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你見過最厲害的人是什么樣? 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兩個特點

混跡江湖多年,我發(fā)現(xiàn)最厲害的人都有兩個特點:
1、非常專注;
2、非?!盁o情”。
專注是說聚精會神,心系一處,這樣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會有所成就。普通人壞就壞在雜念太多,心思太亂。
阿甘、郭靖這樣的人之所以厲害,就在于他們的心地質(zhì)樸,做事一心一意。往高處說,這就是曾國藩的“拙誠”之道,結(jié)硬寨、打呆仗,重劍無鋒,以質(zhì)和勢取勝。
不要覺得這很容易,你可以現(xiàn)在就試一下,清空大腦,讓自己在一分鐘內(nèi)只有一個念頭,比如說你鼻子的呼氣……你能堅持多長時間?
所謂心猿意馬,人在靜的時候是很難不胡思亂想的。
很多聰明人不怕忙,就怕閑下來。根底就是他們需要有個事做才能寄托自己的精神,古人就說了,人非有品不能閑。
小人閑居為不善,小人為啥喜歡無事生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而能夠?qū)P闹轮?、一心一意在一個事上的人,他們的能量就可以聚焦起來,水滴石穿,取得成功。
巴菲特和蓋茨都強調(diào)過專注的重要性,這種品性對他們的成功至關(guān)重要。其實有些領(lǐng)導(dǎo)者、企業(yè)家也是這樣。

我看蘋果公司的高管回憶喬布斯,說他在跟你交流的時候,就像是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這里,讓你感到非常受重視,非常在乎你。但等他開始忙下一件事后,別的事好像就從他心里清除干凈了。
所以,專注之外就是“無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對于某些人、某些事業(yè)來說,確實不能有太多的兒女私情,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我”都消失了。
只有克服小我,才能超越自我,成就大我。
我發(fā)現(xiàn),那些最厲害的人,好像都是沒有記憶的。他們從不為過去的事而糾結(jié),他們要么想現(xiàn)在的事,要么想未來的事。
反正我是做不到,大多數(shù)人也是如此,我們都逃不過往事的追殺,過去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總是不時地浮現(xiàn),讓你思緒萬千。
這就導(dǎo)致了兩個后果,一個是思想包袱太重,情緒太多,太過于感性,難以理智面對人和事。還有一個是過去的經(jīng)驗、認知往往會成為你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所謂刻舟求劍、固步自封,就是如此了。
查理·芒格和埃隆·馬斯克這兩個人就非同一般,他們都能義無反顧地擺脫過往的困擾(兩人都曾遭遇孩子夭折的悲劇),他們幾乎不會陷入過去的錯誤、悲劇的情緒陷阱中,他們不會像常人一樣自憐自艾,長吁短嘆。
你能想象馬斯克會跟祥林嫂一樣嗎?
話說人類的圍棋高手就是戰(zhàn)勝不了人工智能阿爾法狗,一個重要的關(guān)鍵在于阿爾法狗是“沒有記憶”的,或者說,它沒下一步棋,都不會考慮以前的套路,它用不著猜測對手的下一步,它只要計算整體的概率就可以了:
每一步棋,符合整盤棋取勝的最大概率。
所以人類跟AI下棋的時候會崩潰,因為他無法揣度對手的思路,感覺不到人性的反饋,他的對手完全沒有感情。
無情到極致,就是無敵。
而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很難無情,很難做到絕對的理智。但我們可以盡量專注,以贏得成功,如任正非所說,“決勝取決于堅如磐石的信念,信念來自專注?!?/p>
專注和無情是一種極高的修養(yǎng),在各行業(yè)取得極大成就的人,基本都具備這種素質(zhì)。

比如曾國藩,“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于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于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yīng),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p>
比如錢鐘書,“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p>
比如王興,“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其實,人生就應(yīng)該是不斷地刷新自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過好當下。