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羅馬之羅馬共和國(第六期)

2022-06-26 20:20 作者:七年大亂戰(zhàn)  | 我要投稿

伊萊爾達戰(zhàn)役

(一)愷撒為盡快剿滅龐培在西班牙的黨羽奪取羅馬城國庫里的資金,為預防龐培襲擊亞平寧半島安排2支部隊駐守亞平寧半島東南的布林迪西和塔蘭托,那里都是通往亞平寧半島內陸的重要海港,愷撒還將整個亞平寧半島守衛(wèi)工作交給副官安東尼處理。愷撒派1個軍團駐守撒丁島,派2個軍團駐守西西里島,為以后進軍北非安置跳板。愷撒臨行前還返回羅馬城前往元老院,向元老們強調自己發(fā)動內戰(zhàn)是迫不得已,并讓元老院派使者與龐培和談。老練的元老們早已看穿愷撒的陰謀,深知愷撒是將輿論拋給龐培,因而拒絕愷撒的請求。愷撒見元老們只想明哲保身后便安排自己的部下雷必達穩(wěn)住元老們,自己則率軍攻打西班牙。

(二)愷撒因缺乏船只而只能走沿海道路前往伊比利亞半島,位于法國南部海岸的馬西利亞認為元老院占據(jù)總體優(yōu)勢而不愿愷撒合作,愷撒大怒后親自率領3個軍團圍攻馬西利亞,并讓副官法比烏斯率3個軍團趕往比利牛斯山脈去驅逐占據(jù)在那里的龐培系軍隊。法比烏斯率軍穿插山間隘口,成功逼迫龐培派指揮官阿弗拉尼烏斯撤至西班牙行省,阿弗拉尼烏斯向西班牙行省西面的盧西塔尼亞行省求援。弗拉尼烏斯得到5個正規(guī)軍團、4000西班牙人支援,隨后弗拉尼烏斯將軍隊全部集結在伊萊爾達城附近。

西班牙人

法比烏斯因愷撒在高盧行省深得人心也獲得5000高盧騎兵和3000高盧步兵的支援,法比烏斯知道弗拉尼烏斯在伊萊爾達城附近后率軍在伊萊爾達北部的西科里斯河扎營。隨后法比烏斯讓工兵在西科里斯河修筑2座橋梁以便隨時渡河進攻,雙方因軍隊數(shù)量過多導致后勤出現(xiàn)問題,從而將注意力都放在搜刮物資方面,雙方因此都顧不上列陣殺敵。

法比烏斯建造的浮橋

就這樣雙方一直進行小規(guī)模前哨戰(zhàn)持,不久愷撒留下德西烏斯·布魯圖斯、特雷波尼烏斯圍攻馬西利亞,自己帶著900名護衛(wèi)騎兵趕到現(xiàn)場,在了解當?shù)氐牡匦魏笞尫ū葹跛沽羰亓羰貭I寨,自己率主力部隊渡河向伊萊爾達挺進。阿弗拉尼烏斯看到愷撒在自己營地外扎營后率領主力部隊在附近的高地上扎營,雙方因不愿意主動發(fā)起進攻而對峙一段時間,愷撒因不愿繼續(xù)耗下去而讓所有軍隊在敵營592米遠的一處山下扎營。愷撒為了不讓對手阻礙自己特意將前兩列士兵布置在外側進行警戒,讓第三列士兵隱藏在前兩列士兵后面挖掘壕溝。愷撒又以同樣的方法挖掘第二天壕溝,阿弗拉尼烏斯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后派一些騎兵前去阻撓,但被負責警戒的愷撒士兵趕了回去,最終愷撒軍隊在雙重壕溝的保障下完成轉移。

(三)愷撒有選中敵營與伊萊爾達城之間的一處高地,希望通過占據(jù)那里以阻斷阿弗拉尼烏斯與伊萊爾達城之間的聯(lián)系。愷撒親率3個軍團吸引阿弗拉尼烏斯軍隊的注意力,同時派鷹旗護衛(wèi)隊偷偷地占領那里,阿弗拉尼烏斯發(fā)現(xiàn)愷撒的意圖后派1個大隊攔截鷹旗護衛(wèi)隊。阿弗拉尼烏斯士兵因長期生活在多山的西班牙境內而能率先到達山頂,隨后將鷹旗護衛(wèi)隊趕下山坡。愷撒得知自己的計劃破滅后只能派第九軍團支援鷹旗護衛(wèi)隊,第九軍團因那里的地形過于狹窄而只能容納3個大隊正面鋪開,熟悉地形的敵軍逼得第九軍團連連后撤。隨后阿弗拉尼烏斯援軍抵達后方與山頂上的阿弗拉尼烏斯軍隊夾擊第九軍團,并向第九軍團投射密集的標槍,第九軍團只能頂著傷痛和疲憊等到援軍到來。愷撒得知第九軍團有危險后派更多生力軍前去支援,愷撒生力軍趁阿弗拉尼烏斯援軍與第九軍團交戰(zhàn)從背后將其擊潰,山頂上的阿弗拉尼烏斯軍隊見援軍潰敗后嚇得逃亡伊萊爾達城。愷撒因自己的計劃不能順利實施而讓全部軍隊撤回西科里斯河,阿弗拉尼烏斯意識不能一戰(zhàn)擊敗愷撒后便鞏固營地防御,打算利用主場優(yōu)勢進行消耗。

伊萊爾達戰(zhàn)役示意圖

(四)不久一場暴雨摧毀西科里斯河上和金伽河的2座浮橋,導致愷撒軍隊被困在西科里斯河與金伽河之間,因而既得不到后方的補給也無法渡河搜尋足夠的物資。愷撒為避免后勤危機試圖派工兵維修浮橋,因敵軍的不斷阻撓而作罷。此時來自高盧的運糧隊抵達金伽河河岸,卻因無法渡河而不能將補給運送到愷撒軍中。愷撒得知高盧運糧隊無法前往軍中運送補給后想起自己在不列顛的經驗,便安排工兵就地修建船只,然后讓這些船載著一支軍團趁夜抵達金伽河對岸去修筑浮橋。阿弗拉尼烏斯軍隊因夜色太黑、距離太遠而沒注意到,就在一夜之間愷撒工兵修筑好2座浮橋,愷撒軍隊因而能獲得大量補給。

愷撒軍隊中的高盧人

不久戰(zhàn)場附近的6個西班牙部落向愷撒投誠,阿弗拉尼烏斯得知此事后認為自己大勢已去而撤離伊萊爾達,決定準備橫渡希貝魯斯河前往支持龐培的克爾提貝里亞那里補充兵力。

