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小說】你知道嗎,龍是存在的

2022-05-09 20:50 作者:pw0  | 我要投稿

我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老實說,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救世主或神仙上帝,同理,我也不相信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或神話傳說。正如日劇《神探伽〇略》中男主角的口頭禪“萬事皆有因”,窗簾動了多半是由于風而非鬼魂,奇異的光柱多半是冰晶折射的氣象奇觀而非UFO,天空中有異象多半是風箏……而不是龍。

我就是這樣的網(wǎng)絡小說作家,哪怕在奇幻世界觀的小說里添上一個魔杖,都要好好構思一番魔力釋放的機制和原理——我只相信……科學的東西。

“你知道嗎,龍是存在的?!?/p>

當我把這句話作為小說的開篇時,我的責任編輯呵斥道:“太無聊了?,F(xiàn)在江北寫《龍〇》大火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了,你這么寫亮點在哪?”

我猶豫了一下:“我想把它寫的仿佛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情的紀實報道?!?/p>

“真實?憑什么真實?”

“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主人公所見所感?!?/p>

責編似乎是被我的模樣氣樂了——即使是在屏幕的那一頭,我也能感覺得到。

“我以為你是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眼見不一定為實!你不會想寫完這一切之后來一句‘這一切都是我的一場夢’作結吧?這套路已經(jīng)被玩爛了?!币恍行械挠柍庠诹奶鞂υ捒蛑袕棾觯覠o奈地關掉了全部窗口。

如果眼見不為實,那什么是真實,我又能……知道什么呢?

愣在電腦前,聽著窗外拍打著窗戶的冬雨,我的意識游離到幾個月前。

“你知道嗎!龍是存在的!就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那一天,我的一名骨灰級讀者給我連發(fā)了三條消息。

他是我的發(fā)小兼高中同學,姓王名一。從我高中仍在寫些稚嫩的練筆時起,他就一直讀著我的小說,近年也已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蓄了絡腮胡。他常說我很適合寫些奇幻風的文章,或許會開拓一個新領域。這次我也沒多在意,權當是他又想勸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從科幻走向玄幻罷了。

“怎么,有智能手機拍的照片流出來了?還是被美國軍方的雷達偵測到了?”

我故作抬杠拆臺的模樣,潛臺詞是:“可千萬別拿那像是小靈通拍出來的10萬像素的照片逗我樂子”,看他還是否有戲耍我的興致。

“咋可能!”

“那我知道了,你是在車庫里看到的吧。是不是還會噴火?”

對面沉默良久。

“兄弟,我不多說。最近有空嗎?明晚陪老同學嘮嘮?”

“別說最近了。你也知道,我嘛……無業(yè)游民一個,最近幾個月都沒有接到像樣的商單,連悶酒錢都得人請客嘍!”我敲著字,卻全然沒有自己嘴上說得那般自嘲的余裕和灑脫。

片刻后,我收到了一條位置信息——離我家僅五百米的一家威士忌酒吧。

“明晚,老地方見?!?/p>

對于已經(jīng)半年微〇運動步數(shù)都是二位數(shù)的我,明天一定是我離開家門最遠的一天。次日,我揣上了手機和碼字寫小說用的掌上電腦,便出門赴了約。

但出門時的我,絕對沒有料到我能離開家門那么遠。

“你可算來了?!?/p>

我剛走出胡同,就見一個熟悉的面孔,畢業(yè)十幾年他也沒怎么變過。只不過,他穿著一身的沖鋒衣,身后還頂著一個碩大的戶外背包,怎么瞧都不像是赴約喝酒的模樣。

“進車聊。”

隨后,不由分說地,我整個人被塞進了旁邊的黑色高級轎車,像是被綁架了一般。

尚未來得及抱怨,就見老友從身旁抽出一支樂加維林:“邊喝邊說。”在心底暗罵一句狗大戶之后,我也只好任他性子來——畢竟這瓶酒比我兩個月全勤稿費還多。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龍存在嗎?”

我搖了搖頭:“這不是相不相信的問題。它存不存在與我相不相信毫無關系,如果有照片拍下它的樣子,我會很樂于說‘我相信有龍存在’的?!?/p>

“不不不,我們不討論是不是真的存在,只說相信與否?!?/p>

“不相信?!?/p>

“為什么?為了科學的唯物的信仰?”

“不,只是為了避免獨斷論罷了。”我呷了一口酒,連連咂嘴。

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信仰,都是在一個事情尚未被證實時作出的論斷。這思想無疑是盲目的,這行徑?jīng)Q計是獨斷的。

他連忙擺擺手,裝出一副翻譯腔教訓我:“哦我的朋友,有時候故作公正也是一種傲慢。一個老師被告知有校園霸凌時,固然要堅持真相,但如果因為很難探明就擱置這件事,無疑已經(jīng)選擇了鼓勵霸凌。”

“你是說……”

“我是說,簡單的世界是美的,但懸置一個無法證實或證偽的理論本身,或許也是一種獨斷。它并不‘一定’會讓你……更接近真相?!?/p>

我盯了他良久,長嘆了口氣,仰在舒適的后座上:“你是說我昨天嘲諷的噴火龍吧?!?/p>

“老生常談?!?/p>

沒想到,作為一個文科生,他卻對這些梗如此了解。

車庫中的噴火龍,是人們在闡釋奧卡姆剃刀原理或證偽原則時的很有趣的例子。一個人聲稱自家車庫里有一個噴火龍,但它不僅隱身,而且無法被任何方式探測到,就連它噴的火也是常溫的。

這樣的龍,它存不存在并不重要,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它壓根就不存在。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剔除掉理論中無用的枝葉,剩下的就是一個“最佳解釋”了,能夠形成一套閉環(huán)的范式。

“奧卡姆剃刀已經(jīng)過時了,現(xiàn)在流行什么知道嗎?”他用一副說相聲的姿態(tài)笑了笑:“牛頓的烈焰激光劍!不能做實驗復現(xiàn)或觀測的東西壓根不值得討論!”

看他笑得猖狂,我也跟著笑了起來,還碰了個杯。

熟料,他很快板起了臉:“可悲啊。這頂多是一個優(yōu)秀的研究者的準則,怎么能成為我們,區(qū)區(qū)活著就已經(jīng)乏味至極的普通人生活的信條呢?”

