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雄獅少年”絕非電影中的那樣可憐可笑
最近幾年的電影都很喜歡疊BUFF,這也是一種大勢所趨,角色身上的印記越多,似乎就能讓更多的觀眾動容,但雄獅少年顯然是選錯了方向。最早知道雄獅少年是在今年3月11日發(fā)布的先導預告片,預告片放出了一段舞獅的鏡頭,動畫效果和光影質(zhì)感確實打動了我。從短短幾句的故事簡介來看,這是一部留守少年踏上舞獅之路,然后經(jīng)過各種磨礪成為雄獅的故事,我對這種成長的勵志故事非常感興趣,而且我也對舞獅題材情有獨鐘,偶爾還會跑到佛山祖廟看演出。

哪個廣東人會不知道舞獅呢?Sara來自于粵西地區(qū),粵西擁有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年例。每個村子的年例日期都不相同,一般是在正月和二月的某天,家家戶戶都舉辦盛大宴席,祭拜祖宗和邀請賓客。年例在粵西地區(qū)的意義比除夕還要大,因為當?shù)赜蟹浅6嗤獬龃蚬さ娜?,十幾年前未必能夠買到過年的車票,往往就等到春節(jié)期過后的年例才會返鄉(xiāng)。而在年例期間,村子都會請來舞獅團進行慶祝,有些舞獅團還到各家各戶門前開跳,主人一般都會給個紅包。而在年例的深夜擺鐘臺,舞獅團會拿出渾身解數(shù)進行表演,不少老人和孩子熬夜都來看。
舞獅題材在熒屏上也不少見,李連杰的黃飛鴻電影看了N次,基本上和黃飛鴻有關的影視作品,都會和舞獅產(chǎn)生一些關系,畢竟佛山擁有濃厚的舞獅文化,佛山和湛江有非常多的舞獅團。雖然說疫情之前偶爾還能看到舞獅,但這種傳統(tǒng)文化在日常生活里還是越來越少,這是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我們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不是那個看到獅子頭就會心潮澎湃的時代。

因此Sara是非常期待雄獅少年這部電影,可以讓這種傳統(tǒng)文化獲得更多關注,讓這個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有更高的地位。但在3月24日電影定檔和發(fā)布預告片時,時光網(wǎng)下就有讀者注意到一件事情,電影的故事和畫面看起來很好,但角色的瞇瞇眼情況太嚴重了。我雖然是卡姿蘭大眼睛的愛好者,但當時并沒有意識到小眼睛和眼距的問題,畢竟很多國產(chǎn)動畫的角色造型看上去有點丑,以為只是丹鳳眼的變體設計,又或者說我習慣了日漫和迪士尼的風格。
到了6月8日高考前夕,官方發(fā)布角色海報和考生助陣視頻,我才發(fā)現(xiàn)眼睛的問題非常嚴重,不只是主角團三人的眼距很寬,其他角色的眼睛設計也不討好。時光網(wǎng)的觀眾也是議論紛紛,表示這部動畫的五官建模太有問題了,甚至有個老哥指出有辱華的風險。中國有14億人,有一些人長相可能是我們審美中的丑,但這是基因問題沒啥好吐槽的,我也不覺得長得不好看就是罪。但雄獅少年的問題不是角色長得難看,而是這個眼距絕對是平均水準以下,正?;旧喜粫沁@幅五官。

