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與外在
吃了就玩,玩累了就睡,浪費生命,具有這種生活態(tài)度的人大有人在,并且多數(shù)人把它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覺得這才是他們理想中的生活。
工作賺錢養(yǎng)家,每天早出晚歸,平凡生命,生而為人,一定要通過自身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相應的價值,一部分用來滿足基本所需,另一部分則用來滿足各種精神欲求。
對人生的反思,對世界的反思,超越生命,對理想人生狀態(tài)的體會需要足夠的智慧,獲取智慧的唯一途徑是學習,
生命的意義在運動中體現(xiàn),表現(xiàn)為對世界的認識反思過程。
人生美滿與否在于對內在事物的把握,而人生欲求的強弱在于對外在事物的理解程度。
理解程度低的人,自然會看重外在而輕視內在,在意自己的各種外在擁有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理解程度高的人,對外在事物的要求就會很低,因為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對自我內在的提升上。
善良的活好自己體現(xiàn)了自身的思維修養(yǎng),能夠善良對待自己的人,同樣的,在與其它人打交道的時候,也能夠以善良待之。
人本身來自于自然,在社會環(huán)境中變成了社會人,要想做到順其自然的生活,也就必須減少些社會物(吃喝玩樂等等),而多一些自然物(作息規(guī)律等等),并在精神思維的自為中建構足夠多的精神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