我知道,他沒能說出,這也不配成為一個真理的殉道者的信條。

此刻的他在觥籌交錯之間,恍惚若神人。

窗外的路燈一個個閃過視野,有些昏暗的橘黃光線讓我想到浩渺星野里掠過視線的無數(shù)恒星。一種極強的速度感暗示著我空間的轉移。隨即,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夢境之中。

這樣的把戲他不是第一次玩了,這次是前往海邊?還是他的別墅?我心里也沒底。

“你愿意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龍存在嗎?”

我?guī)缀醪患偎妓鞯鼗卮穑骸爱斎辉敢??!?/p>

這時我猛地意識到,“愿意”距離“相信”,比起“相信”距離“知道”要近得多。然而我,愿意相信,卻又不愿承認相信,就好像被什么力量強迫著不要去信一般。

我的這位朋友,從小就是個喜歡幻想的人,畢業(yè)后去了一家公司負責一個機械玩具龍的銷售工作。一次接待一位外國客戶時,收了3000比特幣作為傭金,那比特幣就留在他的電子錢包里十年未動過——直至去年他發(fā)現(xiàn)比特幣已經(jīng)漲到1:300000人民幣,于是成了如今這狗大戶的模樣。

“這些日子里我已經(jīng)砸出去了幾百萬尋找龍的線索,終于得到了一個最可靠的——你甚至想象不到是誰提供的?!?/p>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慢著,你先告訴我龍是什么樣的。東方龍還是西方龍,我不大想聽你扯淡?!?/p>

是的,如果是編造的話,大概一兩句話就會露出馬腳,而如果編的足夠嚴謹,或許還可以作為我小說的素材。

“龍是生物。是東方龍的模樣?!?/p>

“生物?那它吃什么?”我咄咄逼人。

沒想到他反詰道:“你覺得生物是什么?”

“呃……有生命的物體?可以生長、繁衍、新陳代謝……”

“這些都不錯,但都有些缺乏想象力。生命的本質就是熵減,通過汲取外部能量維持自身內(nèi)部系統(tǒng)的有序性?!崩吓笥雅ゎ^對司機指示了幾句,回頭心滿意足地看了看愣住的我。

我清楚他說的沒錯,也無從反駁,但總感覺這會推導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龍,就是一種氣態(tài)生物。”

丟下這句話,車也應聲停止,他打開車門,外面再熟悉不過的場景讓我霎時大驚——我們此刻竟在國際機場的航站樓下,不遠處幾架大型客機正徐徐滑行。夏夜的暖風伴隨著身后跑道上開啟了渦輪引擎反向推進噴射出的滾滾熱浪,我登上了前往南美洲的飛機。

氣態(tài)生物……比如一個地區(qū)云卷云舒的積雨云或雷暴,也可以被稱作生物嗎?我可不想聽到這樣的結論,再怎么討厭幻想,這種答案也過于焚琴煮鶴了。

人生中第一次坐頭等艙,竟是為了去尋覓“龍”這種神話中的生物,可謂驚奇之事疊了起來。旁邊的暴發(fā)戶胖子眼睛瞇成了一條縫,炫耀的表情分明卻像是在找尋面子似的:“包不起機,委屈一下?!?/p>

“我們這是去哪?”

“能看見龍的地方?!?/p>

我瞥了一眼前方中控顯示屏上顯示的目的地:“南美洲?”

他搖了搖頭:“龍只能在天上?!?/p>

“你的意思是……”我瞪大了眼睛:“這次飛機的航線能路過有龍的地方?”

他“噗嗤”地樂了起來:“要是龍果真那么容易看見就好了。”

我意識到,我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默認了“龍”是一個存在的東西,不然的話,根據(jù)一階謂詞邏輯學的規(guī)則我們剛剛的一切交談都是無意義的。

他點了一杯咖啡,東帝汶的豆子,似乎是想醒一醒酒避免在飛機上吐出來。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我點了點頭。

“太多人在談論龍的時候是割裂的——當然,談論很多其他事物,譬如中醫(yī),也是一樣。一些人拼命地拿出些古籍、謠傳、空談的神話傳說,另一些人則秉持著現(xiàn)代自然科學觸及的領域對其嗤之以鼻??傊胝引?,絕不是在上古的神話或街坊鄰里的家長里短里找,而應該逆推龍究竟是什么?!?/p>

我饒有興趣地聽他口若懸河。

“你剛剛說,龍是氣態(tài)生物……你總不會想說,龍就是混雜在空氣里的一部分覺醒了意識的氣體吧?像玻爾茲曼大腦那樣?”

他笑了笑:“大體沒錯,但比你想的要樂觀。我推測,大多數(shù)的龍起碼從原初時,確實是一些有意識地維系自身有序性的氣體、湍流或氣團罷了。但目前我們能找到的龍,絕對是你能看得到甚至摸得著的……和車庫里的那條可不一樣!”

“莫非你見到過?”

“我沒見到過,但有人見到過。龍的實體,就是一些氣態(tài)和電離態(tài)的元素在平流層乃至電離層的樣子,它們是活生生的生物!”我伸出手掌,示意他冷靜點——即使有著一個隔板,若是被其他乘客聽到了還是會被當做瘋子的。

他緊接著說:“這也是為什么在對流層的我們根本看不到龍,它們只有偶爾會隨著雷電、積雨云出現(xiàn)在對流層,因為需要補充雷雨云里靜電迸發(fā)出的離子束——你知道,它們是離子態(tài)生物。正如我們碳基生命需要吃的東西都含碳元素,它們也要‘吃’含有電子、光子這類東西……這是我的推測。”

他又補充道:“其中重要的‘食物’,正是可以激發(fā)特定頻段電子的紫外線。這也是為什么龍常年居住在甚至高于平流層的電離層——那的紫外線更強烈!”