(五)愷撒得知阿弗拉尼烏斯準備橫渡希貝魯斯河后讓工兵在西科里斯河挖掘引水渠,通過降低水位線的變成淺灘的方式橫渡西科里斯河,與此同時阿弗拉尼烏斯在希貝魯斯河建成浮橋后迅速撤離,有2個軍團到達希貝魯斯河對岸后建立一座壁壘環(huán)繞的新基地。

阿弗拉尼烏斯建設的浮橋

愷撒得知有部分敵軍到達希貝魯斯河對岸后立即讓工兵加班挖掘水渠,阿弗拉尼烏斯也趁愷撒軍隊修建工事時加速渡河。不久愷撒的工事建設完畢,但阿弗拉尼烏斯軍隊還沒有完全渡河,阿弗拉尼烏斯建愷撒有堅不可摧的渡河能力后只能趁夜拔營渡河。愷撒的偵察兵向愷撒報告阿弗拉尼烏斯趁夜渡河后愷撒派凱爾特騎兵襲擊弗拉尼烏斯,直到天亮后凱爾特騎兵沒能阻止阿弗拉尼烏斯進行有序撤退,阿弗拉尼烏斯部隊完全渡河后拆毀浮橋。愷撒因希貝魯斯河水流湍急將騎兵和牲畜安排在步兵兩側以阻擋部分激流,阿弗拉尼烏斯見對手迅速趕上讓全軍在一處高地上列陣迎戰(zhàn),愷撒軍隊因沒受阻擊而奇跡般渡河。愷撒看到阿弗拉尼烏斯軍隊在高地據(jù)守后讓部隊停下來休息,阿弗拉尼烏斯趁愷撒軍隊進行休整重新上路,結果沒走多遠被愷撒的高盧騎兵追上了,阿弗拉尼烏斯被迫扎營休整,高盧騎兵也計劃性地撤退。

愷撒軍隊中的高盧騎兵

阿弗拉尼烏斯因得知前方7.4公里處有一處狹窄難行的崇山峻嶺而準備趁夜搶占那里,可以通過山隘關卡的防御便可徹底堵截追兵,但夜間行軍的難度極大而給愷撒追擊的機會。愷撒根據(jù)偵察兵反饋的結果意識到阿弗拉尼烏斯會搶占那里的隘口,為了繼續(xù)迷惑對手一邊安排騎兵引敵人注意一邊率主力部隊繞道封鎖山口。阿弗拉尼烏斯雖然發(fā)現(xiàn)愷撒的企圖,但是時間來的有點晚,阿弗拉尼烏斯軍隊因愷撒封鎖山口而只能嘗試讓西班牙皮盾兵與凱爾特騎兵交戰(zhàn)。西班牙皮盾兵因因崎嶇地形而無法有效布陣,最終被不依靠陣型作戰(zhàn)的凱爾特騎兵消滅,阿弗拉尼烏斯只能困守在愷撒大營與山嶺之間。

(六)愷撒繼續(xù)派凱爾特騎兵騷擾敵人的取水和征糧工作,阿弗拉尼烏斯因此被逼的只能率軍前往取水線路修建壁壘,許多阿弗拉尼烏斯部下趁阿弗拉尼烏斯轉移營地期間紛紛溜出來與愷撒軍中的老鄉(xiāng)、朋友交談,甚至有阿弗拉尼烏斯士兵不愿與同胞戰(zhàn)爭而有改旗易幟的想法。愷撒得知此事后也派士兵偷偷潛入敵營接觸對方的親人、朋友,阿弗拉尼烏斯得知兩軍士兵互相來往后準備向愷撒投降。然而阿弗拉尼烏斯同僚佩特雷尤斯卻不愿如此窩囊而對自家士兵進行思想教育,并驅逐愷撒的部將,佩特雷尤斯此舉動導致更多的人叛逃愷撒軍中。阿弗拉尼烏斯因許多部下背離自己而決定率不愿投降愷撒的士兵重返伊萊爾達舊戰(zhàn)場,愷撒繼續(xù)派凱爾特騎兵不斷尾隨騷擾,迫使對方只能進行交替前進的方式來互相掩護。阿弗拉尼烏斯不再像過去那樣老實,而是等追兵到達自己跟前時修筑好防御工事,但阿弗拉尼烏斯的策略沒能奏效,凱爾特騎兵以驚人的反應速度追上阿弗拉尼烏斯軍隊,阿弗拉尼烏斯軍隊被凱爾特騎兵擊潰。阿弗拉尼烏斯因失去信心而投降愷撒,愷撒保護阿弗拉尼烏斯在內的所有人的安全,并把煽風點火的佩特雷尤斯殺掉以做到訓斥他們的作用,還讓投降士兵根據(jù)自身意愿是否繼續(xù)服役。愷撒這種懷柔做法讓分布在西班牙其他地區(qū)的龐貝派士兵也出現(xiàn)動搖跡象,但整個西班牙行省的大半部分仍掌握在龐培的副將瓦羅手中,瓦羅征集到2個軍團、30個西班牙大隊、搜刮大量錢財與物資后全部集中到伽德斯島上準備與愷撒進行長期抵抗。愷撒得知瓦羅強迫龐培派士兵抵御自己后安排2個軍團與瓦羅對峙,自己親率600騎兵向西班牙各城鎮(zhèn)宣揚自己會以懷柔方式對待他們,西班牙各城鎮(zhèn)因長期苦受瓦羅壓迫而紛紛響應愷撒,并用自己城市的衛(wèi)隊驅逐瓦羅駐軍。瓦羅因自己沒能得到民心而被愷撒利用,因而產生后悔的心里,只能讓部下放棄抵抗,都隨自己投降愷撒。愷撒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策反整個西班牙行省,在留下4個軍團駐守伊比利亞半島后前往巴爾干半島繼續(xù)討伐龐培。

馬西利亞之圍

(一)馬西利亞是希臘人在法國南岸建立的城邦,前4世紀凱爾特人大舉入侵地中海海岸,馬西利亞就是因為其半島地形而能抵御凱爾特人的入侵。馬西利亞通過與周圍部落聯(lián)盟保持市場繁榮和貿易往來,當戰(zhàn)敗的羅馬共和國無力向凱爾特人繳納賠款,就是馬西利亞商人為羅馬共和國提供大量貸款。等到羅馬共和國崛起后馬西利亞受到對方極高的待遇,馬西利亞人開始就依靠羅馬人擴大貿易范圍,將生意做到亞平寧半島各地。此后馬西利亞與羅馬共和國一直保持微妙的聯(lián)盟關系,哪怕羅馬人征服山南高盧時也沒有侵犯馬西利亞的想法。前3世紀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攻打羅馬人腹地時因馬西利亞與迦太基有世仇而不得不放棄最容易通過的沿海線路,轉而借道高盧地區(qū)攻打亞平寧半島,導致許多北非士兵在抵達戰(zhàn)場前就凍死在阿爾卑斯山上,甚至還遭羅馬人伏擊。羅馬人反攻漢尼拔的西班牙后勤基地時馬西利亞人還支援羅馬人,最終羅馬人與馬西利亞人聯(lián)合拔掉漢尼拔的西班牙后勤基地。此后的200年里馬西利亞一直以同盟身份存在,也幫助愷撒征服高盧,但因受龐培的恩惠而在內戰(zhàn)開始時傾向于龐培。

