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思學院|零缺陷概念是什么?和C=0抽樣方案有什么關系?

零缺陷概念的產生
被譽為“全球質量管理大師”、“零缺陷之父”和“偉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勞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國推行零缺陷運動[1]。
后來,零缺陷的思想傳至日本,在日本制造業(yè)中得到了全面推廣,使日本制造業(yè)的產品質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領先于世界水平,繼而進一步擴大到工商業(yè)所有領域。
零缺陷理論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所謂"零缺陷"抽樣方案,簡單的說,就是不管你的批量和樣本大小如何,其抽樣檢驗的接收數Ac=0,即"0收1退"。
舉例:
某客戶在其《供應商質量手冊》中規(guī)定成品驗收采用 C=0 抽樣方案。所謂 C=0 抽樣方案通常又被大家稱為零缺陷抽樣方案,即只有抽樣產品全部經檢驗全部合格,整批產品才能夠被接收;而只要在驗收過程中發(fā)現有一個不良品,整批產品將被判為不合格。
客戶的這一要求在公司內部引起了一些同事的擔心,認為這樣的要求是不是過于嚴格了?公司根本做不到,甚至有同事認為客戶這樣的要求是“霸王”條款。
事實上,C=0 抽樣方案目前在國內已經被廣泛使用。它和我們中國應用較多的 GB/T2828.1-2012抽樣方案一樣, 就方案本身來講不存在嚴格不嚴格的概念。
在應用 GB/T2828.1-2012時,一個抽樣計劃嚴格與否取決于我們對于 AQL 的選擇。AQL 值小,抽樣計劃就嚴格;AQL 值大,抽樣計劃就寬松。
同樣的,C=0 抽樣方案也規(guī)定了一系列與 GB/T2828.1-2012 相同的 AQL值,選擇哪個AQL 值完全在于我們自己的選擇以及與客戶的協(xié)商來決定。
所以有關“C=0 抽樣方案過于嚴格”的論斷完全不成立,出現這種認識僅僅是因為大家不了解C=0 抽樣方案。
需要說明的是,該客戶的《供應商質量手冊》是根據 IATF16949:2016 建立的,而 IATF16949 :2016標準條款8.6.6中明確要求接收水平必須是零缺陷。(IATF16949:2016標準條款 8.6.6 接收準則:接收準則組織應確定,當被要求時,由顧客批準。對于計數型數據的抽樣,其接收水平應是零缺陷。)所以,客戶的要求是根據的,不存在任何“霸王”要求。
抽樣檢驗簡介
抽樣檢驗又稱為統(tǒng)計抽檢檢驗,是指從交驗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若干單位產品組成樣本進行檢驗,通過對樣本的檢驗結果對整批產品做出質量判定的過程。
我們知道,檢驗是不產生價值的工作,因此如何更經濟、快捷的進行檢驗就直接關系到生產的成本和效率。
統(tǒng)計抽樣檢驗理論是美國貝爾實驗室的道奇和羅米格于 1929 年創(chuàng)立的,它和 1924 年休哈特提出的統(tǒng)計過程控制(控制圖)一起被視為質量管理從質量檢驗階段進入統(tǒng)計質量控制階段的兩個標志性成果。
統(tǒng)計抽樣檢驗理論的出現改變了以往那種依靠大批量檢驗來保障產品質量的工作方式。
從 1950 年美軍發(fā)布 MIL-STD-105 抽樣標準起,統(tǒng)計抽樣檢驗在全世界逐步推廣開來。MIL-STD-105 的升級、延伸版本被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及許多國家的國家標準采用。美軍 MIL-STD-105 標準共經歷 A~E五個版本,該標準目前已經被美軍廢止。
兩種“零缺陷”抽樣方案
1965 年,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尼古拉斯·斯托格力亞發(fā)表C=0 抽樣方案,幾經改版,目前最新的版本為第四版。C=0 抽樣方案是根據 MIL-STD105 修改而成,接收準則限定為“0 收 1 退”,因而又被人們稱為“零缺陷”抽樣方案。