我把他說的話權當做小說的設定,發(fā)現(xiàn)它竟然驚人的自恰和行得通:“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見不到龍、以及偶爾有龍的傳說都伴隨著雷電暴雨出現(xiàn)?!币驗楹笳撸3S腥苏J為龍和龍卷風是一碼事。

他得意地笑了笑:“看來你還不算個頑冥不化的老古董,叫你來算叫對人了?!?/p>

“但……”這其中還是有漏洞:“即使是氣態(tài)的生物,也需要保持自身基本的凝聚,這就需要符合結構力學。在平流層以上,空氣可是相當稀薄的,它們?nèi)绾文艿侥敲锤叩牡胤??又如何保持自身的形狀或骨架??/p>

“你問的對?!彼麖淖约嘿N身的兜里謹慎地掏出了一個迷你的密碼箱,看模樣像是全金屬的,謹慎到不成樣子。這家伙曾經(jīng)把公司上億的合同揣到兜里,連個文件夾都沒帶,我極少見他如此謹慎的樣子。

“朋友,你將見到這世界上唯一一片龍鱗?!?/p>

重重驗證后,他打開了盒子,里面是一塊不到一平方厘米的半透明固體。

“這是啥,一小塊石英?”

他示意我將其拿起,那一刻我感覺事情不妙——這東西太輕了。

“氣凝膠。人類通過溶膠凝膠法在1931年才制得的密度超小的、世界最輕的固體材料,出現(xiàn)在了我國南極科考站附近。僅僅是幾塊,卻極大地驗證了我的猜想!純天然的氣凝膠,你能想象嗎?我反正不能?!?/p>

“你是說,龍……或者說這種氣態(tài)生物的骨架,進化出了氣凝膠?”我掂量著手上這塊極輕又極普通的材質,感到其中蘊含著某種異樣的魔力,似乎當下飛機的舷窗外就飛舞著一條條巨大的中國龍。

“沒錯,我推測,在氣凝膠構成的骨架中有極輕的氣體,類似氫氣球,可以讓它們飛入平流層。在那之后,它們也許是通過噴射儲存在體內(nèi)的氣體、也許是通過離子熱運動產(chǎn)生向上的動能克服地心引力的?!?/p>

我把那片龍鱗還給了他,靠在舒適的頭等艙靠背上止不住地嘆氣。

“但。你這僅僅是推測而已。該如何驗證這個假說?”

他皺了皺眉頭:“有的時候,你并不需要驗證一個東西。譬如你回到寢室發(fā)現(xiàn)門口的鞋亂七八糟,你會覺得多半是那幫崽子把它們折騰亂了,而不是一頭大象跑進了你的寢室——這就叫最佳解釋。它并不需要由現(xiàn)實推導而來,但可以解釋現(xiàn)實,這就足夠了。”

“但……”我搖了搖頭:“龍這種東西,單單是存在就已經(jīng)近似你比喻中的大象了,你把它的構造原理編的再仔細又能怎么樣呢?依舊是悖逆直覺的?!?/p>

“我不是編的。”他賭氣地把自己珍愛的“龍鱗”收入盒子中,給自己扣上了眼罩,側對著我假寐了起來。

夜里的國際航班熄滅了所有明亮的燈光,只余下幾個橘黃色的指示燈,讓人昏沉欲睡。身后經(jīng)濟艙不時有推車輪子碾過地毯的聲音,混雜著咖啡的香氣,催人入眠。

在他細微的鼾聲中,我聽到了一句含糊不清的話。

“你馬上就能……見到了?!?/p>

等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說……在南極發(fā)現(xiàn)的?!

“莫非我們要去南極?”飛機著陸前二十分鐘,我們兩人都被艙內(nèi)廣播叫醒,我實則是徹夜未眠。

“大差不差。別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之后要熬的還多著呢!”

我狐疑地看了看四周,飛機確實即將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爸笠D機去烏斯懷亞,在那里我們跟著中國科考隊的船到那邊,為了這個名義我可是費了不少勁——光靠錢可買不到。”

“名義?”

他抽出一張名片:“世界氣象組織,我們這次官方的名義是考察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現(xiàn)狀。”

聽到這幾個字,我挑了挑眉毛:“你莫不是想說,臭氧層空洞和龍也有關系?”

“依舊只是推測。臭氧層位于平流層,吸收紫外線,但與此同時,臭氧層的空洞也相當于打開了一個豁口……”

“你是說,由于臭氧稀薄,我們才能在晴天看到位置更低的、在平流層的龍?”

他沒有回答我,此刻沒有回答就是一種默許。

眼前關于龍的一切越來越形成了邏輯的閉環(huán),但閉環(huán)一定就是可信的嗎?自然不是。且不論地心說,許多民科認為地球是平的,同樣的邏輯自恰的,許多陰謀論也是同理,一切都要看能不能經(jīng)受住實踐的檢驗。

機場的免稅商店里賣著昂貴的當?shù)靥禺a(chǎn),說起南美洲的特產(chǎn),除了各種木材和北半球難以見到的生物外,應當就是盛產(chǎn)于哥倫比亞的祖母綠了。有著綠色光彩的寶石在貨架上熠熠生輝,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眼饞了?”

“含鈹鋁的硅酸鹽而已。”

“別這么說嘛。萬事萬物都可以被分解成一種平白的描述,但賦予它們意義就是我們?nèi)俗龅氖虑?。如果沒有氣態(tài)生物龍,如果龍真的只是人們對龍卷風的一種稱謂,我也會欣然接受?!?/p>

我聳了聳肩,表示我可不能接受。

他指了指貨架上碼放的整整齊齊的祖母綠:“你看這些寶石,是什么色的?”

“綠的?!蔽乙膊恢忠媸裁椿?。

“你怎么知道它不是‘現(xiàn)在是綠的,過兩天會變成藍的’?”

我不假思索:“它確實可能是綠的,也可能是‘現(xiàn)在綠,一會藍’,我的觀察同等地支持這兩個理論,所以我傾向于更簡單的前者?!?/p>

“但你也不否認,后者可能才是真相?!?/p>

“當然,但是現(xiàn)實中怎么可能……”

“定時炸彈?!彼⒖绦χ驍嗔宋?。

“如果讓原始部落的人看到一百顆定時炸彈,他們一定會覺得這是一種穩(wěn)定的東西,而不會覺得是‘現(xiàn)在穩(wěn)定,一會爆炸’的東西吧?然后他們就被炸上天嘍!”

