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偉大的賽車】威廉姆斯FW15C

在1992年采用主動懸掛的FW14B大獲成功之后,威廉姆斯看到了主動懸掛的潛力,在第二年準備進一步提高賽車性能,于是更加強大智能的FW15C便在1993年推出。

其實在1992年FW14B在賽場上的時候,F(xiàn)W15就已經被制造出來,其實FW14B一開始并不是主動懸掛,是后來技術成熟之后加上了電子系統(tǒng)變成FW14B,而更輕且氣動更好的FW15其實是作為備用車使用,不過FW14B的表現(xiàn)已經夠威廉姆斯拿下1992年的f1總冠軍,所以FW15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在1993賽季開始,威廉姆斯就先是把FW15轉換為1993的賽事規(guī)格,也就是FW15B,這臺匆忙設計的賽車擁有更窄的前懸架,更寬的后輪,突起的機頭和更窄的尾翼,在早期測試的時候使用,隨之而來的,便是完全體的賽車——FW15C。

該車是設計師Patrick Head和Adrian Newey合作設計的第一臺賽車,紐維為他設計了全新的的車身車頭相比于fw14b更窄,更好的發(fā)動機罩和側箱,同時在賽車的尾翼前端有一對小翼,在高下壓力賽道上可以配備更大的尾翼,相比于FW14B,他的下壓力、阻力比提高了12%,相比于FW14B,F(xiàn)W15C的空力更加干凈(fw14b其實是被動轉主動-空動混亂)發(fā)動機則是雷諾的RS5 3.5L 67度夾角V10發(fā)動機,可以產生760-780馬力,比對手邁凱倫和福特的V8多了80-100馬力,而相比于法拉利的發(fā)動機又更加省油,而更加厲害的則是發(fā)動機無懈可擊的可靠性。不過相比于發(fā)動機的提升,電子系統(tǒng)的進一步完善才是重頭戲。


1993的F1賽車已經成為了一個眾多高科技匯聚的賽場,而FW15C又是其中最先進的產物,它具有主動懸架、防抱死制動、牽引力控制、遙測、線控驅動、氣動發(fā)動機氣門彈簧、動力轉向,半自動變速器,全自動變速器,以及無級變速器(CVT)等高科技裝置,在普羅斯特眼里,他就是一架小型空中客車(只不過貼地飛行doge),四個懸架配備獨立電機,在懸架上的傳感器接收到數(shù)據,再傳給ECU后調整懸掛軟硬,也就是說在熟悉了賽道之后,他就可以自己調節(jié)懸掛軟硬來應付各種情況。同時還有一個自動升檔的按鈕,也就是車手按下這個按鈕之后,他會自動換檔,直到車手下一次用操縱桿換擋。而防抱死系統(tǒng)和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則讓賽車在極限狀態(tài)下行駛的更加容易。這臺賽車完全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詞,不過由于各種電子設備的結構太復雜而且不夠成熟,以至于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計算錯誤的問題。不過總的來說,1993年的它算是F1歷史上最先進的賽車


。



相比于上一個賽季,車手陣容也發(fā)生了變化,威廉姆斯簽下了之前在邁凱倫和法拉利車隊效力的阿蘭.普羅斯特,而之前的冠軍曼塞爾則由于兩人的恩怨再一次退役,里卡多.帕特里斯也離開了車隊去了貝納通,威廉姆斯則是提拔了自己的測試車手達蒙.希爾參加比賽,就這樣,新的車手陣容也確定了,就等在賽季開始的時候爆發(fā)。


在南非站亮相之后,威廉姆斯很快就確立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在第一站南非,普羅斯特幾乎領先塞納一圈奪得冠軍,在排位賽中,F(xiàn)W15C總是可以領先別的賽車1.5-2s。不過在隨后的巴西大獎賽上,雖然排位賽中普羅斯特領先塞納一秒拿到桿位,但是隨后的正賽卻退出了比賽,而塞納則超越了希爾獲得冠軍,隨后多寧頓公園的第三站中,雖然已經沒有了強勢的honda發(fā)動機,但是車神還是展現(xiàn)出了極強的統(tǒng)治力,擊敗威廉姆斯拿下冠軍,兩臺威廉姆斯則排在2-3.,塞納領先普羅斯特12分不過這還是阻止不了FW15C的強勢統(tǒng)治,在隨后的兩站,普羅斯特都拿下冠軍,摩納哥塞納的最后一個冠軍讓他再次領先,但是之后的7站冠軍全被威廉姆斯拿走,并且在法國站1-2帶回,在匈牙利,希爾第一次勝利,那場比賽由于普羅斯特的失誤不得不從后方發(fā)車,雖然普羅斯特沖到了第四但是尾翼故障卻讓他錯失了對積分的爭奪,塞納同時也退賽,使得希爾可以輕松拿下冠軍,隨后的比利時和意大利,希爾再次奪冠,在斯帕的1-3完賽也宣告了車隊冠軍到手。


隨后塞納還是又爭奪車手冠軍的機會,不過葡萄牙的第二也宣告了車手冠軍落入普羅斯特之手,在隨后的日本和澳大利亞結束之后,威廉姆斯收獲年度冠軍,而普羅斯特領先塞納26分拿下車手冠軍,達蒙希爾第三。賽車強大的科技實力是使得他奪冠的主要因素

不過隨后對于主動懸掛的批評也接踵而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一些小車隊擔負不起研發(fā)如此昂貴的電子系統(tǒng)的費用,也有人說這玩意是“可動空氣動力學套件”不過最可怕的還是計算機的誤判和懸掛故障的后果,在比利時站,蓮花車隊的車手在懸掛損壞后直接高速撞墻,這也使得賽會和車隊意識到了主動懸掛的危險之處,隨后的1994賽季,F(xiàn)IA也禁止了主動懸掛和cvt。FW15C也成了主動懸掛的絕唱。


在1994年初,威廉姆斯還改裝了兩臺fw15d來測試在沒有主動懸掛等電子系統(tǒng)的賽車,隨恢復正常的fw16登場,fw15的賽車生涯也畫上句號。

FW15C是當時F1賽車中高科技的代名詞,如果fw14b是先行者,fw15c則是集大成,這臺車全身上下的電子系統(tǒng)完美展現(xiàn)了強大的科技力量才是賽場制勝的絕招,代表了那個時代技術的頂點。雖然到現(xiàn)在主動懸掛技術依然無法回歸,不過這樣的一臺賽車,已經在歷史洪流里成為了一代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