黃色代表馬西利亞人的勢力范圍

(二)前50年愷撒叛亂后讓所有羅馬盟國猝不及防,因龐培有元老院賦予的合法性文書而紛紛站在龐培那邊,不難看出羅馬盟國怕愷撒失敗后遭到清算而主動向龐培投誠。前49年愷撒遠征西班牙時被馬西利亞人阻攔,馬西利亞人因聲稱不會偏袒任何一方而不讓愷撒借道,愷撒對馬西利亞人態(tài)度不滿而圍攻馬西利亞。愷撒為急于進軍西班牙先讓法比烏斯率3個軍團進入西班牙地區(qū),自己則吸引馬西利亞人注意力。不久愷撒得知西班牙戰(zhàn)事焦灼后讓德西烏斯·布魯圖斯全權指揮,自己則率900護衛(wèi)前往西班牙戰(zhàn)場,布魯圖斯指揮全軍圍攻馬西利亞。攻克馬西利亞絕非易事,馬西利亞三面都有海水拱衛(wèi),只有一段非常有限的路橋可供外敵通過。馬西利亞城有大量的塔樓和堅固的城墻保護,守軍規(guī)模高達8000人,還有大量三列槳戰(zhàn)艦守護附近海域。

馬西利亞城
馬西利亞城地形

布魯圖斯派戰(zhàn)艦去突破馬西利亞海域封鎖,馬西利亞人深知羅馬人的跳幫肉搏戰(zhàn)術而靠自己的優(yōu)越機動性躲避羅馬戰(zhàn)艦,但馬西利亞戰(zhàn)艦卻忘乎所以地包圍那些沖擊失敗的羅馬戰(zhàn)艦,而不是利用遠程武器擊退羅馬戰(zhàn)艦。羅馬戰(zhàn)艦沒有立即嘗試突圍,而是等一群馬西利亞戰(zhàn)艦包圍圈縮小后用烏鴉吊橋戰(zhàn)術咬住,當一艘馬西利亞戰(zhàn)艦被一艘羅馬戰(zhàn)艦咬住后其他馬西利亞戰(zhàn)艦嘗試支援,但被包圍圈外的羅馬戰(zhàn)艦趁機咬住。由于雙方數(shù)量大致相等讓羅馬艦隊笑到了最后,羅馬人開始掌控馬西利亞附近的海域。

布魯圖斯的封鎖計劃

(三)布魯圖斯在掌握制海權后讓特雷波尼烏斯指揮工兵在陸上構建圍攻陣地,工兵砍伐馬西利亞城周圍的樹木制造攻城塔和移動盾車,同時挖掘壕溝封鎖馬西利亞城出路,再用挖掘出來的土堆砌成斜坡以墊高攻城塔。馬西利亞人在城墻和塔樓上部署大量的弩炮,馬西利亞弩炮射出的4米箭矢能輕易擊穿一般的木質攻城盾車,特雷波尼烏斯意識到馬西利亞弩炮的威力后只能趕制更多的攻城盾車,并在攻城盾車外加金屬盾牌和木質頂蓋增強防護。特雷波尼烏斯讓工兵在塔樓表層上覆蓋石塊和泥土以加強塔樓的防火和防穿透能力,還讓工兵將所有盾車連接成通道為工兵進一步作業(yè)提供安全保障。

馬西利亞弩炮

馬西利亞人不會放任羅馬人一直圍城,經常派輕裝部隊夜襲羅馬人以嘗試燒毀羅馬人的攻城器械,由于羅馬人警惕性強而沒能讓馬西利亞人得逞。馬西利亞人準備轉變方法,用城上的弩炮摧毀羅馬人的攻城器械,但因羅馬人先前加固過攻城器械有沒能讓馬西利亞人得逞。兩軍對峙一段時間后遠在希臘的龐培派納西狄烏斯率16艘戰(zhàn)艦支援馬西利亞,納西狄烏斯因愷撒控制西西里島只能穿越狹窄的墨西拿海峽,因愷撒的軍隊疏于防范墨西拿海峽而能奇跡般地穿過,最終順利地到達馬西利亞海域。

墨西拿海峽

馬西利亞人看到龐培的援軍后整頓出17艘三列槳戰(zhàn)艦策應納西狄烏斯,準備夾擊布魯圖斯。布魯圖斯因只有18艘五列槳戰(zhàn)艦而在數(shù)量上處于劣勢,布魯圖斯沒有因敵方數(shù)量過多而失去頭腦。布魯圖斯為戰(zhàn)艦上的羅馬步兵配備更多的輕型標槍,讓敵方戰(zhàn)艦因受到密集標槍打擊而失去控制,羅馬戰(zhàn)艦因布魯圖斯的戰(zhàn)術而咬住許多敵方戰(zhàn)艦。由于數(shù)量的劣勢導致布魯圖斯戰(zhàn)艦咬住一個戰(zhàn)艦時會被其他戰(zhàn)艦圍攻,但因納西狄烏斯掉了鏈子而讓羅馬人取得戰(zhàn)場優(yōu)勢。納西狄烏斯艦隊中大多數(shù)戰(zhàn)艦都是臨時由慢速的商船改裝的,不僅在肉搏戰(zhàn)中吃虧,也無法與馬西利亞戰(zhàn)艦配合。納西狄烏斯艦隊很快被布魯圖斯艦隊擊潰,納西狄烏斯只能率軍撤退,馬西利亞艦隊因不再有數(shù)量優(yōu)勢而被羅馬人以先前的方式擊潰。羅馬人再次掌握制海權。

烏鴉吊橋戰(zhàn)術
由商船改造的戰(zhàn)艦不能與專業(yè)的戰(zhàn)艦抗衡

(四)特雷波尼烏斯魯那邊也沒有一刻停歇,特雷波尼烏斯魯又讓工兵在加固型的塔樓上制作可以升降的木制屋頂,方便工兵修理和加高塔樓。由于塔樓表層鋪設大量磚石和泥灰讓馬西利亞人的弩炮和火攻無法對其破壞,隨后特雷波尼烏斯魯也調集弩炮與馬西利亞人對攻,還讓沖鋒部隊用加固型盾車到城墻底下破壞地基。馬西利亞人利用滑輪吊桿巨石送上城頭,并丟下巨石破壞盾車,但羅馬人的盾車護頂類似尖頂結構,能讓巨石立即順著坡度掉到一側,巨石因此沒有發(fā)揮應有的重力效果。馬西利亞人又接著向盾車射出火箭,但因盾車頂部由較厚的金屬加固沒能接觸到木制材料,因而沒能點燃盾車。馬西利亞人又向盾車倒油脂,因盾車的尖頂結構讓油脂快速的流到兩邊的土地上,因而馬西利亞人射出火箭后沒能燃燒多久。不久城墻被盾車里的士兵弄塌,馬西利亞人從缺口抵御敵人,但被塔樓里的敵人擊退,馬西利亞人想修補城墻也是同樣的結構。