我明白他想說什么——羅素的火雞。一群用著歸納法的經(jīng)驗主義者火雞,得到了每天中午都有食物的結論,卻最終被宰了的故事。確實是絕佳的諷刺,但歸根結底只是歸納得不夠多罷了。

“這不是個好笑話?!蔽依湫Φ溃骸澳侵皇怯捎跉w納的時間不夠長。如果他們繼續(xù)修改自己的理論,就會得出‘所有的定時炸彈都是現(xiàn)在穩(wěn)定一會爆炸’的結論的。”

“那如果再給他們一個看起來一樣但沒有裝炸藥的炸彈呢?”

我沉默了,的確,這時候得到的結論依舊是錯誤的。

“根本不是歸納的時間不夠長,而是你本就做不到充分的歸納。多長時間算長?養(yǎng)殖場里的火雞也可以觀察好幾年,我們?nèi)祟愇拿饕膊贿^幾千年。如果我們抹除時間這個概念,或者把時間這一維度平鋪開來——就像在游戲里,把每一秒的世界地圖接成一個巨大的、可以橫跨時間的世界地圖——你永遠不能窮盡它?!?/p>

“你是說,當我們產(chǎn)生‘它可能在未來的某刻變成另一個模樣’的懷疑時,我們就已經(jīng)做不到歸納了?即使我們甚至拿來了全世界所有的祖母綠,或者把全世界的烏鴉都抓來確認它們是黑色的了?難道我們至多只能說,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分某秒,這個架子上的祖母綠是綠色的?”

他沒作聲,走到不遠處的貨架上,和柜臺店員嘀咕了幾句,轉身回來時,手里竟拎著一個價格不菲的寶石袋子!

“老兄,就算跟我賭氣也不至于……”

“少廢話,看。”

只見他拆開包裝,把那顆黃豆粒大小的寶石放在手中。另一只手從腰間掏出一個手電模樣的物件,一束光打到了寶石上。此刻,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顆祖母綠竟然閃起了耀眼的紫紅色。

“白天的祖母綠,晚上的紅寶石。亞歷山大石,又稱變石。含鉻的金綠寶石罷了?!?/p>

我從未想到,這家伙對珠寶也有所研究。

“那豈不是很貴?”

“這東西確實在巴西有礦藏,但這個不是,只是用類似原理做的仿制品罷了,一眼就看得出來?!?/p>

他再沒說話,我也再沒開口,帶著剛剛的思考和沉默坐上了前往烏斯懷亞的飛機。

如果我們無法歸納任何事情,那眼前的世界——這個已經(jīng)用數(shù)十年不自覺的歸納悄無聲息形成的、固若金湯的成型的世界,是否也可能在“夜晚”化作異樣的“紅寶石”呢?

下飛機后,迎接我們的是一個滿臉橫肉的,“尼摩船長”模樣的中年男性。粗獷的眉宇儼然有幾分東北壯漢的模樣,身后掛載著半人高的七十多升容積的戶外背包,也擺明了他作為戶外探險家或科考隊員的資深閱歷。

“你好,介紹一下,這位是科考隊方面的老遲,這位是我?guī)У碾S行記者,小安?!卑l(fā)小指了指我,見我沒有反駁的意圖,甚至沒什么反應,便繼續(xù)說了下去:“事不宜遲,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了?”

“我這邊只差最后一批物資采購,今晚就可以啟程。快給這位換身行頭吧?南半球的九月可是冬天,更何況我們要去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冰雪大世界!”

“了解!”

在碼頭和??恐目瓶即锏闹T位簡單寒暄過后,我們到當?shù)刈畲蟮氖袌鲑I了全套防寒的行頭。

“至于嗎?”

“你以為我們要去哪?”

“南極。”

“不,是南極的上面!”

我不禁錯愕,很快,我的疑惑就在科考船上的一次小型非公開會議里得到了解答。

說是會議,其實就是開在我們的宿舍——宿舍是船上的房間,上下兩層的床鋪共能容納四人,但平日里我們并不會在這里活動就是了。科考船的甲板繞核心艙一圈,類似一個可以運動的跑道,平時乘員都會聽從廣播的通知在特定的時間按特定方向慢跑鍛煉身體,避免科考船傾覆。

這次“迷你會議”的成員,就是王一自己組織的探險隊核心成員,大概五六個人,各有分工。

“大家好,我是本次任務的全權負責者和策劃人,這次計劃的名稱叫做……‘亢龍有悔’?”面前白面書生模樣的人看了看手里的稿子,撓了撓頭。

“我起的名,帥氣吧。”身旁的胖子悄聲說道,我白了他一眼。

“總之,本次行動需要的重型裝備已經(jīng)運抵南極科考昆侖站,任務目標是找到龍形生物。保密等級……沒什么好保密的,但說出去別人也不會信。”

我恍然大悟,此刻這個小房間里,或許將是全部探尋真相的人。不相信這件事或持有“理性的”否定態(tài)度的人,根本不可能踏上這條旅途。

不過說來……重型裝備?

“我們將前往昆侖站,位于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jīng)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南極內(nèi)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那里已經(jīng)到了使用壽命期限,所以科考任務并不繁忙,給了我們活動的空間?!?/p>

“抵達后,將用一周左右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隨后,將乘坐熱氣球到達兩萬五千米高空。一萬米左右起是我們一般稱呼的平流層,兩萬米是臭氧濃度最大的區(qū)域,這之上極有可能有龍的蹤跡?!彼S后補充道:“當然,氧氣補充系統(tǒng)、抗紫外線系統(tǒng)、求生逃逸系統(tǒng)都已安裝完畢,即使如此這也是一條賭命和賭運的旅途,直到耗盡燃料降落的那一刻我們也無法確定能不能看到龍的蹤跡?!?/p>

這個計劃的宏偉程度,已經(jīng)遠超過我的想象。

的確,按照匯率,這個狗大戶已經(jīng)坐擁上億資產(chǎn),聽說他前陣子還投資了特斯拉,只是因為是老同學就沒能回過神來。不過看起來,他至少把一半以上的資產(chǎn)砸進了這個童年時常常和我提及的尋龍旅途。

曾經(jīng)有過肉身跳傘超音速的紀錄,熱氣球將一個身著宇航服的人載入了四萬米的高空。如此類比,載著我們這么多人到太空的邊界,恐怕是一個近乎小型商用火箭的投資成本。

“為什么……一定要這么拼?就為了童年的夢想嗎?”我有些感慨。孰料王一露出了苦澀的笑容:“因為只能這樣。那樣的高度,要保持穩(wěn)定的觀測,熱氣球是唯一可行的方案?!?/p>

“為什么一定要本人上去觀測?”