雖然到目前為止,C=0 抽樣方案還不是國際以及任何國家的國家標準,但由于“零缺陷”的質量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 IATF16949:2016中有明確的條文要求,在企業(yè)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994 年,美國三大汽車廠商(通用、福特、克來斯勒)發(fā)布了 QS9000質量體系標準,QS9000 中的 4.10.1.1 條款就明確要求:接收準則必須是零缺陷。QS9000 的這一要求,促進了C=0 抽樣方案的被迅速推廣應用。
在QS9000 被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為國際標準 IATF16949:2016之后,使得C=0 抽樣方案的應用又進一步擴大。
2005 年,為了表彰尼古拉斯·斯托格力亞教授創(chuàng)制 C=0 抽樣方案的突出貢獻,美國質量學會把當年的謝寧獎章頒給已經退休的尼古拉斯·斯托格力亞教授。美國質量學會在表彰詞中說:他最偉大的貢獻是開發(fā)了一套實用、便于使用、經濟的零缺陷的數字抽樣方案。他的方法在軍事和商用上,節(jié)省了數以百萬計的美元。由于他的方法被證明實用、簡易并且經濟,因而被廣泛接受。
1996 年,美軍推出新版的抽樣標準 MIL-STD-1916。和 C=0抽樣方案一樣,MIL-STD-1916 也限定它的接收準則為“0 收 1 退”,所以MIL-STD-1916 也可以稱為零缺陷抽樣方案。MIL-STD-1916 不再像MIL-STD-105 那樣強調抽樣的技術,而是轉為要求供應商建立預防性的質量體系和有效的過程質量控制系統(tǒng)。MIL-STD-1916 強調以事先的預防代替事后的檢驗。
由于IATF16949:2016 只要求了“接收水平應是零缺陷”,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應采用C=0 抽樣方案還是MIL-STD-1916。對于企業(yè)來說,使用哪一種“零缺陷”抽樣方案可以結合企業(yè)自身以及客戶的具體要求來決定。
國內抽樣標準的應用情況
1981 年我國開始參照ISO2859(即 MIL-STD-105D)制訂中國的統(tǒng)計抽樣標準 GB/T2828。GB/T 2828 經過 1987 年、 2003年和2012年等三次修訂,現最新版本為GB/T2828.1-2012,在國內應用最為廣泛。
雖然MIL-STD-105 在美國已經被廢止,但是該標準目前在我國仍有許多企業(yè)在使用,甚至還有少數企業(yè)在使用早期的版本 MIL-STD-105D。
目前,C=0 抽樣方案已經在我國眾多的汽車行業(yè)企業(yè)和其它自愿采用IATF16949 標準的企業(yè)中被廣泛的使用。
“零缺陷”的概念
“零缺陷”(C=0)抽樣方案是根據 MIL-STD-105 修改而來,有關統(tǒng)計抽樣的概念與GB/T 2828 出自同源,GB2828 相關的術語定義在“零缺陷”(C=0)抽樣方案都可以使用。
為了突出“零缺陷”這一重要概念,“零缺陷”(C=0)抽樣方案把GB/T 2828 中“不合格”、“不合格品”兩個術語修改為“缺陷”、“缺陷品”。由于“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判定準則限定為“0 收 1 退”,只要出現一個缺陷品,不論批量大小、樣本多少,都可以判整批不合格。突出“零缺陷”觀念,可以促進大家質量意識提升。
“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另外考慮是:如果你的質量相當差,大于0 的允收數并沒有多大的幫助;當你的抽樣計劃允收數大于零,你在授權你的檢驗人員接受一些可能沒有用的產品;零缺陷強制對任何不合格采取措施;如果你正在努力邁向零缺陷,那你怎能容許你的抽樣計劃允許有缺陷數呢?