羅馬人盾車

馬西利亞人因多處城墻坍塌又無法修補而失去抵抗意志,主動派人向特雷波尼烏斯投降,特雷波尼烏斯聲稱等愷撒回來后進行下一步處理。但沖突不會因此而完全告終。不久滯留在馬西利亞城中的龐培黨羽發(fā)現(xiàn)特雷波尼烏斯軍隊因準備和談工作而松懈后率軍出城火燒特雷波尼烏斯的圍攻陣地,許多分盾車、塔樓等攻城器械因沒來得及修理而被燒毀,特雷波尼烏斯因龐培黨羽作惡下令繼續(xù)圍攻馬西利亞。特雷波尼烏斯工兵在短短幾天內就建造好大量的加固型攻城器械,反而馬西利亞那邊因城墻修復難度大而輸在準備速度上了,最終馬西利亞城被攻破,龐培黨羽也被一一斬殺。布魯圖斯損失1100人代價拿下馬西利亞,作為守城一方的馬西利亞卻損失4000多人。

馬西利亞攻城戰(zhàn)

布魯圖斯還是向馬西利亞人聲稱等待愷撒回來進行下一步處理,不久愷撒控制西班牙后返回馬西利亞,愷撒出于歷史原因扔保留馬西利亞的自治權,但馬西利亞城郊之外由羅馬共和國統(tǒng)治,馬西利亞完全成為羅馬共和國附庸。

底拉西烏姆會戰(zhàn)

(一)龐培在布隆迪西烏姆之戰(zhàn)失利后逃往巴爾干半島的底拉西烏姆城,準備組織更大規(guī)模的反擊勢力。底拉西烏姆城背后有許多臣服羅馬共和國的政權,還能快速從資源充沛的東地中海地區(qū)獲得補給。羅馬共和國的東方盟友紛紛派出大量的騎兵、弓箭手和輕步兵支援龐培,許多希臘城邦為龐培提供大量戰(zhàn)艦,托勒密王朝也為龐培提供大量糧食。

龐培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范圍

相比之下可提供愷撒的資源大都來自亞平寧半島,但亞平寧半島資源卻相對匱乏,愷撒只能速戰(zhàn)速決。愷撒經常在準備工作未穩(wěn)妥前就提前動手,雖然能讓敵人大吃一驚,但弄不好也會使自己陷入危險境地,如果愷撒不如此冒險便會失去勝利的戰(zhàn)機。愷撒為躲避龐培艦隊的攔截率7個軍團在浪高風大的冬季強渡亞得里亞海,龐培的艦隊的確因時節(jié)而放松警惕,愷撒與7個軍團因而能奇跡般的登陸巴爾干半島。當龐培艦隊發(fā)現(xiàn)愷撒的先頭部隊后封鎖附近的海域并扣留愷撒的戰(zhàn)艦,愷撒與7個軍團轉而威逼龐培大本營附近的伊利里亞地區(qū),許多伊利里亞城鎮(zhèn)迫于壓力而提供愷撒各種補給。愷撒與龐培艦隊斗爭幾個月后留守愷撒后方的安東尼率4個軍團支援愷撒,愷撒與安東尼聯(lián)合夾擊龐培艦隊。龐培艦隊中大部分來自東方同盟的3、4列槳戰(zhàn)艦而無法與安東尼的5列槳戰(zhàn)艦抗衡,最終龐培艦隊潰退,這時愷撒已在巴爾干半島握有兵力優(yōu)勢。龐培因在底拉西烏姆訓練新兵而沒能夾擊愷撒,這主要出于對自己艦隊的自信而錯失戰(zhàn)機。

東方同盟戰(zhàn)艦無法與羅馬戰(zhàn)艦抗衡

(二)前48年愷撒進攻底拉西烏姆,愷撒除了11個軍團外還有高盧人和日耳曼人組成的3萬步騎兵,底拉西烏姆只有3萬守軍嚴陣以待。愷撒讓工兵在底拉西烏姆城周邊修筑邊墻、壕溝、塔樓等圍城工事,深諳羅馬軍事策略的龐培也與愷撒的同樣方式構筑陣地,于是兩軍展開施工競賽,由于愷撒的人數(shù)更多而搶先完成圍城工事。龐培與愷撒競賽時主要讓工兵保護底拉西烏姆城附近的幾條連接海洋的溪流,源源不斷的糧船因而都能從這幾條溪流運進來,也保護了淡水資源。龐培明知賽不過愷撒也將圍城工事圍在底拉西烏姆城周邊,并在自己的圍城工事內開辟農場,凱撒所期望的封鎖效果因龐培的先見之明而大打折扣。

底拉西烏姆戰(zhàn)役示意圖

愷撒這才意識到上了龐培的當了,只能繼續(xù)對峙以待時變。不久愷撒手下的2個高盧貴族軍官因被人揭發(fā)貪污而逃往龐培處,這2個高盧貴族軍官發(fā)現(xiàn)愷撒南部防線存在缺口而告訴龐培。當初愷撒為防備龐培的艦隊會從海上迂回反擊而不得不同時修筑2座邊墻,因人數(shù)有限導致每個人工作量加大,難免因勞累而注意力不集中,導致2面墻之間閉合不嚴密。龐培得知愷撒的弱點后率精銳輕裝部隊趁夜靠近愷撒防線的脆弱點,隨后撞破那里沖進愷撒大營。愷撒許多部下因事出突然導致剛上陣時被龐培部下斬殺,若非愷撒率軍支援前方可能就被龐培擊敗了,龐培見愷撒援軍來了后就率軍撤退。龐培先前讓其他部下趁自己攻打愷撒時在其南方建設營壘,這幫人不辱使命成功地建好了營壘,此時愷撒面臨兩面夾擊的處境。先前被愷撒擊退的龐培艦隊返回封鎖底拉西烏姆城附近的海域,并扣留愷撒的艦隊,龐培因而可以依靠海路不斷獲得補給。先前愷撒為爭取兵力優(yōu)勢沒有留下部隊守護戰(zhàn)艦,因海域和陸上被龐培封鎖而面臨后勤危機問題,此時愷撒改考慮如何撤退了。愷撒趁夜率軍以佯撤的姿態(tài)撤出戰(zhàn)場,龐培因害怕愷撒是在佯裝后撤而沒有讓部下貿然追擊,龐培在底拉西烏姆會戰(zhàn)中以小勝告終。愷撒為吸引龐培與自己野戰(zhàn)決定前往內陸的帖撒利地區(qū),龐培也對愷撒進行戰(zhàn)略追擊。