“龍幾乎不發(fā)出任何紅外特征,也不反射可見光。通俗地講,由于是氣體進化來的生物,它的氣動布局天然地是在雷達上隱形的,同時肉眼上也幾乎是透明的。它的尺寸和特性決定了,無論是雷達還是衛(wèi)星都無法探測到絲毫的蹤跡?!?/p>

我“嘖”了一聲,這龍果真像是車庫里的噴火龍,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具有可證偽性。不如說,如果沒有海量的資源和一個如此癡狂的閑人,這壓根就是不可證偽也不可證實的天方夜譚。

“我們賭的,就是紫外線。在日出時,特定的角度和若干波長——尤其是長波紫外線——的光照在這種氣凝膠上,極有可能反射出可見光或熒光。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催x擇在極晝極夜交替的這段時間升空,相對而言,陽光角度合適的時間會多一些,但也不超過二十分鐘?!?/p>

在場的所有人沉默了。

“也就是說,實際上有十幾分鐘的最佳觀測時間,我們的燃料也不過能撐得住二十分鐘嘛,剛好,一點也沒有浪費?!蓖跻宦氏日酒饋泶蛄藗€哈哈,他作為整個項目的發(fā)起人和投資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失望,必須對計劃的成功充滿盲目的信心。

“一旦有危險,立刻啟動逃逸系統(tǒng),整個座艙會立刻脫離熱氣球并在進入對流層后開啟降落傘。共有一個主傘和兩個互不影響的備用傘?!?/p>

這是一個挑戰(zhàn)。是普通人對全人類認知邊界的挑戰(zhàn)。也是我從庸俗日常里向著非日常甚至“非理性”的神話傳說的挑戰(zhàn)。這次,人要進入神仙上帝的世界。

……

一番討論過后,我大體得知了計劃的全貌,但我沒想到,第一個挑戰(zhàn)來得如此之快。

德雷克海峽,位于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世界上最寬最深的海峽。但最要命的是,這里是傳說中的“魔鬼西風帶”。由于南緯40度至60度的低壓區(qū)盛行西風,又沒有陸地阻擋,形成了最強勁的洋流——西風漂流。

所有經(jīng)過這里的船,都要經(jīng)歷把人顛簸上天的惡劣條件,據(jù)說每一個科考隊員都有過在西風帶嘔吐到吐不出東西的經(jīng)歷,這也是所有前往南極的人能遇到的第一道坎。

“別……別睡過去?。 卑炎约航壴诖蹭伾系耐跻挥妙澏兜恼Z調說道。

“別把我說得快死了似的,管好你自己吧。明知道有魔鬼西風帶還喝酒,活該。”

我一面打趣,一面也毫無力氣地躺在自己的位置上。一開始還考慮著和顛簸斗爭,最后被顛沒了氣力和精力,就由它去了。

“你有沒有……覺得……我們很偉大?!?/p>

“你不要說得好像在說遺言?!?/p>

此刻的舷窗外陰云密布,常有水滴拍到窗上,但那并不是疾風驟雨,而是海浪擊打在船側激起的水霧。

“還記得高中課文里,摘錄的那篇茨威格的《偉大的悲劇》嗎?”

“第一個到南極的人的故事吧,現(xiàn)在南極點的科考站就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你覺得,我們比之何如?”

“……”

“那我們……比之牛頓愛因斯坦之流何如?”

我笑岔了氣:“你這小子什么時候這么狂了?人家可是偉大的科——學——家,我們只不過是些二流探險者罷了,也并不是去了什么人類去不了或從未去過的地方?!?/p>

科學家三個字,我特意讀了重音,也拖了長音。

“沒什么……區(qū)別。理性的邊界,空間的邊界,認知的邊界,我們?nèi)司褪且恢痹跀U大‘我’的范圍……在突破自身的規(guī)定性和有限性。沒什么……區(qū)別?!?/p>

我沒有指望他承認自己強詞奪理,但如果龍真的存在,這不僅僅是一個新物種的發(fā)現(xiàn),更是一種新的生命形態(tài)。我們一行人的偉大程度,即使比不上達爾文達伽馬,怕不是也足以留名青史了。

為了留名青史而活著,這種從未品嘗過的滋味倒也不賴。

“只要活著,我也是在對抗人生命的有限性,這是不是也很偉大?老婆孩子熱炕頭,通過繁衍也可以對抗時間上的有限性,是不是也算完成了人的使命了呢?”

“哈,哈,哈!你有老婆孩子嗎。”

“我看你是腦漿沒被搖勻。還有工夫損我呢。”

“不過,我很羨慕你。你能把有的沒的都寫下來,運氣好的話這些文字會比我們的子孫后代還要活得長久?!?/p>

我仰望著天花板上過于明亮的白熾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風暴停止了。我們抵達了南極板塊邊緣的冰層,科考船開始破冰前進,又行駛了幾日幾夜抵達了南極大陸。

一切都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我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跋山涉冰,終于抵達了預計的集合地點。熱氣球的樣子遠超過我的想象,將其展開后鋪在冰面上煞是威風,面積可以達到約一個足球場那么大。僅僅是觸碰上去就明顯感到材料的不一般,據(jù)說是用和防彈衣類似規(guī)格的超輕超堅韌尼龍制成,又有多層碳纖維或石墨烯一類的涂層,總之已經(jīng)達到了航天使用的級別。

更為夸張的是吊艙,全金屬打造的厚實模樣讓我聯(lián)想起科幻小說里的飛船座艙,幾個有機玻璃的窗上涂了一層又一層的鍍膜,恐怕除了過濾紫外線還有很強的抗眩光作用。這樣一來,在艙內(nèi)觀察、拍攝到外面的樣子也不是不可能。座艙底部和頂部有很大的空間,看起來一個是傳說中的逃生系統(tǒng),另一個則是供電、供氧和加壓的系統(tǒng),和我們可以進入的主艙緊密連接、渾然一體。

隊伍里一個看起來就是探險家的人擔任了我們的教官。雖然我們的核心任務只需要乘坐氣球上升并觀測,也即是說學會一些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法便足夠,但畢竟我們是在海拔高、溫度低的南極活動。此刻正是南極的寒季,我們學會了如何取暖、使用冰爪、抗滑墜,同時輔以一些體能訓練和克服高原反應的適應性訓練。