6月29日電影由于疫情宣布改檔時,這條資訊下面也有人調(diào)侃,制作團隊是不是要花時間重新改眼睛。Sara下半年非常忙,忙到我完全忘記了這部電影,而且我當時并不看好雄獅少年的票房,從青蛇2就可以看出國漫想要爆款,一方面要靠自來水另一方面要看爆點。上半年國內(nèi)有一部白蛇主題的粵劇電影,我認為那是一部藝術品級別的電影,結(jié)果出了廣東地區(qū)的票房就是撲街,舞獅文化出了廣東也是差不多,畢竟北獅現(xiàn)在比較衰落了。
第一次看完雄獅少年的時候,并沒有太在意眼睛的問題,畢竟預告片期間就是這種眼距,專注于劇情的話就很快習慣了,制作團隊堅持不改這種審美,非要冒著辱華的風險那也沒有辦法。雄獅少年是十分典型的底層勵志電影,主角被欺負然后選擇學舞獅,中間就是插科打諢的時間了,然后主角家里出了事情只能去打工,一度放棄夢想然后又重返賽場,最終在比賽中突破自我,結(jié)局又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如果從一個打工人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立意非常好,堅持夢想改變自我,即使無法改變生活也不要屈服,而且男主角并沒有因為舞獅就能賺到大錢。
電影的美術風格非常棒,舞獅的動作設計有專人指導也很酷,廣佛的氣息比較濃重,畢竟Sara已經(jīng)在廣州生活了13年。我能夠給這個故事打個7分,然后美術和音樂給到9分,但角色只能給到4分,制作團隊是否蠢到辱華就見仁見智,不只是因為這個眼距讓我無法接受,而是人物動機和角色設定。這部電影的所有角色都有問題,是制作團隊坐在辦公室的腦洞產(chǎn)物,并不符合我對于舞獅和留守兒童的認知。

電影開局是引入主角阿娟和舞獅團的設定,這段舞獅的鏡頭非常精彩,但也是全片最好看的片段了。哪個年代都有欺凌的情況,另一個阿娟出現(xiàn)鼓勵了男主角,非常典型的勵志電影開篇。阿娟組團找來了阿貓和阿狗,這兩個角色都是設定得有些丑,讓你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配角,負責在電影里搞怪的那種經(jīng)典角色。但主角團三人的眼部設計都有些怪異,劇組為了展現(xiàn)小人物也有夢想,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就故意將他們的外表設計成丑角。Sara可以理解這種設定,主創(chuàng)團隊在采訪中就強調(diào)他們想要反主流審美,不喜歡日漫和好萊塢的風格,但這種套BUFF未免過于刻意了,反正我是不太喜歡。而且一個完成的舞獅團除了打鼓人,也有鑼和镲并非這種過家家。
拜師的劇情是比較有趣的,師父和師母在大部分時候,五官都屬于正常的水平,人設也是非常討好的類型。師父為生計放棄了舞獅夢想賣咸魚,師母外剛內(nèi)柔還是給予支持。其實這里的設定有點奇葩,以他師父的實力可謂隨便賺錢,導演是真的不知道舞獅團收入,還提到師母的父母不喜歡師父是因為他舞獅。這部分的劇情有一個打電話片段,透露了男主角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多年不回家了。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電影的設定是在佛山陳村,父母是在廣州打工。Sara的舍友是佛山土著人,雖然說不是每個佛山家庭都很有錢,但很多佛山家庭肯定是溫飽甚至小康,佛山的工廠非常多也有很多倉庫,佛山的女兒外嫁后都不想遷戶口,因為每年可以從村里獲得分成。

佛山人來廣州打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就20到50公里的路程,雖然說廣佛地鐵是在2010年才通車,但廣佛坐大巴來回非常方便,最多也就兩個小時的路程。怎么可能有佛山人在廣州打工,然后幾年后不回來一次的設定,就連黃飛鴻時代的人來廣州縣城,也是相當輕松的一件事情。而且Sara本周詢問了廣州和佛山土著,他們當場就笑我無知,種花著稱的陳村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大巴直達廣州,阿娟的父母生活艱難這個設定就不成立,陳村人是佛山的人上人。
創(chuàng)作團隊給阿娟設定為留守少年,但很遺憾這個劇情也不符合現(xiàn)實,Sara的年齡和阿娟差不多,粵西比佛山要窮得多,我是村子里十年間唯一考上本科的學生,同齡人中有三成讀完小學就不讀,三分之二的人讀完初中就打工,讀完高中的寥寥無幾。真正的留守兒童到了15歲基本上都去打工了,除非爺爺奶奶有問題需要照顧,否則都不可能留在村子里,我們那代人早就奔赴東莞佛山入廠。像阿娟這種年紀的留守少年,在廣東是極少才會出現(xiàn),應該是在廣西或者貴州才會出現(xiàn)。