法薩羅之戰(zhàn)

(一)愷撒雖然兵敗底拉西烏姆,但沒有元氣大傷,只是進行戰(zhàn)略撤退。雖然愷撒控制住羅馬共和國西部地區(qū),但龐培在羅馬共和國東部仍有大量軍隊存在,而且還有許多羅馬共和國盟友支持龐培。托勒密王朝海軍幫助龐培焚毀愷撒副將安東尼留在巴爾干半島的30艘運輸船,這意味著愷撒無法與亞平寧半島保持聯(lián)系。龐培不僅派艦隊封鎖亞得里亞海阻擾愷撒從亞得里亞海海岸撤退,還派一部分軍隊在科林斯地峽阻撓愷撒南下地中海撤退,龐培的岳父梅特路斯·西庇阿也準備在敘利亞攻打愷撒,如果算上親龐貝的馬其頓和希臘愷撒實際上已遭戰(zhàn)略合圍。

埃及戰(zhàn)艦

龐培的岳父梅特路斯·西庇阿在接到動員令后沒有緊急集結軍隊,而是先忙于斂財,等到梅特路斯·西庇阿將敘利亞搜刮后才集結軍隊。梅特路斯·西庇阿出發(fā)前又向盟國索要補助,等到補助到齊后才率軍出發(fā),并且每過沿途的關卡時就讓部下大吃大喝。龐培因梅特路斯·西庇阿的磨蹭而無法及時緊縮戰(zhàn)略包圍圈,讓愷撒鉆了空子,但龐培因梅特路斯·西庇阿在元老院有較高的地位而不敢責備自己的老丈人。一個月后梅特路斯·西庇阿與龐培會合,元老院為防止龐培軍事獨斷而賦予梅特路斯·西庇阿與龐培一樣的軍事權力。梅特路斯·西庇阿本來不諳軍務,元老院這么做只會連累龐培,況且梅特路斯·西庇阿還驕傲自大,每天向也不諳軍務的元老們吹噓自己會輕松地擊敗愷撒。

(二)愷撒因西面的伊庇魯斯、南方的希臘琴、東方的敘利亞和北方的馬其頓都被龐培控制而舉步艱難,只能逼迫對手與自己決戰(zhàn)才能有取勝的機會,最終選擇在稍微靠南的帖撒利。帖撒利是希臘本土的騎兵產地,平坦地勢和流淌河水確保帖撒利農業(yè)產量高于希臘其他地方。帖撒利許多城邦因擔任龐培的騎兵而將愷撒拒之門外,并派人向龐培求援。愷撒一怒之下攻破那些防御力差的城邦,并對抵抗者施以懲罰,帖撒利其他城邦紛紛恐懼而向愷撒投降。愷撒的部下們因不愿繼續(xù)東躲西藏而紛紛表示自己要與對手決一死戰(zhàn),愷撒因此在帖撒利最大的城市法薩羅附近扎營,坐等龐培找上門來。

愷撒懲罰帖撒利城邦

龐培得知愷撒在法薩羅后準備故意放緩腳步以消耗愷撒軍隊的資源,但梅特路斯·西庇阿等元老們卻因自己不耐煩而催促龐培進軍,許多盟國君主為表示自己的誠意而煽風點火,甚至基層的士兵也期盼早日結束戰(zhàn)爭,龐培因內外各界人士的強烈呼吁和數(shù)量龐大軍隊的每日消耗過大而迅速抵達法薩羅。龐培因得到各方支持而擁有超過8萬人的部隊對抗撒,愷撒因得不到補充而就剩下不到3萬人的軍隊。雖然愷撒的士兵數(shù)量遠遠少于龐培,但他們都是作戰(zhàn)經驗豐富的士兵。反觀龐培這邊要么就是久疏戰(zhàn)陣、要么就是剛剛入伍,整體素質較差、缺乏經驗。

愷撒的士兵都身經百戰(zhàn)

(三)前48年愷撒為爭取出路主動讓士兵出營列陣,龐培在眾人的刺激性立即迎戰(zhàn)。愷撒和龐培都十分重視側翼的保護,雙方在過去的征戰(zhàn)史上也往往通過側翼擊敗對手。由于交戰(zhàn)地點在埃尼珀斯河邊,愷撒和龐培都將一邊的側翼靠近河岸,雙方因此只能在另一邊側翼展開斗爭。龐培將羅馬士兵放置在中軍,奇里乞亞步兵放置在中軍右側,敘利亞步兵放置在中軍左側。龐培因右翼有河流拱衛(wèi)而只在那里部署少量的本都輕騎兵和本都標槍步兵,將由希臘、馬其頓、色雷斯、弗里吉亞、卡帕多西亞、加拉太、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等地組成6000多騎兵部署在右翼,騎兵身后還部署由希臘、色雷斯、小亞細亞、敘利亞、克里特島和羅德島組成的3000多輕裝步兵,這些輕裝步兵主要使用復合弓、輕型標槍和投石索。龐培還在山坡上安排一些部隊,準備主力部隊擊潰愷撒后讓他們追殺。愷撒將羅馬步兵放置于中軍,也因左翼緊靠河流而布置少量的埃托利亞輕步兵,讓由高盧和日耳曼組成的1000多騎兵居于右翼。愷撒因自己的騎兵數(shù)量太少、騎戰(zhàn)技術落后于東方而從中軍抽調3000人部署在騎兵后面,準備在關鍵時刻對龐培進行突然性打擊。由于兵力少于對手愷撒的陣線厚度明顯比龐培薄弱,這可能是愷撒為在寬度上同敵人持平而做的無奈之舉吧。

法薩羅戰(zhàn)役中雙方的布陣

雙方因距離足夠而能發(fā)起沖鋒,龐培因想讓愷撒部隊奔跑雙倍距離而不讓部下率先出擊,從而消耗愷撒士兵的體能,然后準備利用數(shù)量優(yōu)勢擊潰愷撒。愷撒意識到龐培陰謀后讓部下停止沖鋒,雙方因此開始沉默許久。在山頭觀摩的元老和盟國首領認為龐培怯戰(zhàn)而催促龐培沖鋒,龐培因眾人的壓力而被迫沖鋒。龐培中軍的羅馬步兵投擲大量標槍,愷撒中軍的羅馬步兵舉盾頂住了幾輪標槍齊射后也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接著雙方開始拔劍肉搏,由于愷撒的羅馬步兵常年的邊區(qū)錘煉而讓龐培的羅馬步兵開始出現(xiàn)支撐不住的狀況。

