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家到殺人狂魔、保安總局第三處處長、黨衛(wèi)軍中將奧倫道夫
重要申明,此文絕非宣揚納粹,純屬人物科普貼,介紹歷史,揭露法西斯罪惡,請大家認清納粹的暴行和反人類罪惡。
原作者:煙雨蒙蒙未沾衣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保安總局第三處(國內安保)的處長,此人本是經濟學家出身,但在納粹邪惡理論鼓動下,變成了一個殺人如麻、血腥殘忍的劊子手,他就是奧倫道夫。

奧托.奧倫道夫,1907年2月4日出生在德國瑟赫爾德一個農民家庭,大學時主修經濟與法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早在1926年,奧倫道夫就加入了黨衛(wèi)隊,編號880,他在黨衛(wèi)隊里算得上是老資格人物。納粹上臺時,他在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擔任研究室主任,并擔任納粹學校的教師,后來他還擔任過帝國商業(yè)委員會貿易部的部長及政府的經濟顧問。
按理說,這樣一個年輕有為的經濟學家,理應在經濟領域大有作為,然而,誰也沒料到,奧倫道夫此后的所作所為,卻完全成為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角色。
1939年,奧倫道夫晉升為黨衛(wèi)隊旗隊長,擔任帝國保安總局第三處處長,負責德國國內的安保工作,這個職位他一直干到德國投降。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lián)之后,黨衛(wèi)隊的特別行動隊也尾隨國防軍部隊進入占領區(qū),他們的任務就是屠殺猶太人。特別行動隊分為ABCD四個支隊,希姆萊任命奧倫道夫擔任D支隊的指揮官,前往烏克蘭南部區(qū)域進行特別行動,奧倫道夫曾兩次拒絕這個職務,但希姆萊以“人手短缺、高度機密”等原因說服了奧倫道夫接受了這份“臟活”。(第六處處長舒?zhèn)惐け緛硪脖蝗蚊鼮橐恢貏e行動隊的指揮官,但小狐貍很聰明,硬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推掉了這份殺人犯的差事,后來還營救了不少猶太人)
奧倫道夫擔任特別行動隊D支隊長官的期間,在烏克蘭、高加索、克里米亞等地區(qū)犯下九萬多起血腥屠殺事件,其中1941年9月在尼古拉耶夫屠殺2.4萬多人、1941年12月在辛菲羅波爾 殺害了1.4萬多人。奧倫道夫不喜歡槍口抵近受害者的后腦行刑,他要求手下將被屠殺的猶太人排成一排,保持一定的距離開槍,他認為這樣能夠減輕劊子手的心理壓力。
1942年2月開始,特別行動隊B支隊的阿圖爾.奈比“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殺人方法--毒氣車,利用汽車尾氣在密閉的貨車里殺害猶太人。奧倫道夫向希姆萊抱怨,用尾氣殺人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因為這種殺人方式費時很長,而且一次最多只能殺掉15人,不符合“經濟規(guī)律”,他建議以更有效率的手段來清除猶太人。
奧倫道夫是擔任特別行動隊長官時間最長的人,1943年他又擔任了德國經濟部某局的副局長,組織起一批專家研究如何在戰(zhàn)后穩(wěn)定德國的貨幣和經濟秩序,很難想象,一個昨天瘋狂殺人的劊子手,今天居然坐下來道貌岸然的討論經濟問題,這是怎樣分裂的雙重人格?
1944年11月奧倫道夫被晉升為黨衛(wèi)隊地區(qū)總隊長(中將),繼續(xù)進行他特務頭子與經濟學家雙重身份的工作,1945年德國戰(zhàn)敗前夕,他與希姆萊一起從弗倫斯堡逃跑,并在呂內堡附近被盟軍逮捕,希姆萊不久自殺身亡,奧倫道夫則被送上了法庭。

被審判時的奧倫道夫。
在庭審中,奧倫道夫對自己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但拒不認罪,態(tài)度頑固,聲稱他對猶太人的屠殺沒有錯誤,與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性質相同,對屠殺兒童的罪行,他的理由是“這些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報復,所以必須斬草除根”。
1948年4月,奧倫道夫被以戰(zhàn)爭罪和反人類罪判處絞刑,1951年6月8日,奧倫道夫在巴伐利亞的蘭茨堡監(jiān)獄被處以絞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