚至筆者懷疑貝斯迪亞和洛阿神明之間在對敵態(tài)度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前者僅想要驅趕,后者則想要殺戮和泄欲。

第一輪攻勢:
發(fā)動者:貝斯迪亞
攻擊手段:肉搏
目的:把陸琳扔出去,驅逐出戰(zhàn)場。

第二輪攻勢:
發(fā)動者:洛阿神明
攻擊手段:洛阿神明的撞擊
目的:張楚嵐在貝斯迪亞的視線盲區(qū)偷襲,卻被洛阿神發(fā)現(xiàn),迎來的則是洛阿神明的撞擊。

第三輪攻勢:
發(fā)動者:貝斯迪亞
攻擊手段:彩虹色信念流體
目的:陸玲瓏的攻擊被貝斯迪亞察覺,而洛阿神明并未發(fā)現(xiàn)。貝斯迪亞的反擊則是以彩虹色的信念河流為攻擊手段,攻擊目標也不是陸玲瓏本人,而是她發(fā)出的血色絲線。

第四輪攻勢:
發(fā)動者:貝斯迪亞
攻擊手段:洛阿神明攻擊(未遂)/彩虹色信念攻擊(既遂)
目的:寶兒姐試圖偷襲,先是被洛阿神明發(fā)現(xiàn),但馬上就被貝斯迪亞搶先攻擊,期間洛阿神明的攻擊明顯有被打斷,結合貝斯迪亞的怒吼,顯然他的搶先出手,制止了洛阿神明的攻擊。

張楚嵐的疑惑
張楚嵐明顯察覺了貝斯迪亞的不對勁,貝斯迪亞的戰(zhàn)力水平其實完勝張楚嵐等人(寶兒姐不算)。
雖然明明身體、言行都是極端的歇斯底里,但是攻擊中卻處處留手。
明明嘴上說著不能傷害張楚嵐等人,卻召喚出了洛阿神明和遍及全場的彩虹色信念之力,全力以赴的架勢做的非常足。
這種互相矛盾的做法,滿滿的違和感,自然會讓不熟悉納森衛(wèi)“犧牲”體系的張楚嵐感到詭異。

但是結合巫毒教請洛阿神靈上身的法術特點,原因則非常簡單:這位洛阿神明的意志是源于貝斯迪亞(肥胖版)的狂怒和欲望,并不受現(xiàn)在的貝斯迪亞(消瘦版)完全的控制,簡而言之,這位神有獨立的意志。
而這位神靈正如貝斯迪亞所說的,就是那位葬于湖中的神。
在伏都教祭祀儀式中,Baron Samedi被召喚之后,如果他覺得人們提供的物資不夠,他就會散布死亡,而且死亡永不停歇。而當祭祀完畢,女人會向他丟擲出Akazienbl?tter的樹葉,然后誦唱:“Dormi pa`fumé, Baron Samedi“(意為:請安睡吧,Baron Samedi)然后,作為所有墓地的統(tǒng)治者,Baron Samedi會默許人們的請求,并以神秘的方式重新回到地下。

考證不易,跪求點贊?。?!關注!??!評論?。?!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