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 這個說法,是怎么被叫錯的
分辨率這個東西,長期沒有統(tǒng)一的簡稱,有的用長邊,有的用短邊,有的用縮寫。
比如說 1920×1080?這個分辨率:
用短邊描述就是 1080P, 因為它的短邊是 1080 個像素
用長邊描述就是 2K,因為它的長邊是 1920 個像素,K 代指 1000, 2K 就是 2000 像素
用縮寫那就是 FHD, Full High Definition 全高清。
如果都用一個標準去對比,那么自然是沒有任何疑慮的:
2160P > 1440P > 1080P
8K > 4K> 2K
UHD > QHD > FHD
但是在 1080P 進軍 2160P 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我們都知道:
720P 是 HD 高清
1080P 是 FHD 全高清
1440P 是 QHD(Quad HD) Quad 是什么意思?4 倍,它的分辨率就是 4 倍 HD
2160P 和 是 UHD 超高清。
到這里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特別記住 QHD 是 4 倍 HD 的意思。
但是因為 4K UHD (3840×2160) 的像素數是 1920×1080 的四倍,所以有一部分人就誤以為 4K 的 4 代表 4 倍,但實際上 4K 的 K 是因為它的長邊有差不多 4000 個像素,K 就是千的意思(以防有人不知道)。
這時候有的人就把 FHD 1920×1080 想當然的認為是 4K 的四分之一,也就是 4K/4 = 1K, 而 QHD 的 2560x1440 分辨率差不多又剛好是 1920x1080 的 2 倍。
也就是因為前一個錯誤理解 + 巧合,一切都完了。
接著這一部分人就錯誤的把 QHD 2560x1440 叫成了 2K, 但按照本來的標準,它應該叫 2.5K 分辨率,因為它的長邊是 2560 像素。
為什么說 4K 分辨率剛好是 1080P 的 4 倍只是一個巧合。

因為 8K 很顯然并不是 1080P 的 8 倍,應該是 16 倍 1080P;同理,為什么 iMac 5K 的分辨率恰好接近 1080P 的 7 倍,但是它叫 iMac 5K 而不是 iMac 7K, 因為 Apple 的腦子是清楚的,知道該用它的長邊來叫它 5K 分辨率。
還有一個證據,那就是?QHD 和 qHD?是兩個東西:

在?2K?被錯誤的用來形容 2560x1440 之前,一般都把 2560x1440 它叫做大 Q 屏,它代表 4 個 HD (1280 x 720 x 2 x 2).
而小 qHD 是 1/4 的 FHD ( 1920 x 1080 / 2 / 2) ,那么 nHD 則是 1/9 的 FHD ( n 代表 Ninth 是九分之一。
所以,一切的誤解都來自于一部分知識不過硬的人,分不清 K P 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終造成了很多人誤以為 2K 是 2560x1440 分辨率,這件事情顯然是不對的。
無論是媒體也好,自媒體也好,都有義務傳達正確的邏輯和計算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噴噴噴。

更何況,無論是國標,還是國際標準,都擺在那不會變。
1920 × 1080 (16:9)
1920 × 1200 (16:10)
2048 × 1080 (≈19:10)
2048 × 1152 (16:9)
2048 × 1536 (4:3)
上邊這些都可以叫 2K 分辨率。
2304 × 1440 (16:10)
2400 × 1350 (16:9)
2560 × 1080 (64:27 / ≈21:9)
2560 × 1440 (16:9)
2560 × 1600 (16:10)
上邊這些是?2.5K 分辨率。
如果我們不去糾正這樣的錯誤,那么只會犯更多的錯誤,造成更多的誤解,比如說:
3088 x 1440;
2848 x 1312;
2400 x 1080;
這三個分辨率,只看屏幕本身,中間那個是最均衡的,傳統(tǒng)錯誤叫法把第一個叫 2K, 第二個叫 1080p+ 第三個叫 1080p 就是非常嚴重的誤導,讓人覺得 2 和 3 非常接近。
但實際上 1 和 2 才是沒差多少那個。
橫縱分辨率就只差了 100~200 而已,在同樣都是 6.7~6.8 英寸的情況下,ppi 一個是 409 一個是 376(都考慮了鉆石排列折損),而第三個分辨率的 ppi 是 316, 所以這又是一個案例,證明了所謂的 2K 和 1080p 叫法會帶來更多的誤解。
最后再總結一遍:
k 只和長邊分辨率有關,p 對于 16:9 的比例來說之和短邊分辨率有關。

上邊兩個標準都是信息量較低的標準,本來就不能代表全貌,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精細程度,請看 ppi, 而不是看什么 k 或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