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與布林肯的歌單


1
哈薩克斯坦的暴亂,從政府對天然氣取消補貼,造成天然氣價格暴漲100%開始。
阿拉木圖市最高檢察院被縱火,市政府被攻入。
總統(tǒng)托卡耶夫宣布恢復補貼,領導班子全體辭職下臺。
結果,示威抗議不但沒有平息,暴亂跟恐怖攻擊卻反而升級。
2
總統(tǒng)府陷入火海,機場跟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
于是總統(tǒng)向外求援。
集安組織安全理事會同意派出維和部隊,俄軍在合法的托付下出兵。
這場暴亂,應該可以結束了。
可是,哈薩克斯坦,映射了非常重要的一課。
3
哈薩克斯坦剛慶祝獨立30周年。
30年來,納扎爾巴耶夫把國家一步步從穩(wěn)定帶往小康。
政治上,選舉制,承認反對派,但延續(xù)傳統(tǒng)上跟俄國的關系。
經(jīng)濟上,跟中國建立密切關系,更支持一帶一路。
思想跟文化上,則擁抱西方。
但是,人均GDP1000美元成長到將近10000美元,可是貧富差距權貴壟斷、貪腐問題、階級固化顯然是很嚴重的。
4
納扎爾巴耶夫的接班人托卡耶夫進一步放松各種管制,包括游行示威的管制。
可是,他忘記了,1900萬人口的哈薩克斯坦,在2006年時,就已經(jīng)有26000個NGO組織。
那,2021年有多少NGO呢?
索羅斯的“開放的社會”組織,不斷提供獎學金派送學生去歐美留學,擴大資助記者,協(xié)助反對派。
5
這些NGO,這些金援,導引的目標是什么?
要到哪里去?
補壹刀的一篇文章,剛好講到,最近美國國務院正在大放送“國務卿布林肯的歌單”。
他聽什么歌,為什么國務院、美國的大使館,要瘋狂放送?
這當然是大外宣。
比如說,推薦的一位元,是獨立音樂人。
2014年參加了美國國務院的OneBeat音樂交流項目。
這個項目,從2012年開始,每年挑選19到35歲的音樂領袖,到美國做4個禮拜的培訓。
參加的人呢,要公開表達美國國務院的倡議,包括“言論自由、民主參與、性別平等……”。
6
OneBeat的出資人,除了美國國務院,當然還有NGO。
其中一個,叫做“尋找音樂國度”。
但是這個NGO的出資者,還是美國國務院,所以這也是白手套。
這個白手套,在國內(nèi)也在運作,云南的麗江是根據(jù)地。
一起合作的,有個組織,叫做ChinaResidencies“中國藝術交流”。
創(chuàng)始人在中國拍了一個紀錄片,號稱在中國找到的真相,叫做絕望。
長期對武漢的疫情抹黑造謠。
幾個抹黑中國的華裔記者,都是合作方。
7
從科學、音樂到媒體、教育各行各業(yè)……
長期下功夫,運用金錢和文化侵略的陣勢,都可以培養(yǎng)出成群結隊的“顛覆者”。
這些顛覆者,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自己真正被賦予的使命。
但美國把他們美其名為“進步者”,他們是被美國認可的、嘉許的。
是被美國放回自己國家內(nèi)部推動“改造”。
把國家改造為美國喜歡的樣子。
凡是美國不喜歡的,必然就是不好的。
就必須被推翻、被改變。
但是即使是像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一人一票,選舉輪替,經(jīng)濟成長。
但貧富差距跟階級固化,卻不是民主與選舉可以改變的。
于是土壤已經(jīng)成熟,顏色革命的花朵,可以栽下了。
美國要你一人一票。
一人一票了,但是美國不能容許你跟俄國和中國的親密。
于是,以經(jīng)濟之名的暴亂政變,水到渠成。
8
哈薩克斯坦經(jīng)歷的是,是其他所有被顏色革命的國家跟地區(qū),都經(jīng)歷過的。
哈薩克斯坦之亂,被定義為恐攻。
美國跳出來否認自己是幕后黑手。
但沒有任何國家敢說哈薩克斯坦政府不應該鎮(zhèn)壓。
可是,歐美怎么就忘了,香港當時也面臨幾乎一模一樣的恐攻。
為什么歐美跟臺灣媒體,可以無恥的認為,香港官方必須任憑恐怖份子打砸擄掠呢?
9
雙標是顛覆的標配。
因為有雙標,才可以用沒有是非的假是非,沒有道理的假道理,來要求被鎖定的目標,達成顏色革并的顛覆任務呀。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新鮮熱辣的教訓。
顛覆,仍然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