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凱奇復活重啟,是巔峰還是瘋癲?

尼古拉斯·凱奇這個名字在影視圈向來話題不斷,熱愛亂買、負債接片、五段婚姻,凱奇的人生起伏宛如搭乘云霄飛車,從90年代中期開始開創(chuàng)演藝高潮,《離開拉斯維加斯》讓凱奇首度入圍眾多大獎,一路橫掃,包括奧斯卡。

「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曾經(jīng)是好萊塢的票房保證,拍過的《勇闖奪命島》、《空中監(jiān)獄》、《變臉》、《國家寶藏》都非常賣座,最高片酬更是一部將近兩千萬美元。
《勇闖奪命島》、《空中監(jiān)獄》、《變臉》堪稱三大爆賣大片,凱奇走向了人生巔峰,但誰也沒料到多年之后受到財務問題困擾,導致凱奇必須大量接片,即便劇本不穩(wěn)定,但凱奇獨特的神經(jīng)質(zhì)、癲狂,成了影迷口中的B級片之王,他的鐵粉們?nèi)耘f堅定不移地支持。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以尼古拉斯·凱奇的人生亮點和破產(chǎn)經(jīng)驗為藍本。
戲外他多段婚姻生活,包括給小孩起名也往往引發(fā)討論,如幫兒子取名為超人的名字卡爾,剛出生的女兒則取了Lennon Augie,Lennon當然是向傳奇樂隊披頭士成員約翰·列儂致敬,Augie則是致敬父親的名字。取個名字也不按套路出牌,這就是凱奇與常人的典型對比。

尼古拉斯·凱奇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極盡無厘頭挖苦自己,大玩各種惡趣味電影手法。這樣的背景讓新片《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有了多種趣味解讀,到底為何擁有演戲才能會變成一道不可承受之重呢?

看著片中的凱奇飾演「自己」,當演戲這門才能成了你對世界的第一直覺,相反的,真實的生活感,反而都被「戲感」取代。你的人生無時無刻都處于“開拍”狀態(tài),你真正對生活、家庭的“開拍”應該是「付出」,但不少演員們都處于兩者之間的混沌狀態(tài)。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尼古拉斯·凱奇在IMDb上的評價均分更高達9.3分
身為明星享有太多特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電影里驅(qū)使凱奇要振作,回歸家庭擔負責任,就是應該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比重。電影里設計他接不到好片,才勉強答應億萬富翁的生日派對邀約。沒想到這位富翁并非只是單純鐵粉,更寫了劇本希望凱奇演出。豈料中情局認為這位富豪其實是一個毒梟,逼迫凱奇擔任中情局間諜。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的趣味當然是將凱奇在演戲與非演戲的界線模糊化,看看凱奇在電影里飾演自己曾經(jīng)在其他作品中的角色,自然也是一個趣味。 不管是《離開拉斯維加斯》或是《極速60秒》、《變臉》、《勇闖奪命島》,這些角色給了凱奇成名與內(nèi)化性格的豐富比喻。

更有意思的是,凱奇在故事里還上演「自己跟自己對話」的心理學作戰(zhàn),而那個瘋癲有理的凱奇,拿著多年前上節(jié)目的瘋狂模樣調(diào)侃自己。那些讓影迷們熱愛的凱奇式的偏執(zhí)瘋狂神經(jīng)路線,那個名叫凱奇的男人,讓你見證巔峰與瘋癲的灑脫和帥氣,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