龐培左翼的騎兵趁中軍戰(zhàn)事焦灼開始向愷撒右翼發(fā)起沖鋒,成功擊潰愷撒右翼的高盧騎兵和日耳曼騎兵。愷撒右翼的羅馬步兵突然殺來讓龐培左翼騎兵猝不及防,愷撒右翼羅馬步兵先前受愷撒的指導用標槍戳入騎兵坐騎的面頰,龐培左翼騎兵就這樣潰敗,龐培左翼騎兵身后的輕裝步兵因無法快速逃離戰(zhàn)場而被身經百戰(zhàn)的愷撒右翼羅馬步殲滅。

愷撒右翼羅馬步兵開始襲擊龐培的左翼,龐培見自己面臨兩面夾擊的危險后丟下部隊逃回營地,最終失去統(tǒng)帥的龐培軍隊潰不成軍,紛紛逃往營地據(jù)守。愷撒讓人四處傳令,聲稱自己對有意放下武器的羅馬士兵網(wǎng)開一面,但要追殺同盟軍以威懾盟國。愷撒的號令傳出后,龐培的羅馬士兵紛紛投降,龐培的同盟軍因懼怕愷撒追殺飛速地逃離戰(zhàn)場。龐培得知大勢已去后在心腹的保護下帶著家眷佯裝出逃,一口氣逃到附近的希臘城邦躲避。然而戰(zhàn)斗還沒有完全結束,在山頭上還有不少元老院和同盟軍的軍隊,他們得知龐培跑路后開始撤退。愷撒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追上共和國聯(lián)軍,共和國聯(lián)軍被迫扎營與愷撒對峙。愷撒讓工兵挖掘壕溝截斷共和國聯(lián)軍附近的水流,共和國聯(lián)軍因無法取水而失去戰(zhàn)斗意志,最終派人請求愷撒寬恕。愷撒也借坡下驢地予以共和國聯(lián)軍寬大處理,留下一部分軍隊護送他們回歸后自己率軍追擊龐培。

(四)龐培為繼續(xù)與愷撒抗爭決定趕往埃及向曾接受過自己向曾接受過自己,愷撒雖然沒能在希臘捕獲龐培,但獲得龐培積攢的大量糧草和軍餉,法薩羅之戰(zhàn)后愷撒實際上已成為羅馬共和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只是名義上還沒有表達出來。托勒密法老托勒密十三世因龐培落魄而怕招致愷撒的懲罰,不久便派人殺死龐培,并將龐培的人頭獻給愷撒。

亞歷山大港戰(zhàn)役

(一)早在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zhàn)爭中龐培久幫助托勒密法老托勒密十二世保住江山,托勒密王朝也因此欠下羅馬共和國大量貸款,只能不斷地將尼羅河兩岸產出的糧食運往羅馬共和國進行抵扣。前48年龐培因戰(zhàn)敗于愷撒而逃往埃及,當代的托勒密法老托勒密十三世為討好新的權威而殺了龐培。愷撒得知龐培在埃及后立即率軍前往埃及,當愷撒的艦隊停泊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后托勒密十三世派人將龐培的頭顱獻給愷撒,愷撒卻因托勒密十三世擅殺龐培而感到不悅。托勒密十三世為更好的取悅愷撒任職愷撒監(jiān)國的職位,愷撒因此高興準備免除托勒密王朝的債務,愷撒還以徹底抵債為由讓托勒密十三世的姐姐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與托勒密十三世共治,托勒密十三世欣然地答應了。

托勒密十三世
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托勒密宮廷官員因不愿受羅馬共和國控制而普遍抵制托勒密十三世的舉動,都期望能通過其他特殊手段抵壓巨額債務。曾經的埃及擁有大量財富和龐大的海軍艦隊,隨著國內外局勢陡然聚變而永遠成為一段美好回憶。自從馬其頓人托勒密一世占據(jù)埃及建立政權后開始,歷任法老便對一切可能影響自身權勢的因素采取暴虐的手段解決,法老為斂得資金對埃及人民和過往商賈都課以重稅,斂得的資金大都數(shù)用于宏偉基建、外交賄賂、雇傭外族士兵和招聘外族技術人員。歷任法老又害怕外籍士兵的后裔過多而讓本土部隊進行清洗,若非以欠債方式獲得羅馬共和國保護托勒密王朝早就被鄰國入侵或被本國起義摧毀。

托勒密王朝的繁榮全是假象

托勒密王朝的希臘裔雇傭軍
托勒密王朝的加拉太雇傭軍

由于羅馬共和國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區(qū)讓埃及無論怎么衰落都是地中海地區(qū)的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和財力資源都僅次于羅馬,港口的船塢也可以造出比西方軍艦更大的戰(zhàn)艦,尼羅河兩岸也可以產出大量的糧食進行持久戰(zhàn),這讓托勒密人難免有些驕傲而傲慢羅馬人。亞歷山大港的居民接到宮廷內部傳來反羅馬號召時認為自己的軍事和經濟強大無比而襲擊在亞歷山大港的羅馬人,亞歷山大港暴亂者瞬間多達20萬,托勒密十三世因受眾人的壓力被迫站在愷撒的對立面。亞歷山大港叛暴亂者強攻不成后圍困愷撒所在的沿海城區(qū),將通往城區(qū)的所有道路全部封鎖,并將道路兩邊的建筑改造為堅固的要塞,托勒密人因多年吸納希臘技術和成本極低的勞動力而能在數(shù)日內完成圍城工事。遭托勒密人封鎖的羅馬人也將街區(qū)的建筑改造為堡壘,但其速度上也沒有比托勒密人快多少。

亞歷山大港地圖

托勒密人因忙于構筑圍城工事導致亞歷山大港海岸和其對面的法羅斯半島疏于防備,向來多謀善斷的愷撒得知托勒密人弱點后留下一部分人吸引托勒密人注意力,自己趁托勒密人沒有在海岸邊構筑圍城工事親率主力部隊偷渡到通往法羅斯半島的陸橋。隨后愷撒讓工兵在陸橋附近構筑防御工事,同時派一部分人抵達法羅斯半島建造防御工事。亞歷山大港全城有非常發(fā)達的供水系統(tǒng)使得被圍困的羅馬人直接去民居內肆意取水,托勒密人準備將大量海水灌入羅馬人控制的城區(qū),逼迫對方停止修筑工事到別處取水。此時愷撒從羅德島和小亞細亞召集援軍,援軍因在航行過程中遭遇風暴而無法快速抵達埃及,愷撒只能動用手里全部艦船繞行到遠處搜羅補給。不久一支羅馬征糧隊遭托勒密騎兵襲擊,這支羅馬征糧隊的人全部被俘,羅馬俘虜怕受埃及傳統(tǒng)的酷刑將愷撒跟隨士兵外出搜尋的情報告訴托勒密人。