電影中期有主角團隊和其他人比拼舞獅的場景,但制作團隊并沒有在這部分著墨太多,反而是拍成了少林足夠那種搞笑類型,沒有真正地展現(xiàn)舞獅的文化。實際上舞獅是一門很難的手藝,不但需要技術也需要體力,恰好Sara的高中同桌就是舞獅團成員,他從中學時代就已經(jīng)靠這個賺零花錢,是我們學校的體育特長生,服役12年在去年正式退役。在高中的時候他一拳就能打倒我的級別,而且那個時候?qū)W舞獅的人都是練家子,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才有那個體魄,舞獅是一門挑人的工作。
電影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是阿娟父親摔成植物人,生活打壓使得他不得不放棄夢想,然后為了支撐家庭進行打工。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黑心老板,但這種工傷顯然是要賠償?shù)模遄永镆灿性诠さ厮に阑蛘邭埣驳募彝?,但他們都獲得了較大金額的賠償,甚至因此改善了家境。阿娟父母是在廣州的工地打工,遇到這種情況一哭二鬧三上吊,除非老板想跑路不干了,否則阿娟家里不至于變成這樣。而且阿娟為什么一定要去廣州打工呢,佛山的工廠到處都是,就不能留在家附近打工嗎。廣佛同城的口號早就喊了出來,佛山的待遇也不比廣州差很多。
為了生活放棄夢想,這是勵志電影很常見的橋段,導演編劇喜歡欲揚先抑我懂。而阿貓阿狗和師父則是堅持舞獅,并且為阿娟的家庭分擔壓力,這里提到舞獅表演被人歧視。這真TMD是扯淡中的扯淡,導演在整部電影想表達舞獅不賺錢,現(xiàn)在已經(jīng)衰落了我們要弘揚傳統(tǒng)文化。我重新回憶這個設定的時候,只想說一句去你大爺?shù)?。在疫情之前村子里還舉辦年例時,我們已經(jīng)沒有粵語和輕音樂節(jié)日,都保留了舞獅節(jié)目,新屋入住和商店開業(yè)都是會聘請舞獅團,哪怕我現(xiàn)在住的城中村,偶爾也看到村里的人練獅和龍舟。

高中同桌在第二學期的前一個月,基本上天天都是請假和曠課,因為他要跟隨家族的舞獅團去賺錢,那也是2005年左右的事情,一天能夠分到300多元。舞獅團屬于做新年那一兩個月的生意就賺了半年的錢,其他時候接點商業(yè)活動,或者做一些農(nóng)活和手工兼職。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興起之前,舞獅團絕對不會是一個收入低廉的職業(yè),反而是讓很多人羨慕的工作,并且擁有不錯的社會地位,怎么可能有人歧視舞獅團,被請去商演都是有人遞煙遞酒,如果演出自帶對聯(lián)起碼加1000元。
而阿娟在廣州成為打工人后,在宿舍里受到了很多欺負,只能睡下下鋪的地板,平時只能吃饅頭。這真的離譜到家的設定,工地或者工廠可能存在欺凌現(xiàn)象,但絕對不會傻逼到讓你睡床地底。主創(chuàng)團隊是真的不知道廣東的工地人收入多少嗎,2000年的時候粵西小工50大工80元,每餐都有肥豬肉吃,更別說是2005年了,Sara那個時候也去了做了一個月的兼職。工地干活是真的非常累,但收入和伙食絕對比入廠好,而且你設定的地點是廣州啊,那是廣州瘋狂擴張的時代,那是連外省人都趕來廣州賺錢的時期。
然后等到了女主角阿娟意外出現(xiàn)后,我看了那臺車終于明白了,這部電影大部分角色都是丑化的臉譜,村人獅團和廣州人都是大壞蛋,然后家境富裕的女主角就是好人對吧。拋開這個設定的話,女阿娟出現(xiàn)和木棉花這個部分的意境,還是一個非常棒的轉(zhuǎn)場設計。男主角送外賣又被舞獅團噴了,Sara是真的服了主創(chuàng)團隊,你要弘揚舞獅文化,為什么總是將主角團以外的舞獅人,都設置成傻逼一樣的丑角呢,欲揚先抑這個手法也太明顯了吧。

