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第四十八章 抗惡性腫瘤藥)
1.抗惡性腫瘤藥的分類
(1)細胞毒類:
①影響核酸生物合成的藥物:甲氨喋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
②影響 DNA 結構和功能的藥物:氮芥、環(huán)磷酰胺、順鉑;
③干擾轉錄和阻止 RNA 合成的藥物:放線菌素、多柔比星、柔紅霉素;
④抑制蛋白質合成和功能的藥物:長春堿類、紫杉醇類。
(2)非直接細胞毒類:
①影響激素平衡的藥物:丙酸睪酮、己烯雌酚
②生物靶向治療藥物:利妥昔單抗、吉非替尼
③其他:三氧化二砷,誘導細胞凋亡維 A 酸,誘導細胞分化白介素,免疫調節(jié)劑
2.生長比率(growth fraction,GF):腫瘤增殖細胞群與全部腫瘤細胞群之比稱為生長比率。
3.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對各期增殖細胞均有殺滅作用的藥物。
4.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僅能殺滅某一期增殖細胞的藥物。
5.抗腫瘤藥的作用機制及代表藥物
(1)干擾核酸合成:甲氨喋呤、氟尿嘧啶;
(2)破壞 DNA 結構與功能:氮芥、環(huán)磷酰胺;
(3)干擾蛋白質合成:長春新堿、紫杉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