我們看到許多公司常常使用“零缺陷”的概念來進行質量宣傳,但“零缺陷”的精神要怎么去貫徹落實呢?如果我們一方面宣傳著“零缺陷”,另一方面仍然在使用 GB/T 2828.1-2012 的抽樣方案來接收不良品,那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笑話。
“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簡便性
與 GB/T 2828.1-2012 相比“零缺陷”(C=0)抽樣方案不存在加嚴、放寬與正常檢驗之間的轉移規(guī)定,也沒有二次及多次抽樣計劃。
“零缺陷”(C=0)抽樣方案僅使用一張主抽樣表,相對 GB/T 2828.1-2012 的幾十張抽樣表大大簡化,即方便學習,也便于使用管理。
同時,“零缺陷”(C=0)抽樣方案不僅適用于逐批檢驗,也適用于孤立批次檢驗。
推行“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益處
有助于形成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雖然大部分公司現行的成品檢驗標準中,把產品功能參數類檢驗項目的抽樣計劃規(guī)定為不合格品 GB/T 2828.1-2012 Ⅱ AQL=0.65%;而外觀類檢驗項目則規(guī)定為不合格品 GB/T 2828.1-2012 Ⅱ AQL=1.0%。但是否嚴格按抽樣計劃進行了抽檢還是一個問題。
檢驗員們在被問題按何種標準檢驗產品時,常常會回答:按GB/T 2828.1-2012 檢驗。但是我們是按 GB/T 2828.1-2012 的哪一級檢驗水準?各種質量特性分別選取何種AQL 值呢?大家答不上來。
事實上,一批產品在抽檢時應該抽取多少樣本?以及如何判定合格與否?往往都是主管人員憑感覺、憑個人經驗的指示。
這樣做的問題是:抽檢工作缺少合理性,抽檢判定缺少公平性,對出廠產品的質量風險把控也不具有科學性。
不論我們選用 GB/T 2828.1-2012 或是“零缺陷”(C=0)抽樣方案,標準一旦確立,就一定要保證按標準進行檢驗。必須改變那種靠人的主觀經驗判定的不良習慣,促使工作嚴謹性。而由于“零缺陷”(C=0) 抽樣方案的易學易用性,更有助于幫助我們形成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選用“零缺陷”(C=0)抽樣方案更經濟
在選取相同 AQL 值的情況下,“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抽檢風險概率與 GB/T2828.1-2012 類似,同時抽檢量大大減少。與 GB/T2828.1-2012 一樣,應用“零缺陷”(C=0)抽樣方案時同樣需要為不同類別的質量特性規(guī)定不同的 AQL(接收質量限)。
“零缺陷”(C=0)抽樣方案適用于:期望是生產的產品完全達到規(guī)范要求。對一些非關鍵的特性希望用比較少的檢驗。
比如華為技術的移動基站設備,對于聯網、通話、數據傳輸和穩(wěn)定性等主要質量特性是客戶重點關注的,而且也必須滿足“零缺陷”;而對于外觀等次要質量特性,客戶通常并不會像對待工藝品一樣深究,就不必要維持大量的抽檢,那樣明顯是不經濟的。
6.3、將幫助我們樹立“零缺陷”的質量意識并提升產品質量水平
由于“零缺陷”(C=0)抽樣方案的判定準則限定為“0收 1 退”,只要出現一個不良品,就可以判整批不合格,就必須采取全檢返措施。在推行的初期無疑將會加大效率和成本的壓力,從而促使整個公司真正樹立“零缺陷”的觀念,不容忍一個不良品。
當我們每個人都形成了不能夠容忍不良品和不能夠容忍工作差錯之后,相信我們的產品質量水平也一定會相應的提升。
有助于提升客戶信心,并幫助拓展海外市場
自菲利浦·克勞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后,“零缺陷”的質量觀念已經風靡全球,如果期望打入歐美日等成熟的高端市場,我們必須使用顧客能夠聽懂的“零缺陷”質量語言來跟顧客接軌。
“零缺陷”(C=0)抽樣方案契合公司的經營理念
公司“創(chuàng)新變革、磨礪精耕、服務為本”的工作文化,而“零缺陷”(C=0)抽樣方案恰好符合這12個字的要求。同時,《質量手冊》(編號:YXQM-01)是公司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編制的內如符合 IATF 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汽車生產件及相關服務件組織應用 ISO9001:2015 的特別要求),也同樣應符合“零缺陷”的質量管理要求。
總之,“零缺陷”是目前企業(yè)質量管理的潮流所向,我們應當把客戶的要求轉化為公司內部改進的一次機會,積極的迎難而上:推行 C=0 抽樣方案,樹立零缺陷意識!踐行”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