托勒密騎兵

于是托勒密十三世立即調來一批戰(zhàn)艦準備對愷撒進行斬首行動,此時羅德島和小亞細亞援軍到達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海域支援愷撒,托勒密艦隊計劃被羅德島人全盤打亂。面對東地中海的最優(yōu)秀羅德島船員時這些由奴隸劃槳驅動的托勒密戰(zhàn)艦一觸即潰,斬首愷撒的行動就此泡湯。

(二)當托勒密艦隊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亞歷山大后還在賣力構筑街壘的托勒密人紛紛因挫折感而停止手頭工作,幸好在花言巧語的托勒密太監(jiān)鼓動下20萬亞歷山大港軍民恢復了信心。隨后托勒密指揮官們在近海和內河處征集110艘各類船只,并征集更多人手加強亞歷山大港口封鎖,還在港口的防波提上布置大量弩炮。此時愷撒的第二批援軍因遭遇風暴阻礙而沒能及時到達戰(zhàn)場,愷撒得知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人升級防御等級后害怕第二批援軍會遭阻攔,隨后動用手里的全部戰(zhàn)艦清理港口附近的敵人。前47年愷撒率29艘戰(zhàn)艦直面戰(zhàn)艦數(shù)量兩倍于自己的敵人,愷撒將9艘羅德島戰(zhàn)艦部署在右翼,將6艘奇里乞亞戰(zhàn)艦部署在羅德島戰(zhàn)艦后方;將8艘本都戰(zhàn)艦部署在左翼,將6艘小亞細亞希臘人戰(zhàn)艦部署在本都戰(zhàn)艦后方。托勒密人將22艘主力戰(zhàn)艦放在第一線,每個主力戰(zhàn)艦周圍由許多配備遠程武器的小艇支援;將余下的艦船放在等二線充當預備隊。

羅馬同盟戰(zhàn)艦
托勒密戰(zhàn)艦

由于雙方之間有大片淺灘阻隔而都不愿率先出擊,雙方對峙一段時間后羅德島艦隊指揮官歐佛拉諾爾主動請求愷撒讓自己率4艘羅德島戰(zhàn)艦出擊,愷撒覺得歐佛拉諾爾的提議有理而同意他的請求。羅德島戰(zhàn)艦以噸位輕的優(yōu)勢順利的通過淺灘,羅德島戰(zhàn)艦以體小靈活的優(yōu)勢用撞角擊碎托勒密戰(zhàn)艦的船體,托勒密第一線部隊被熟練的羅德島水手攪亂。愷撒趁托勒密第一線部隊忙于同羅德島艦隊纏斗時讓其余戰(zhàn)艦通過淺灘襲擊托勒密艦隊,當托勒密第一線部隊潰敗后托勒密第二線部隊紛紛調頭逃跑,愷撒因敵方在岸上部署的弩炮阻擊而無法追殺敵人。愷撒這才意識到只有控制亞歷山大港全境才能確保暢通無阻,不然會有源源不斷的敵人騷擾。隨后愷撒讓所有士兵登陸亞歷山大港,卻因岸上的托勒密人頑強抵抗而不能順利登陸,托勒密艦隊趁羅馬人忙于登陸作戰(zhàn)襲擊羅馬艦隊兩翼,愷撒因兩翼遭受襲擊讓全軍撤退到羅馬人控制的亞歷山大城區(qū),愷撒只能繼續(xù)觀察敵方以待時變。

(三)托勒密十三世派出軍隊支援亞歷山大港,隨后與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軍隊圍攻羅馬人控制的城區(qū),羅馬人沒有因先前的挫敗而士氣跌落,反而不斷在工事背后進行頑強抵抗。正當托勒密人以為愷撒大勢已去時一支超過萬人的部隊支援愷撒,這支部隊的將領是擁有帕加馬王室血統(tǒng)的米特拉達梯。米特拉達梯早就奉愷撒之命到東方各省募集軍隊,米特拉達梯依靠羅馬共和國在國際上的威權很快在奇里乞亞和敘利亞等地募集到大批士兵。米特拉達梯成功說服猶太人和約旦境內的納巴泰阿拉伯人后途徑西奈半島抵達埃及的陸上門戶——佩盧希翁。

托勒密王朝版圖

佩盧希翁守軍因傾向于與托勒密十三世共治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而只進行象征性抵抗,米特拉達梯軍隊只用1天就拿下佩盧希翁,隨后進軍到尼羅河口的代太爾三角洲。托勒密十三世得知佩盧希翁淪陷后立即派大軍抵御米特拉達梯的攻勢,米特拉達梯的軍隊中既有戰(zhàn)斗力強的希臘人,也有完成全盤軍團化改革的猶太人,托勒密人步入埃及后塵而戰(zhàn)斗力低下,無法與特拉達梯軍隊相抗衡,最終潰敗。無奈的托勒密十三世只能御駕親征,前往尼羅河三角洲沿岸的一處高地上建立防御營地。

托勒密人

愷撒接到米特拉達梯的戰(zhàn)報后決定留下一部分人吸引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人注意力,自己親率主力部隊與米特拉達梯會合。托勒密十三世見愷撒到達戰(zhàn)場后只能讓所有士兵加固營壘和沿河淺灘的防御,愷撒觀察對方陣勢后決定發(fā)起三路夾擊。羅馬人以搭建浮橋的方式沖過沿河淺灘的壕溝,羅馬軍隊中的日耳曼騎兵通過迂回到托勒密大營的后方引起托勒密人巨大混亂,許多托勒密士兵紛紛跳入尼羅河逃生,有的托勒密士兵不慎摔死在自己挖掘的壕溝中。托勒密十三世見大勢已去準備登上1只船逃亡南方的上埃及避難,然而有大批的托勒密士兵也跟著托勒密十三世跳了上來,托勒密十三世護衛(wèi)本想轟他們下去但被失去理智的托勒密士兵殺死,托勒密十三世的船只因此負載過重而沉沒,托勒密十三世因不會游泳而溺水致死。

(四)愷撒取得勝利后重返亞歷山大港將托勒密十三世陣亡的消息告訴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人,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人因托勒密十三世戰(zhàn)死而喪失斗志,紛紛向愷撒投降。至此愷撒以不足4000人的兵力擊敗20多萬亞歷山大港暴亂者,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愷撒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扶上王位,以確保這位埃及艷后能繼續(xù)提供羅馬共和國所需的糧食。愷撒還嚴懲參與謀殺龐貝的托勒密人,將蠱惑人心的托勒密太監(jiān)全部斬首。不知愷撒是迷戀埃及艷后的美貌還是出于政治目的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成親,并生下一個兒子,名叫菲羅帕托·菲羅墨托·愷撒。此時博斯普魯斯王國法爾納凱斯二世趁羅馬共和國混亂率軍攻打本都和加拉太地區(qū),志在恢復他父親米特拉達梯六世時期的版圖。

