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 在前一篇我已經闡述了尚善,而在本篇我將闡述尚善中的一種,德,這里的德便是尚善中的德,其實我在尚善中已經提出了四種“善”,一為欲,二為利,三為德,四為道,我之所以從德開始闡述,是因為前兩個太過復雜,我將在日后再進行詳細闡述。
? ? 與之前相同,首先我們要闡述什么是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談論一種德,那便是道德,而如今我所談論的德,不屬于道德,相反的是,道德在某種角度上來說屬于我所說的德,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我所說的德,那便是不強求,這里的不強求具體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 ? 對于自己來說,是不強求自己做不喜歡的事,和之前的求異,尚善一脈相承,明德對于自己就是不要去做委屈求全的事,不因為任何原因去做違心的事情,順從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真正追求所熱愛的事情,面對一切想要阻礙自己的困難,都靠著自己的雙手去解決,最后達到為我的目的。
? ? 對于他人來說,是不強求別人做事,這一點和對于自己有著很大的不同,這里不強求做事,是指無論一件事對于對方有利有弊,對方喜不喜歡,都不應該強求對方去做,按照孔子的話說,人之所欲,勿施于人,但凡對方不開口說要去做,我們就不應該強迫對方做或不做,這是德對于他人所做出的體現(xiàn)。
? ? 這里簡單闡述一下道德和德的關系,以便于日后我更加方便的闡述道德,德是一個人求異的最大限度,在之前我們所說的求異之中,說明了我們要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但倘若不加以限制,我們就很有可能用盡所有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雖然我們無法辨認這個目的究竟如何(善還是惡?有利無利?)?就很有可能彼此發(fā)生摩擦,又或是單方面的霸凌,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預知自己是不是弱勢的一方,因此,我們要明德,而在這里,我所說的德,顯然是對我們自己而說的,告訴自己不強迫他人做事,不違背自己內心做事;而道德是來約束眾人的規(guī)則,無論你我,都應該遵守道德,要是有人不遵守道德,那必然會受到世人的譴責,而不遵守德,就會后悔自己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