主角團其余三人來廣州參加比賽,這部分又要體現(xiàn)小人物有多么艱難了,靠著師母給的錢坐車,然后住在小房間里。在過去20年哪怕是疫情后的2021年,廣東省每年都有很多舞獅比賽,隨便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Sara在2008年的大學體育館里,就看到了那年的全國級舞獅大賽總決賽,那個時候有一些大學社團就有舞獅團了,現(xiàn)在部分廣東高校沒有桌游社或者手游社,都有可能存在舞獅團,我的母校廣東醫(yī)科大學都有舞獅社團,甚至還有親自上場的女團員,而廣東體校的武術專業(yè)很多年前就招收舞獅特長生。
今年12月中旬的時候,北理工珠海學院就有廣東省37個高校,128個隊伍的1381個選手,參與廣東省大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主創(chuàng)團隊你知道應該怎么弘揚舞獅文化嗎,不是像你們這種往自己臉上貼金,將主角團設置成為生活所迫的苦逼,想玩?zhèn)€舞獅就要賭上一切。舞獅在廣東是一個逐漸沒落,但依然擁有很多粉絲的小眾興趣,也有很多比賽和演出機會。部分高校已經(jīng)將龍獅課變成選修課甚至必修課,導演編劇大可不必拍成這種苦大仇深的東西,你拍成灌籃高手或者閃光少女不行嗎。

電影后半段最精彩的地方,是男主角在屋頂舞獅的部分,這段演出和鏡頭語言確實很精彩,而且結(jié)合阿娟的經(jīng)歷確實讓人動容,應該有不少觀眾在這部分哭了。但整部電影最精彩的舞獅片段,除了片頭就是這段,其他部分都沒有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結(jié)果又到了熟悉的橋段了,男主角想去上海打工賺更多的錢,然后準備離開廣州時就是決賽日子,所以是個人都知道男主角會參加這場比賽。
這個設定也讓我覺得蛋疼,你問10個廣東人,有8個都不想出外省發(fā)展,尤其是這種體力活打工。因為我們已經(jīng)習慣廣東的飲食和氛圍,去外省真的很難呆下去,這也是Sara為什么雖然有機會去上海和北京,但還是留在廣州呆了十年的緣故。而且上海做體力活真的能夠比廣州賺很多的錢嗎,我真的對此存疑。上海的消費水平比廣州高太多了,不是高新產(chǎn)業(yè)去上海真不如留在廣州,而且阿娟你還有家庭要照顧啊,你為什么要丟下家庭跑去外地。
和前面的劇情設定一樣,除了主角團以外的舞獅人都是辣雞,一定要來惡心主角團給下馬威,這個臉譜化設定已經(jīng)無力吐槽?,F(xiàn)實中的舞獅團關系都不錯,因為有時候老板喜歡叫六個或者八個獅子,一個舞獅團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往往都是大家有錢一起賺,所謂的斗獅很多時候只是走個形式,不至于拼到仇人見面。斗獅和大賽一般都是黑獅,紅黃是演出時用的,舞獅團的人也很尊重獅子,不會出現(xiàn)踩別人獅頭這種設定。