在科考船和科考站里,沒有那么多科考隊員以外的專職工作人員,換而言之,沒有吃干飯的人。每個人都多少承擔著保潔和料理的工作,我最擅長削土豆皮,而王一這個億萬富翁卻熱衷于刷鍋。日復一日的訓練和生活中,我們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最終計劃執(zhí)行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計劃升空的前四個小時,意外出現(xiàn)了。

王一躺在床上,遲遲沒能起床。根據(jù)我們小隊里專精醫(yī)術的隊員所說,他應該是患上了某種變應性的疾病。不僅發(fā)高燒,而且持續(xù)著昏迷的狀態(tài)。按照他在計劃書中所寫——是的,雖然不愿意承認,但他在這種地方異常的嚴謹——我們抱著僥幸和期待的心理將計劃執(zhí)行時間推遲了一天,科考團的醫(yī)生對他進行了簡單的救治。

次日,他醒了過來,但身體狀況依舊糟糕。把我喚到身旁,他無奈地苦笑著說:“只能啟用備用方案了?!?/p>

他叫來團隊里負責法律事務的人士,耳語了幾句。不久后,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我身上。

“走吧,隊長。陽光角度合適的日子不多了?!?/p>

我隨后才意識到,他在書面文件里全權委托我作為整個尋龍計劃的見證人。在他無法親自帶領團隊升空時,見證人的身份依舊有效,也是唯一能夠啟動計劃的人。

我心中百感交集,但強壓住了情緒,不管怎樣,不能讓莫大的前期投資……以及床上那位的期待打了水漂。

“要見到龍??!”我出門前,聽到了他有些虛弱的聲音。

若干年后,在諸多親朋面前回憶起那一刻時,他如此說道:“什么樣的人能被委托全權負責這樣瘋狂的計劃?只有一種人——真正相信龍存在的人?!?/p>

巨大的宛如來自太空的怪物的熱氣球按照預定計劃升空,大約升至數(shù)百米時,我看到從總站前來的醫(yī)療直升機剛好抵達,旋翼卷起滾滾雪霧,出門迎接的科考隊員逐漸縮小成一個個黑點。

歷經(jīng)一個月,王一終于到了這距離龍僅僅幾十公里的地方,卻又只得被迫離開了。

但這位老哥并不是沒有留任何后手。

通過衛(wèi)星網(wǎng)絡和無線電,我們始終保持著通訊,他已經(jīng)清醒,那邊醫(yī)護人員的抱怨聲也依稀可辨。更厲害的是,這熱氣球上搭載了一顆8K分辨率的全景相機,一臺中畫幅16bit色深一億像素的拍照相機,一臺可拍攝10bit、4:2:2、6K超采樣120fps動態(tài)影像的專業(yè)攝影機。這樣的強大配置,幾乎凡是肉眼可見的畫面就可以被拍攝下來。

艙內(nèi)一片肅穆,只有對講機那頭的王一時不時地講著冷笑話。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今日無云,相對高度5000米?!?/p>

窗外地平線的弧度已經(jīng)清晰可見,看到這幅景象,估計不會有哪個人再去堅持地平說了吧。但對于不可能抵達如此高度的人,他不相信地球是圓的,和我不相信龍是存在的,究竟有什么本質上的區(qū)別呢?或是說,除了我有一個引以為傲的科學共同體,把人類的“觸角”當做了自己的“觸角”,我又在認知能力上比這些地平論者高到哪里去了呢?

這樣的高度……竟然已經(jīng)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了。我低下頭方才意識到,自己的腿已經(jīng)顫抖到疲憊,整個人癱軟在座位上了。

“你們說,龍的生理結構會是怎樣的?”

白面書生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他的推理:“利用離子自身糾纏代替了炭基化學鍵,游離電子代替神經(jīng)網(wǎng)絡,靠捕食離子補充能量……通過捕捉光離子看到東西,通過空氣振動感知聲音,通過紅外離子感受溫度……”

我沒能聽進去他后面所說,他也索然無趣地閉上了嘴。

“相對高度,10000米,進入平流層。”

天邊已經(jīng)有些變成藍紫色,我知道這很可能是有機玻璃鍍膜帶來的一種錯覺,但在這個高度,大氣折射太陽光線對天空顏色的影響變得少了許多,天的質感和色澤早已不是我熟悉的那個世界里的樣子。這讓我一時間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在這樣的地方看到異世界才能看到的景象,應當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

“為什么不用天文望遠鏡觀測龍?”我隨便拋出一個疑問。

很快有了解答:“角度。你也看到那片王總帶著的‘龍鱗’了吧。它從不同角度看過去透光程度是不同的,為了盡可能吸收紫外線,它表面的折射率應該很低,在地表向上看是幾乎完全透明的?!?/p>

我點了點頭。我自然也知道,即使它不是透明的,在這樣的天空里尋找未知生物簡直是海底撈針,更是一種奢侈。南極科考資源有限,以這么區(qū)區(qū)幾十幾百個人的能力,在閑暇時間去找龍,怕是要找上幾百年。

“相對高度,20000米,進入預計搜索區(qū)域,大家按照原定計劃觀察各自負責的角度!我們從這里上升到最高點不會超過半個小時?!?/p>

沒有人出聲,甚至連呼吸聲都難以被察覺,或是我當時精力過于集中以至于聽不見任何聲音。整個世界除了眼前那一片小小窗子之外,全部褪去了顏色、形狀,乃至成為了混沌作波函數(shù)狀的非實體。

我現(xiàn)在看的每一秒鐘,都值上萬人民幣。

沒有。什么都沒有。

空蕩、浩瀚、廣袤、無垠。

這就是天,這就是人類認識的邊界之一。泛著醉人的深紫色,像一潭深達數(shù)光年的死水。

“相對高度,25000米,到達預計最高高度和最佳觀測角度,十分鐘倒計時。”

我強忍住抓狂的崩潰的欲望,在這種“無”中沉浸太久會喪失自我。我想起訓練時的內(nèi)容,立刻俯瞰腳下的萬物,一個碧藍又潔白的星球就在我腳下,這就是我來自的地方,這就是我立足的地方,這就是我活到現(xiàn)在所認識的、早已成型的、一成不變的星球。

扶了扶眼鏡,我再一次抬起頭。

還是沒有。什么都沒有。

“到返程的時間了,各位……”白面書生沮喪的聲音再次響起。

“呃……呃……我天……”

我的身旁傳來這樣的聲音,我這才意識到我身邊的“教官”已經(jīng)張著嘴許久沒能發(fā)出聲音了。

“是龍——?。 ?/p>

轉過頭去順著他的視線,僅僅是在上方數(shù)百米左右的位置,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身影懸浮在空中。若是不去仔細注意,它絕對靜止的感覺會讓人誤以為是窗子上的一?;覊m。但定睛細看,絕對沒錯,它和傳說中、壁畫里、古書上所繪制、描述、代代相傳的神獸“龍”,可謂是一模一樣!