亞歷山大港戰(zhàn)役

澤拉戰(zhàn)役

(一)龐培雖然被殺,但其黨羽還在羅馬共和國許多地區(qū)掌握軍隊,愷撒為清剿龐培黨羽必須同那些與龐培有良好關系的東方各盟國打交道,愷撒第一個目標就是盛產糧食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民眾因不愿受羅馬共和國管控而爆發(fā)叛亂,托勒密法老托勒密十三世在眾人的壓力下出兵攻打正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的愷撒,愷撒因此淪陷在埃及。黑海北岸的博斯普魯斯王國開始趁火打劫,博斯普魯斯國王法爾納凱斯二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米特拉達梯六世,當初龐培請求博斯普魯斯王國支援時法爾納凱斯二世故意拖延增援速度以準備坐收漁利,等到龐培在法薩羅慘敗時法爾納凱斯二世趁此占據(jù)本都地區(qū)。由于米特拉達梯六世在生前一直忙于擴軍備戰(zhàn),所以法爾納凱斯二世能從本都地區(qū)獲得一支戰(zhàn)斗力很強的軍隊,隨后法爾納凱斯二世利用這些軍隊入侵卡帕多西亞、比提尼亞、加拉太、亞美尼亞等地。

博斯普魯斯王國

前48年愷撒因不能在亞歷山大港脫身讓在小亞細亞半島的多米提烏斯率4個軍團討伐法爾納凱斯二世,雙方在小亞細亞內陸的尼科波利斯展開對峙。多米提烏斯將羅馬步兵放置在右翼,將本都步兵放置在右翼,將加拉太人步兵放置在中軍;羅馬騎兵因數(shù)量有限而沒有上戰(zhàn)場。博斯普魯斯軍隊中有斯基泰人、薩爾馬特人、本都人和希臘人,法爾納凱斯二世在第一線布置密集陣模式的橫隊,在后方安排三個羅馬式的步兵大隊;在步兵陣線的兩側還挖掘縱向壕溝,將騎兵部署在壕溝外面。

尼科波利斯戰(zhàn)役中雙方的布陣

羅馬及其同盟軍率先出擊從兩翼包夾敵人,法爾納凱斯二世讓兩翼騎兵假裝潰逃戰(zhàn)場,羅馬人貿然越過壕溝攻打法爾納凱斯二世的后備部隊。素質強硬的羅馬步兵雖然能輕松越過壕溝與博斯普魯斯人打成一片,但多米提烏斯的本都步兵卻不能與羅馬步兵那樣作戰(zhàn)而潰敗,加拉太步兵也被法爾納凱斯二世的密集陣逼退。最終博斯普魯斯軍隊在右翼和中央取勝,羅馬步兵因寡不敵眾而撤退,依靠頑強的意志力和豐富的經驗撤入安全地區(qū),法爾納凱斯二世在尼科波利斯擊敗羅馬人后乘勝占據(jù)更多地區(qū)。

博斯普魯斯騎兵
博斯普魯斯羅馬式步兵

博斯普魯斯步兵

(二)前47年愷撒已解決埃及的戰(zhàn)亂,聽說多米提烏斯戰(zhàn)敗后立即前往小亞細亞半島討伐法爾納凱斯二世,愷撒因不想再次被作戰(zhàn)水平的同盟軍拖累而只用手里的兩個軍團作戰(zhàn)。兩軍在本都境內的澤拉城遭遇,法爾納凱斯二世將大量的博斯普魯斯步兵以密集陣方式安排在第一線,博斯普魯斯羅馬式步兵以三線大隊的形式安排在第一線后面,將卷鐮戰(zhàn)車安排在第一線前面。愷撒占據(jù)一處高地并按照羅馬傳統(tǒng)構筑陣地,然而博斯普魯斯軍隊并不讓愷撒完成土木工事,法爾納凱斯二世希望在羅馬人分散時進行突擊,浴室20000名博斯普魯斯人沖過來準備一鼓作氣地攻入羅馬人陣地。

澤拉戰(zhàn)役中雙方的布陣

然而羅馬人的反應速度出乎法爾納凱斯二世的意料,大部分羅馬人得到敵軍進攻的消息后快速有序的回到各自的戰(zhàn)斗位置,在博斯普魯斯人到達前就做好戰(zhàn)斗準備。羅馬人向博斯普魯斯卷鐮戰(zhàn)車傾瀉密集標槍,雖然人員和馬匹都配有最好的重甲,但仍頂不住為破甲特制的重型標槍頭,卷鐮戰(zhàn)車很快地退出戰(zhàn)場。

卷鐮戰(zhàn)車

博斯普魯斯軍隊因高速沖鋒和地形復雜的因素而失去秩序,原本的方陣也分化成散兵游勇,羅馬人拔出短劍組成軍團陣型將殺上山的敵軍推下去,隨后追殺博斯普魯斯人。法爾納凱斯二世見局勢不妙后帶著少量近衛(wèi)騎兵逃跑,羅馬人在一路砍殺中接近博斯普魯斯大營,博斯普魯斯大營守軍被擅長攻城的羅馬人殲滅。愷撒在戰(zhàn)斗結束后留下我來,我看,我征服的豪言,在面對兇悍的凱爾特人和善戰(zhàn)的龐培時都沒有說出類似的話,不得不說愷撒是在諷刺法爾納凱斯二世。

(三)很多地中海與東方的國家早就開始對羅馬人軍事模式開始模仿,但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想成果。法爾納凱斯二世繼承父親米特拉達梯六世好戰(zhàn)的本性,在本土人口不足的情況下用大量資金從周圍的蠻族部落招兵買馬,甚至不惜購買奴隸來充實軍隊,這種不計血本的擴軍只能會帶來更多戰(zhàn)斗力不足的士兵。博斯普魯斯羅馬式步兵雖然學習羅馬人的隊形和馬劍術,但因沒有資金裝備一套護甲而不能讓自己真正成為羅馬步兵。羅馬軍隊中的加拉太人正好與博斯普魯斯羅馬式步兵情況相反,雖然裝備全套護甲,但戰(zhàn)斗力卻不如羅馬步兵。

古羅馬之羅馬共和國(第六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林州市| 加查县| 海兴县| 盱眙县| 项城市| 云林县| 滦平县| 浠水县| 永善县| 郧西县| 株洲市| 黑山县| 镶黄旗| 界首市| 砚山县| 林口县| 教育| 富蕴县| 托里县| 安丘市| 界首市| 定襄县| 青铜峡市| 浦县| 樟树市| 页游| 临江市| 昂仁县| 成安县| 乳山市| 门头沟区| 繁昌县| 左云县| 当阳市| 定南县| 贺兰县| 厦门市| 托克逊县| 湖口县| 西吉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