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會覺得丟臉?
孟子在四端之心中提到,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分別是仁義禮智四端之心。他舉例子,當人看到一個小孩子快掉入井里的時候,這時候人會產(chǎn)生害怕惻隱的心,并不是出于同孩子父母交好、想要名聲響于朋友鄰里,也并不是因為討厭小孩子的哭聲,這個惻隱之心的發(fā)起,完全是出于人的本性,沒有什么功利的因素摻雜在里面。
在多年朋友或同學聚餐時,有的人自詡有所成而主動去買單,有的人明白自己經(jīng)濟條件并不會主動去買單,然而,前者往往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而后者則往往覺得自己丟臉了。這是應該覺得丟臉的事嗎?又或者更直白的問下,買不買單跟個人的面子掛等號嗎?若是有人覺得這是掛等號的,那這樣的面子你能一直維持下去嗎?若你能一直維持下去,那這些同學情誼和友誼還是真正的同學情誼和友誼嗎?
甚至有的人在菜市場買菜,因為不清楚老板說的菜的具體價格而不想讓別人覺得他計較,就按照多于本來的菜價付錢給了老板,他覺得跟老板計較那幾毛錢就相當于自己小氣,他將幾毛錢與自己的計較畫了等號,其實就是一種變相地覺得丟臉,他要這所謂的面子。然而,事實上這是兩碼事啊。須知道,一個公司的優(yōu)秀會計是不允許哪怕一分錢都不清不楚的。問清楚錢款的數(shù)額難道是丟臉的事嗎?
所謂丟臉就是孟子說的人本性中的羞惡之心所發(fā)起。孟子說人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人為什么要覺得丟臉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