至今我也難以形容那一刻我感受到的震撼,但當時,我只記得所有人緊繃著弦拼盡全力,調用全部攝像頭拍攝那個畫面。時間不夠了!

“仰角不夠!”耳旁傳來聲音。

“我們的燃料是不是還能夠繼續(xù)上升?”

“可以是可以,但是下降時就沒有足夠燃料減速了……”

世界安靜了幾秒,我隨后意識到了什么,喊道:“升高!我們還有逃生艙!”

所有人都一怔,我也一樣。每個人都知道有逃生艙,但如果說坐在熱氣球的吊艙里還有幾分安全感,在萬米高空以超音速做自由落體然后把生命交給不知道是否可靠的降落傘上,這絕不是能夠一時半會接受的。

自然,隨后也就坦然了——我們不正是為了見到這幅景象而來嗎?如果是王一,怕不是已經(jīng)爬出吊艙想要自己飛上去了。

“來不及了!我們已經(jīng)在下降了!快!”

燃料加力閥的開關再次被打開。

隨著一點點上升,我們逐漸看到了龍的全貌。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它的鱗片閃爍著藍紫色的光,但總體而言,還是透明的,就像深海中的南極磷蝦。只不過,比起水中的透明,本就是生于氣體的它更加透明了許多,除了如碎玻璃反射的光芒,根本看不見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輪廓”這種東西。

在我在這里用到“龍”這個詞時,心中有種別樣的滋味。一個概念凡是產(chǎn)生了,都是在人與人的共識中產(chǎn)生的,而凡是共相的概念都至少有復數(shù)個擁有這個特征的物件才能脫穎而出。譬如說,我們可以從若干甜的東西里總結出“甜味”,但“可樂味”就是“可樂味”而不是什么別的東西。

此刻的我和歷史上的無數(shù)人共用著“龍”這個概念,然而這億萬個使用者里,有多少個真的是將其與這個生物對應起來的!我盯著這龐大的軀體,眼睛不自覺地流下了淚水。

不……我真傻。從史料里,分明有無數(shù)人都是認真地在談論這個生物……但是,見過龍的人談論的“龍”,和沒見過龍的人談論的“龍”,還是一個東西嗎?

無論是相信存在,還是相信不存在,理由都充分到不能再充分了……此時選擇的是哪個釋義,已然是純乎信仰的問題。

“28000米,已經(jīng)快到我們的極限了!”

看起來,照相機的仰角依舊不夠。

我仰頭看,龍的胡須、鱗片、角和巨爪都清晰可見。請相信我,并非我不愿意在這里多花筆墨去描述龍的模樣,而是龍的模樣前人之述備矣!只需要將那個我們已經(jīng)司空見慣的“龍”想象作透明的、真實的樣子,就是我所見的震撼景象。

“不……不對勁?!卑酌鏁f道。他用手上的計算器敲了幾下,整個人都顫抖了起來。

“不必上升了……我們碰不到龍的?!?/p>

我眉頭一挑,瞪大了眼睛:“為什么?”

“我們所有人,都低估了龍的體型。為什么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完整的龍的尸體?不僅僅是因為龍的身體主要是氣體,可能會散逸、解體,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會認得它的形狀?!?/p>

“什么意思?”所有人齊聲問道。

“我們又上升了三千米,但它的體型變化只有……這么多?!蔽翌I悟了他語言深處的寒意。“根據(jù)計算,這條龍應該在我們頭上五十公里左右處?!?/p>

所有人都抽了一口涼氣。

“也就是說,體長至少有幾公里!”

突然回過神來,我們隊內(nèi)的專職技術人員兼攝影師小哥掏出了他隨身帶著的數(shù)碼單反,據(jù)他吹噓性能不次于吊艙里那幾臺性能怪獸。所有人頓時喜笑顏開,互相嘲笑彼此缺根筋。

“咦?”

攝影小哥嘀咕著,直到發(fā)瘋似的搖晃手中價值十萬的相機。

“怎么了?”

“什么都……沒有?!?/p>

“怎么會這樣?有可能出現(xiàn)肉眼看得到但相機拍不到的畫面嗎?”

“一般來講不會……雖然人眼的分辨率可以達到接近六億,但相機拍到這景象應該也綽綽有余……難道是相機加了紅外濾鏡的緣故?”

“會不會是電磁脈沖干擾?”

小哥又掏出一個由哈蘇500CM改裝的拍立得相機,很快顯影——依舊是什么都沒有。

“動態(tài)隱身?!标犖槔镂ㄒ灰粋€不曾開口的老者說道:“這是我們軍方一直以來研究的一個課題。因為是湍流狀態(tài)的氣體,任何一個瞬間的畫面都不足以把它從背景中分辨出來,就好像一盤沙子突然開始流動出形狀,你怎么拍照都是一盤沙子。”

我猛地眨眼,發(fā)現(xiàn)若是不凝視著它,確實就見不到龍的模樣了。

“那……拍視頻?”

“沒必要了,這種技術實在是太過高深,它早已發(fā)現(xiàn)我們了。如果只是一般的動態(tài)隱身,用相機拍下總會露出馬腳,能到這種程度說明它可以控制體內(nèi)和身體附近一切頻段的電磁波——無論可見光還是不可見光。”

“也就是說……如果它想,它完全可以不被我們以任何方式觀測到?”