電影后半段的舞獅場面非常無感,還不如直接上B站搜點舞獅視頻來看,哪怕男主角閃亮登場都沒有帶來很大的震撼。我不清楚十幾年前的舞獅比賽是怎樣的形式,但雄獅少年里的賽制和我記憶里的有些出入,和近年的各種大賽也是不同,我一度以為這是在看黃飛鴻版本,只能說是藝術加工了。男主角雖然受傷還能秀翻全場,而且狠狠打臉其他對手,主創(chuàng)團隊很懂網(wǎng)文的套路。最后那個跳高柱的設定有些強行,因為現(xiàn)實中是不會設置那么高的柱子,因為這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跳的。當然電影需要一些戲劇化我們理解,男主角需要跨過這關完成突破,不管是否成功都是阿娟的成長,勵志電影的內(nèi)核就是要讓角色升華,凸顯與眾不同的地方。
電影比較觸動我的地方是,男主角雖然完成了自己的舞獅夢想,但還是向現(xiàn)實低頭變成打工人,大部分動畫都有一個好結(jié)局,主角依靠個人能力改變了命運,雄獅少年在這點還是讓我有些意外,病貓變雄獅還是說得過去。但阿娟最終的這個結(jié)局我不服,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興起之前,舞獅團的收入真的不會低,節(jié)日婚宴開業(yè)有很多機會可以接活,平時做點其他事情就能有不錯的年收入?;ヂ?lián)網(wǎng)的到來讓很多傳統(tǒng)文化迅速沒落,但在廣東地區(qū)的舞獅文化還是很堅挺,木偶戲甚至粵劇都已經(jīng)很少年輕人,但舞獅依然還有很多新血加入。即使是在疫情之后的2021年,我偶爾還能在廣州看到舞獅表演,年初的時候和退役歸來的高中同桌聊天,他都說偶爾去玩一下獅子。
以阿娟的個人實力和比賽表現(xiàn),他完全可以依靠舞獅作為一門手藝,即使不能說賺到大錢,養(yǎng)家糊口絕對不會有問題,還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何樂而不為。佛山有非常多的舞獅團,黃飛鴻紀念館所在的祖廟,每天都有舞獅表演,Sara也去看了好幾次,每次都有很多人去看。舞獅對于表演者的要求接近傳統(tǒng)武術,但凡阿娟真的有電影展現(xiàn)出來的實力,在廣東絕對混得非常好,甚至能受到邀請去其他地方參加比賽和表演。
電影的另一個問題是,主創(chuàng)團隊以為舞獅就是耍雜技扮酷,來點驚險的動作場面,大力甩下獅頭就是。但實際上舞獅是講述故事和演出,要依靠表演者的肢體語言,結(jié)合獅子的一動一靜,而且舞獅從來不是個人秀,需要兩個人一起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動作,配樂人員的節(jié)奏和鼓點也是演出重要部分。舞獅真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武術職業(yè),舞獅團完全是用技術征服觀眾,表演效果和商業(yè)價值都很高,哪怕再過幾十年也不會沒落。

Sara曾經(jīng)很感激創(chuàng)作團隊想要弘揚舞獅文化,但整部電影看下來和經(jīng)過認真思考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只是披了一張舞獅的皮,套入各種BUFF和傳統(tǒng)橋段,拍出他們心目中以為的舞獅人現(xiàn)狀,然后站在輿論高點指點江山。如果你不介意眼距問題,然后又喜歡這種勵志電影,以打工人的角度去帶入雄獅少年,就能打出創(chuàng)作團隊預期的8分好評。但如果你反感這種五官設定,真正了解過廣東的舞獅文化,這就是一部可笑之極的作品,里面的劇情和設定十分空洞,人物弧光完全是意淫出來的產(chǎn)物,全片就是過時的傷痛文學。
如果你要談論舞獅文化,先別打上一個這種傳統(tǒng)文化沒出路的烙印,如果你想探討留守兒童,千萬別設定為富饒之地的佛山。這個世界不像電影那樣,對阿娟或者舞獅團充滿惡意,導演編劇請千萬不要說這是一種藝術,因為這就是玷污了藝術這個詞。有趣的是制作團隊還誤傷了東北人,人丑并不是一種罪,真正的罪是為他們臉譜化的創(chuàng)作團隊。雄獅少年帶來的唯一好事情是,有更多舞獅視頻推送到我的主頁,我看到了更多真正熱愛舞獅的人,知道廣東的舞獅發(fā)展得比想象中更好,我也決定這個周末再去逛逛祖廟,看看那些真正的舞獅人。而想了解真正雄獅少年的觀眾,不妨關注下B站的“華廣黃連勝醒獅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