“不僅如此。與其那么說,毋寧說它正在以人眼可見光折射到我們這里,以人眼能接受的幀率閃耀著,是在展示自己??!這個生物……已經(jīng)與人類共處了成千上萬年了。它知道我們拍不到它,如果我們開始錄像,我保證在錄像的那一刻它會消失!”

沒有人反應過來,攝影小哥已經(jīng)調整好了單反參數(shù)按下了錄制鍵。

當我們一齊抬起頭時,又是熟悉的畫面。

沒有。什么都沒有。

空蕩、浩瀚、廣袤、無垠。

我依稀記得那一刻整個吊艙內(nèi)的安靜,比起所有人聚精凝神尋找龍時更甚。

我笑了。

“返回?!?/p>

在距離我家僅五百米的一家威士忌酒吧里,我又遇到了王一。這次他開了一瓶三得利角瓶,已經(jīng)早早地坐在吧臺邊上等我了。

“抱歉,上次的‘亢龍有悔’把我的錢包基本燒空了,省著點喝?!?/p>

“估計,‘飛龍在天’也不會有了?”我順著他的話茬打趣道。

“你還是不愿意承認龍存在?”

這次他顯然換了個問法,不是相信,而是承認。他早就知道我愿意相信龍存在,這么一問,什么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個帶著三個巨大降落傘的天外來物墜落在了昆侖站的廚房,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也引來了輿論的關注。王一的計劃再也隱瞞不下去——畢竟這吊艙的結構怎么看都不是調查臭氧的,聯(lián)合國方面也沒有本次行動的備案。為了避免麻煩,我們?nèi)珕T向有關部門坦誠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雖然離譜,但口供出奇的一致,所有辦案的人員都嘖嘖稱奇。

資本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應付過相關部門的違法性調查后,便被媒體的聚光燈照個不停。在多方輿論的加持下,我的含糊其辭最終被包裝成“一個有錢的暴發(fā)戶帶著一群瘋子探險,最終一無所獲,幾個人精神失?!薄_@件事被許多科學界人士笑話,為眾人所不齒,網(wǎng)友們關心的多是王一到底是不是洗錢,是不是從事什么勾當,以及比特幣現(xiàn)在行情怎么樣值不值得入手。

最為有趣的,是有一群自持科學主義的網(wǎng)友和堅持神秘主義的陰謀論者之間互相罵架,說什么“相信有龍是腦子進水,不遵從奧卡姆剃刀原理,沒有科學的精神”。

是的,我沒有說我見到了龍。

很快這件事就被世人拋在腦后,正如無數(shù)熱點問題一樣,只是激不起水花的一件小事。第二年冬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轉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有一條新聞有些不起眼:“南極臭氧層空洞再度急劇縮小,只剩1000萬平方公里?!?/p>

“你沒有見到龍?我可是聽到了你們對講機里那些駭人聽聞的對話,差點從病床上跳下來?!?/p>

“我見到了。但龍不存在?!?/p>

他似乎是明白了我的意思,隨后悵然若失。

“我們再也見不到龍了?”

我搖了搖裝著威士忌的酒杯,棕黃色的透明液體流轉著,卻流轉不出哪怕一個極其簡單的幾何圖形——這就是無情的熵增定律。

“你這里的‘再也’……多長時間算長?養(yǎng)殖場里的火雞也可以觀察好幾年,我們?nèi)祟愇拿饕膊贿^幾千年。更何況,如果這個時間不是自然的,而是被另一個文明所決定的呢?”

他嘆了口氣:“就是說,我有生之年不可能復現(xiàn)這次實驗了嗎?”

“多半是這樣的。”我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無論是從實證主義還是證偽主義,任何一個科學流派都不可能認同龍是存在的了。龍和一直以來一樣,都能,且只能存在于神話、傳說這種神秘主義的世界了?”

我停止了搖晃,呷了一口酒:“你說的沒錯。”

“而且……”我嘆了口氣:“……比起龍真的存在,我們遭遇了群體幻覺,這更符合科學常識或任何人的直覺。”

這太荒謬了——我沒能說出這句話。

如果我們那么多人親眼所見,又能被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所解釋的現(xiàn)象,卻不能被任何其他人承認,更不可能成為科學的,它還是真的嗎?或是說,把這一切解釋成我的幻覺比較好?

我們二人對視良久,我等著他沮喪失望的悲泣聲。

“那恭喜你了?!?/p>

“什么?”

“這個世界上并不是科學和宗教二元對立的,還有一些東西存在?!?/p>

“比如?”

“比如網(wǎng)絡小說。”

我們二人突然“噗嗤”地樂了起來,仿佛回到了高中時討論“如果龍真的存在,它應該是怎樣的身體構造,為何一直沒有被發(fā)現(xiàn)”討論了一整節(jié)課,最后雙雙被罰站的日子。

“新時代的神話,由你來書寫了?!彼米约旱摹靶苷啤焙莺莸嘏牧藘上挛业暮蟊?。

……

沒錯,或許……也只能由我寫成小說的樣式,才可能被人接受了。

“那恐怕沒戲了。我現(xiàn)在是愛情事業(yè)雙失敗?!?/p>

“怎么說?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承載不了您的超越性了?”

我樂了:“我寫網(wǎng)文內(nèi)(那)個責編吶,她是個女噠(的)!前陣子被媒體曝光之前,我倆都快在一起了,結果打昨個起,就再沒搭理過我,嗐?!?/p>

他象征性地跟我碰了個杯:“怎么回事?”

這酒真烈。

“昨天我把我小說的定稿交了上去,就叫做《你知道嗎,龍是存在的》,她問我,你見到龍了嗎?龍真的存在嗎?”

“那你怎么回應的?”

“我見到了。但龍不存在。”


【小說】你知道嗎,龍是存在的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昌乐县| 柞水县| 台前县| 会昌县| 尖扎县| 长阳| 获嘉县| 肃宁县| 深圳市| 申扎县| 平利县| 日照市| 正镶白旗| 青阳县| 繁峙县| 独山县| 黔东| 星座| 辛集市| 友谊县| 普兰店市| 常宁市| 衡阳市| 赫章县| 象州县| 泽库县| 琼中| 高台县| 睢宁县| 安溪县| 惠安县| 韩城市| 新野县| 东乌珠穆沁旗| 禹城市| 师宗县| 克什克腾旗| 达孜县| 金昌市| 安龙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